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闪光耳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25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闪光耳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首饰。
一般地,在1.5伏电压下不能使砷化镓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因此要使LED发光,必须串接两节电池,显然体积增大,给发光二极管LED进入首饰领域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一节纽扣电池(电压1.5V)和少量电子器件组成的电子闪光耳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电路原理上,采用电容升压线路——即通过电容的充放电,激励三极管的截止和导通,经过两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与电源串联后,能使LED交替亮灭。将发光二极管置灯碗的焦点处,使光线集中向外传播,增加亮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容升压线路,较好地解决了只有一节电池驱动发光二极管启辉,为发光二极管进入首饰领域提供了前提。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见附
图1,电源接通后,电源通过二极管D的通路因小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导通电压,故LED不发光,即不导通,因而对电容C2充电,同时电源通过R1对C1充电,此时三极管BG1的基极几乎无电流通过,故BG1截止,BG2也截止。当C1放电时,发出正脉冲,使BG1、BG2导通,此时C2上被充电压约为1伏,通过BG2和电源串联,可使LED导通而发光。当C1、C2放电结束后,LED熄灭。电源再次通过D和R1,分别对C2和C1充电。当C1放电时,使BG1、BG2导通,C2上被充电压约为1伏,BG2与电源串联,LED再次发光,完成一个周期,该电路保证了LED一亮一灭。
将发光二极管置灯碗的焦点处,灯碗表面镀铬,使光线集中向外传播,增加亮度。
三极管BG1、BG2的型号分别为3DG201、3CX201,电容C1、C2的阻值分别取1μf、22μf,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1M、100Ω。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闪光耳环,其特征是a、它是由两个三极管BG1、BG2,两个电容C1、C2,两个电阻R1、R2,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LED组成,电容C1、C2并联,并联后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C1的正极与前级放大管BG1的基极连接,C2的正极与二极管D与发光二极管LED的中间抽头连接,D和LED串联后跨接在电源两端,后级放大管BG2的集电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b、发光二极管LED置于灯碗的集点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闪光耳环,其特征是三极管BG1、BG2的型号分别为3DG201、3CX201,电容C1、C2的容值分别取1μf、22μf,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1M、100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在1.5伏电压驱动下,一种电子闪光耳环。该电子闪光耳环的电路,采用了电容升压线路—即通过电容的充放电,激励三极管的截止和导通,驱动发光二极管交替亮灭。由于仅需采用1.5伏电压驱动,为发光二极管进入首饰领域提供了前提。为首饰开拓了新的领域。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其它领域,如广告板等。
文档编号A44C7/00GK2039129SQ88216780
公开日1989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16日
发明者孟爽 申请人:孟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