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及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1840发布日期:2020-04-24 21:0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及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及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



背景技术:

鞋子、背包等用品的开口处通常会设置有绳带,目前,人们都是通过打结的方式对绳带的松紧度进行固定,由此使得开口保持收紧的状态。其中,绳带的松紧度是指绳带被收紧或防松的程度。

以鞋子为例,人们在外出时,会由于运动、踩踏等原因,导致绳带的打结处出现松开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重新进行打结。但打结的操作十分复杂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及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打结来固定绳带松紧度的方式存在操作复杂且浪费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盖、固定件和用于卷绕绳带的卷绳件,所述旋转盖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

所述卷绳件与所述旋转盖同步转动连接,所述卷绳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内部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插扣,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插孔,其中,所述插扣贯穿所述卷绳件并插入至所述插孔中,所述卷绳件和所述插孔均与所述插扣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棘爪,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棘爪相对应的内棘轮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盖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卷绳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圈;

其中,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齿圈相套接,且两者同步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绳件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插扣穿过的连接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盖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沿所述旋转盖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旋转盖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挡肩;

其中,所述挡肩用于限制所述卡扣在轴向上的活动范围,以避免所述旋转盖与所述固定件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有多个,且关于所述旋转盖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绳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盖、固定件和用于卷绕绳带的卷绳件,旋转盖与固定件活动连接;卷绳件与旋转盖同步转动连接,卷绳件设置于固定件内部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固定件上设置有插扣,旋转盖上设置有插孔,其中,插扣贯穿卷绳件并插入至插孔中,卷绳件和插孔均与插扣转动连接;旋转盖上设置有棘爪,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棘爪相对应的内棘轮圈。

转动旋转盖,驱使卷绳件同步转动,由此对卷绳件上的绳带进行卷绕,使得绳带收紧。其中,在内棘轮圈和棘爪的配合下,卷绳件相对于固定件只能单向转动,从而保证收紧的绳带不会变松,由此实现对绳带松紧度的固定。

该绳带调节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且能节约时间,能够给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用户只用单手便能完成收紧绳带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绳带调节装置的第一爆炸视图;

图2示出了一种绳带调节装置的第二爆炸视图;

图3示出了一种绳带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一种旋转盖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旋转盖的爆炸视图;

图6示出了一种卷绳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种固定件的爆炸视图;

图9示出了一种卷绳件与固定件连接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旋转盖;2-固定件;3-卷绳件;4-插扣;5-插孔;6-棘爪;7-内棘轮圈;8-连接件;9-弹性臂;10-第一齿圈;11-第二齿圈;12-中壳;13-底座;14-安装通孔;15-连接通孔;16-卡扣;17-挡肩;18-穿绳孔;19-进绳孔;20-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盖1、固定件2和用于卷绕绳带的卷绳件3,旋转盖1与固定件2活动连接。

卷绳件3与旋转盖1同步转动连接,卷绳件3设置于固定件2内部并与固定件2转动连接。

固定件2上设置有插扣4,旋转盖1上设置有插孔5,其中,插扣4贯穿卷绳件3并插入至插孔5中,卷绳件3和插孔5均与插扣4转动连接。

旋转盖1上设置有棘爪6,固定件2上设置有与棘爪6相对应的内棘轮圈7。

外力转动旋转盖1时,可驱使卷绳件3随之同步转动,由此完成对绳带的卷绕,使得绳带收紧。其中,在内棘轮圈7和棘爪6的配合下,卷绳件3只能单向转动,从而保证收紧的绳带不会变松,由此实现对绳带松紧度的固定。

参照图3,转动旋转盖1时,旋转盖1的旋转轴线与其中心轴线重合。在图3中,旋转盖1的中心轴线平行于铅垂线。

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盖1的内部可设置有连接件8,插孔5可设置于连接件8上。

连接件8与旋转盖1可拆卸连接,连接件8可通过卡接或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旋转盖1的内部。

棘爪6设置于连接件8的侧壁上,其中,棘爪6可通过弹性臂9与连接件8的侧壁相连。弹性臂9的一端与连接件8相连,弹性臂9的另一端则与棘爪6相连。

棘爪6和弹性臂9可一体式成型。具体的,两者采用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棘爪6可设置有多个,且关于连接件8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使卷绳件3与旋转盖1同步转动连接,旋转盖1上设置有第一齿圈10,卷绳件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圈11,其中,第一齿圈10与第二齿圈11相套接,且两者同步转动连接。

第一齿圈10上的齿数与第二齿圈11上的齿数相同,第一齿圈10与第二齿圈11套接后,两者的齿相互咬合,由此使得第一齿圈10和第二齿圈11同步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圈10采用内齿圈,相应的,第二齿圈11采用与之对应的外齿圈。具体的,第一齿圈10可采用外齿圈,相应的,第二齿圈11可以采用与之对应的内齿圈。

如图7和图8所示,固定件2包括中壳12和底座13,其中,中壳12和底座13之间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的,中壳12和底座13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其中,底座13可通过针线缝纫或粘连等方式固定于衣服、背包、鞋子、医疗护具等用品上。

固定件2上设置有插扣4,其中,插扣4可设置于固定件2的中心轴线上。具体的,插扣4设置于底座13上,其中,插扣4与底座13可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9所示,卷绳件3安装于固定件2的内部。

具体的,固定件2的中壳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卷绳件3的安装通孔14,其中,卷绳件3转动设置于安装通孔14的内部。

为了使插扣4与旋转盖1上的插孔5相连,卷绳件3上设置有用于使插扣4穿过的连接通孔15。插扣4穿过卷绳件3上的连接通孔15并插入至旋转盖1上的插孔5中,其中,连接通孔15和插孔5两者均与插扣4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盖1与固定件2转动连接。同时,在沿旋转盖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旋转盖1还与固定件2滑动连接。

如图4和图7所示,旋转盖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16,固定件2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挡肩17。其中,挡肩17用于限制卡扣16在轴向上的活动范围,以避免旋转盖1与固定件2分离。

参照图3,由于卡扣16和挡肩17的作用,在轴向上,旋转盖1相对固定件2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由此避免向上移动旋转盖1时出现旋转盖1与固定件2分离的情况。在图3中,挡肩17与旋转盖1内部的底面相接触,使得旋转盖1相对于固定件2无法向下移动。

卡扣16设置有多个,且关于旋转盖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其中,卡扣16可具有一定的弹性。

参照图3和图9,旋转盖1、固定件2和卷绳件3三者的组装流程大致如下:

先将卷绳件3安装在固定件2内;

旋转盖1预先扣在固定件2上,并使插孔5对准插扣4以及第一齿圈10对准第二齿圈11;

按压旋转盖1使得卡扣16移动至挡肩17的下方;

继续按压旋转盖1直至旋转盖1无法移动,此时,插扣4插入至插孔5中、第一齿圈10与第二齿圈11相套接且棘爪6与内棘轮圈7相结合,即棘爪6与内棘轮圈7啮合。

在棘爪6和内棘轮圈7的配合下,旋转盖1和卷绳件3相对于固定件2只能单向转动,并由此收紧绳带;当需要放松绳带时,可沿轴向移动旋转盖1,使得棘爪6与内棘轮圈7分离,此时,便可反向转动旋转盖1,并驱使卷绳件3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绳带被放松。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第一齿圈10和第二齿圈11始终套接并保持同步转接。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插扣4可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插脚。在自然状态下,两插脚处于张开的状态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当受到径向上的挤压时,两者之间的间距将会缩小。

棘爪6与内棘轮圈7相结合的同时,插扣4插入于插孔5内,由于插脚自身弹性力的作用,插脚与插孔5的内壁相贴合,此时,插脚会对插孔5的内壁产生作用,使得旋转盖1受到指向于底座13的分力,该分力与插孔5的中心轴线平行。又因为插孔5和棘爪6都设置于旋转盖1上,且内棘轮圈7设置于固定件2上,所以棘爪6与内棘轮圈7之间的结合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稳定,从而避免因受到震动或晃动等原因而出现棘爪6与内棘轮圈7分离的情况。其中,在图3中,棘爪6与内棘轮圈7处于结合的状态。

在没有外力拉动旋转盖1的情况下,通过插孔5与插扣4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棘爪6与内棘轮圈7始终保持结合的状态。

当外力拉动旋转盖1并使其向上移动时,插孔5的内壁将会挤压插脚,两插脚之间的间距将会缩小,与此同时,插扣4与插孔5会在轴向上发生相对滑动。在轴向上,旋转盖1相对于固定件2产生移动,最终可使得棘爪6与内棘轮圈7分离。

如图6和图7所示,为方便安装绳带,中壳12上可设置有穿绳孔18,卷绳件3上设置有与穿绳孔18相对应的进绳孔19。其中,穿绳孔18设置有多个,进绳孔19设置于卷绳件3的绳槽20内。

绳带的端部依次经穿绳孔18和进绳孔19穿入至卷绳件3的内部;将绳带的端部伸出到卷绳件3底部的开口之外,然后对绳带的端部进行打结,使其变粗而无法滑出进绳孔19,之后,再将卷绳件3安装于固定件2上。当进行卷绕时,卷绳件3相对于中壳12转动,绳带便会卷绕在绕卷件外侧壁上的绳槽20上,由此便使得绳带被收紧。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包括上文中的绳带调节装置。

其中,绳带调节装置可以应用在鞋子、衣服、背包或医疗护具等用品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