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3240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儿手套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



背景技术:

婴儿的大脑发育和手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的,手部的动作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能提前诱导孩子的心理发展。当宝宝的手指分开之后,就可以随意的摆弄手边的物品,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指甲还是比较软的,而且还没有与肉分离开,所以此时不适宜给婴儿剪指甲,而等到婴儿再大点的时候,指甲就会变硬,一旦婴儿的手乱动时,就有可能会抓到脸,造成婴儿脸部抓伤,因此需要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避免婴儿在睡觉时抓伤脸部及眼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底部设有紧束机构,所述紧束机构包括套设在手套本体上的紧束带,所述紧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紧束带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口,所述手套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固定连接有绳带,所述绳带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绳带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绕线辊,所述绳带绕设在绕线辊上,所述绕线辊的上下两端均滑动套接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的两端之间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钮。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外螺纹为相反设置,两个所述夹持板上均设有螺口,所述夹持板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钮上设有多道防滑纹,多道所述防滑纹均为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对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口数量不低于三组,且两两之间为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绕线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婴儿防抓伤手套,通过紧束机构在婴儿带上手套本体后与手掌之间进行紧束,可将紧束带的一端插设在限位块上的插口内,然后拉动紧束带调节到合适位置,将限位杆插入到紧束带上的限位口内,实现固定,然后按压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使其相对进行加压从而挤压扭力弹簧,挤压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另一端形成开口夹持在睡床上,然后松开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通过扭力弹簧的回弹力自动回弹实现夹持,从而将绳带进行固定,同时可通过定位机构对绳带的长度进行调节,绳带在绕线辊上拉伸到一定长度后,转动螺纹杆上的转钮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安装在螺纹杆上的两个夹持板相对移动对绳带进行夹持固定,避免长度发生变化,本发明通过绳带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宝宝在睡觉时容易抓挠脸部及眼睛,降低身体损伤,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的紧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套本体,2-紧束机构,3-紧束带,4-限位块,5-限位杆,6-限位口,7-连接片,8-绳带,9-第一夹板,10-第二夹板,11-扭力弹簧,12-定位机构,13-绕线辊,14-夹持板,15-螺纹杆,16-转钮,17-防滑垫,18-防脱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的底部设有紧束机构2,紧束机构2包括套设在手套本体1上的紧束带3,紧束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上设有插口,插口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5,紧束带3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杆5对应的限位口6,手套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7,连接片7上固定连接有绳带8,绳带8远离连接片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9,第一夹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10,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1,扭力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0相对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绳带8上设有定位机构12,定位机构12包括绕线辊13,绳带8绕设在绕线辊13上,绕线辊13的上下两端均滑动套接有夹持板14,两个夹持板14的两端之间插设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钮16。

进一步,螺纹杆15的两端外螺纹为相反设置,两个夹持板14上均设有螺口,夹持板14与螺纹杆15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转钮16上设有多道防滑纹,多道防滑纹均为倾斜设置,增大摩擦力,方便转动。

进一步,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相对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7,放置夹持时滑落。

进一步,多个限位口6数量不低于三组,且两两之间为等距设置。

进一步,绕线辊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8,避免夹持板14脱落。

工作原理:首先紧束机构2在婴儿带上手套本体1后与手掌之间进行紧束,可将紧束带3的一端插设在限位块4上的插口内,然后拉动紧束带3调节到合适位置,将限位杆5插入到紧束带3上的限位口6内,实现固定,然后按压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使其相对进行加压从而挤压扭力弹簧11,挤压时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的另一端形成开口夹持在睡床上,然后松开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通过扭力弹簧11的回弹力自动回弹实现夹持,从而将绳带8进行固定,同时可通过定位机构12对绳带8的长度进行调节,绳带8在绕线辊13上拉伸到一定长度后,转动螺纹杆15上的转钮16带动螺纹杆15转动,此时安装在螺纹杆15上的两个夹持板14相对移动对绳带8进行夹持固定,避免长度发生变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部设有紧束机构(2),所述紧束机构(2)包括套设在手套本体(1)上的紧束带(3),所述紧束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紧束带(3)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杆(5)对应的限位口(6),所述手套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7),所述连接片(7)上固定连接有绳带(8),所述绳带(8)远离连接片(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9),所述第一夹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10),所述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1),所述扭力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0)相对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绳带(8)上设有定位机构(12),所述定位机构(12)包括绕线辊(13),所述绳带(8)绕设在绕线辊(13)上,所述绕线辊(13)的上下两端均滑动套接有夹持板(14),两个所述夹持板(14)的两端之间插设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的两端外螺纹为相反设置,两个所述夹持板(14)上均设有螺口,所述夹持板(14)与螺纹杆(15)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钮(16)上设有多道防滑纹,多道所述防滑纹均为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10)相对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口(6)数量不低于三组,且两两之间为等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防抓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底部设有紧束机构,所述紧束机构包括套设在手套本体上的紧束带,所述紧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紧束带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口,所述手套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固定连接有绳带,所述绳带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本发明通过绳带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宝宝在睡觉时容易抓挠脸部及眼睛,降低身体损伤,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翀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