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28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外科器械。尤其是一种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
医学上对脊椎骨折的治疗有手术、静养锻练、三点支撑等几种方法。尤其对因脊椎骨折使椎管变形,甚至压迫神经造成下肢麻木、疼痛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当采用手术取骨、整形治疗时,其风险很大,失血多,患者经济负担重,还有碰及神经造成残疾的危险;采用静养锻炼法,治疗时间长,患者不易坚持,效果不显著;采用三点顶压支撑疗法用的较普遍,最早采用制造石膏背心来实现,但负重达十多斤,而且石膏背心成型后不能再改变形状,不能及时取换,患者行动不便,痛苦大;改用泡沫塑料支撑用布带缠是一种因人固定不变的支撑,而且不亚观,不灵活患者行动不便,缠紧力不易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可多向调整,而且顶压力随意可调,摘、上架十分方便,即能完成脊椎复位又能完成复位后的保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包括上背带、上支具、纬向尺寸调整杆系、径向尺寸调整杆系、经纬联系扣、下支具、加压系统等组成。
用经纬联系扣将径向尺寸调整杆系和纬向尺寸调整杆系联合在一起,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在径向尺寸调整杆系的一侧装有把手,另一侧装有狼牙棒式施力器,由加压带和后支具组成腰带,其一端固定在把手上,另一端缠在狼牙棒式施力器上组合成加压系统;纬向尺寸调整杆系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支具相连。
上背带两端分别系在径向尺寸调整杆处,并绕人肩捆绑,使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在人站立时保持不下滑。
纬向尺寸调整杆系两端头有螺纹副结合的纬向调整杆,调节它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长短尺寸增长(或变短),以实应不同身长的患者使用。
径向尺寸调整杆系两端头设有螺纹副结合的径向调节杆,调节径向调节杆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宽度增减,以实应人体的肥瘦,当加压带加力时以免对肋骨过压。
上支具、下支具分别与纬向尺寸调整杆系相连。
上支具由横梁、球形支轴、球座、弹力板、牛皮垫组成。弹力板具有良好的弹性,使牛皮垫平稳的支压胸部。其支承方式为球头式,可使弹力板作多方向自动微调。
下支具也由横梁、球形支轴、球座、弹力板、牛皮垫组成。结构同上支具有相同的微调作用,使下支具平稳的支压患者尺骨联合处。
径纬联系扣可代动径向尺寸调整杆系沿纬向尺寸调整杆系作上下移动,用以调整加压系统的上下位置,即调整了后支具在脊椎的位置,以保证后支具准确的支在脊椎骨折位置。当调整正确后,上支具位在前胸,下支具位在尺骨联合处。加压带穿绕在狼牙棒式施力器上,旋转施力器的狼牙体,加压带被其上的狼牙抓住绕在狼牙体上,代动后支具对脊椎加压,调整其压力使脊椎复位后停止旋转,因其为滚棒式超越离合机构,可使位置保持不变。当反向旋转联动器时,滚棒后移狼牙体回转,加压带松动以减少后支具对脊椎的压力,甚至可以完全松开,达到调整压力之目的。
根据病情可及时调整压力以保持脊椎在最佳位置进行保持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三点压力点可随意愿调整,保持压力点准确。
2、上、下支具为弹片结构可使压力平稳均布在压力点上,而且有球型头座结构,有自行微调作用,压力点可有微动,有助压力点处血液循环。
3、狼牙棒式施力器可随意调整,可对症施力,使脊椎准确复位。
4、径向尺寸调整杆系和纬向尺寸调整杆系采用螺纹结构可方便的调整整体尺寸,以实应患者体形。
5、整个杆系采用管子结构,重量轻,装卸方便。
6、采取本实用新型可使患者立即自由行走。
7、采取本实用新型不必进行手术,大大减轻患者痛苦,避免由于手术带来的负效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纬向尺寸调整杆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尺寸调整杆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径纬联系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狼牙棒式施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狼牙棒式施力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狼牙棒式施力器中上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狼牙棒式施力器中联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狼牙棒式施力器与径向尺寸调整杆系的结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与径向尺寸调整杆系的结合示意图。

图1-11所示是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它是由上背带1、上支具2、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后支具4、加压带5、把手6、经纬联系扣7、径向尺寸调整杆系8、下支具9及狼牙棒式施力器10组成,如
图1所示。
上背带1是软质带两端分别系于径向尺寸调节杆系8的螺纹管8-2处如
图1所示,并挎在患者肩处保证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在患者站立时不下滑。
如图2所示,上支具2由横梁2-5、球形支轴2-4、球座2-3、弹板2-2、牛皮垫2-1等组成。横梁2-5与球形支轴2-4为孔轴结合,可用定位销2-6锁定,球形支轴2-4与球座2-3为球头结构,可相对多方向微动,球座2-3与弹板2-2、牛皮垫2-1相互铆在一起,负担上支点的支承。
上支具2的横梁2-5两端头与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的纬向尺寸调整杆3-1为孔轴结合并用卡环3-4卡住。
下支具9与上支具2的结构型式相似(只是尺寸大小有些差异)也用同样方法与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相结合。
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卡环3-4、纬向调整杆3-1、螺纹环3-2、纬向支杆3-3组成。纬向调整杆3-1与螺纹环3-2为螺纹结合,旋转纬向调整杆3-1可使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增长(或缩短)如
图1示可见,可使上支点和下支点变位以适应患者身长的不同需要调整上下支具的压力点位置。
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由卡圈8-4、经向调节杆8-1、螺纹管8-2、经向主管、8-3组成。如图4所示,调节经向调节杆8-1可使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加长(或缩短)。
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的一端与狼牙棒式施力器10相连,如
图1、
图10所示,另一端与把手6相连。如
图1、
图11所示。
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与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由经纬联系扣7相联,如
图1所示。
经纬联系扣7上有相互垂直的通孔,如图5所示。分别让纬向尺寸调整杆系3与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穿入,并可相对移动,当沿纬向支杆3-3移动时,代动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上下移动,代动(由狼牙棒式施力器10、把手6、后支具4、加压带5组成的)加压系统上下移动,这样便调整了后支点的位置,以便完成准确复位。
加压系统的关键是狼牙棒式施力器10,其结构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它是由上转轴10-1、联动器10-2、滚棒10-3、狼牙体10-4、销钉10-5、下转轴10-6组成。
狼牙体10-4上有狼牙针,中部铣有六方其为搬手旋动部位。狼牙体10-4的左端,如图7所示,内孔中装有上转轴10-1、联动器10-2。三者间是滚棒10-3。上转轴10-1中部铣有三个圆周分部的平面,如图8所示。联动器10-2的中部与上转轴10-1上的三个平面对应部位沿圆周上开有三个槽,如图9所示,滚棒10-3装在这三个槽内。
狼牙棒式施力器10与经向尺寸调整杆系8如
图10所示联在一起。当把加压带5绕在狼牙体10-4上时,旋转狼牙体10-4,将加压带5缠在狼牙体10-4上。狼牙体10-4绕上转轴10-1、下转轴10-6转动,便可加力。停止转动后,作用在加压带5上的力传到狼牙体10-4上,使其有反转趋势,使狼牙体10-4上反移一个小距离,狼牙体10-4带动滚棒10-3移到上转轴10-1与狼牙体10-4间距最小处,在挤压力作用下,使狼牙体10-4不能再绕上转轴10-1相对旋转,此时保持了施加的力使加压带5固定。
当需要松动(或松开)加压系统时,顺势旋转联动器10-2把滚棒10-3移到上转轴10-1与狼牙体10-4间距最大处,狼牙体10-4与上转轴10-1间失去挤压力,此时狼牙体10-4在加压带5上力的作用下向反方向旋转,减小施加的力,以至完全松开加压带5。
狼牙体10-4上的狼牙针是为增加磨擦力而设计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上支具2的牛皮垫2-1压在胸部,调节纬向调整杆3-1使下支具9的牛皮垫2-1压在尺骨联合处,将后支具4调整压在脊椎骨折处。然后将加压带5绕在狼牙体10-4上,旋转狼牙体10-4代动加压带5加压,使骨折复位,复位后便可使脊椎骨折进入保持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它由上背带、上支具、纬向尺寸调整杆系、经向尺寸调整杆系、下支具、加压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用经纬联系扣将纬向尺寸调整杆系与经向尺寸调整杆系联结在一起,形成主体,在经向尺寸调整杆系的一侧装有把手,另一侧装有狼牙棒式施力器,由加压带和后支具组成腰带,其一端固定在把手上,另一端缠在狼牙棒式施力器上组成加压系统,纬向尺寸调整杆系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支具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其特征在于纬向尺寸调整杆系与经向尺寸调整杆系均设计有螺纹付结合的调节杆,调整它可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宽度或长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身材,确保压力点的准确。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上支具、下支具均设计有横梁。球型支轴、球座、弹力板等可进行多方向微动,可使支点平稳。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加压带、后支具、狼牙棒式施力器、把手等组成加压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其特征在于狼牙棒式施力器为滚棒式超越离合器结构,它是由上转轴、联动器、狼牙体、滚棒等组成。狼牙体装有狼牙针以加强加压带与其的蘑擦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其特征在于狼牙棒式施力器的上转轴中部铣有三个圆周分布的平面,在联动器的中部与上转轴上的三个平面对应部位沿圆周上开有三个槽,滚棒装在这三个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它由上背带、上支具、纬向尺寸调整杆系、经向尺寸调整杆系、经纬联系扣、下支具、加压系统等组成。尺寸可多方向调整,而且顶压力随意可调,拆上架十分方便用于治疗脊椎骨折即能完成复位又能完成复位后的保持功能。采用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对脊椎骨折不必进行手术,大大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手术带来的负效应。采用三点式脊椎骨折复位及保持器患者可立即站立自由行走。
文档编号A61F5/04GK2437305SQ0023511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4日
发明者汤福刚, 李云峰, 苏恩亮 申请人:汤福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