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5487发布日期:2019-08-17 01:3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套叠束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防脱功效、外表花纹一致、触摸手感佳且符合环保要求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鞋子或衣物是利用绳条作为固定的方式,其通常是在绳条的两头加以打结来达到固定。虽然此种公知的绳条固定方式沿用许久,但广泛使用的经验当中发现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以鞋子的鞋带而言,打结的部位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而打结部位在穿着过程中时有松开的情形出现,此时由于散开的鞋带过长,往往容易被另一只脚或别人踩到而发生跌倒的危险,穿戴上较不安全。此外,打结部位会在鞋面上形成交错状的线条遮蔽,这使得鞋面上的结构可能因此而显得凌乱不雅。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公知的鞋带束紧方式,其通过机械松紧装置来实现,此机械松紧装置包含旋钮、绳条、弹簧及束紧器,其调整方式为转动旋钮而连动绳条并使绳条位移,进而束紧或松开鞋带。然而,此种机械松紧装置相对价格较贵,且其结构大多不方便固定、放松及调整。

此外,有另一种公知的鞋带束紧结构,其鞋带头是一个中空的管体,此管体是由金属或塑胶硬壳制成。管体用以套设于带体的头端,利用鞋带头的紧束作用,可以防止头端开花,以及方便穿绑鞋孔。由于鞋带具有衬饰美化鞋子的效果,所以业界无不在鞋带头上多作各种美饰的加工。市面上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金属鞋带头以及塑胶硬壳鞋带头,其利用金属或胶壳特有的光泽及表面立体图彩,来加以显现及提升鞋带的美观及价值,但由于金属及胶壳表面的光泽很容易受潮,或因氧化作用而产生锈蚀或褪色,且容易发生损坏而产生锋锐的边缘,进而会造成危险的意外发生。此外,金属或塑胶硬壳往往会造成环保的问题,在如今环保意识抬头的状况下,未来使用这些材质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上述可知,目前市场上缺乏一种兼具防脱功效及安全性、外表花纹一致、触摸手感佳且符合环保要求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故相关业者均在寻求其解决之道。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利用套叠结合点胶将编织体的一端叠厚并固定,然后将此叠厚的编织体前端热切而制造出外表花纹一致且编织美观的束头。再者,叠厚的束头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及拉束,并具有防脱功效。此外,整个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外表花纹与材质相同且均为编织体,不但触摸的手感佳而且相当安全,可避免传统金属或塑胶硬壳的束头因锋锐边缘所造成危险的意外发生。另外,由于制造方法简易,无需利用金属或塑胶硬壳来制造束头,故可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符合环保要求。再者,通过平板的置入不但能使束头维持原有的形状不变形,还可增加束头的硬度而让束头定型。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其包含芯体与编织体。其中芯体包含第一芯部以及第二芯部。第一芯部的一端具有热切芯面,而第一芯部的另一端则一体连接第二芯部。编织体则环绕包覆芯体。编织体包含连接编织层、多个编织层以及热切织面。连接编织层连接第一芯部与第二芯部。编织层依序堆叠且位于连接编织层的外侧。而热切织面是由各编织层及连接编织层的一端热切熔合而成,此热切织面一体连接热切芯面。

借此,本发明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通过套叠结合点胶将编织体的一端叠厚并固定,然后将此叠厚的编织体前端热切而制造出外表花纹一致且编织美观的束头。再者,叠厚的束头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及拉束,并具有防脱功效。此外,整个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外表花纹与材质相同且均为编织体,不但触摸的手感佳而且相当安全。另外,由于制造方法简易,无需利用金属或塑胶硬壳来制造束头,故可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符合环保要求。

依据前述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其中芯体与编织体可呈长条圆柱状。芯体由塑胶制成且具有弹性。前述编织层的堆叠数量为偶数且大于等于2层。此外,前述编织体可包含前端叠接段,此前端叠接段朝芯体的外侧方向依序套叠而形成多个编织层,且编织层对应第一芯部。前述连接编织层连接芯体的外侧,令连接编织层包覆贴合芯体。前述编织层可为相同的编织纹路,且连接编织层与至少一个编织层也为相同的编织纹路。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其包含芯体与编织体。其中芯体包含第一芯部及第二芯部。第一芯部的一端具有热切芯面,而第一芯部的另一端则一体连接第二芯部。编织体环绕包覆芯体。编织体包含连接编织层、多个编织层、热切织面以及平板。连接编织层连接第一芯部与第二芯部。编织层依序堆叠且位于连接编织层的外侧。热切织面是由各编织层及连接编织层的一端热切熔合而成,且热切织面一体连接热切芯面。平板夹设于一个编织层与连接编织层之间,此编织层与连接编织层彼此邻近且堆叠连接。

借此,本发明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通过平板的置入不但能使束头维持原有的形状不变形,还可增加束头的硬度而让束头定型。

依据前述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其中编织体可包含前端叠接段,此前端叠接段朝芯体的外侧方向依序套叠而形成多个编织层。这些编织层是对应第一芯部与平板。前述平板的长度可小于等于第一芯部的长度,而各编织层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芯部的长度。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其包含编织步骤、芯织连接步骤、套叠步骤、固定点胶步骤以及热切步骤。其中编织步骤在芯体外编织出编织体。而芯织连接步骤是连接芯体与编织体而定位,且预留编织体的前端叠接段。此外,套叠步骤是套叠预留的前端叠接段而形成彼此叠接的多个编织层。固定点胶步骤是点胶连接外层二个编织层而定位。至于热切步骤则利用热切切断芯体与编织体的一端而同时达到封束及固定,借以形成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

依据前述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还可包含置板步骤。此置板步骤是在一个编织层与连接编织层之间放置平板,此编织层与连接编织层彼此邻近堆叠。前述步骤的执行顺序依序可为编织步骤、芯织连接步骤、置板步骤、套叠步骤、固定点胶步骤以及热切步骤。再者,前述套叠步骤可将编织体朝向芯体的一端方向往复弯折而形成堆叠。前述芯织连接步骤是点胶在芯体的芯织连接处,此芯织连接处可呈环形。另外,前述热切步骤可热切芯体与编织体的一端而分别形成热切芯面与热切织面。热切织面一体连接热切芯面。芯织连接处与热切芯面彼此相隔一定间距,且热切步骤令间距大于等于各编织层的长度。

借此,本发明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利用点胶结合套叠的方式将编织体的一端叠厚并固定,并将其前端热切后制造出外表花纹一致且编织美观的束头,且整个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外表花纹与材质相同且均为编织体,不但触摸的手感佳而且安全性高。此外,叠厚的束头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及拉束,并具有防脱功效。另外,由于制造方法简易,无需利用金属或塑胶硬壳来制造束头,因此可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编织步骤及芯织连接步骤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4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套叠步骤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5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固定点胶步骤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6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热切步骤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7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绘示图7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固定点胶步骤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9绘示图7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的热切步骤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图1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此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包含芯体200与编织体300。

芯体200包含第一芯部210与第二芯部220。第一芯部210的一端具有热切芯面212,而第一芯部210的另一端则一体连接第二芯部220,且第一芯部210与第二芯部220的交接之处对应芯织连接处330。此外,芯体200呈长条圆柱状,而本实施例的芯体200由塑胶制成且具有弹性,其通过胶体固有的可挠性、易弯曲以及可伸缩的特性能够让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应用于各种的需求之中。

编织体300环绕包覆芯体200。编织体300包含前端叠接段310、连接编织层314、热切织面320、芯织连接处330以及点胶处340。前端叠接段310朝芯体200的外侧方向依序套叠而形成两个编织层312a、312b,且堆叠的编织层312a、312b均对应第一芯部210。换句话说,编织层312a、312b依序堆叠且位于连接编织层314的外侧,而连接编织层314连接芯体200,亦即连接编织层314连接第一芯部210与第二芯部220。在本实施例中,邻近芯体200的连接编织层314是连接芯体200的外侧,令连接编织层314包覆贴合芯体200。再者,连接编织层314包含第一织部314a与第二织部314b,第一织部314a与第二织部314b分别对应第一芯部210与第二芯部220。此外,热切织面320是由各编织层312a、312b及连接编织层314的一端热切熔合而成,此热切织面320一体连接热切芯面212。热切织面320与热切芯面212可为弧状或平面状,本实施例的热切织面320与热切芯面212均为弧状。另外,芯织连接处330与点胶处340之间的距离小于点胶处340与热切芯面212之间的距离。编织体300呈中空的长条圆柱状,而且前端叠接段310的堆叠数量可为偶数且大于等于2层。本实施例中编织体300的前端叠接段310的堆叠数量为2层,这些编织层312a、312b以及连接编织层314均为相同的编织纹路。借此,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利用套叠将编织体300的一端叠厚并固定,然后将此叠厚的编织体300的前端热切后而制造出外表花纹一致且编织美观的束头。此外,叠厚的束头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及拉束,并具有防脱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前端叠接段310的堆叠数量也可为奇数,在堆叠数量为奇数并规划好长度的条件下,编织体300的前端头会因弯折而朝向第二芯部220,而通过规划好的长度可使第二个弯折处刚好靠近芯织连接处330,且第一个弯折处邻近热切织面320。此外,无论前端叠接段310的堆叠数量为奇数或偶数,堆叠数量越大则厚度越大,相对而言则需要较长的前端叠接段310用以套叠。由上述可知,位于第一芯部210外侧的编织层312a、312b以及位于第二芯部220外侧的连接编织层314的花纹与材质相同,其不但触摸的手感佳而且相当安全,可避免传统金属或塑胶硬壳的束头因锋锐边缘所造成危险的意外发生。

请一并参阅图2~图6。图2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的编织步骤s11及芯织连接步骤s12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4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的套叠步骤s13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5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的固定点胶步骤s14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6绘示图2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的热切步骤s15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其中图6即为图1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此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包含编织步骤s11、芯织连接步骤s12、套叠步骤s13、固定点胶步骤s14以及热切步骤s15。

编织步骤s11是在芯体200外编织出编织体300。而芯织连接步骤s12是连接芯体200与编织体300,使编织体300的连接编织层314包覆连接芯体200,且预留编织体300的前端叠接段310。本实施例的芯织连接步骤s12是在芯织连接处330将编织体300连接于芯体200的外侧,此芯织连接处330呈环形,其连接方式可为粘接、点胶、热压或其他固定接合的方式。再者,套叠步骤s13是套叠预留的前端叠接段310而形成彼此叠接的两个编织层312a、312b。详细地说,套叠步骤s13可将编织体300朝向芯体200的一端方向往复弯折而形成堆叠,本实施例是将编织体300往复弯折两次而形成双层的堆叠编织层312a、312b,这些堆叠变厚的编织层312a、312b对应第一芯部210。由于最外层的编织层312a与包覆在第二芯部220外侧的连接编织层314属于相同的编织花纹,其触感佳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再者,叠厚的编织层312a、312b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及拉束,具有防脱的功效。而固定点胶步骤s14是点胶连接外层的二个编织层312a、312b以及第一织部314a而令彼此胶结定位于点胶处340。至于热切步骤s15则利用热切切断芯体200与编织体300的一端而同时达到封束及固定,借以形成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而热切步骤s15是朝热切方向y进行快速的热切,且热切方向y垂直于芯体200的延伸方向。此外,热切步骤s15热切芯体200与编织体300而分别形成热切芯面212与热切织面320,热切织面320一体连接热切芯面212。经过热切步骤s15后,芯织连接处330与热切芯面212彼此相隔一定间距d,此间距d即为第一芯部210的长度,且间距d大于等于热切后各编织层312a、312b的长度。当然,热切的位置可由制造者决定,只要在对应第一芯部210的编织层312a外侧的任一位置均可。制造者可选择编织体300中前端叠接段310的第一个弯折处当作热切的位置,此热切的位置能够让编织层312a、312b以及芯体200在执行热切步骤s15后形成一体连接并熔合的热切织面320及热切芯面212。值得一提的是,编织层312a的长度在固定点胶步骤s14之前是大于编织层312b的长度,如图4所示。而在经过热切步骤s15后,多余的编织层312a的部分前端会被切断,致使热切织面320呈平滑状。由此可知,上述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不但可大幅地缩短制造的时间,还兼具了美观与环保需求,非常适合应用于成衣或者制造鞋带上。

请一并参阅图7~图9。图7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a的流程示意图。图8绘示图7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a的固定点胶步骤s25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9绘示图7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a的热切步骤s26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a依序包含编织步骤s21、芯织连接步骤s22、置板步骤s23、套叠步骤s24、固定点胶步骤s25以及热切步骤s26。

配合参阅图2,图7实施方式中,编织步骤s21、芯织连接步骤s22及套叠步骤s24分别与图2中的编织步骤s11、芯织连接步骤s12及套叠步骤s13的方法相同,不再赘述。特别的是,图7实施方式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制造方法400a还包含置板步骤s23,此置板步骤s23是放置平板500于连接编织层314的第一织部314a与编织层312b之间,而连接编织层314的第一织部314a与编织层312b彼此邻近堆叠。当然,平板500也可置于二个编织层312a、312b之间,可由制造者自行决定。另外,堆叠的编织层312a、312b是对应第一芯部210与平板500,其均在相同的位置范围。再者,固定点胶步骤s25是点胶连接外层的二个编织层312a、312b以及平板500而令彼此胶结定位于点胶处340。另外,热切步骤s26是利用热切方式切断芯体200与编织体300的一端而同时达到封束及固定,借以形成外表花纹一致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a。而热切步骤s26是朝热切方向y进行快速的热切而不会触碰到平板500,且热切方向y垂直于芯体200的延伸方向。此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a与图1的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差异在于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a的编织体300还包含平板500,平板500夹设于连接编织层314的第一织部314a与编织层312b之间。平板500呈中空圆柱状,而且平板500的厚度小于等于编织层312a的厚度。平板500可为硬纸板或胶体。本发明通过平板500的置入不但能使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a维持原有的形状,还可增加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100a的硬度而让束头定型。此外,由于制造方法简易,无需利用金属或塑胶硬壳来制造束头,故可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其一,利用套叠结合点胶将编织体的一端叠厚并固定,然后将此叠厚的编织体前端热切而制造出外表花纹一致且编织美观的束头。其二,叠厚的束头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及拉束,并具有防脱功效。其三,整个隐藏式套叠束头结构的外表花纹与材质相同且均为编织体,不但触摸的手感佳而且相当安全,可避免传统金属或塑胶硬壳的束头因锋锐边缘所造成危险的意外发生。其四,由于制造方法简易,无需利用金属或塑胶硬壳来制造束头,故可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符合环保要求。其五,通过平板的置入不但能使束头维持原有的形状不变形,还可增加束头的硬度而让束头定型。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