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388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适应于胆汁反流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气疏泄调达则胃气和降,传化正常,出入有序,使之能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阴之气。胃喜通利而恶壅滞,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不降则滞,传化失常则壅滞成病。故叶天士说“胃宜降则和”。只有保持胃的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奏其受纳腐熟之功。
若忧思恼怒,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病邪客于肝经,使肝之气机受阻,脉络不畅,累及脾胃;或酒食过度,伤及肝胃;致使肝失疏泄调达之性,胃失润降下行之功,气滞证便随之而生。
胸肋乃肝之分野,气郁伤肝,肝气横逆,连及胃腑,气机郁滞则出现胸闷,胸脘胁肋胀满,甚则疼痛。胃失和降,气逆上冲故见暖气呃逆,反胃嘈杂,恶心呕吐。胃失通降,传导失司,水谷之海壅积不行,则无以受纳,故纳差,不欲饮食,甚则饮食积滞内腐酿酸,而见暧腐吞酸,气滞食积之初尚未化热者,则见苔白,郁久化热者,则见苔黄,苔腻乃食积之象,脉弦乃气郁或疼痛之症。
现有技术中未检索出对上述病机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胃病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基本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 500~600枳实 500~600 木香 500~600陈皮 500~600清半夏520~580 蒲公英800~850山楂〔炒焦〕 500~600 焦槟榔300~360 鸡矢藤500~600党参 300~400延胡索300~400 六神曲〔炒〕500~600。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的制备工艺为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一环糊包合,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清半夏等其余八味组分合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清膏,加入辅料适量,充分混匀,用65%乙醇溶液制成颗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一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工艺,它可进一制成片剂、胶囊、口服液、糖浆剂、分散片、含片、泡腾片、丸剂等。
方中首选柴胡和枳实为君。
柴胡性味苦、平,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既能轻清升散,又能疏泄,具有舒肝解郁清热,调理胃肠滞气的功能,是治肝气郁结之要药。
枳实性味苦,微寒,入脾胃经,有破气消积,泻痰除痞之功能。用于饮食不消,胃肠积滞,脘腹胀满,胸肋痞满,腹痛便秘,泄痢不畅诸症。
柴胡、枳实共为君药,一在肝,一在胃。一重在舒肝理气,一重在和胃行滞,二药和用,具有理气行滞、和胃降逆的功能,对肝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大有作用。
木香、清半夏、陈皮共为臣药。
木香性味辛、苦、温,入脾、大肠经,功善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等症,凡气滞诸痛均可用之。木香气味芳香,行气止痛功效颇佳,此处用之配合君药用治胁肋脘腹胀满疼痛。
清半夏辛、温,入脾胃经。功善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胃气不和,胸脘痞闷,呕恶等,有较好和胃降逆止呕功能。
陈皮辛、苦、温,入脾、肺经。功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以上三药互相配合,具有行气消痞,降逆和胃之功,辅助君药理气畅中而共为臣药。
蒲公英、六神曲(炒)、焦槟榔、山楂(炒焦)、鸡矢藤、党参、元胡为佐药。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功善清热解毒,为治肝胃气痛之良药。有舒肝解郁,清热健脾之效。
六神曲(炒)性味甘、辛,温。入脾、胃经。消食和胃,用于食积不化,脘闷腹胀,消化不良及泄泻等症。
焦槟榔性味辛、苦、温。入胃、大肠经。善于行气消积,用于食积气不通,脘腹胀痛,大便不爽等症。
山楂(炒焦)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功善消食化积,散瘀行概,有助脾健胃,促进消化之功,用于食积停滞,油腻肉积,腹痛泻泄等症。
鸡矢藤性味甘、酸,平。活血、散瘀、止痛,消食导瘀,除湿消肿、解毒。用于脘腹疼痛,食少腹泻痢疾等症。
以上五药共助君臣药助脾健胃,助运畅中。
元胡性味辛、苦,温。入脾、肝经。功善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凡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腹诸痛均可使用。尤其胃脘胁痛,最为适宜。
党参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脾虚食少,倦怠乏力等症。
本证肝胃气滞,中满不消,然行气消导之剂用多恐伤正气,故用小量党参固护脾胃之气,以达到祛邪兼顾正气,驱邪而不伤正之目的。以上七味药,共助君臣药舒肝健胃,行气止痛,兼以活血扶正,共为佐助。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材均为中国药典收集的品种。经临床试验,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20例〕临床痊愈7例〔35%〕,显效6例〔30%〕,总有效率〔18/20〕90%;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6例〕痊愈7例〔43.8%〕,显效6例〔37.5%〕,总有效率〔15/16〕9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本发明经动物试验,无明显毒性反应,已被批准作为中药三类新药用于临床试验。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祥述实施例1、各组分用量为柴胡550g、枳实550g、木香550g、陈皮550g、清半夏550g、蒲公英825g、山楂〔炒焦〕550g、焦槟榔330g、鸡矢藤550g、党参330g、延胡索330g、六神曲〔炒〕550g。上述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一环糊包合,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清半夏等其余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清膏,加入甜菊素和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用65%乙醇溶液制成颗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一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各组分用量为柴胡500g、枳实500g、木香500g、陈皮500g、清半夏520g、蒲公英850g、山楂〔炒焦〕600g、焦槟榔360g、鸡矢藤600g、党参400g、延胡索400g、六神曲〔炒〕550g。上述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一环糊包合,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清半夏等其余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清膏,加入甜菊素和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用65%乙醇溶液制成颗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一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工艺,可将上述颗粒剂制成片剂。
实施例3、各组分用量为柴胡600g、枳实600g、木香600g、陈皮600g、清半夏600g、蒲公英800g、山楂〔炒焦〕500g、焦槟榔300g、鸡矢藤500g、党参300g、延胡索300g、六神曲〔炒〕600g。上述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一环糊包合,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清半夏等其余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清膏,加入甜菊素和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用65%乙醇溶液制成颗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一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工艺,可将上述颗粒剂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各组分用量为柴胡580g、枳实530g、木香570g、陈皮520g、清半夏540g、蒲公英825g、山楂〔炒焦〕545g、焦槟榔315g、鸡矢藤590g、党参380g、延胡索360g、六神曲〔炒〕520g。上述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一环糊包合,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清半夏等其余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清膏,加入甜菊素和糊精等辅料适量,充分混匀,用65%乙醇溶液制成颗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一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采用常规工艺,可将上述颗粒剂制成丸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基本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 500~600 枳实 500~600木香500~600陈皮 500~600 清半夏520~580蒲公英 800~850山楂 炒焦500~600 焦槟榔300~360鸡矢藤 500~600党参 300~400 延胡索300~400六神曲炒500~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可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口服液、糖浆剂、分散片、含片、泡腾片、丸剂。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一环糊包合,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清半夏、蒲公英、山楂、焦槟榔、鸡矢藤、党参、延胡索、六神曲合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清膏,加入辅料,混匀,用65%乙醇溶液制成颗粒,干燥,与上述挥发油β一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适应于胆汁反流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它基本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500~600枳实500~600木香500~600陈皮500~600清半夏520~580蒲公英800~850山楂炒焦500~600焦槟榔300~360鸡矢藤500~600党参300~400延胡索300~400六神曲炒500~600。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材均为中国药典收集的品种。经临床试验,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20例]临床痊愈7例[35%],显效6例[30%],总有效率[18/20]90%;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6例]痊愈7例[43.8%],显效6例[37.5%],总有效率[15/16]9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本发明经动物试验,无明显毒性反应,已被批准作为中药三类新药用于临床试验。
文档编号A61P1/04GK1389230SQ0111948
公开日2003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6日
发明者刘孝乐, 朱丹 申请人:南昌弘益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