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式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19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式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送老弱病残者的医疗救护器械,是能推、能抬,尤其是能在楼梯上推行的轮椅。
目前以知轮椅是由椅架、工字撑杆、脚踏支架,手轮圈等组成,采用滑杆式折合机构。轮椅在使用和折合状态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无法在狭窄的空间中使用,更不能在楼梯上行驶,且制作工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外形小,自重轻的轮椅,它不仅能在户内外,而且能在狭窄的楼道内以及楼梯上由他人推动行驶,遇上无法推行的环境时能被抬着行走。(如上下汽车,火车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可折椅架中三个弯成或焊成门型的椅背连脚管、椅面管,椅前脚管和两个扶手管及两个前把手管,经相互铰链构成可折合椅架,其铰链形式如下椅面管的两端与椅背连脚管的中部铰链,椅前脚管的两端与椅面管的前部铰链,椅面上部的扶手管,一端与椅面管前部铰链,一端插入与椅背连脚管铰链的管夹中,构成一个三杆铰链机构,折合时扶手管在管夹内作前后运动,管夹饶锁紧螺栓作旋转运动,锁紧管夹,即将椅架的状态固定。椅面下部的前把手管,一端与椅背连脚管铰链,另端的前部与椅前脚管铰链构成一个四杆铰链机构。两个机构既能使椅架方便地折合,又保证了椅架的强度。在椅背上部两侧设有背带扣和背带,背带的作用①在户外长距离推行时,操作员套上背带,压下后把手使前轮里离地,这样推行既平稳,安全且推行速度快;②在上下楼梯时操作员套上背带,将轮椅和病人的重量通过背带由背来承受重量,这样腾出的双手就可轻松地控制轮椅运动,既轻松又安全。在椅背上部的后面设可夹管套和后把手管,后把手管能根据轮椅运行状态的需要,在可夹管套内进行转动或上下移动调整。椅前脚管下两端设小型万向轮,方便轮椅在室内的行驶。椅背连脚管下部设由椅脚管、避震器、钢板,铰链而成的避震结构,以及轮轴和由三个子轮组成的三星车轮。在户外长距离行驶时,主要通过两边共四个子轮的转动使轮椅行驶;在楼梯上行驶时,三星车轮的母轮,子轮各自做间隙性转动,通过三个子轮,轮番与梯面接触达到拾阶而上或而下的目的。椅背和椅面上铺设易清洗的尼龙椅面布。椅背和椅前脚的中部各设一条附有快速卸扣的安全束带,保证病人在轮椅上的安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本轮椅结构简单、强度高、外形尺寸小、自重轻,折合方便快捷,满足了在各种空间环境中使用的要求,使单独一个人将病人和轮椅同时送上或送下楼成为可能。经实验,采用此轮椅上下楼梯能省近三分之一力。设轮椅重10kg,病人重65kg,总重为75kg,则操作者仅需用50kg力就能将病人和轮椅同时送上或送下楼,而且此50kg力是由操作者的背来承受的,因此一般壮年人均能承担运送病人上下楼的任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轮椅的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图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合拢状态侧视图图5是实施例在楼梯上行驶时的状态图图6是图2的K向放大图图7是
图1的A-A剖面放大图图8是
图1的B-B剖面放大图图中1背带,2背带扣,3椅背连脚管,4上束带,5扶手管,6椅面管,7前把手管,8椅前脚管,9万向轮,10后把手管,11可夹管套,12锁紧螺栓,13带柄螺母,14管夹,15锁紧螺栓,16带轮螺母,17避震器,18钢板,19三星车轮,20轮轴,21尼龙椅面布,22下束带在
图1,2,3,4所示的实施例中,轮椅的椅背连脚管(3)椅面管(6)椅前脚管(8)为弯成或焊成n型的管。椅面管(6)的两端与椅背连脚管(3)的中部铰链;椅前脚管(8)的两端与椅面管(6)的前下部铰链;扶手管(5)的一端与椅面管(6)的前上部铰链,另一端插入管夹(14)内,经锁紧螺栓(15)带轮螺母(16)与椅背连脚管(3)铰链。(详见图8,B-B剖面放大图)前把手管(7)的一端与椅背连脚管(3)的下部铰链,另一端的前部与椅前脚管(8)的中部铰链。椅背连脚管(3)的上部两侧设背带扣(2)及背带(1),上部后两边设后把手管(10)及可夹管套(11)、锁紧螺栓(12)、带柄螺母(13),松开带柄螺母(13),后把手管(10)可在可夹管套(11)内转动或上下移动。(详见图7,A-A剖面放大图)椅前脚管(8)的两下端设有万向轮(9),椅背连脚管下部设有由椅背连脚管(3)、避震器(17)、钢板(18)铰链而成的避震结构,及轮轴(20)和三星车轮(19)。(详见图6,K向放大图)椅背连脚管(3)上部和椅面管(6)上铺设尼龙椅面布(21),椅背和椅前脚中下部分别设上束带(4)和下束带(22)。轮椅折合过程A松开带轮螺母(16),提起前把手管(7)使椅面和椅背平行,然后锁紧带轮螺母(16)。B松开带柄螺母(13),将后把手管(10)降至最低,将把手转至椅背内侧,然后再销紧带柄螺母(13)。此时轮椅就成了如图4所示的状态,反之则又成了如
图1所示的状态。
在图5所示实施例在楼梯上行驶的状态图中,病人两手握扶手管(5),上身被上束带(4)固定,两脚被下束带(22)固定,操作员将后把手管(10)调至适当高度,套上背带(1),两手握后把手(10),操作员无须弯腰轻松地在楼梯上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折式轮椅,包括可折椅架、椅前轮、椅后轮、前把手,后把手,其特征是椅背上部两后侧设有可夹管套和可调后把手;椅背上部两侧设有背带扣和背带;椅前脚下两端设万向轮;椅后脚下部设避震机构及轮轴和三星车轮;椅背和椅面上铺设尼龙椅面布;椅背和椅前脚中下部设附有快速卸扣的安全束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是可折椅架的椅背连脚管、椅面管、椅前脚管是弯成或焊成n型的管,椅面管的两端与椅背连脚管中部铰链;椅前脚管两端与椅面管前部铰链,椅面上部的两个扶手管,一端与椅面管的前部铰链,另一端插入管夹,管夹与椅背连脚管铰链;椅面下部的两个前把手管,一端与椅背连脚管铰链,另一端前部与椅前脚管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式轮椅,其特征是避震机构的避震器上端与椅背连脚管下部铰链,下端与钢板的一端铰链,钢板的另一端与椅背连脚管的下端铰链。
专利摘要一种能推,能抬,尤其能在楼梯上推行的轮椅。它是由三个n型的椅背连脚管、椅面管、椅前脚管,与扶手管、前把手管相互铰链,构成含一个三杆和一个四杆铰链机构的可折合椅架,椅架背上部设两个可升降的后把手,以及背带扣和背带,椅架前脚下部设万向轮,椅架后脚下部设由椅脚、避震器、钢板铰链而成的避震机构以及轮轴和三星车轮,椅背和椅面上铺设尼龙椅布面,椅背和椅前脚中下部分别设附快速卸扣的安全束带,使运送病人时更加方便安全。
文档编号A61G5/00GK2474124SQ01238699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5日
发明者李国龙 申请人:李国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