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衣装以及智能衣装的处理方法_3

文档序号:94955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叠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2所示,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未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3所示。
[0078]在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中,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的面积发生变化,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的重叠区域也有所不同;在图11示出的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部分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中,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的重叠面积为通孔(图11中示出的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的形状、面积相同)的50%,也就是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的面积为通孔的50%当然,基于驱动件4的驱动,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可以形成与图11不同的部分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在通孔面积的0-100%之间变化。
[0079]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与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的面积正相关,整体通孔的面积越大则透气性能越好,整体通孔面积为零时通气性能最低;图12示出的是能衣装的整体通孔面积与第一通孔阵列21中通孔相同时情况,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重叠,此时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最高;图13示出的是能衣装的整体通孔面积为零的情况,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未重叠,此时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最低;图11中示出的整体通孔的面积介于图12和图13示出的整体通孔的面积之间,相应地,图11中示出的透气结构1的透气性能介于图12和图13中示出的透气结构1的透气性能。
[0080]使用上述透气结构1的智能衣装可以是鞋子、上衣和裤子等任意形式的衣装。
[0081]以鞋子为例,参见图6,透气结构1中的驱动件4可以基于电源驱动活动层3相对于外层2活动,形成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相对于第二通孔阵列31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鞋子的透气性能,驱动件4的控制开关可以在鞋子的外层2显露以便于用户控制;
[0082]再参见图7,透气结构1应用于鞋子中时,透气结构1中的驱动件4可以采用用户手动驱动的方式,需要改变鞋子的透气性能时,用户通过拉伸在驱动件4显露的不同端部来实现,如果拉伸一个端部会增大鞋子的透气性能,则相应拉伸另一个端部会减小鞋子的透气性能。
[0083]以上衣为例,再参见图8,透气结构1应用于上衣中的前胸区域时,透气结构1中的驱动件4可以采用用户手动驱动的方式,需要改变上衣的透气性能时,用户通过拉伸在驱动件4显露的不同端部来实现,如果拉伸一个端部会增大上衣的透气性能,则相应拉伸另一个端部会减小上衣的透气性能;
[0084]参见图9,透气结构1设置上衣的后背区域,透气结构1中的驱动件4可以基于电源驱动活动层3相对于外层2活动,形成第一通孔阵列21、第三通孔阵列51相对于第二通孔阵列31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上衣后背区域的透气性能,驱动件4的控制开关可以在智能衣装的外层2(例如上衣的前胸位置)显露以便于用户控制。
[0085]作为透气结构1的另一种示例,参见图14,可以将图10中的里层5替换以透气材料,从而无需在里层5开设第三通孔阵列51,采用该透气结构1的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取决于第一通孔阵列21与第二通孔阵列31的重叠区域,重叠区域越大则相应的整体通孔的面积越大,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越高;由于图10中第一通孔阵列21中通孔的开设位置与第二通孔阵列31中通孔的开设位置是对应的,因此,图14示出透气结构1中的第一通孔阵列21与第二通孔阵列31形成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仍然可以参见图11至图13,这里不再赘述。
[0086]实施例三
[0087]本实施例基于前述实施例,智能衣装容置空间中还可以设置有与驱动件4连接的控制器,如可以采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逻辑可编程门阵列的形式;本实施例中对控制器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用户在穿戴智能衣装时可以基于不同的使用场合设置期望的透气性能也即目标透气性能,参见上述的实施例,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取决与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的面积,而整体通孔面积又取决于第一通孔阵列21与第二通孔阵列31的相对关系,因此,控制器可以通过驱动件4使活动层3相对于内容活动形成第一通孔阵列21与第二通孔阵列31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实现;以用户运动时设置最大透气性能为例,控制器向驱动件4发出指令,使驱动件4驱动活动层3相对于内容活动,形成第一通孔阵列21与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最大而处于最大透气性能;同理,控制器可以通过向驱动件4发出控制指令,以降低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例如将智能衣装的透气性能调整到最小,符合用户在多种使用场景的不同透气性能的需求。
[0088]可选地,智能衣装可以基于所处环境对自身的透气性能进行智能化调整;
[0089]智能衣装的容置空间中还可以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适度传感器等,感应用户所处的环境而输出传感参数,控制器基于传感参数分析出当前环境的类型,环境的可以从湿度、温度来综合确定,基于环境的类型确定智能衣装当前使用户达到最大舒适度的透气性能也即目标透气性能,确定实现该透气性能与整体通孔的对应关系确定需要实现的整体通孔的面积,向驱动件4发送指令,使驱动件4驱动活动层3相对于内容活动,使第一通孔阵列21与第二通孔阵列31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成需要实现的整体通孔的面积。
[0090]实施例四
[0091]本实施例还记载一种智能衣装的处理方法,参见图15,方法包括:
[0092]步骤101,驱动智能衣装内部的活动层3在智能衣装内部移动。
[0093]步骤102,触发智能衣装中的外层2开设的第一通孔阵列21相对智能衣装的活动层3开设的第二通孔阵列31产生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
[0094]智能衣装可以采用前述的图1中的外层2和活动层3叠加而成的透气结构1,外层2和活动层3形成的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图2中示出的是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部分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完全未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
[0095]在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中,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的面积发生变化,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的重叠区域也有所不同;在图2示出的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部分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中,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的重叠面积为通孔(图2中示出的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的形状、面积相同)的50%,也就是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的面积为通孔的50%当然,基于驱动件4的驱动,第一通孔阵列21和第二通孔阵列31可以形成与图2不同的部分重叠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智能衣装的整体通孔在通孔面积的0-100%之间变化。
[0096]智能衣装还可以采用图10示出的外层2、活动层3和里层5叠加而成的透气结构1 ;第三通孔阵列51中通孔的开设位置与外层2中第一通孔阵列21的通孔开设位置对应,第一通孔阵列21、第二通孔阵列31和第三通孔阵列51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参见图11至图13,图11至图13,第一通孔阵列21、第二通孔阵列31和第三通孔阵列51中的通孔的形状以长方形为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智能衣装的外观需要而开设成任意形状,并且,第一通孔阵列21中的通孔、第二通孔阵列31与第三通孔阵列51中的通孔形状相同,面积(大小)也相同;当然,实际应用中,基于智能衣装的外观需求,第一通孔阵列21中的通孔与第二通孔阵列31中的通孔在形状和面积上可以有所区别。
[0097]智能衣装还可以采用图14示出的外层2、活动层3和里层5叠加而成的透气结构1,第一通孔阵列21、第二通孔阵列31和第三通孔阵列51不同的相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