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570阅读:2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行李车的伸缩拉杆限位装置,尤指一种其针对固接在行李箱上,可供人们拖拉的,结构精简合理、成本低廉,且具有拉伸、收合快速、方便实用的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
传统的行李车伸缩拉杆结构,如图6所示,是在行李箱80后面设置可固设伸缩拉杆72的固定架,其结构包括一把手70、固定杆71、伸缩拉杆72、套管73、顶持弹簧74及棘齿块75等部件,其中伸缩拉杆72及固定杆71均为中空管体,且把手70与伸缩拉杆72是固接成一冂形,而棘齿块75则连接顶持弹簧74的一端,并分别装设在伸缩拉杆72底端管内,又在伸缩拉杆72底端设有可使棘齿块75贯穿的槽孔751,此外固定杆71的两侧设有多个定位孔711,其底部固接在装置有脚轮81的固定板82上,从而构成一行李车伸缩拉杆结构。这种传统的行李车伸缩拉杆结构存在下列缺点1、使用者欲将伸缩拉杆72拉长时,需把左、右棘齿块75同时向内压缩,再将把手70向上拉伸才可使伸缩拉杆72位移,其操作不仅繁琐,且往往需要他人帮忙才可调整,使用很不方便。
2、因为棘齿块75的下端为圆弧面,所以在将伸缩拉杆72缩短时是借助冲击力使顶持弹簧74变形而促使棘齿块75向内缩,然而在实际使用操作时,却会形成伸缩拉杆72向内缩,这样,就会造成伸缩拉杆72松动的结果,尤其在顶持弹簧74产生弹性疲劳时,其定位功能便完全消失,可见其结构确实不具有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鉴于上述传统行李车伸缩拉杆结构的诸多缺点,凭借制造行李车拉杆的多年经验,经多次的试制与实验后,获得突破性的重大改良,终于完成能解决传统技术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使伸缩拉杆结构更精简,无论在生产安装过程或操作使用上均便捷实用,除可增加生产效率外,更具有简便、快速拉伸和收合伸缩拉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冂形伸缩拉杆顶部为可供握持的把手,两底端分别枢套套合件,再在其终端处用拉钉固接端头,而后再将套合件插入所述的凵形固定杆顶端组接,再压下舌片抵止铆固套合件,而凵形固定杆是组装在行李箱的后面,其底部设有二脚轮,所述的套合件底部半圆弧段内壁设有多排多个半球状卡制槽,而底缘是喇叭唇,以方便端头托拉入套合件内限位,所述的端头底段是以缺槽区分为具有弹性的对称脚,其外壁环设有与前述卡制槽对应的半球状突榫。
将伸缩拉杆拉出时,该端头的对称脚即往内缩,使其从套合件的喇叭唇导入,令每一突榫恰可嵌入套合件的卡制槽中稳定限位,据此达到伸缩拉杆拉伸、收合快速、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构造、特征及目的,以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伸缩拉杆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作拉伸限位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A-A部位的剖面图。
图7是传统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图9是传统技术的结构剖面图。
图号说明10伸缩拉杆,11把手,20套合件,21半球状卡制槽,22喇叭唇,30端头,31缺槽,32对称脚,33半球状突榫,40拉钉,50固定杆,51舌片,52脚轮,60行李箱,70把手,71固定杆,711定位孔,72伸缩拉杆,73套管,74顶持弹簧,75棘齿块,751槽孔,80行李箱,81脚轮,82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构造请参阅图2所示,包括有伸缩拉杆10、套合件20、端头30、拉钉40及固定杆50,其相关位置分述如下请参阅
图1至图5所示,该冂形伸缩拉杆10顶部设有供握持的把手11,两底端分别枢接套合件20,并在其终端处用拉钉40固接端头30,之后再将套合件20插入固定杆50顶端套接,再压下舌片51抵止铆固套合件20,而该凵形固定杆50是固定在行李箱60的一侧,其底部设有二脚轮52。
上述的套合件20底部延伸半圆弧段,其内部设有多排多个半球状的卡制槽21,底缘是喇叭唇22,以方便端头30托拉入套合件20内。
上述的端头30底段是用缺槽31划分为对称脚32,而使二对称脚32具有弹性,其外壁环设有与卡制槽21对应的半球状突榫33。
将本实用新型前述的伸缩拉杆10拉出时,该端头30的对称脚32即往内缩,使其从套合件20的喇叭唇22导入,可令每一突榫33恰可嵌入套合件20的卡制槽21中稳定限位,达到伸缩拉杆10使用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助伸缩拉杆的拉伸以延长把手的长度,这样,在拉动行李箱行走时,方便轻松,而伸缩拉杆拉出时是借助端头的突榫嵌入套合件的卡制槽扣接的构造,以保持伸缩拉杆拉动的结构,在不使用时,又可将该伸缩拉杆推入内藏,使其与行李箱成一体。其确实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冂形伸缩拉杆顶部为可供握持的把手,两底端分别枢套套合件,再在其终端处用拉钉固接端头,而后再将套合件插入所述的凵形固定杆顶端组接,再压下舌片抵止铆固套合件,而凵形固定杆是组装在行李箱的后面,其底部设有二脚轮,所述的套合件底部半圆弧段内壁设有多排多个半球状卡制槽,而底缘是喇叭唇,以方便端头托拉入套合件内限位,所述的端头底段是以缺槽区分为具有弹性的对称脚,其外壁环设有与前述卡制槽对应的半球状突榫。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行李车伸缩拉杆限位结构,套合件底部半圆弧段内壁设多个半球状卡制槽,采用一端头,端头底部则以缺槽划分为具有弹性的二对称脚,在其外壁环设与卡制槽相对称的半球状突榫,将伸缩拉杆拉出,该端头的对称脚即往内缩,使其从套合件的喇叭唇导入,令每一突榫恰嵌入卡制槽中稳定限位,使伸缩拉杆达到限位使用状态。
文档编号A45C13/22GK2253134SQ9620721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9日
发明者蔡金河 申请人:蔡金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