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387阅读:1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脉酒的制作方法
一、药品名称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敷药酒。名称通脉酒。属中药药酒类。
二、重量配比麻黄1钱、防风1钱、白芷1钱、天花粉1钱、黄柏1钱2分、川军1钱2分、甘遂1钱、大戟1钱、芫花1钱、独活1钱3分、白花蛇1钱3分、厚补1钱、川乌1钱、草乌1钱、干姜1钱、肉桂1钱、细辛1钱、枳实1钱、香附1钱、槟榔1钱、三七1钱3分、乳香1钱、没药1钱、姜黄1钱、莪术1钱、三棱1钱、桃仁1钱、山甲钱半、皂夹1钱、杏仁1钱、西洋参1钱、鹿茸1钱、五倍子1钱、番红花2分。
三、功能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消肿泄积、去腐生肌。
四、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由风、寒、湿痹和外伤引起的疼痛。
五、临床表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祖国医学称脱痈、或者脱疽、还称脱骨疽。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认识,祖国医学文献早有深刻论述。《灵枢·痈疽篇》说“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黑,死,不治;不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外科正宗》说“脱疽之发,脱者,落也;疽者,黑腐也。…多生手足,发在筋骨。”《外科全生集》陶阶臣批日“脱骨疽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节脱落而死。”《马培之外科医案》说脱疽“始则足趾木冷;继则红紫之色,足跗肿热,足趾仍冷。皮肉筋骨俱死,节缝渐裂开,污水渗流,筋断离而脱。”以上引文,生动地描述了脱疽的临床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出这种病的极差的预后。治愈相当困难。
六、病因病理分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中小动、静脉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非化脓性炎症。
本病特点好发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发男性青壮年。病变多发生在下肢端血管。病情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加剧,导致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肢端坏死。
初则患肢病痛,乏力、变冷、继则剧痛难忍。患肢皮色由苍白变为紫暗,随之状如熟枣之色而坏死,趾(指)脱落,节节相浸故名脱疽。
中医认为;本病是一全身性疾病,发病机理复杂。常与寒冷侵袭,肝肾不足,外伤,热毒内蕴等因素有关。
由于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涵养四肢,复遇寒湿之邪,自外而入,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气血不通则痛,四肢失于濡养而不温,渐至皮肉枯槁,最后坏死脱落。除此,外伤受冻、七情内伤,均可发生本病。
或由于肝肾不足,房劳太过,或肾精亏损,气竭精伤,营运不畅,血瘀郁久化热、湿热侵淫、脉络闭阻、肢端无血供养,而致皮坏筋烂而脱。此外,尚有过食肥甘、丹石药酒,均可导致热毒内蕴、灼伤阴液、水亏不能制火、血为热瘀、阻塞经脉、气血凝结发为本病。
七、临床辨证1、寒湿症因寒湿所致。初起病邪在肌腠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尚部分流通。多见于早期、恢复期患者。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受寒史,面色无华、畏寒喜暖,纳差,大便正常或稀溏,个别患者有阳萎,肢腿沉重酸胀、麻木,小腿抽痛,常伴间歇性跛行,肤凉干燥、舌淡苔白,脉沉细。
2、血瘀证寒湿症患者病情发展,瘀血阻滞不通。以疼痛为主,尤以静止痛为明显。皮肤苍白或紫暗、痛剧、触之其冷如冰,小腿痉挛加重。若日久加重,奇痛难忍,夜晚加重,抱膝坐待天明,肢端气血不至,失其濡养,肤色黑如熟枣,肌肉腐坏,指(趾)节脱落,向心端发展。
3、热毒证因热毒内蕴火热伤阴而致。发病较快,患肢色黯红而肿,趺阳脉消失。患趾如熟枣,上有黄脓疱,随之为黑色,互相染浸,波及五趾及脚背,肉枯筋萎,疼痛难忍。如溃破,脓臭秽,肉腐不鲜,奇痛难忍如汤泼火烧,彻夜不眠。全身症状有口干、心烦、易怒,食少便秘,尿黄少,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细。
4、气血两虚证多见久病患者。消瘦、萎黄、疲乏、畏冷、心悸气短。患肢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趾甲干燥肥厚,疡面不红,新肉不生,经久不愈,舌质淡,脉细弱。
5、肾虚证多见于各型久病者。精神萎顿,面色晦暗无华,或面垢,腰痛肾虚,上身热下身寒,头晕乏力,男子见遗泄之作,女子见经闭或月经失调。大便溏,脉细无力。
临床寒湿证、血瘀证多见,热毒证次之,其它病证是久病患者的兼证,并不多见。
八、现行治疗水平1、一般治疗病人注意休息,严紧吸烟,患肢保暖,防止外伤及感染。做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剧痛时,可用唛啶及吗啡止痛,但易成瘾。有感染时加抗生素。
2、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早期选用阳和汤加减;病史较长选用活血通脉饮加味;久病患者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此外可选用毛冬青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
3、其它治疗(1)血管扩张法可选用的口服药物妥拉苏林25-50mg,每日3次;烟酸50-100mg,每日3次;罂粟碱0.3g,每日3次。
(2)硫酸镁疗法新配制的25%硫酸镁溶液10ml加5%葡萄糖溶液90ml,静脉缓慢滴注,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2周后可以进行第二疗程。有扩血管和解痉镇痛的作用。
(3)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50ml,10-15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后可继续使用。有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有发炎、发热者不宜使用。
(4)动脉封闭1%普鲁卡因20ml作股动脉注射,每周2-3次。
4、手术治疗(1)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对早期以血管痉挛为主的病人效果较好,一般切除患侧2-4腰交感神经节。
(2)清创术对肢端有坏死者,待坏死分界线清楚后,可进行清创术,切除坏死部分,创面经换药后常能愈合;对肢体已有较广泛的坏死,不能控制的感染,影响生命安全时,才可考虑截肢术。
临床实际中,上述的治疗手段并不令人满意。西医只能缓解病情,且有些药物有副作用;中医有一定疗效,但疗效慢;手术治疗只是出于无奈,更不可取。直到目前,也没有比较好的药物,或者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来使脉管炎患者尽快的康复。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而药酒是中华医学的瑰宝。用药酒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医学只所以重视药酒,是因为酒本身就是药,具有保健治疗作用,中医认为其性热,走而不守,既有调和气血,贯通络脉之功,又有振阳除寒,祛湿散风之效。《汉书·食货志》赞之为“百药之长”。一些美国科研人员经实验认为,适量摄入酒精,可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块斑中胆固醇的主要供给者,高密度脂蛋白,能与低密度脂蛋白竞争血管壁中平滑肌细胞浆膜上的受体,从而抑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摄取和蓄积低密度脂蛋白,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媒,主要成分乙醇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可以把药材里的大部分水溶性物质,以及水不能溶解,需要非极性溶媒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起到更好地发挥生药原有的作用;用药后又可借酒的宣行药势之力,促进药物疗效最大程度的迅速发挥。
正因为酒有这些特性,古代的酒方很多,占中医方剂很大的比重。但治脉管炎的酒方确是没有。只是近些年来治脉管炎的酒方才出现,但配方很大程度上是模拟西药的药理,只是使用一些活血和扩血管的药物。比如祛寒通络酒(许青山,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7);通脉管酒(《广西卫生》(6);25;1974)。配方简单,保守,疗效不佳。
九、发明通脉酒的目的本发明通脉酒在组方上力争有所突破,目的一是解决口服中药药物利用率低和药效缓慢。利用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媒的特点,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利用酒的宣畅穿透之势采用外用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如果药酒口服,由于酒精(乙醇)是一种水溶性分子化合物,在消化道中,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被迅速吸收。吸收后,绝大部分在肝脏被氧化分解,那么药物失去酒的宣泄之势也就很难到达肢端。二是解决西药的只能对脉管炎起缓解作用和可能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三是尽可能免去截肢手术,使脱疽的患者尽可能的康复。
十、组方分析由于脱疳多患于肢未,气血不充难以濡养。患处代谢能力很差,口服药物或静脉滴注药力难达到肢端,难以发挥药物的作用。因此采用药酒外敷,药力直达病所,并可由外至里。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本方以活血祛瘀药为主药。首选番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四者相须为用。活血、散血、止血功能较佳。且止痛、消肿、化瘀生新效果也好;再取姜黄、莪术、三棱行气止痛之功;配以桃仁祛瘀之力;再加山甲善走窜之能。保证了本方的活血散瘀、止痛、通经、活络的最佳效果。具备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基本方剂。
根据临床辨证的几种情况,本方在恰当的运用活血祛瘀药的同时,选用了相当多味辅药和主药配伍。充分体现辩证审因,合法配伍,对证施药。
本方选用了川乌、草乌、干姜、肉桂、细辛等温里药;同时还选用了白花蛇、独活等祛风湿药;还有化痰软坚的皂荚适合气血凝滞的寒湿证和气血不通的瘀血证。对于热灼营血,阻塞经脉的热毒证,选用了清热泻火的天花粉为辅药。
本方因配伍了麻黄、防风、白芷而具有了发散风寒、解表泄积的作用;同时配伍了大黄、甘遂、芫花、大戟等泻下药。在治疗上使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理双解,更好地发挥了瘀血药的作用。另外配以补虚药西洋参、鹿茸、桃仁、当归、对于气血两虚证以及肾虚证攻补兼施,使功下而不伤正。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故本方在运用活血祛瘀药时,配伍了枳实、香附等理气药疏畅气机。气行通顺,则行血祛瘀的作用增强。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使用本方药酒可使气血双通,各种病证也就随之而解。
十一、组方特点本方除以四种活血祛瘀药为主药,兼备行气、攻下、发散、补虚、清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等辅药。配伍多而不乱,各循法度。本方大胆以攻下、发散药应用于酒剂外用,这在临床方剂中并不多见,在药酒验方中更是一种突破。本方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外伤以及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或麻木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方各味药浸润于酒剂中,药性各异,扬己之长;同时,互补互助,共为一体。因酒性温通可助药力,引导诸药畅达全身,使本方药性穿透力极强,药力可达各部病造,药效甚速。
十二使用方法外用擦抹或滴入患部。轻者一日3-4次,重者一日5-6次。
十三、用药谨忌1、皮肤洒精过敏者忌用2、孕妇慎用3、体过虚弱者慎用十四、临床应用统计有效率100% 治愈率90%
十五、制作工艺1、精选药材。按配方所需,精选炮制好的(加工成薄片或粗末)上好药材作原料。
2、入坛注酒。将所用的药材按配方的比例称好装入坛内,然后向坛内注入60℃白酒,边注入白酒边用竹棒搅拌药材,使药材混合均匀,直到白酒完全浸没药材为止(注意坛内液面以离坛口3寸为宜)。
3、封闭坛口。先在坛口盖上三层竹叶,用线绳将竹叶固定好,然后在竹叶上面盖上三层包装纸,最后在包装纸上面盖上三层无毒塑料薄膜固定封好。
4、悬坛蒸煮。将封闭好的药坛一半(注意以药坛内液面深度的一半为悬线)入水悬放在锅内,炆火烧开蒸煮30分钟,移走放在安全无光直射处凉凉。
5、埋土浸泡。选土质洁净、阴面地挖坑,将药坛放入坑内上面盖土三尺,放30日即可取出。
6、过滤装瓶。将取出的药坛放置3天打开坛口,滤出上清液到另一小坛中,将药渣压榨后取压榨液与前取的上清液合并。再将此小坛封闭放置30天,沉淀过滤装瓶密封则通脉酒制作完毕。
总之,本发明通脉酒药效独特,穿透能力强,特别是外用患处,使药性增强,药效增大,患肢吸收快,疗效可靠。和通常的治疗脉管炎的药物相比,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而且成本低、易制作,使用方便。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由外伤和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和麻木的良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药洒,发明名称通脉酒。其特征是由以下34种中药药材配伍而成的。麻黄、防风、白芷、天花粉、黄柏、川军、甘遂、大戟、芫花、独活、白花蛇、厚补、川马、草乌、干姜、肉桂、细辛、枳实、香附、槟榔、三七、乳香、没药、姜黄、莪术、三棱、桃仁、山甲、皂夹、杏仁、西洋参、鹿茸、五倍子、番红花。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脉酒是由34种中药药材配伍而成的。其特征是重量配比为麻黄1钱、防风1钱、白芷1钱、天花粉1钱、黄柏1钱、川军1钱2分、甘遂1钱、大戟1钱、芫花1钱、独活1钱3分、白花蛇1钱3分、厚补1钱、川乌1钱、草乌1钱、干姜1钱、肉桂1钱、细辛1钱、枳实1钱、香附1钱、槟榔1钱、三七1钱3分、乳香1钱、没药1钱、姜黄1钱、莪术1钱、三棱1钱、桃仁1钱、山甲1钱、皂夹1钱、杏仁1钱、西洋参1钱、鹿茸1钱、五倍子1钱、番红花2分。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通脉酒。它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内容。(1)精选药材。按配方所需,精选炮制好的(加工成薄片或粗末)上好药材作原料。(2)入坛注酒。将所用的药材按配方的比例称好装入坛内,然后向坛内注入60℃白酒,边注入白酒边用竹棒搅拌药材,使药材混合均匀,直到白酒完全浸没为止(注意坛内液面以离坛口3寸为宜)。(3)封闭坛口。先在坛口盖上三层竹叶,用线绳将竹叶固定好,然后在竹叶上面盖上三层包装纸,最后在包装纸上面盖上三层无毒塑料薄膜固定封好。(4)悬坛蒸煮。将封闭好的药坛一半(注意以药坛内液面的深度的一半为悬线)入水悬放在锅内,炆火烧开蒸煮30分钟,移走放在安全无光直射处凉凉。(5)埋土浸泡。选土质洁净、阴面地挖坑,将药坛放入坑内,上面盖土三尺,放30日即可取出。(6)过滤装瓶。将取出的药坛放置3天打开坛口,滤出上清液到另一小坛中,将药渣压榨后取压榨液与前取的上清液合并。再将此小坛封闭放置30天,沉淀过滤装瓶密封则通脉酒制作完毕。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脉酒是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药酒。是以番红花、穿山甲、乳香、没药等活血祛瘀药为主药,兼备行气、攻下、发散、补虚、清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等辅药配伍,用60℃白酒浸泡30天而成的中药药酒。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由风、寒、湿痹和外伤引起的疼痛和麻木。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消肿泄积、去腐生肌的功能。与传统的药物相比,通脉酒具有药性穿透能力强,疗效高,见效快,无副作用等特点,而且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文档编号A61K35/36GK1387880SQ01119428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5日
发明者赵忠生 申请人:赵忠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