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侧按钮的行李箱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3914发布日期:2019-11-25 21:26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具有双侧按钮的行李箱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行李箱把手,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结合在行李箱的伸缩拉杆上端且具有双侧按钮的行李箱把手,能够让使用者按压其中任一侧的控制按钮就可以调整伸缩拉杆伸长与缩短。



背景技术:

一般的行李箱都会在背面设有一组伸缩拉杆,伸缩拉杆上端结合一把手,该把手设有解锁机构能够控制伸缩拉杆的连动杆及锁扣机构,进而使伸缩拉杆可以拉出或收缩。现今该把手的解锁机构有许多形式,其中一种解锁机构包含在该把手的两端且各设有一解锁按钮,例如专利公告号us7658269b2、us7188715b1、us5984064a、以及us8726464b1的专利文件所示。但是一般的伸缩拉杆实施有两根,因此要在把手两端都设有一解锁按钮,必需设法使任意一端的解锁按钮被用户按压时,能够同步带动两根伸缩拉杆内的连动杆及锁扣机构,进而解开锁住该伸缩拉杆的锁扣机构而使该伸缩拉杆能够拉出或收缩。

上述专利公告号us7658269b2所示的解锁机构,在握把内部设有一齿轮,齿轮两侧分别设有齿条及弹簧,使两齿条延伸到握把两端,并在握把两端设有连接齿条的解锁按钮,当按压一端的解锁按钮时,可通过齿条带动齿轮,使两个齿条同步往内移动,反之则同步往外移动。然而其使用齿轮与齿条的构造,使其解锁机构相当复杂,不易制造及组装。

上述专利公告号us7188715b1所示的解锁机构,在握把内部设有两根能够分别被两个按钮推动的外滑动座(externalglidingbases),该两个外滑动座横移时可分别推动下方的一平衡压力杆(balancepressurebar),使平衡压力杆下压左右两个传送块(transmissionblock),使两个传送块同时下压两个连杆(linkagebar),进而带动旋转杆(rotarybar)及固定销(fixationpin)同步解锁,使拉杆上端的握把能够转动调整角度。但是其按压力是通过两个外滑动座、一平衡压力杆、两个传送块才传递到两个连杆,其构造相当复杂,且多次转换动能传递容易造成按压力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侧按钮的行李箱把手,其通过结合在行李箱的两支伸缩拉杆上端的一手把,该手把的两端均设有斜向上方的按钮孔,该按钮孔连通该手把的一第一内腔;两个斜向活动地设置在该两个按钮孔中的按钮,该按钮的下端具有一推块,推块具有一第一顶推面及一第二顶推面;两根水平滑动地设置在该第一内腔的滑杆,与两个用于带动伸缩拉杆内部连杆的滑块;当该两个按钮的任一个被下压时,使被下压的该按钮的第一顶推面推动其中一该滑杆的第一端,使滑动的该滑杆的第二端推动其中一个该滑块向下移动,而被下压的该按钮的第二顶推面同时推动另一个该滑块向下移动,使左右两个该滑块同步向下移动并带动该连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侧按钮的行李箱把手,其内部的连动机构不需要使用已知技术中的齿轮与齿条或其他复杂的结构,就能够同步控制两支伸缩拉杆内的连杆及锁扣机构,并达到机构精简,容易制造与组装,以及成本降低的功效。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把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把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把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把手较佳实施例的右侧开放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把手较佳实施例的左侧开放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按钮及两根滑杆及两个滑块较佳实施例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钮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钮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右侧按钮被按压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左侧按钮被按压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把下半杆及内部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把下半杆及内部构造沿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0伸缩拉杆;101连杆;10手把;11握杆;111下半杆;112上半杆;12固定杆;13第一内腔;131滑槽;14按钮孔;15第二内腔;20按钮;21推块;22第一顶推面;221第一垂直面;23第二顶推面;231第一水平面;24限位块;30滑杆;31第二垂直面;32第一斜面;40滑块;41第二水平面;42第二斜面;43凸块;50框体;51限位槽;y垂直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双侧按钮的行李箱把手,其用于结合在一般行李箱(未图示)的两支伸缩拉杆100的上端,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一塑料射出成型的手把10,该手把10具有一水平的握杆11,及垂直的一体连接在该握杆11两端的两个固定杆12;该握杆11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内腔13,该握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斜向上方的按钮孔14,该按钮孔14连通该第一内腔13;该固定杆12组接在该伸缩拉杆100上端,该固定杆12的内部具有一第二内腔15,该第二内腔15与该第一内腔13相通;

两个按钮20,如图2及图3所示,该两个按钮20斜向活动地设置在该两个按钮孔14中,各该按钮20的下端伸入该第一内腔13;并参阅图6、图7及图8所示,各该按钮20的下端具有一推块21,该推块21具有一朝向该第一内腔13的第一顶推面22,及一朝向该第二内腔15的第二顶推面23,当该按钮20被按压时能够使该第一顶推面22朝向该第一内腔13移动,同时该第二顶推面23朝向该第二内腔15移动;

两根滑杆30及两个滑块40,该两根滑杆30为长条杆,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地设置在该第一内腔13,该两个滑块40垂直滑动地设置在两个该第二内腔15;该两根滑杆30的第一端抵靠在该两个按钮20的第一顶推面22(如图4及图5所示),该两根滑杆30的第二端抵靠在该两个滑块40(如图6所示);该两个滑块40的上端抵靠在该两根滑杆30的第二端与该两个按钮20的第二顶推面23(如图6所示),该两个滑块40的下端连接于该两支伸缩拉杆100中的连杆101;

借此,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当该两个按钮20的任一个被使用者下压时,被下压的该按钮20的第一顶推面22能够推动其中一根滑杆30的第一端使该滑杆30滑动,滑动的该滑杆30的第二端推动其中一侧的该滑块40,而被下压的该按钮20的第二顶推面23同时推动另一侧的该滑块40,使左右两个该滑块40同步向下移动并带动该连杆101,借此使该连杆101再带动两支伸缩拉杆100中的锁扣机构(未图示),因此能够调整两支伸缩拉杆100的长度。

再参阅图2及图6所示,该按钮20的第一顶推面22为与该手把10的垂直中心线y相平行的第一垂直面221,该第二顶推面23为与该手把10的垂直中心线y相垂直的第一水平面231。而该两根滑杆30的第一端均具有匹配该第一顶推面22的一第二垂直面31,该两根滑杆30的第二端均具有一第一斜面32。该两个滑块40的上端均具有匹配该第二顶推面23的一第二水平面41,与一匹配该滑杆30第一斜面32的第二斜面42。其中,该第二水平面41的一旁具有一凸块43,该凸块43的上端形成该第二斜面42。该第一斜面32与第二斜面42为45度角的斜面。

再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手把10两侧的按钮孔14为斜向上方45度角方位的通孔,该按钮20呈45度角设置在该按钮孔14中。该按钮孔14中更可以设有一框体50,借此将该按钮20设置在该框体50中。较佳的实施例之一,该框体50的内壁设有一限位槽51,该按钮20的侧壁设有一卡掣在该限位槽51的限位块24。

再参阅图2、图11及图12所示,该手把10的握杆11较佳的包含一下半杆111及一上半杆112,该下半杆111与该上半杆112之间形成该第一内腔13,该下半杆111与该上半杆112的两端合并形成该两个按钮孔14,该下半杆111的两端连接该两个固定杆12,且该下半杆111的第一内腔13的下半部形成置放该两根滑杆30的两个滑槽13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参阅图9及图10所示,能够让使用者在手把10的45度角位置更容易按压该按钮20,当该两个按钮20的任一个被使用者下压时,被下压的该按钮20第一顶推面22能够通过其分力推动其中一根滑杆30的第一端,使该滑杆30的第二端推动其中一侧的该滑块40,而该按钮20的第二顶推面23同样通过分力推动另一侧的该滑块40,因此能够使左右两个该滑块40同步向下移动,借此使该连杆101再带动两支伸缩拉杆100中的锁扣机构,能够调整两支伸缩拉杆100的长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