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合型中空人工关节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06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复合型中空人工关节假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关节置换物,属于医学技术领域。
在骨科伤、疾病中,骨坏死、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以及创伤所致的关节毁损发生率占有很高的比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迄今国内外治疗关节毁损的有效措施。其不仅可以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疼痛,而且还可以保留或恢复关节功能,达到生活自理甚至恢复正常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
当前,供临床应用的人工关节假体类型巨多,仅全髋、全膝人工关节就有数十种类型,它们均为实心体。这种结构类型的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人体骨腔内,由于其表面的骨长入和与骨的结合范围及程度均有限,骨与假体之间的界面始终存在,再加上关节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颗粒可进入骨—假体界面引起骨溶解,所以植入骨腔内的人工关节假体松动发生率较高,因而需要进行手术翻新,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骨腔的人工关节假体与其周围骨质可实现假体生物性一体化,使骨质与假体的结合牢固、稳定,不发生松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人工关节假体或人工关节假体与骨质接触的部分制作成空腔体,空腔体内填充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假体壁上设计有不规则或规则排列的洞孔,洞孔与空腔体相通。为了使人工关节假体的强度不受影响而弹性模量降低,人工关节假体壁的侧壁制作成轴向柱状增厚。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现行的实心人工关节假体设计为空心体,变人工关节假体与骨的全接触界面为有限界面,并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诱导周围骨质长入和加快长入多孔的人工关节假体表面及空腔内,生成骨小梁,使植入骨腔的人工关节假体与周围骨质融为一体,成为骨骼的永久部分。
本发明的优点1.在体内与骨质结合牢固,长期稳定;2.可阻断关节活动过程中磨损颗粒的扩散途径,避免骨—假体界面骨溶解的发生;3.减少制作人工关节假体的材料用量,减轻假体重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介绍。


图1是本发明股骨假体总体结构侧视图;图2是股骨假体截面图;图3是髋臼假体侧视图;图4是髋臼假体剖视图。
图中1.空腔体2.假体壁3.洞孔4.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5.假体壁侧壁参见附图1,假体壁(2)上制作有不规则排列的洞孔(3)。
参见附图2,假体为空腔体(1),空腔体(1)内填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4),假体壁上的洞孔(3)与空腔体(1)相通,假体壁侧壁(5)为轴向柱状增厚。
参见附图3,假体壁上制作有不规则排列的洞孔(3)。
参见附图4,假体为空腔体(1),空腔体(1)内填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假体壁上的洞孔(3)与空腔体(1)相通。
本发明可采用铸造工艺方法,将设计为空腔体的人工关节假体与假体壁上的洞孔一次铸造成型,然后通过假体壁上的洞孔向空腔体内注入或填充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也可以在手术前临时向假体空腔体内注入或填充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
本发明可作为人体各关节的置换物。
权利要求
1.生物复合型中空人工关节假体,由钛合金等高强度生物惰性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人工关节假体或人工关节假体与骨质接触的部分为空腔体(1),空腔体(1)内填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4),假体壁(2)上制作有不规则或规则排列的洞孔(3),洞孔(3)与空腔体(1)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合型中空人工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人工关节假体壁侧壁(5)为轴向柱状增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生物复合型中空人工关节假体,假体或假体与骨质接触的部分为空腔体。空腔体内填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复合物,假体壁上设计有不规则或规则排列的洞孔,洞孔与空腔体相通,假体壁的侧壁为轴向柱状增厚。其植入骨腔后可实现假体生物性一体化,使骨质与假体结合牢固、稳定,不发生松动。可作为人体各大关节的置换物。
文档编号A61F2/30GK1266670SQ0010724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9日
发明者蔡谞 申请人:蔡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