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8879发布日期:2019-07-10 09:2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日趋强烈,表现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就在于人们对于美肤的需求。出于运输、使用时的安全与方便考虑,目前用于美肤的霜、精华液等化妆品通常盛装在软质的壳体内,例如护手霜包装在塑胶材料的包装壳内,使用时按压包装壳的身体部位,内部的霜体便可以从料嘴处挤出。然而,正是由于现有的护肤产品包装在软质的包装壳内,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外力挤压使包装破裂或者内部的化妆品泄漏出,影响产品安全;并且用户随意性的按压操作,也不利于包装壳内的化妆品完全排出,以及造成化妆品残留导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能够避免运输和使用时因外力作用导致化妆品意外泄漏,保证产品安全,同时出料方式操作简单,可控性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其包括:

包装壳,所述包装壳设有安装腔;

料芯,所述料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料芯包括出料口;

出料嘴,所述出料嘴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包装壳的一端、并罩设于所述出料口上;及

挤压泵,所述挤压泵设置于所述出料嘴上并与所述出料口可挤压配合;其中,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嘴以及所述挤压泵的流道依次连通。

上述的料瓶主要由硬质材料制作的包装壳、料芯、出料嘴以及挤压泵装配构成。由于软质的料芯被收容在包装壳的安装腔内,因而可防止料芯直接受外力作用,避免造成损坏导致内部的化妆品意外泄漏。并且,当用户需要获取化妆品时,仅需轻微按压出料嘴,紧接着出料嘴施力于挤压泵,挤压泵便可压缩料芯内部的空气,最终通过真空压力使料芯内部的化妆品缓慢流出。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按压料芯的出料方式,本技术方案的操作更加简单,且出料量可控性好,料芯内很难残留化妆品,避免遗弃造成浪费,提升产品使用率。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壳包括外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外壳相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筒壁设有第一扣体,所述外壳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扣槽,所述第一套筒套入所述安装腔内时,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第一扣槽卡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外筒壁设有第二扣体,所述第二端盖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扣槽,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端盖套接时,所述第二扣体与所述第二扣槽卡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卡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料芯限位配合的限位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的顶面设置有标识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壳为三棱柱结构,且该三棱柱结构的三个侧面弧面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棱柱结构的其中两个侧面为平面,余下一个侧面为弧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料瓶的A-A处的轴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料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料瓶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料瓶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料瓶中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包装壳,120、外壳,122、第一扣槽,124、第二套筒,124a、第二扣体,126、环形卡凸,140、第一端盖,142、第一套筒,142a、第一扣体,144、标识部,160、第二端盖,162、第二扣槽,200、料芯,210、出料口,300、出料嘴,400、挤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化妆品用的料瓶,其包括:包装壳100,所述包装壳100设有安装腔;料芯200,所述料芯20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料芯200包括出料口210;出料嘴300,所述出料嘴300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包装壳100的一端、并罩设于所述出料口210上;及挤压泵400,所述挤压泵400设置于所述出料嘴300上并与所述出料口210可挤压配合;其中,所述出料口210、所述出料嘴300以及所述挤压泵400的流道依次连通。

上述的料瓶主要由硬质材料制作的包装壳100、料芯200、出料嘴300以及挤压泵400装配构成。由于软质的料芯200被收容在包装壳100的安装腔内,因而可防止料芯200直接受外力作用,避免造成损坏导致内部的化妆品意外泄漏。并且,当用户需要获取化妆品时,仅需轻微按压出料嘴300,紧接着出料嘴300施力于挤压泵400,挤压泵400便可压缩料芯200内部的空气,最终通过真空压力使料芯200内部的化妆品缓慢流出。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按压料芯200的出料方式,本技术方案的操作更加简单,且出料量可控性好,料芯200内很难残留化妆品,避免遗弃造成浪费,提升产品使用率。

具体地,包装壳100采用硬质塑料制作,因而具有一定的防护强度。当然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选金属、玻璃、木头等材料进行制作。

料芯200则采用软质塑胶制作盛装化妆品的容器,其内部为真空的,因而在挤压泵400进行压缩时,能够通过挤压力将液态或膏状的化妆品从料芯200内挤压排出,且可避免化妆品与容器的内壁粘连,防止造成残留。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壳100包括外壳120、第一端盖140和第二端盖160,所述第一端盖14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壳120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16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壳120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端盖140、所述第二端盖160与所述外壳120相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因而包装壳100形成安装腔的方式简单,易于实施;并且当料芯200使用完之后,也便于进行更换操作,提高使用体验感。

进行装配时,首先将料芯200插入外壳120内,由于外壳120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料芯200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因而料芯200在限位凸的紧固作用下不会发生松动。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端盖140包括第一套筒142,所述第一套筒142的外筒壁设有第一扣体142a,所述外壳120靠近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扣槽122,所述第一套筒142套入所述安装腔内时,所述第一扣体142a与所述第一扣槽122卡扣配合。第一套筒142与外壳120的一端口套接,可实现安装的预固定。此外,第一扣体142a与第一扣槽122卡扣连接,使得第一端盖140与外壳120的连接强度高。且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42a和第一扣槽122的数量均为三个,且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安装时一一对应卡扣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端盖140与外壳120的装联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此外,所述外壳120远离所述第一端盖140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套筒124,所述第二套筒124的外筒壁设有第二扣体124a,所述第二端盖160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扣槽162,所述第二套筒124与所述第二端盖160套接时,所述第二扣体124a与所述第二扣槽162卡扣配合。同理,第二套筒124与第二端盖160套接,能够实现预装配定位和固定,并最终通过第二扣体124a与第二扣槽162的卡扣完成装外壳120与第二端盖160的装联固定。

可以理解的,本料瓶为一种耗材,即当内部的化妆品使用完之后,需要用新的料瓶来整体更换旧的料瓶。所述第一端盖140的顶面设置有标识部144。该标识部144能够准确告知用户当前料瓶内的化妆品种类,确保更换时正确。具体地,标识部144可以是特定图案、英文字母、中文数字和汉字等。

另外,为了适用人们不断提升的护肤需求或者私人定制化美肤方案,本技术方案的料瓶可以由两个或以上的数量进行组合使用。组合使用时,每个料瓶内盛装不同种类的化妆品(例如早霜、晚霜、精液等),各类化妆品严格按照美肤专家给出的配比方案进行配置,从而保证肤质改善效果。

为方便用户使用且能够对多个料瓶实现收纳规整,料瓶需要安装到安装座的固定板上。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20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卡凸126。当料瓶穿设在固定板上的预设孔时,环形卡凸126能够与孔边缘卡扣而实现料瓶的安装固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包装壳100为三棱柱结构,且该三棱柱结构的三个侧面弧面过渡连接。因而料瓶整体占用空间小(横向空间),且结构稳定性高,外观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三棱柱结构的其中两个侧面为平面,余下一个侧面为弧面。因而将两个以上的料瓶组合使用时,以平面的侧面能够相互贴紧聚拢而形成圆柱体结构,装配更加紧凑,且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