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16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理发和吹风工具的装置。
理发和吹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理发和吹风过程中常常出现发屑散落现象,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给被理发者围上围布。但围布过紧,会引起被理发者不适;不紧则发屑常会进入脖颈之内,刺激皮肤,并且污染衣物和环境,增加烦恼。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电吹风和理发推剪,功能上大同小异,技术上没有明显改进,解决不了发屑散落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组合式的理发吹风工具,它既能理发和吹风,又能有效防止理发过程中发屑散落,并及时收集发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现有电吹风为基础,将其原进风通道改为通过手柄,在邻近吹风电机处安置发屑收集室,并安放过滤布于电机与发屑收集室之间;同时将电理发推剪安置于电吹风手柄当中,推剪头部安排在电吹风的进风口附近。当理发推剪工作时,吹风电机同时转动,进风口处产生吸力,发屑随空气进入发屑收集室被收集起来,从而实现吹风、理发和防止理发过程中发屑散落、收集发屑目的。
本实用新型集吹风、理发、集发屑于一身,因此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另外由于组合合理,结构紧凑,利用了吹风兼有吸尘的特点,所以充分发挥了电吹风的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和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结出图1为外观图;图2为整体剖视图,分为Ⅰ、Ⅱ两个部分;图3为图2中Ⅰ部分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Ⅱ部分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A-A的剖视图,直接显示了出风管的形状和石棉板及电热丝的位置关系;图6为图3中的B-B阶梯剖视图,表示出了两半外壳的接合形状和电机大小、风轮形状以及固定架的大小;图7进一步显示出了风轮形状和大小;图8为图3中C-C的剖视图,表示出了后套筒的形状;图9为挡板的D向剖视图,显示出了挡板的结构和大小;图10为推剪部分的D向剖视图;表示出了推剪部分的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图11为开关部分的D向剖视图,表示出了冷热风键、风速快慢键和推剪开关键的位置关系。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和工作情况。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四大部分组成,即电吹风部分、推剪部分、集发屑部分和开关部分。电吹风部分由石棉板(1)、电热丝(2)、风轮(3)、电机(4)、固定架(5)等主要零部件组成。推剪部分由固定杆(12)、固定螺丝(13)、磁铁拦柱(14)、固定杆的固定柱(15)、弹簧(16)、磁铁(17)、线圈绕组(18)、推剪下齿固定螺丝(19)、推剪上齿(30)、上齿拨杆(31)、推剪下齿(21)、线圈绕组固定柱(25)、推剪下齿固定柱(26)等主要零部件组成。集发屑部分由进风口(28)、进风通道(27)、后套筒(11)、发屑收集室(10)、过滤布(9)、挡板固定柱(8)、挡板(7)、挡板拦座(6)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开关部分由电吹风开关键(20)、冷热风键(22)、风速快慢键(29)、导线引入体和挂环(23)、推剪开关键(24)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组合后的电吹风部分全部保留了风速快慢和冷热风等原有功能。集发屑部分位于电吹风部分后侧,挡板(7)采用均匀排列的竖格形式,并将滤布沾附其上。当发屑和空气经过进风通道(27)、发屑收集室(10)、过滤布(9)时,发屑即被拦阻收集于发屑收集室(10)。发屑收集室容积约175立方厘米,至少可收集20人次的平均发屑量而不需清理;当需清理时,将后套筒(11)拨下,将挡板(7)稍事转动即可拿下清理。为密封严紧,所有风道管壁均采用齿状附合形式。推剪部分与进风通道(27)附合在一起,其头部与进风口(28)相邻,以保证当推剪工作时(此时以电吹风部分的出风管壁为手柄)剪落的发屑被随时吸走。开关部分位于推剪部分前部,当需使用电吹风时,选定并打开风速快慢键(29)和冷热风键(22),再打开电吹风开关(20)即可使用;当需使用推剪时,打开推剪开关(24),此时电机导线通过推剪开关与电源接通,推剪和电机同时工作,从而保证吸入发屑。
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式电吹风的装置,该装置以现有电吹风为基础,利用吹风兼有吸尘特点,与理发推剪合理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保留电吹风和理发推剪各自独立功能的前提下将理发推剪附合于电吹风的手柄当中,而且将电吹风的原进风通道改为通过手柄,在邻近吹风电机(4)处安置发屑收集室(10)和过滤布(9)以收集发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吹风是一种涉及理发和吹风工具的装置,该装置以现有电吹风为基础,利用吹风兼有吸尘特点,在保留电吹风和理发推剪各自独立功能的前提下,将理发推剪附合于电吹风的手柄当中,而且将电吹风的原进风通道改为通过手柄,同时在邻近吹风电机处安置发屑收集室和过滤布。当使用理发推剪时,理发推剪工作的同时吹风电机同时转动,理发过程中散落的发屑随空气进入发屑收集室被收集起来。
文档编号A45D20/00GK2207746SQ9420683
公开日1995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奥宇 申请人:李奥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