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988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磺胺嘧啶银(SD-Ag)是临床治疗烧伤的首选药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抗菌作用。尤其是它能穿透痂下,对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治疗烧、烫伤的很有效的药物。但银盐的价格昂贵,易氧化,毒性较大。磺胺嘧啶锌(SD-Zn)也可用于烧、烫伤的治疗,它不仅有防止感染的作用,而且由于锌离子参与体内代谢中多种酶的功能作用,能加快组织修复,促进创面愈合。此外,人体中有百分之二十的的锌集中在皮肤,而锌与免疫、创伤愈合有关,因此烧、烫伤病人补锌是必要的。在现有技术中,有单独使用上述一种药物作为治疗烧、伤药物的报道,但未见同时使用上述两种药物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涂膜剂用于治疗烧、烫伤,可减毒增效、促进创面愈合,对伤口创面具独特的膜保护作用,对伤口无刺激,用后无需包扎,换药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配方为磺胺嘧啶锌0.5%~5%,磺胺嘧啶银0.2%~2.5%,医用辅料1%~18%,甘油0~45%,医用钙盐0~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08%,余量为蒸馏水;工艺为在医用辅料中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胀成均匀糊状,加入其余各组份,充分搅拌均匀后加热煮沸,称重,不足则加水补足重量,胶体磨乳磨均匀分装于容器内密封,经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上述方案中,医用钙盐为葡萄糖酸钙、酒石酸钙、柠檬酸钙。
上述方案中,医用辅料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本发明是以复方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为主药,以医用辅料为辅料,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防腐剂,甘油为保湿剂,医用钙盐为增粘剂。
所用医用辅料作为涂膜剂的基质,以水为溶剂,加热溶胀成均匀糊状,PH值在4~10的范围内。医用辅料中,较好为天然海藻酸钠,它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为水溶性呈凝胺状可高温灭菌的药用辅料。
本发明在烧伤涂膜剂中同时加入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经拆分实验和临床疗效验证,证明本发明充分发挥了两种药物在临床上的治疗优势,而且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和良好的配伍效果。本发明选用上述医用辅料,尤其是选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做为基质辅料,制备而成的涂膜剂水溶性良好,可在伤口表面成膜,不仅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对创面无刺激,易清洗,同时透气性好,能使创面处于最佳湿度中,利于新细胞的生长,在伤口创面形成的保护膜可防止外界病菌入侵;使用方便不需包扎,换药时可用无菌水冲洗,不损伤新生的细胞组织,免去或减轻病人换药的痛苦。
该涂膜剂用于治疗烧、烫伤,克服了常规治疗中使用单一磺胺药物的缺点,达到减毒增效、促进创面愈合,对伤口创面具独特的膜保护作用,由于对伤口无刺激,用后无需包扎,换药方便,得到医、患者好评。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配方为磺胺嘧啶锌5克,磺胺嘧啶银2克,海藻酸钠180克,蒸馏水952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海藻酸钠,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磺胺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半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一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配方为磺胺嘧啶锌50克,磺胺嘧啶银25克,聚乙烯醇10克,甘油450克,蒸馏水488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聚乙烯醇,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甘油、磺安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半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三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三配方为磺胺嘧啶锌30克,磺胺嘧啶银18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0克,甘油200克,葡萄糖酸钙50克,蒸馏水610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葡萄糖酸钙的水溶液、甘油、磺胺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半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三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四配方为磺胺嘧啶锌20克,磺胺嘧啶银12克,羧甲基纤维素钠100克,甘油50克,葡萄糖酸钙50克,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克,蒸馏水759.2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葡萄糖酸钙的水溶液、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水溶液、甘油、磺安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半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二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五配方为磺胺嘧啶锌40克,磺胺嘧啶银15克,甲基纤维素100克,甘油100克,酒石酸钙40克,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5克,蒸馏水714.5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甲基纤维素,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酒石酸钙的水溶液、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水溶液、甘油、磺胺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一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五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六配方为磺胺嘧啶锌30克,磺胺嘧啶银15克,海藻酸钠105克,甘油250克,柠檬酸钙20克,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2克,蒸馏水604.8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海藻酸钠,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柠檬酸钙的水溶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水溶液、甘油、磺胺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二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三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七配方为磺胺嘧啶锌30克,磺胺嘧啶银15克,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110克,甘油250克,柠檬酸钙20克,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2克,蒸馏水604.8克;将配料蒸馏水总量的3/4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称量的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并在沸水浴上继续煮溶,至均匀糊状,在搅拌下加入柠檬酸钙的水溶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水溶液、甘油、磺胺嘧啶锌、磺胺嘧啶银等组份,搅匀,继续煮沸二小时后称重,加水补足重量,冷至室温,胶体磨乳磨三次,半成品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为磺胺密啶锌0.5%~5%,磺胺嘧啶银0.2%~2.5%,医用辅料1%~18%,甘油0~45%,医用钙盐0~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08%,余量为蒸馏水;工艺为在医用辅料中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胀成均匀糊状,加入其余各组份,充分搅拌均匀后加热煮沸,称重,不足则加水补足重量,胶体磨乳磨均匀分装于容器内密封,经检验、分装、包装、化验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用钙盐为葡萄糖酸钙、酒石酸钙、柠檬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辅料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可溶生聚乙烯吡咯烷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配方为:磺胺嘧啶锌0.5%~5%,磺胺嘧啶银0.2%~2.5%,医用辅料1%~18%,甘油0~45%,医用钙盐0~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08%,余量为蒸馏水;工艺为:在医用辅料中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胀,加入其余各组份,搅匀,煮沸,胶体磨乳磨均匀,即得成品。该涂膜剂用于治疗烧、烫伤,促进创面愈合,对伤口创面具独特的膜保护作用,对伤口无刺激,用后无需包扎,换药方便。
文档编号A61P17/02GK1312078SQ0110719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王桂芳, 吴大蓉 申请人:成都市药物制剂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