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立体塑胶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332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提式立体塑胶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手提式立体塑胶袋。
目前,塑胶袋的结构,种类繁多,其中,即具有如图4所示的结构,其袋体30直接以底部以热压合的技术形成接合线40,当内装有充填物时,其整体会呈现出圆突出的形态,而非方形立体的形态,无法确保物品立体站立的可能,而另有如图5所示的袋体30,其底部直接形成底折线31,而侧边再予以热压合的同时切断之,以形成热接切线41,如此结构,亦无立体的折边,同样具有上述的缺陷,因此又有如图6所示的立体塑胶袋结构,其袋体30系于侧边以两边侧折线32与边中折线33形成边缘面301,再于底部以热压合的方式以形成接合线40,此结构在使用时,可如图7所示,撑起形成立体的形态,可使该袋体30确实与长方形的立体内容物包覆,确保其立体包覆的形态,如此结构虽具有立体的形态,惟其撑起如图7所示的结构形态时,其整体的底部于接合线40下方的余料卡制于其整体立体结构的底部,如此其余料极易影响其立体站立的稳定度,而且,其多余的余料,极易影响外在瞻观,且其接合线40与边缘面301形成一凹陷的空间,如此在提用时,极易勾及其他的物品,而致使其接合线40有裂开的缺点,而使其立体的袋体30结构极易遭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使用方便的手提式立体塑胶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权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撑成立体形态保持折合形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撑成立体形态另一折合形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体形态的底视立体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第一种形态立体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第二种形态立体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第三种形态立体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第三种形态立体使用示意图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10结构两侧具有以边侧折线11与边中折线12形成的边缘面101,袋体10的底部于折合的形态下,直接成形出底接切线20与邻接的斜接切线21,而其斜接切缘21的斜切长度系由其边中折线12至边侧折线11的长度,而底接切线20的长度则系由袋体10一侧之边中折线12至另一侧的边中折线12。
而当整体撑开时,即如图2、图3所示,其边缘面101直接拉开撑直,而前述的斜接切缘21与底接切线20直接撑开,即可成形出一较成平整的底部102,可确实套于内容物的外部,并依内容物的形态撑成方形立体形态,并使底部102可直接成为一平整的结构,而达到确保站立的稳定性,并使整体撑开后,其底部小致有多余的材料形成不必要的空间,如此即不致有勾及其他物品的可能,而使整体的结构不致因而发生破坏的现象,更符合使用的需要,且可有效的延长使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式立体塑胶袋,袋体两侧具有以边侧折线与边中折线形成的边缘面,其特征在于袋体的底部于折合的形态下,直接成形出底接切线与邻接的斜接切缘,其斜接切缘的斜切长度系由其边中折线至边侧折线的长度,而底接切线的长度系由袋体一侧的边中折线至另一侧的边中折线。
专利摘要一种手提式立体塑胶袋,袋体两侧具有以边侧折线与边中折线形成的边缘面,袋体的底部于折合的形态下,直接成形出底接切线与邻接的斜接切缘,其斜接切缘的斜切长度系由其边中折线至边侧折线的长度,而底接切线的长度系由袋体一侧的边中折线至另一侧的边中折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C3/00GK2326048SQ98203208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8日
发明者赖锦印 申请人:赖锦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