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冰上的防滑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8769发布日期:2021-08-03 12:49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冰上的防滑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滑鞋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冰上的防滑鞋套。



背景技术:

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在零度以下的温度,地面普遍的会结一层冰壳,坚硬而打滑,穿着普通鞋子的人们步行在上面容易打滑而摔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人们采用带有冰爪或钉子的鞋套套在脚上,冰爪或钉子可增强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然而,现有的防滑鞋套通常采用硅胶结构,弹性力强,以方便将冰爪或钉子可拆卸地固定在防滑鞋套上,与地面产生较大摩擦力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防滑鞋套与鞋子脱离,甚至导致冰爪或钉子与防滑鞋套脱离,防滑效果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申请号:公开了一种冰雪防滑鞋套,包括:前套、本体、后套、防滑钉爪,所述本体的前后部各延伸有一对联接耳,前部的一对联接耳通过卡扣联接前套,后部的一对联接耳通过卡扣联接后套。虽然该防滑鞋套可通过冰雪防滑鞋套上设置的若干个防滑钉爪,可增加摩擦力,在遇到冰雪路面时随时套在鞋子上,使用方便,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防止行走时滑倒,使冰雪天出行安全。然而,防滑鞋套布设于鞋底的整个底面,使用面积较大,防滑鞋套的弹性力强,鞋子和防滑鞋套承受人体的较大的重力,受到的作用力、摩擦力较大,使用时,容易导致本体与鞋子脱离,甚至导致防滑钉爪与本体脱离,防滑效果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前套与后套这种固定方式,前套与后套容易发生打滑移动,固定效果差,容易导致本体松动,导致本体与鞋子脱离;鞋子结构多样复杂,对于某些形状的鞋子,防滑鞋套难以固定于鞋底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冰上的防滑鞋套。其解决了防滑鞋套容易与鞋子脱离,固定效果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冰上的防滑鞋套,其主要套设于鞋子的前脚掌部,包括环状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底部可拆卸地设有至少一个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上设有至少设有一个防滑钉,所述弹性套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口,所述防滑机构通过安装口固定于弹性套上。

进一步的:

所述防滑机构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顶板、至少一个连接于顶板的连接部、连接于连接部的底板,至少一个所述防滑钉设于所述底板底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一卡置槽,每个所述连接部贯穿对应的所述安装口。

每个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口可通过拉伸将底板穿过安装口。

所述顶板的面积至少为底板面积的两倍。

每个所述底板的防滑钉的数量为1个,所述防滑钉的形状为圆柱型。

所述防滑机构顶面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复数个防滑槽或防滑凸起。

所述弹性套上设有至少两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鞋子的两侧沿。

所述防滑钉的长度为5mm至10mm。

所述弹性套为硅胶材料。

所述弹性套底面设有复数个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为圆柱形或/和y型。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套套设于鞋子的前脚掌部,防滑机构上的防滑钉可插入冰内,具有防滑的作用,这种穿戴方式,对于不同大小的鞋子,弹性套均可很好地固定于鞋子上,不受鞋子前后跟结构的限制,适用于各类鞋子,即使是高跟鞋,也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穿戴时不容易脱落,弹性套体积小,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穿戴简单快速;进一步的,顶板的面积至少为底板面积的两倍,顶板的面积大,顶板不会穿过安装口,防止了防滑机构的脱落;进一步的,每个顶板下方的底板的数量为两个,顶板不会穿过安装口,防止了防滑机构的脱落,且防滑机构的稳定性和防滑效果更好,即使发生较大的摩擦力时,防滑机构也不容易发生偏移和脱落;进一步的,若每个底板下部的防滑钉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钉之间有可能会夹持或填充冰,导致防滑钉的防滑效果差,每个底板的防滑钉的数量为1个,防滑效果好;进一步的,防滑机构顶面设有防滑部,使得防滑鞋套与鞋子固定效果更好,防止了防滑鞋套与鞋子之间发生移动,提高了防滑的效果;进一步的,弹性套上设有至少两个让位孔,让位孔位于鞋子的两侧沿,前脚掌侧沿通常为弯曲状,对于不同大小的鞋子,弹性套套设于不同部位,弯曲程度不同,让位孔可改变弹性套的形状,适应与不同的鞋子,使得弹性套与鞋子之间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弹性套底面设有复数个防滑凸块,增强了弹性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弹性套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冰上的防滑鞋套,其主要套设于鞋子的前脚掌部,包括环状的弹性套1,弹性套1底部可拆卸地设有三个防滑机构2,弹性套1上设有六个安装口10,防滑机构2通过安装口10固定于弹性套1上,防滑机构2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顶板21、两个连接于顶板21的连接部22、连接于连接部22的底板23、一个设于底板23底部的防滑钉24,顶板21顶面设有防滑部25,防滑部25为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锥形结构,防滑钉24的长度为7mm,防滑钉24的形状为圆柱型,顶板21与底板23之间形成一卡置槽26,每个连接部22贯穿对应的安装口10,安装口10可通过拉伸将底板23穿过安装口10。弹性套1上设有两个让位孔11,让位孔11位于鞋子的两侧沿,弹性套1底面设有复数个防滑凸块12,防滑凸块12为圆柱形和y型。

上述弹性套1的顶部也可设置一通孔13,加强弹性套1的弹性和固定效果,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上述顶板21的面积通常至少为底板23面积的两倍,顶板21面积越大,顶板21越不容易通过安装口10掉落,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每个顶板21下方的底板23的数量也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通常设置为两个,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上述弹性套1为硅胶材料,也可采用橡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为公知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防滑机构2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上述防滑机构2通常采用钢材料,也可采用铝或其他材料,钢材料的防滑效果更好,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上述防滑钉24的长度通常为5mm至10mm,也可为其他数值,防滑钉24的形状也可为锥形或其他形状,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上述防滑凸块12也可为x型或其他结构,为公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也可不设置防滑凸块12,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上述让位孔11通常设置为椭圆形状,也可为圆形、三角形或其他结构,为公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也可不设置让位孔11,但固定效果相对较差,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上述安装口10通常设置为圆形,也可设置为矩形或其他形状,为公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连接部22通常设置为圆柱状,通常将连接部22的半径与安装口10的半径相同,为公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防滑部25也可为复数个防滑槽或防滑凸起,防滑槽可为长条状或其他结构,为公知的结构;防滑凸起通常采用锥形形状,上述防滑凸起的高度通常设置为0.5mm至3mm,锥形的顶部可插入鞋子底面,使得弹性套1不会与鞋子之间发生移动,防滑凸起也可采用圆柱形、半圆形或其他形状结构,但未有锥形结构的防滑效果好,也可不设置防滑部25,但固定防滑效果较差,具体根据情况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

防滑鞋套安装时,安装口10通过拉伸,每个防滑机构2底部两个底板23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口10进行安装固定,将三个防滑机构2进行固定,穿戴时,弹性套1套设于鞋子的前脚掌部,两个让位孔11位于鞋子的两侧沿,防滑机构2和防滑凸块12位于鞋子的底部,锥形的防滑凸起插入鞋子底部进行固定,行走时,防滑钉24插入冰面与冰面发生摩擦,防滑鞋套即使受到较大的重力和摩擦力也不会与鞋子脱落,起到了很好的防滑效果,同时,防滑机构2也不会脱离弹性套1,简单实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