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4807发布日期:2021-04-30 09: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1)和内套(2),所述内套(2)设置于所述外套(1)之内,且与所述外套(1)可脱卸连接;

所述内套(2)上设置有发热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与所述内套(2)通过粘扣、拉链、按扣或者纽扣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的左右门襟与所述内套(2)的左右门襟通过拉链连接,和/或,所述外套(1)的衣领与所述内套(2)的衣领通过粘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包括第一布料层(31)、第二布料层(3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料层(31)及所述第二布料层(33)之间的发热层(32),所述第一布料层(31)与所述第二布料层(33)均连接于所述内套(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料层(31)及所述第二布料层(33)均为含碳纤维丝发热绒布的粘衬层,所述发热层(32)为碳纤维发热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2)包括内套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上的内套衣领(21);

所述内套本体包括内套第一前片(22)、内套第二前片(23)及设置于所述内套第一前片(22)与所述内套第二前片(23)之间的内套后片(24);

所述发热体(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发热体(3)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套衣领(21)处、所述内套第一前片(22)处、所述内套第二前片(23)处及所述内套后片(24)处中的一处或多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服还包括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42)及用于连接充电电源的充电头(5);

所述内套第一前片(22)处的发热体(3)及所述内套第二前片(23)处的发热体(3)均通过所述第一开关(41)连接所述充电头(5),所述内套后片(24)处的发热体(3)及所述内套衣领(21)处的发热体(3)均通过所述第二开关(42)连接所述充电头(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为包括套里和套面的双层结构,所述发热体(3)设置于所述套里与所述套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靠近腋下处开设有透气孔(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包括衣袖(12)及外套本体,所述衣袖(12)与所述外套本体之间形成绱袖缝(13);所述外套本体包括外套前片(14)及外套后片(15),所述外套前片(14)与所述外套后片(15)之间形成侧缝(16);

所述外套前片(14)及所述外套后片(15)处均设置有所述透气孔(11),且所述透气孔(11)的中心与所述侧缝(16)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cm-3cm,所述透气孔(11)的中心与所述绱袖缝(1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cm-4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服。该发热服包括外套和内套,内套设置于外套之内,且与外套可脱卸连接;内套上设置有发热体。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发热服,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热服不方便洗涤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品;池也;张燕;谢芙蓉;刘荣清;董迎洁;苏素素;杨寿敏;陈学秋;肖友烤;苏立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