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便携手提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49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便携手提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可折叠便携手提箱(包)。
现有手提箱(包),多为较硬的柔质材料制作,具有挺刮和不易变形的优点,但空箱时不能折叠,其体积大而不便携带;采用软质材料制作的提箱(包),虽然容易折叠,但它容易变形而不具备有硬柔质材料制作的箱(包)的挺刮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挺刮美观的可折叠便携手提箱(包)。
本实用新型由箱盖、箱体、支撑板、拉链、连接扣构成,箱盖和箱体采用挺刮而柔韧的人造革、化(麻)纤织物或裘革制作,箱体四周内壁装置有支撑板,两侧壁的支撑板可折叠或铰接,箱盖与箱体上固定有配合连接的连接扣,拉链的压带分别缝接在箱盖与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既具有硬柔质材料制作的提箱(包)挺刮美观的特点,又具有可折叠便携带的突出优点。


图1本实用新型外形图;图2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两侧支撑板折叠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箱体内两侧支撑板铰接及连接扣安装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横剖图;图5本实用新型折叠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所示,箱盖1和箱体2结合处的边缘上分别对称缝接有拉链3的两条链压带,箱体2的前外侧安装有手提柄4,箱盖1的前内侧两端和箱体2后外侧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连接扣5的两部分,箱体2的后外侧还安装有箱脚6,箱体2四周内壁装置有支撑板7,其中,前、后支撑板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左、右支撑板分别与前、后支撑板分别韧性活动连接(参见图2),或者左、右支撑板分别与前后支撑板分别铰接(参见图3),箱盖1、箱体2选用挺刮而柔韧的人造革、化(麻)纤织物或裘革制作,支撑板7选用有柔韧性的塑料或者选用轻质金属材料制作,当选用轻质金属材料制作时,箱体2内的左、右两侧支撑板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板铰链,支撑板7制作成加强筋式的结构为宜(参见4),以加强支撑板7的强度。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空装折叠时,先将箱体2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向前或向后折叠并使之与箱体2内的前支撑板或后支撑板靠拢,然后再将箱体2前的手提柄4向内转叠,并继续转叠箱体2及箱盖1至使箱盖1前内侧与箱体2后外侧的连接扣5的两部分互相扣接,此时,箱体及箱盖被折叠呈长条状,因其体积甚小而十分方便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便携手提箱(包),由箱盖1、箱体2、拉链3、连接扣5,支撑板7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板7装置在箱体2四周的内壁上,其前、后支撑板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左、右支撑板与前、后支撑板分别活动连接,箱盖1与箱体2上固定有配合扣接的连接扣5。
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便携手提箱(包),由箱盖1、箱体2、拉链3、连接扣5、支撑板7构成,箱盖1和箱体2采用挺括而柔韧的人造革,化(麻)纤织物或裘革制作,箱体2四周内壁装置有支撑板,其前、后支撑板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左、右支撑板与前、后支撑板分别铰链或活动连接,箱盖1与箱体2上固定有配合扣接的连接扣5;本实用新型既挺括美观,又可空箱折叠而十分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A45C5/04GK2137889SQ9223921
公开日1993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6日
发明者肖宏品 申请人:肖宏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