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8742发布日期:2021-04-13 21:5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瘦身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塑身健身的凉鞋。


背景技术:

2.运动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种活动方式,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健身器材供人们健身时选择使用。利用鞋子作为健身器材,尤其是利用鞋子的摇摆方式使人体随着鞋子的前、后摇摆而摇摆,又要保持人体的平衡不致跌倒而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是一种新颖的运动方式,可以在室内、室外进行运动,也可以锻炼人体四肢活动和大脑反应,不受场地限制,携带方便,经济实用;但是,目前的摇摆鞋结构设计不合理,日常走路时容易站不稳,而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样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
4.一种可塑身健身的凉鞋,包括:
5.鞋底,所述鞋底呈弧形状,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后跟部及着地点,所述前掌部与后跟部分别向上翘曲,所述着地点设置于所述鞋底距离所述后跟部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所述鞋底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纹;
6.鞋面组件,包括脚床与连接所述脚床的鞋面本体,所述脚床连接所述鞋底;及鞋带组件,包括鞋带本体与连接所述鞋带本体的扣件,所述鞋带本体通过所述扣件枢接于所述鞋面本体的一端。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着地点设置于所述鞋底距离所述后跟部的七分之三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床靠近所述鞋面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按摩纹。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鞋底与所述脚床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与凸设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靠近所述脚床的一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底、所述支撑件及所述脚床贴合成型。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件包括公扣与母扣,所述公扣与母扣配合固定所述鞋带本体与所述鞋面本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面本体的两端均为开口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面本体远离所述鞋带本体的一端为封闭结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面本体远离所述鞋带本体的一端设置夹脚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面本体与所述鞋底一体成型,所述脚床与所述鞋底贴合成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通过将鞋底的着地点设置于鞋底距离后跟部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可以始终促使腿部的肌肉保持运动状态,达到不知不觉健身的效果;通过鞋带本体枢接鞋面本体,适用于休闲穿着、跑步运动等情况;本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所示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所示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爆炸示意图;
22.图5为图4所示可塑身健身的凉鞋中鞋面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剖面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剖面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剖面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的剖面示意图。
27.附图标注说明:
28.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
29.鞋底10、前掌部11、后跟部12、着地点13、防滑纹14、限位部15、安装槽16、鞋面组件20、脚床21、定位槽210、鞋面本体22、透气孔220、按摩纹23、鞋带组件30、鞋带本体31、扣件32、公扣321、母扣322、支撑件40、支撑本体41、加强筋42;
30.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a;
31.鞋底10a;
32.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b;
33.鞋面组件20b、鞋面本体22b;
34.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c;
35.鞋面组件20c、鞋面本体22c、夹脚件23c;
36.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d;
37.鞋底10d、鞋面组件20d、脚床21d、鞋面本体22d、支撑件40d。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1.实施例一:
42.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包括鞋底10、鞋面组件20及鞋带组件30,鞋底10包括前掌部11、后跟部12及着地点13,鞋面组件20包括脚床21与连接脚床21的鞋面本体22,鞋带组件30包括鞋带本体31与连接鞋带本体31的扣件32,本实用新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通过将鞋底10的着地点13设置于鞋底10距离后跟部12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可以始终促使腿部的肌肉保持运动状态,达到不知不觉健身的效果;通过鞋带本体31枢接鞋面本体22,适用于休闲穿着、跑步运动等情况。
43.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鞋底10包括前掌部11、后跟部12及着地点13,鞋底10呈弧形状,前掌部11与后跟部12分别向上翘曲,可选地,鞋底10为eva弹性体,确保轻盈,柔软舒适;前掌部11的厚度比后跟部12的厚度薄;着地点13设置于鞋底10距离后跟部12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进一步地,着地点13设置于鞋底10距离后跟部12的七分之三处,以便当踩后跟部12时,前掌部11翘起,当踩前掌部11时,后跟部12翘起,可以始终促使腿部的肌肉保持运动状态,达到不知不觉健身的效果;鞋底10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纹14以确保止滑耐磨。进一步地,鞋底10还包括限位部15,限位部15沿鞋底10的周缘设置,鞋底10远离防滑纹14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6。
44.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鞋面组件20包括脚床21与连接脚床21的鞋面本体22,脚床21连接鞋底10;可选地,脚床21的周缘抵接限位部15以牢固贴合,鞋面组件20为eva弹性体,确保轻盈,柔软舒适,进一步地,脚床21靠近鞋底10的一侧设有定位槽210,脚床21靠近鞋面本体22的一侧设置有按摩纹23,鞋面本体22设有若干透气孔220以排气排汗。在一实施例中,按摩纹23为条状花纹以增加按摩感。
45.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鞋带组件30包括鞋带本体31与连接鞋带本体31的扣件32,鞋带本体31通过扣件32枢接于鞋面本体31的一端,根据使用环境,休闲穿着时,可以将鞋带本体31放置于鞋面本体22上,走路或跑步时,可以将鞋带本体31放在脚后跟位置,以防鞋子脱落。可选地,鞋面本体31的两端均为开口状的开放式结构;扣件32包括公扣321与母扣322,公扣321与母扣322配合固定鞋带本体31与鞋面本体22。
46.为了确保刚性和弹性,本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还包括支撑件40,支撑件40设置于鞋底10与脚床21之间,可选地,支撑件40采用高硬度高刚性高弹性材料制成,如尼龙片、碳纤片、海翠片、pc等,利用支撑件40的弹性与刚性,增强整体的刚性与弹性,避免鞋底10变形,确保鞋底10始终保持原始的弹性状态。进一步地,支撑件40包括支撑本体41与凸设于支撑本体41的加强筋42,加强筋42设置于支撑本体41靠近脚床21的一侧以增加刚性,支撑本体41安装于安装槽16,加强筋42安装于定位槽210。
47.在一实施例中,鞋底10、支撑件40及脚床21贴合成型,将鞋底10与鞋面组件20采用分开的结构,可以做多色设计,使整体更美观。
48.本实用新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通过将鞋底10的着地点13设置于鞋底10距离后跟部12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可以始终促使腿部的肌肉保持运动状态,达到不知
不觉健身的效果;通过鞋带本体31枢接鞋面本体22,适用于休闲穿着、跑步运动等情况;本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样。
49.实施例二:
50.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a,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a的鞋底10a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确保鞋底10a的形状不易变形,本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a不包括支撑件。
51.实施例三:
52.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b,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b的鞋面本体22b远离鞋带本体的一端为封闭结构。
53.实施例四:
54.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c,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c的鞋面本体22c远离鞋带本体的一端设置夹脚件23c。
55.实施例五:
56.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d,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可塑身健身的凉鞋10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鞋面本体22d与鞋底10d一体成型,支撑件40d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脚床21d与鞋底10d。
5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