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3267发布日期:2020-01-10 14:2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头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在50万左右,而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占人类非正常死亡的1/4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约有300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致死率高达17%,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的重伤者,在30分钟内获救,生存率为80%,而在90分钟内获救,其生存率仅在10%以下,因此,缩短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搜救时间,提高搜救效率,使更多的人在最佳抢救时间内被发现并及时抢救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目前我国的外卖行业从业人员基本都是采用电动或者机动单车进行作业,头盔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工具,如果能有一个可以实时发送工作人员位置、状态的头盔,能够极大利于管理并且能够提高外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所述头盔主体前方的内部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触发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模块,所述安装槽通过其一端槽壁上固定连接有的卡板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卡板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安装槽远离卡板的一端槽壁上开有对应的让位槽,所述固定块和让位槽上均开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通过其远离卡板的一端槽壁上开有的连通槽与安装孔相通,所述安装孔开在头盔主体内侧壁的中心处,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触碰开关,且触碰开关通过电线与安装槽内部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盔主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罩子并开有多个纹路,所述传输模块上连接有天线,且天线通过安装板上开有的第一贯穿口贯穿头盔主体并延伸至罩子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开有第二贯穿口,所述第二贯穿口的内部镶嵌有充电接口,且充电接口的外端通过插线口与外界相通,内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线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一端与头盔主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盔主体通过其两侧设有的转轴转动连接有护目镜。

优选的,所述头盔主体的内部设有一层内衬。

优选的,所述头盔主体前端的下端开有多个通风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头盔主体的内部开有安装槽,可以将触发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等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安装板上,然后当使用者穿戴本装置的时候其头部会挤压到触碰开关,从而使电源模块打开,对本装置内部的所有模块进行供电,这时候当头盔偏移到一定角度的时候,同时产生不正常的震动时,定位模块就会采集位置信息,信息采集完毕之后传输模块将采集好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从而可以避免耽误时间,继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和安装槽的剖面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和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陀螺仪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震动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中:1、头盔主体,2、安装槽,3、安装板,4、凹槽,5、盖板,6、固定块,7、连通槽,8、安装孔,9、电线,10、触碰开关,11、内衬,12、罩子,13、通风槽,14、纹路,15、护目镜,16、转轴,17、第一贯穿口,18、卡板,19、橡胶塞,20、第二贯穿口,21、插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1,所述头盔主体1前方的内部开有安装槽2,在佩戴好本装置的时候安装槽2会位于人体前额和头顶之间,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作为电子元件的安装基础可以直接放置在安装槽2的内部,也可以通过胶水或者是双面胶等固定在安装槽2的内部,这样可以使安装板3更加稳固,所述安装板3的下侧面开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安装有触发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模块,触发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模块之间电连接,触发模块采用陀螺仪传感器(可采用atk-mpu6050六轴陀螺仪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sw-18020p振动传感器),当头盔的偏移角度大于一定角度(具体值可根据头盔投放使用的城市的路况自行设定,如平原地区城市一般可设置30度以内)的时候陀螺仪模块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当处理器接收到信号之后就会向震动传感器发送信号使其检测头盔是否产生了剧烈快速震动,当头盔产生烈快速震动的时候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处理器接收到信号之后就会控制传输模块进行报警,当头盔不震动的时候就会不进行报警,进行报警的时候传输模块会快速的发送信息到预先预留的手机号上,同时会将定位模块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发送到onenet云平台实现地图显示(onenet是由中国移动打造的paas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目前支持大部分物联网协议,包括公网协议http,mqtt,edp等,还提供私有协议支持,方便开发者个人定制,且可通过手机访问并查看数据与地图位置环境),从而可以避免耽误搜救时间,电源模块会给以上所有模块提供电力,陀螺仪传感器模块、震动传感器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模块均为采用现有技术的产品,例如陀螺仪传感器模块可采用atk-mpu6050六轴陀螺仪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模块可采用sw-18020p振动传感器(该型号的传感器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传输模块和定位模块可采用安信可的a7模块(安信可的a7模块该模块整合了gps和gprs的功能,gps负责定位,gprs负责信息传输,而且gprs可以通过使用at命令进行打电话、接电话以及收发短信的功能),电源模块可采用lm2596s可调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可采用st公司的stm32f103zet6的微处理器(拥有512k字节flash存储器,可储存较多的信息,且包含丰富的外设资源,其处理能力强,超低功耗,并且运算速度快),所述安装槽2通过其一端槽壁上固定连接有的卡板18活动连接有盖板5,盖板5靠近卡板18的一端面上开有对应的卡槽,所述盖板5远离卡板18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安装槽2远离卡板18的一端槽壁上开有对应的让位槽,所述固定块6和让位槽上均开有螺栓孔,将盖板5上的卡槽与卡板18连接在一起,然后即可将盖板5盖在安装槽2上,此时固定块6会正好运动到让位槽内,且固定块6上的螺栓孔会正好和让位槽上的螺栓孔相互对齐,然后就可以将螺栓拧入固定块6和让位槽上的螺栓孔内,从而实现盖板5的固定。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槽2通过其远离卡板18的一端槽壁上开有的连通槽7与安装孔8相通,所述安装孔8开在头盔主体1内侧壁的中心处,所述安装孔8的内部安装有触碰开关10,且触碰开关10通过电线9与安装槽2内部的电源模块相连接,当使用者佩戴本装置的时候其头部顶端会挤压到触碰开关10,从而使电源模块启动,继而使本装置启动,触碰开关10的设置可以避免在本装置在摆放时被碰到产生误报警,还可以节约电池模块内的电量。

具体而言,所述头盔主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罩子12,罩子12位于头盔的上部,且头盔主体1的后部外侧开有多个纹路14,纹路14的设置可以减少头盔主体1的用料,既可以使本装置更加轻便,也可以本装置更加美观,所述传输模块上连接有天线,且天线通过安装板3上开有的第一贯穿口17贯穿头盔主体1并延伸至罩子12的内部,天线的设置可以使本装置能更好的向外传输信息,罩子12可以将天线保护起来,也可以使头盔主体1具有一定的造型,更加美观。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板3的上开有第二贯穿口20,所述第二贯穿口20的内部镶嵌有充电接口,且充电接口的外端通过插线口21与外界相通,内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插线口21开在如图1所示的头盔主体1的上部,可以通过插线口21定时向电源模块补充电量,避免本装置因为缺少电力而无法运作。

具体而言,所述插线口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橡胶塞19,所述橡胶塞19的一端与头盔主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橡胶塞19可以保护插线口21。

具体而言,所述头盔主体1通过其两侧设有的转轴16转动连接有护目镜15,护目镜15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既可以保护人的眼镜,也不会妨碍使用者的视线。

具体而言,所述头盔主体1的内部设有一层内衬11,内衬11的材质为海绵,可以让使用者更加舒适,内衬11在安装孔8的位置设有开口,不会影响触碰开关10的运作。

具体而言,所述头盔主体1前端的下端开有多个通风槽13,通风槽13正好位于使用者嘴部的位置,可以让使用者呼吸更加顺畅。

工作原理:使用时直接将本装置佩戴在头上即可,当佩戴好本装置的时候触碰开关10会被使用者的头部所挤压,从而使电源模块启动,继而使本装置内部的所有模块开始工作,这时如果陀螺仪传感器模块检测到偏移角度大于一定的地步,震动模块就会开始运行,如果震动模块同时检测到剧烈的震动的话,传输模块就会将定位模块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从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安全性,整个过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如果长时间没有使用本装置的话使用前需要通过插线口21给电源模块补充电力,长时间使用本装置之后也需要通过插线口21给电源模块补充电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