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5530发布日期:2019-08-17 01:34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校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



背景技术:

校徽是学校徽章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徽章,上面标有学校名称,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与标志。不同学校的校徽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特殊意义,特别像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和著名大学校;譬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一批闻名中外高校,其中包含着学生的自豪、荣耀,还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校徽一般分为:大学校徽(也称为高校校徽)、高中校徽、初中校徽、小学校徽等;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和体现出学校的特征,并让人铭记于心。同时校徽也是每一名在校学生的标志,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佩戴校徽不仅是学生形象的一部分,也是一名学生的行为规范。

传统校徽有两种佩戴方式,一种是别针式,这种别针式校徽佩戴过程中容易扎伤佩戴者;另一种是挂绳式,这种挂绳式校徽佩戴时直接挂在脖子上,佩戴者在打闹或运动过程中容易勒到颈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校徽佩戴过程中容易使佩戴者受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包括:校徽本体和底座;所述校徽本体的底表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半径相同,且两个定位柱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圆心位置相同;

每个所述定位柱顶端朝外延伸设置有竖向限位块;每个竖向限位块与相应的定位柱以及所述校徽本体的底表面形成一弧形滑槽;

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每个竖向限位块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每个圆弧形凹槽与相应的所述竖向限位块滑动适配;

每个圆弧形凹槽一端的第一侧壁顶端向内延伸设置有弧形滑块,每个弧形滑块与相应的弧形滑槽滑动适配;两个所述圆弧形凹槽设有弧形滑块一端不相邻。每个圆弧形凹槽的第一侧壁在设有所述弧形滑块的正下方一位置处与相应的竖向限位块通过一卡合机构卡合适配。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圆弧形凹槽的第二侧壁与所述限位柱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限位柱的内壁相对。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每个竖向限位块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倒角;每个竖向限位块设有倒角的一端与相应的圆弧形凹槽设有弧形滑块的一端对应;两个竖向限位块设有倒角的一端不相邻。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弧形凸缘、以及设置在相应竖向限位块上的弧形缺口;所述弧形凸缘位于相应的弧形滑块正下方;所述弧形凸缘与所述弧形缺口适配卡合。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的第一弧形缺口、以及设置在相应竖向限位块上的第一弧形凸缘。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位于所述弧形滑块正下方;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与所述第一弧形凸缘适配卡合。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圆弧形凹槽底壁上与所述弧形滑块相对位置处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两个圆弧形凹槽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底座上表面在所述两个圆弧形凹槽之间的区域还设置有一凹槽;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第一通孔为n个,其中,n≥3;所述n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点顺序连接形成等边n角形;述等边n角形的中心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中,所述两个定位柱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圆心为所述校徽本体底表面的中心;

所述两个圆弧形凹槽的中心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心。

本发明所提供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包括校徽本体和底座,所述校徽通过在所述校徽本体的底表面上设置横截面为圆弧形的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半径相同,且两个定位柱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圆心位置相同;在每个所述定位柱顶端朝外延伸设置竖向限位块;每个竖向限位块与相应的定位柱以及所述校徽本体的底表面形成一弧形滑槽;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每个竖向限位块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圆弧形凹槽;每个圆弧形凹槽与相应的所述竖向限位块滑动适配;以及在每个圆弧形凹槽一端的第一侧壁顶端向内延伸设置弧形滑块,每个弧形滑块与相应的弧形滑槽滑动适配;两个所述圆弧形凹槽设有弧形滑块一端不相邻;每个圆弧形凹槽的第一侧壁在设有所述弧形滑块的正下方一位置处与相应的竖向限位块通过一卡合机构卡合适配方式,将底座缝制在衣服上后,用户需要佩戴校徽时只需将校徽本体的竖向限位块插入底座上表面的圆弧形凹槽内,并向校徽本体施力,使竖向限位块向相应的圆弧形凹槽设有弧形滑块的一端滑动,直至所述卡合机构卡合适配即可;若用户需要卸下校徽时,只需向校徽本体施力,使竖向限位块向远离相应的圆弧形凹槽设有弧形滑块的一端方向滑动,直至所述卡合机构打开,取下校徽本体取下即可;佩戴和拆卸都方便安全,佩戴后不会对佩戴者做任何运动造成干扰,用户使用体验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底座的结构另一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1为本发明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底座的结构另一示意图。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包括:校徽本体10和底座20;所述校徽本体10的底表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两个定位柱11,所述两个定位柱11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半径相同,且两个定位柱11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圆心位置相同。参见图2,每个所述定位柱11顶端朝外延伸设置有竖向限位块12;每个竖向限位块12与相应的定位柱11以及所述校徽本体10的底表面形成一弧形滑槽。参见图3,所述底座20上表面与每个竖向限位块12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圆弧形凹槽21;每个圆弧形凹槽21与相应的所述竖向限位块12滑动适配。每个圆弧形凹槽21一端的第一侧壁22顶端向内延伸设置有弧形滑块23,每个弧形滑块23与相应的弧形滑槽滑动适配;两个所述圆弧形凹槽21设有弧形滑块23一端不相邻。每个圆弧形凹槽21的第一侧壁22在设有所述弧形滑块23的正下方一位置处与相应的竖向限位块12通过一卡合机构卡合适配。其中,所述第一侧壁22为所述圆弧形凹槽21圆弧长度大的内侧壁。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述卡合机构具体可以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是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22上的弧形凸缘201、以及设置在相应竖向限位块12上的弧形缺口101。所述弧形凸缘201位于相应的弧形滑块23正下方;所述弧形凸缘201与所述弧形缺口101适配卡合。

另一种结构是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22上的的第一弧形缺口(图未示出)、以及设置在相应竖向限位块12上的第一弧形凸缘(图未示出)。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位于所述弧形滑块23正下方;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与所述第一弧形凸缘适配卡合。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上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中,所述圆弧形凹槽21的第二侧壁24与所述限位柱11的内壁13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侧壁24与所述限位柱11的内壁13相对,即所述第一侧壁24为所述圆弧形弧槽21圆弧长度小的内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中,每个竖向限位块12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倒角14;每个竖向限位块12设有倒角14的一端与相应的圆弧形凹槽21设有弧形滑块23的一端对应。两个竖向限位块12设有倒角14的一端不相邻。所述倒角14对弧形凸缘201卡入相应的弧形缺口101内时起导向定位的作用。

上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在将校徽本体10卡入底座20过程,当竖向限位块12的倒角14插入弧形凸缘201与圆弧形凹槽21第二侧壁24之间空隙后弧形凸缘201与竖向限位块12外壁相抵时,由于所述圆弧形凹槽21的第二侧壁24与所述限位柱11的内壁13之间存在间隙,对校徽本体10施力所述弧形凸缘201会挤压竖向限位块12外壁,使竖向限位块12向圆弧形凹槽21的第二侧壁24方向弹性偏移,从而使得竖向限位块12能够继续向相应的圆弧形凹槽21设有弧形滑块23的一端滑动,使弧形凸缘201与相应的弧形缺口101卡合适配。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中,所述圆弧形凹槽21底壁上与所述弧形滑块23相对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5。佩戴者通过通孔25可以观察到所述卡合机构是否处于卡合适配状态。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中,所述底座20上表面所述两个圆弧形凹槽21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6。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需要缝制在佩戴者的衣物上。其中具体缝制过程如下:将所述底座20下表面贴在衣服上,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6将所述底座20缝制在相应的衣服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述底座20上表面在所述两个圆弧形凹槽21之间的区域还设置有一凹槽27;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6设置在所述凹槽27底壁上。如此设置,能确保缝制的线保留在所述凹槽27内,使校徽100佩戴后底座20和校徽本体10结构更紧凑。所述凹槽27可是圆形,也可以是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各种正多边形;其中,优选设置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中,所述第一通孔26为n个,其中,n≥3;所述n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点顺序连接形成等边n角形,如可以是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等;优选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3和图4,所述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中,所述等边n角形的中心为所述底座20上表面的中心。所述两个定位柱11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弧圆心为所述校徽本体10底表面的中心。所述两个圆弧形凹槽21的中心为所述底座20上表面的中心。如此设置,能够确保校徽100佩戴过程中校徽与衣服更为贴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首先需将底座20缝制在佩戴者的衣服上,其中在缝制时需要将底座20的下表面与衣服相贴。参见图1至图4,缝制之后用户佩戴校徽100的过程如下:首先将校徽本体10的竖向限位块12插入底座20上表面的圆弧形凹槽21内,再对校徽本体10施力使竖向限位块12向相应的圆弧形凹槽21设有弧形滑块23的一端滑动。在校徽本体10滑动过程中竖向限位块12的倒角14插入弧形凸缘201与圆弧形凹槽21第二侧壁24之间空隙后,弧形凸缘201与竖向限位块12外壁相抵。由于所述圆弧形凹槽21的第二侧壁24与所述限位柱11的内壁13之间存在间隙,此时用户再对校徽本体10施力时所述弧形凸缘201会挤压竖向限位块12外壁,使竖向限位块12向圆弧形凹槽21的第二侧壁24方向弹性偏移,同时继续向相应的圆弧形凹槽21设有弧形滑块23的一端滑动,直到弧形凸缘201与相应的弧形缺口101卡合适配后弹性复原,至此校徽100佩戴成功。假若用户需要卸下校徽100时,只需向校徽本体10施力,使竖向限位块12向远离相应的圆弧形凹槽21设有弧形滑块23的一端方向滑动,直至所述卡合机构打开,取下校徽本体10取下即可。本发明所提供的佩戴方便安全的校徽100,佩戴和拆卸都方便安全,佩戴后不会对佩戴者做任何运动造成干扰,用户使用体验效果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