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4630发布日期:2021-03-05 20:2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盒,具体涉及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


背景技术:

2.现在市面上的车内眼镜盒,都是体积比较大的,使用的时候不管是否放置眼镜,均会挡住部分视线,不安全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折叠,不占地方,不挡视线;使用的时候再打开,内盒就可以放眼镜。
4.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连接设置内盒,所述内盒包括内盒上板和内盒下板,所述内盒上板和内盒下板的一侧相互连接使内盒上板和内盒下板可相对折叠,内盒上板和内盒下板的另一侧设有可闭合的开口;所述内盒上板和内盒下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连接;在所述开口所在侧,所述底板上还连接设置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中设有可与所述内盒上板和/或底板内设置的铁片或磁铁进行磁性吸附的磁铁。
5.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外包覆设置软皮层。
6.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上盖板为一体两段式可折叠板。
7.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上盖板上还设有拉带。
8.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底板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包覆设置在所述内盒上板上。
9.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翻边设于与所述上盖板相对的另一侧。
10.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翻边中设有铁片或磁铁。
11.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上盖板、底板和翻边为一体化四段式可折叠板结构。
12.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所述底板背面设有可夹住车内遮阳挡板的弧形夹片;所述弧形夹片通过铆钉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背面。
13.在采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挂式折叠眼镜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上盖板中间有磁性吸附,盖子扣合固定起来,不会翘;设置拉带方便翻盖。内盒左右两端的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向内折叠后,整体结构形成片状结构,不占过多空间,不挡视线,也比较美观;所述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向外展开就形成一个空腔内盒,可以放眼镜、卡片等物品。可以用于车内遮阳挡板,也可以家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折叠后的结构图;
16.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展开后的结构图;
17.图3为图2中挂式折叠眼镜盒打开上盖板之后的结构图;
18.图4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折叠展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20.如图1-4所示,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连接设置内盒2,所述内盒2包括内盒上板21和内盒下板22,所述内盒上板21和内盒下板22的一侧相互连接使内盒上板21和内盒下板22可相对折叠,内盒上板21和内盒下板22的另一侧设有可闭合的开口20;所述内盒上板21和内盒下板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23连接;在所述开口20所在侧,所述底板1上还连接设置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中设有可与所述内盒上板21和/或底板1内设置的铁片或磁铁进行磁性吸附的磁铁。
21.所述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23外包覆设置软皮层。
22.所述上盖板3为一体两段式可折叠板。
23.所述上盖板3上还设有拉带31。
24.所述底板1上设有翻边10,所述翻边10包覆设置在所述内盒上板21上。
25.所述翻边10设于与所述上盖板3相对的另一侧。
26.所述翻边10中设有铁片或磁铁。
27.所述上盖板3、底板1和翻边10为一体化四段式可折叠板结构。
28.所述底板1背面设有可夹住车内遮阳挡板的弧形夹片4,所述弧形夹片4通过铆钉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1背面。
29.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挂式折叠眼镜盒,上盖板中间有磁性吸附,盖子扣合固定起来,不会翘;设置拉带方便翻盖。内盒左右两端的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向内折叠后,整体结构形成片状结构,不占过多空间,不挡视线,也比较美观;所述一体两段式三角形可折叠板向外展开就形成一个空腔内盒,可以放眼镜、卡片等物品。可以用于车内遮阳挡板,也可以家用。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可实施。当然,以上所列的情况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或简化,都可以适当地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并且
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