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棒可转动的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130发布日期:2019-09-13 22:1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棒可转动的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中棒可转动的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雨的工具,其发展历史悠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随着技术的发展,伞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直骨伞、折叠伞等,折叠伞由于携带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折叠伞,主要由可伸缩的中棒、可折叠的伞骨、上巢及下巢等组成,现有的下巢为一体式并套于最上节的中棒上,当伞骨撑开后下巢与最上节的中棒卡合,此时下巢与中棒便固定在一起。由于人们在使用伞时经常会有转动中棒的陋习,而中棒在转动过程中,下巢和伞骨会随之转动,但是下巢和伞骨之间是通过细小的铁丝连接的,随着转动的进行铁丝容易发生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折断,从而影响伞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中棒可转动的伞,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伞的中棒无法自由转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棒可转动的伞,包括上巢、下巢、折叠伞骨、短伞骨及可伸缩的中棒,所述中棒由上中棒、中间中棒及下中棒依次套接而成,所述上巢设于上中棒的顶端,且上中棒相对上巢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下巢包括下巢本体及转动筒,该转动筒的顶面固设有套筒,该套筒的直径小于转动筒的顶面直径,所述下巢本体套于套筒的外周,所述转动筒相对下巢本体可自由转动,所述上中棒穿过转动筒及套筒,该套筒的内周设有竖直的凸条,所述上中棒的外周设有竖直且与凸条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条位于凹槽内,所述转动筒内设有弹性按压环,该弹性按压环的内周面设有一第一卡部,所述上中棒穿过弹性按压环且上中棒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卡部配合的第一卡口,所述折叠伞骨的一端与上巢固定连接,该折叠伞骨的另一端与伞珠连接,所述短伞骨的一端与下巢本体固定连接,该短伞骨的另一端与折叠伞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中棒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件,所述上中棒的顶面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第二卡口,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外周向外延伸有对称布置的两卡条,该两卡条位于对应的第二卡口内,所述连接件的下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一销轴穿过上中棒和通孔与上中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部均设有四个切口,该连接件的上部内周设有对称布置的两第二卡部,所述上巢的底面中部设有插入连接件内的插柱,该插柱的下部的直径大于上部的直径,且插柱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形成与第二卡部卡合的第一卡沿。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该套筒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卡沿,所述下巢本体的内周上部的大于直径内周下部的直径,该下巢本体的内周上部和内周下部的连接处形成与第二卡沿卡合的第三卡沿,所述套筒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切槽。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上中棒相对上巢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转动筒相对下巢本体可自由转动,同时套筒内周上的凸条又位于上中棒的凹槽内,这使得转动筒在转动而下巢本体及上巢不动的情况下,上中棒可随着转动筒及套筒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中棒的自由转动,人们可随意转动伞中棒且不会影响伞的使用寿命。由于上中棒的凹槽是竖直设置的,因此并不影响转动筒及下巢本体在中棒竖直上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巢、连接件及上中棒的主视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中棒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巢本体与转动筒的主视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筒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一种中棒可转动的伞,包括上巢1、下巢2、折叠伞骨3、短伞骨4及可伸缩的中棒,所述中棒由上中棒5、中间中棒6及下中棒7依次套接而成。所述上巢1设于上中棒5的顶端,且上中棒5相对上巢1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下巢2包括下巢本体21及转动筒22,该转动筒22的顶面固设有套筒23,该套筒23的直径小于转动筒22的顶面直径,所述下巢本体21套于套筒23的外周,所述转动筒22相对下巢本体21可自由转动。所述上中棒5穿过转动筒22及套筒23,该套筒23的内周设有竖直的凸条24,所述上中棒5的外周设有竖直且与凸条24相适配的凹槽51,所述凸条24位于凹槽51内。所述转动筒22内设有弹性按压环8,该弹性按压环8的内周面设有一第一卡部81,所述上中棒5穿过弹性按压环8且上中棒5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卡部81配合的第一卡口52。所述折叠伞骨3的一端与上巢1固定连接,该折叠伞骨3的另一端与伞珠连接,所述短伞骨4的一端与下巢本体21固定连接,该短伞骨4的另一端与折叠伞骨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按压环8与转动筒22的连接关系为现有常见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上中棒5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件9,所述上中棒5的顶面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第二卡口53,所述连接件9的顶部外周向外延伸有对称布置的两卡条91,该两卡条91位于对应的第二卡口53内。所述连接件9的下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92,所述连接件9通过一销轴10穿过上中棒5和通孔92与上中棒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9的上部均设有四个切口93,该连接件9的上部内周设有对称布置的两第二卡部94,所述上巢1的底面中部设有插入连接件9内的插柱11,该插柱11的下部的直径大于上部的直径,且插柱11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形成与第二卡部94卡合的第一卡沿12。所述插柱11的下部与两第二卡部94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所述四个切口93的设置方便插柱11插入时连接件9的撑开,从而降低装配难度。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连接件9与上中棒5固定连接,而上巢1的插柱11又卡在连接件9内,连接件9又可以相对上巢1转动,因此,上中棒5相对上巢1可自由转动。

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套筒23的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该套筒23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卡沿25,所述下巢本体21的内周上部的大于直径内周下部的直径,该下巢本体21的内周上部和内周下部的连接处形成与第二卡沿25卡合的第三卡沿26。所述套筒23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切槽27,所述套筒23的上部与下巢本体21的内周下部为过盈配合,所述两切槽27方便下巢本体21插入时套筒23的收缩,从而降低装配难度。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套筒23套卡于下巢本体22内,但套筒23又可以相对下巢本体22转动,因此,转动筒22相对下巢本体21可自由转动。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由于上中棒5相对上巢1可自由转动,转动筒22相对下巢本体21可自由转动,且套筒23内周上的凸条24又位于上中棒5的凹槽51内,因此,在上巢1及下巢本体21不动的情况下,转动中棒时转动筒22可随着中棒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中棒及转动筒22的空转。本实用新型伞的撑开动作为:转动筒22向上带动折叠伞骨3、短伞骨4撑开,直至第一卡部81卡于第一卡口52内,此时便完整伞的撑开;伞的回收动作为:按下弹性按压环8,使得第一卡部81与第一卡口52分离,此时即可将伞回收。在伞的撑开及回收过程中,凸条24在凹槽51移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