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靴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370发布日期:2019-11-15 21:0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靴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靴撑。



背景技术:

鞋撑是一种用于放置在鞋子中以防止鞋子存放时出现变形的工具,除了常见的针对鞋面、鞋跟和鞋底设计的鞋撑外,还有一部分鞋撑会针对靴的靴筒部分进行定型。

目前,公告号为cn2016303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长统靴靴撑,其包括两个弧形半楦、调节机构、上弹性片、下弹性片,调节机构包括芯轴、套接在芯轴上部的滑套,上弹性片的中部固定在滑套上且两端端部分别与两个弧形半楦的上部固定连接,下弹性片的中部固定在芯轴的下部且两端端部分别与两个弧形半楦的下部固定连接,滑套上还固定有用于承托长筒靴的软带。

上述的长统靴靴撑使用上、下弹性片的张力支撑靴筒,张力恒定,若使用在靴筒较窄的靴子内会过度挤压靴筒,而若使用在靴筒较宽的靴子内会无法有效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靴撑,其具有对多种不同宽度靴筒都能提供有效支撑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靴撑,包括第一半弧楦体、第二半弧楦体、连接在第一半弧楦体和第二半弧楦体之间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半弧楦体会处在靴筒内的端部为置入端,所述第一半弧楦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半弧楦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分别铰接在第一凹槽的中部与第二凹槽的中部;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块、调节组件,所述滑块位于连接件与置入端之间的第一凹槽内,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滑块接触或远离连接件处于第一凹槽内的端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件,可以调节第一半弧楦体与第二半弧楦体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靴筒,连接件调整好角度后,通过调节组件使滑块滑接触连接件,滑块能阻挡连接件向置入端的转动,而整个靴撑在使用时是以置入端朝下放入到靴子中,此时位于连接件下方的滑块能起到对连接件的限位作用,使第一半弧楦体与第二半弧楦体保持调整后的距离,从而对不同宽度的靴筒都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限位圈,所述滑块上设有供丝杆连接的通孔,所述第一凹槽远离置入端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圆孔,所述丝杆一端从圆孔插入并与滑块连接,所述丝杆位于第一凹槽槽底与连接件之间,所述限位圈连接在丝杆位于第一半弧楦体外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圈靠近圆孔且限位圈的外径大于圆孔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滑块位置时,将限位圈抵在第一半弧楦体的端面上,再转动丝杆,使滑块靠近连接件,由于丝杆的特点,连接件对滑块的压力并不会推动滑块,从而丝杆会被滑块与限位圈共同限制移动,降低对支撑靴筒的干扰;而通过丝杆控制滑块,滑块移动的精准度更高,可调整出更适合待支撑靴筒的支撑距离。

优选的,所述置入端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槽口,所述滑块可通过第一槽口滑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槽口上设有阻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时候后可通过第一槽口对滑块进行更换,增长整个靴撑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滑块朝向连接件的面上设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挤压橡胶垫时,橡胶垫会出现形变,增加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滑块阻挡连接件的效果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有两个,两个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半弧楦体和第二半弧楦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连接件的两端都进行转动限制,大大提高对连接件的锁止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所述第一圆杆为空心杆且第一圆杆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圆杆上设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在第一圆杆内;第一圆杆远离第二圆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圆杆远离第一圆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之间可以通过旋转增加一定的长度,使靴撑适用的靴子类型更多;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可分离,方便对第一半弧楦体和第二半弧楦体进行检修。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处于第一凹槽内的端部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挤压第一凹槽两侧内壁的弹性件;所述第二圆杆处于第二凹槽内的端部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挤压第二凹槽两侧内壁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降低第一圆杆处在第一凹槽内的端部向第一凹槽的侧壁摆动的可能性,提高第一圆杆与该侧滑块接触时的稳定性;同样的,降低第二圆杆处在第二凹槽内的端部向第二凹槽的侧壁摆动的可能性,提高第二圆杆与该侧滑块接触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抵接板,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圆杆或第二圆杆的侧壁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抵接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弹簧的弹力进行限位,结构简单且效果持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连接件分别链接在第一半弧楦体和第二半弧楦体上,使第一半弧楦体和第二半弧楦体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转动来进行调节;

2.连接件有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螺纹连接形成,连接杆的长度可增减,进一步提高靴撑可调节的距离;

3.通过锁止机构对连接杆转动进行限制,能使靴撑长时间保持适合所支持靴筒的距离,使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半弧楦体;11、置入端;12、第一凹槽;13、圆孔;14、第一槽口;15、阻挡块;2、第二半弧楦体;21、第二凹槽;3、连接件;31、第一圆杆;311、连接杆;32、第二圆杆;4、锁止机构;41、滑块;411、通孔;412、橡胶垫;42、调节组件;421、丝杆;422、限位圈;5、弹性件;51、弹簧;52、抵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靴撑,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半弧楦体1、第二半弧楦体2、连接在第一半弧楦体1和第二半弧楦体2之间的连接件3、锁止机构4,第一半弧楦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12,第二半弧楦体2上设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21相对设置且均为t型槽。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凹槽12内与第二凹槽21内,锁止机构4有两个,两个锁止机构4分别设置在第一半弧楦体1和第二半弧楦体2上并用于限制相应侧的连接杆311的端部转动。

参见图2,连接件3包括第一圆杆31、第二圆杆32,第一圆杆31为空心杆且其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圆杆3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外螺纹且该端部螺纹连接在第一圆杆31内,第一圆杆31远离第二圆杆32的端部上设有连接杆311,第一圆杆31通过连接杆311铰接在第一凹槽12靠近第一凹槽12的槽口的侧壁之间,第二圆杆32远离第一圆杆31的端部同样设有连接杆311,第二圆杆32通过连接杆311铰接在第二凹槽21靠近第二凹槽21的槽口的侧壁之间。第一圆杆31位于第一凹槽12内的端部上设有两个弹性件5,两个弹性件5对称设置在第一圆杆31的侧壁上,弹性件5包括弹簧51、抵接板52,弹簧51连接在抵接板52与第一圆杆31之间并将抵接板52挤压向第一凹槽12的侧壁,弹簧51套接在连接杆311上,抵接板52为圆环状且同样套接在连接杆311上,第二圆杆32上的两个连接杆311同样设有弹性件5,第二圆杆32上的弹性件5用于挤压第二凹槽21的内壁。

参见图1、图2,第一半弧楦体1和第二半弧楦体2为镜像结构,第一半弧楦体1朝向靴子靴底的端部为置入端11,置入端1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槽口14,第一槽口14与第一凹槽12相通,第一槽口14上设有阻挡块15,阻挡块15通过螺栓连接在置入端11,第一半弧楦体1远离置入端11的端面上设有圆孔13,圆孔13也与第一凹槽12相连通。位于第一半弧楦体1上的锁止机构4包括滑块41、调节组件42,滑块41为与第一凹槽12相适应的t型块,当阻挡块15卸下后滑块41可通过第一槽口14进入第一凹槽12,阻挡块15朝向第一圆杆31的面上设有橡胶垫412,阻挡块15上设有通孔411,通孔411的朝向与第一凹槽12的长度方向相同,通孔411为与丝杆421相配合的螺纹孔,调节组件42包括丝杆421、限位圈422,丝杆421的一端通过圆孔13进入到第一凹槽12内并与滑块41螺旋连接在一起,丝杆421位于第一凹槽12靠近底部一侧并不与第一圆杆31接触。限位圈422的外径大于圆孔13的直径,限位圈422连接在丝杆421远离滑块41的端部上且靠近圆孔1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半弧楦体1和第二半弧楦体2贴合起来以便放入到靴筒中,第一半弧楦体1和第二半弧楦体2远离置入端11的端部均处在靴筒外,第一半弧楦体1和第二半弧楦体2贴合时由于连接件3的关系会导致一个高一个低,以第一半弧楦体1处在较高处为例,下压第一半弧楦体1,使连接件3转动,拉开第一半弧楦体1与第二半弧楦体2的距离,待靴筒被略微撑开时,将第一半弧楦体1上的丝杆421上的限位圈422抵在第一半弧楦体1的端面上,转动该侧的丝杆421,使第一凹槽12内的滑块41上移并接触第一圆杆31,继续转动丝杆421使滑块41与第一圆杆31充分接触,滑块41继续上移时会挤压第一圆杆31,使第一圆杆31的转动角度增大,使第一半弧楦体1与第二半弧楦体2的距离继续拉开,当靴筒充分被撑开时,停止转动第一半弧楦体1上的丝杆421,再开始转动第二半弧楦体2上的丝杆421,使第二凹槽21内的滑块41紧密接触第二圆杆32,从而完成对靴撑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