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保护装置及其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8580发布日期:2020-11-13 12: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面部保护装置及其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细菌或病毒经飞沫接触医护人员的面部保护装置及其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在处理极具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为防止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受到感染,通常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衣物及装备以防止在处理过程中被传染。如处理呼吸道传染疾病时,病毒或细菌可能会通过飞沫等传播,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衣物、护目镜及口罩,严重时还可能加装防护面罩等。

现有的防护面罩装备一般由防护胶片及头部固定箍等组成,一方面现有防护胶片设计未能充分地覆盖人体面部,另一方面防护胶片、头部固定箍与人脸前额之间留有空隙,因此整体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现有防护面罩佩戴后,防护胶片与面部之间的间隔较小,影响医护人员佩戴n95等口罩以及护目镜等其他防护装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佩戴方便且保护性好的面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面部保护装置的支撑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包括绳带、透明罩、支撑架和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位于支撑架的内侧壁上,透明罩的第一端与支撑架的外侧壁连接,透明罩的第二端远离支撑架延伸,支撑架具有前额支撑段和两个侧额支撑段,每一侧额支撑段的第一端通过圆弧段与前额支撑段的一端顺滑连接,每一侧额支撑段的第二端具有固定部,绳带可拆卸地绑定在固定部上。

由以上方案可见,面部保护装置的支撑架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人脸面部抵接,可以减低脸部受压引致的不适感,同时能够很好地与人脸的前额和人脸前额的两侧贴合,防止病毒或细菌通过头部的间隙进入到面部保护装置内,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同时,支撑架的外侧壁连接透明罩的第一端,透明罩的第二端远离支撑架延伸,透明罩能够充分地覆盖人体的面部,而且透明罩与人脸的间距以便医护人员进一步佩戴口罩及护目镜等其他防护装备,进一步加强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并且,支撑架通过绳带可绑紧固定佩戴在头部上,大大提高了面部保护装置的佩戴方便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侧额支撑段的第二端延伸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之间的悬臂形成固定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透明罩的至少一侧面上设有涂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架由内侧壁至外侧壁的宽度为20毫米至80毫米之间,透明罩沿着支撑架的外侧壁所布置的长度为2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透明罩由一端至另一端的纵向高度为1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侧额支撑段关于前额支撑段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透明罩的第一端开设有开槽,一个卡扣可拆卸地钩合在一个开槽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透明罩的第一端与支撑架的外侧壁热熔固定连接或者粘贴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架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罩体安装架和前额安装架,罩体安装架的内侧壁邻接前额安装架的外侧壁,弹性密封件位于前额安装架的内侧壁上,透明罩的第一端与罩体安装架的外侧壁连接,罩体安装架和前额安装架之间形成前额支撑段和两个侧额支撑段,固定部位于罩体安装架上。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部保护装置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罩体安装架和前额安装架,罩体安装架的内侧壁邻接前额安装架的外侧壁,罩体安装架具有罩体支撑段和两个罩体侧面支撑段,前额安装架具有前额固定段和两个侧额固定段,罩体支撑段和前额固定段可形成前额支撑段,一个罩体侧面支撑段和相邻的一个侧额固定段可形成一个侧额支撑段,每一侧额支撑段的第一端通过圆弧段与前额支撑段的一端顺滑连接,每一罩体侧面支撑段的第二端具有固定部。

由以上方案可见,支撑架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罩体安装架和前额安装架,罩体安装架的内侧壁邻接前额安装架的外侧壁。前额安装架与罩体安装架安装在一起使用,前额安装架的内侧壁弧度可按照不同佩戴人员的面型量身订制,大大提高了前额安装架的内侧壁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人脸的前额和人脸前额的两侧贴合的密封性,杜绝病毒或细菌通过头部的间隙进入到面部保护装置内,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

进一步的方案是,罩体安装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面部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部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面部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面部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面部保护装置1包括绳带12、透明罩13、支撑架11和弹性密封件(未标示),弹性密封件位于支撑架11的内侧壁117上,透明罩13的第一端与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连接,透明罩13的第二端远离支撑架11延伸。支撑架11具有前额支撑段115和两个侧额支撑段114,每一个侧额支撑段114的第一端通过圆弧段与前额支撑段115的一端顺滑连接,两个侧额支撑段114关于前额支撑段115对称设置。前额支撑段115的内侧壁117通过弹性密封件可抵压在人脸2的前额上,而两个侧额支撑段114的内侧壁117分别通过弹性密封件可抵压在人脸前额的两侧。弹性密封件可选用橡胶类弹性密封垫或者是海绵垫等,厚度在1毫米到3毫米之间。支撑架11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人脸2面部抵接,可以减低脸部受压引致的不适感,同时杜绝存在空隙,导致细菌或病毒进入面部。

每个侧额支撑段114的第二端具有固定部112,绳带12可拆卸地绑定在固定部112上。本实施例每个侧额支撑段114的第二端延伸有连接板116,连接板116上开设有两个通孔113,两个通孔113之间的悬臂形成固定部112。绳带12可选用绳子、橡皮筋带、松紧带等,绳带12穿过两个通孔113地可拆卸绑定在悬臂上,即固定部112上,从而支撑架11通过绳带12可绑紧固定佩戴在头部上。

其中,支撑架11的主要功能为:一、可佩戴在头部;二、用于支撑透明罩13;三、使透明罩13覆盖面部弧面,因此支撑架11可以用三维打印的金属、塑料、陶瓷、布料及其他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或是通过模具利用注塑机生产,或者是压铸或铸造方法生产制造。支撑架11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类塑料材料、多种不同塑料材料(包括软性及硬性塑料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等。但考虑到减少负重,减低长期佩戴的不适感等,支撑架11应当选取比重较轻的材料制作。

透明罩13所采用的材料为透明不阻挡视线的片或膜,使用过程中会沾染病毒或细菌,因此透明罩13是一次性物料,用完即弃。透明罩13整体呈弧面地贴合在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上,本实施例透明罩13沿着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所布置的长度为2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透明罩1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纵向高度为1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从而透明罩13的保护面积大,加大纵向高度由人脸2的前额延伸至下颌以下,甚至延伸到肩膊位置。同时,横向采用适当的弧度布置覆盖佩戴人员人脸2的脸部且两侧延伸至耳朵,甚至延伸至耳朵后面接近后脑位置,以达到更大范围的面部覆盖率,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另外,透明罩13的至少一侧面上设有涂层,以增加相应的功能,如防雾涂层防止医护人员呼吸所产生的蒸汽凝聚阻挡视线,又如变色涂层提醒医护人员更换新胶片等等。

为保证透明罩13与面部有足够的距离,本实施例支撑架11由内侧壁117至外侧壁118的宽度为20毫米至80毫米之间,此向外延伸空间可容纳其他保护装备,可以容让医护人员同时带上眼镜,不同功能的眼罩和口罩,用于第一层保护。

其中,透明罩13的第一端与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可开拆卸连接,则支撑架11可重复利用。可拆装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连接扣、扣接孔结构、钉装结构、磁铁吸合结构、魔术贴结构等等,可方便地将透明罩13拆装更换。本实施例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上设置有多个卡扣111,透明罩13的第一端开设有开槽(未标示),一个卡扣111可拆卸地钩合在一个开槽内。优选地,前额支撑段115设置有两个卡扣111,侧额支撑段114设置有两个卡扣111。

此外,透明罩13的第一端与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也可以采用可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后的透明罩13和支撑架11不能够拆卸,以防止重复使用。因此,透明罩13的第一端与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可以采用超声波热熔方式固定连接,或者采用粘胶将透明罩13和支撑架11粘贴方式固定连接。

面部保护装置1的支撑架11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人脸2面部抵接,可以减低脸部受压引致的不适感,同时能够很好地与人脸2的前额和人脸前额的两侧贴合,防止病毒或细菌通过头部的间隙进入到面部保护装置1内,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同时,支撑架11的外侧壁118连接透明罩13的第一端,透明罩13的第二端远离支撑架11延伸,透明罩13能够充分地覆盖人体的面部,而且透明罩13与人脸2的间距以便医护人员进一步佩戴口罩及护目镜等其他防护装备,进一步加强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并且,支撑架11通过绳带12可绑紧固定佩戴在头部上,大大提高了面部保护装置1的佩戴方便性。

除了医疗用途,此面部保护装置1也可以作为工业生产或家居清洁等领域的保护装备,用于防尘埃、沙尘、碎屑、粉尘等。

面部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面部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面部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支撑架14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罩体安装架142和前额安装架141,可拆装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连接扣、扣接孔结构、钉装结构、磁铁吸合结构、魔术贴结构等等,可方便地将前额安装架141拆装更换。罩体安装架142的内侧壁邻接前额安装架141的外侧壁,弹性密封件位于前额安装架141的内侧壁上,透明罩13的第一端与罩体安装架142的外侧壁连接。

罩体安装架142和前额安装架141之间形成前额支撑段115和两个侧额支撑段114,固定部112位于罩体安装架142上。具体地,罩体安装架142具有罩体支撑段1421和两个罩体侧面支撑段1422,前额安装架141具有前额固定段1412和两个侧额固定段1411,罩体支撑段1421和前额固定段1412可形成前额支撑段115,一个罩体侧面支撑段1422和相邻的一个侧额固定段1411可形成一个侧额支撑段114,固定部112设置在罩体侧面支撑段1422的第二端。

其中,透明罩13的第一端与罩体安装架142的外侧壁可开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罩体安装架14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1423,透明罩13的一端开设有开槽,一个卡扣1423可拆卸地钩合在一个开槽内。优选地,罩体支撑段1421设置有两个卡扣1423,罩体侧面支撑段1422设置有两个卡扣1423。

本实施例罩体安装架142是标准组件,用于与透明罩13连接,而前额安装架141为订制件,用于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人脸2面部抵接。前额安装架141与罩体安装架142安装在一起使用,前额安装架141的内侧壁弧度可按照不同佩戴人员的面型量身订制,具体可采用三维扫描方式获得不同面型的尺寸并通过用三维打印方式制造而成,大大提高了前额安装架141的内侧壁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人脸2的前额和人脸前额的两侧贴合的密封性,杜绝病毒或细菌通过头部的间隙进入到面部保护装置内,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