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8741发布日期:2021-04-13 21:5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


背景技术:

2.退火窑是一种用于消除玻璃制品不均匀内应力的热工设备,一般用于刚成型的玻璃制品,玻璃药瓶在加工成型之后,就需要使用到退火窑进行退火操作,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加热或电加火式退火窑,根据内部输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网带式或辊道式,在工业生产中十分常见,但是现有的电加火式辊道退火窑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3.玻璃瓶工件不同于其他板状或片状玻璃成型工件,直接使用普通的辊道式输送结构容易出现玻璃瓶彼此之间的碰撞的问题,且单独依靠输送辊的转动来输送玻璃瓶,容易导致部分玻璃瓶在相邻两个辊道之间滚动停滞不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玻璃瓶工件不同于其他板状或片状玻璃成型工件,直接使用普通的辊道式输送结构容易出现玻璃瓶彼此之间的碰撞的问题,且单独依靠输送辊的转动来输送玻璃瓶,容易导致部分玻璃瓶在相邻两个辊道之间滚动停滞不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包括窑体、输送辊、横轴和电动机,所述窑体中安装有输送辊,且输送辊的两端通过横轴转动安装在窑体的内壁中,并且窑体背面的横轴通过第一锥齿和电机轴相连,同时电机轴和电动机相连,所述输送辊的表面开设有气孔,且气孔和隔板相互交错分布,并且隔板垂直固定在输送辊上,所述气孔和输送辊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且气孔关于输送辊的中心等角度分布。
6.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内部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三等分输送辊的内部空间,并且两者为转动连接,挡板的尾端通过进气管和套管固定连接,同时套管的下方设置有供气盒。
7.优选的,所述套管和输送辊为转动连接,套管和窑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套管的内部安装有吸气管,并且进气管和吸气管分别与挡板两侧的输送辊内部空间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供气盒的上端面转动安装有垂直分布的竖轴,且竖轴的顶端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和窑体正面的横轴相连。
9.优选的,所述供气盒左端固定安装在窑体的表面,且供气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扇叶轴。
10.优选的,所述扇叶轴的左半段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和竖轴的底端相连,扇叶轴的右端安装有扇叶,且扇叶所在的供气盒内部空间与进气管的底端相连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重新设计辊道中的输送辊结构以及相关传动结构,能够利用输送辊和横轴自身的转动和结构的传动来产生相应的气流,从而利用气流吸附的方式对玻璃瓶进行辅助输送,避免出现玻璃瓶
停留在输送辊间隙间无法前进的问题;
12.1.隔板以及气孔结构的设计,能够在输送玻璃瓶的过程中,利用隔板的分割作用,来避免玻璃瓶彼此之间的碰撞,提高加工质量,并且气孔的结构使用,能够利用两侧气流吹动和吸气的方式,在输送玻璃瓶的过程中,分别对玻璃瓶进行负压吸附和吹气促使分离,确保玻璃瓶不会出现停滞的现象;
13.2.第二锥齿以及竖轴和供气盒等结构的使用,能够利用横轴自身的转动来驱动竖轴相应同步高速转动,从而使安装了扇叶的扇叶轴能够同步高速在供气盒内部转动供气,从而使输送辊表面一侧的气孔能够相应吹出气流,无需使用风机等通用设备进行吹气操作,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辊俯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辊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盒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窑体;2、输送辊;3、横轴;4、第一锥齿;5、电机轴;6、电动机;7、隔板;8、气孔;9、挡板;10、进气管;11、套管;12、吸气管;13、供气盒;14、竖轴;15、第二锥齿;16、第三锥齿;17、扇叶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加热的辊道式退火窑,包括窑体1、输送辊2、横轴3、第一锥齿4、电机轴5、电动机6、隔板7、气孔8、挡板9、进气管10、套管11、吸气管12、供气盒13、竖轴14、第二锥齿15、第三锥齿16和扇叶轴17,窑体1中安装有输送辊2,且输送辊2的两端通过横轴3转动安装在窑体1的内壁中,并且窑体1背面的横轴3通过第一锥齿4和电机轴5相连,同时电机轴5和电动机6相连,输送辊2的表面开设有气孔8,且气孔8和隔板7相互交错分布,并且隔板7垂直固定在输送辊2上,气孔8和输送辊2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且气孔8关于输送辊2的中心等角度分布。
22.输送辊2的内部安装有挡板9,且挡板9三等分输送辊2的内部空间,并且两者为转动连接,挡板9的尾端通过进气管10和套管11固定连接,同时套管11的下方设置有供气盒13,套管11和输送辊2为转动连接,套管11和窑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套管11的内部安装有吸气管12,并且进气管10和吸气管12分别与挡板9两侧的输送辊2内部空间相连通,挡板9上方左右两侧会始终分割出两个相应空间,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气管10与右侧空间相连通而吸气管12与左侧空间相连通,因此输送辊2顺时针转动时,吸气管12在于其相连通的气泵等现有吸气设备的运行作用下会处于负压状态,而与吸气管12相连通的左侧空腔也会通过左
侧的气孔8对刚输送至该输送辊2左侧的玻璃瓶进行负压吸附操作,相应的,当玻璃瓶输送至该输送辊2右侧方向时,进气管10便会相应吹出空气并将空气从右侧的气孔8处吹出,从而辅助玻璃瓶向右侧的输送辊2处移动。
23.供气盒13的上端面转动安装有垂直分布的竖轴14,且竖轴14的顶端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15和窑体1正面的横轴3相连,供气盒13左端固定安装在窑体1的表面,且供气盒1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扇叶轴17,扇叶轴17的左半段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16和竖轴14的底端相连,扇叶轴17的右端安装有扇叶,且扇叶所在的供气盒13内部空间与进气管10的底端相连通,输送辊2在转动时会带动正面位置的横轴3同步转动,因此在两个第二锥齿15的啮合传动作用下,竖轴14会同步处于转动状态,同时在其底端的两个第三锥齿16的啮合传动作用下,安装了扇叶的扇叶轴17会同步高速转动,从而将供气盒13内部的空气输送至进气管10中,从而无需使用其他单独的电供气结构对进气管10进行单独充气操作。
24.工作原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窑体1特指电加火加热式的玻璃加工用退火窑结构,其中,电加火加热方式以及所使用到的装置结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不做进一步描述,其中在进行退火操作时,玻璃瓶位于如图2所示的输送辊2上,电动机6的运行会带动电机轴5同步转动,此时在相邻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4的啮合传动作用下,横轴3会同步处于转动状态,因此输送辊2便会相应转动并对玻璃瓶进行输送,其中隔板7用于等间距分割输送辊2的表面空间,同时能够在不影响输送的情况下,避免相邻位置的玻璃瓶发生碰撞;
25.如图1所示,套管11通过一常规的杆状或其他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窑体1的外表面(图5中未绘出),输送辊2在转动时会带动横轴3同步转动,由于横轴3与套管11转动连接,所以套管11的相对状态并不会发生变化,同时通过气管与套管11固定连接的、位于输送辊2内部的挡板9相对状态也不会变化,因此挡板9上方左右两侧会始终分割出两个相应空间,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气管10与右侧空间相连通而吸气管12与左侧空间相连通,因此输送辊2顺时针转动时(该方向参照图4),吸气管12在于其相连通的气泵等现有吸气设备的运行作用下会处于负压状态,而与吸气管12相连通的左侧空腔也会通过左侧的气孔8对刚输送至该输送辊2左侧的玻璃瓶进行负压吸附操作,相应的,当玻璃瓶输送至该输送辊2右侧方向时,进气管10便会相应吹出空气并将空气从右侧的气孔8处吹出,从而辅助玻璃瓶向右侧的输送辊2处移动,从而实现避免玻璃瓶停留在输送辊2间隙的目的;
26.如图5和图1所示,输送辊2在转动时会带动正面位置的横轴3同步转动,因此在两个第二锥齿15的啮合传动作用下,竖轴14会同步处于转动状态,同时在其底端的两个第三锥齿16的啮合传动作用下,安装了扇叶的扇叶轴17会同步高速转动,从而将供气盒13内部的空气输送至进气管10中,从而无需使用其他单独的电供气结构对进气管10进行单独充气操作,更加节能环保,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供气盒13中的气体可以是来自于窑体1内部也可以是来自于自然空气或其他指定设备中的气体,供气盒13与上述空气容纳场所的连通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