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77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
冠状动脉支架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伤(伤口仅2mm左右)介入治疗方法。该支架由不锈钢管经激光切割而成,使用时,在医学影像设备的监护下,利用穿刺针、导管鞘、导丝、导管等器械,将该支架送到病变部位,然后使支架膨胀,撑开病变动脉,达到治疗的目的。冠状动脉支架不仅可用于PTCA手术中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阻塞时的应急,还可使复杂的冠状动脉病人得到医治。
现有的冠状动脉支架形式有多种,侧重点各不一致,目的都是要提高其支撑力、柔顺性等指标。但是,现有的设计往往靠牺牲一部分性能来提高其他性能,如本申请人曾在先前提出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00 2 17528.2,原设计的冠状动脉支架支撑力虽高,但其柔顺性较差,通过病变部位的能力也较差,不适于保护分支血管,故其性能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冠状动脉支架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冠状动脉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目的的首先,其采用非单一波形交替排列而成,波形在形式上和长度尺寸上均有区别;将长度小的一组波形放在支架两端;在支架两端采用力学加强。本实用新型一改其他支架采用直杆或“S”杆,其采用直杆和曲杆相结合的“n”形、小“n”形、变形“n”形或双“n”形连接杆,每组连接杆在圆周位置上均布,各组连接杆成螺旋状排列。
本实用新型支撑单元为非单一波形交替排列,长波突出X光下的显影效果,短波在保证足够的支撑力的同时提高其柔顺性,这在其他的支架设计中是没有的。本实用新型将短波放在支架两端,提高了支架穿过病变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支架回撤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支架的两端采用力学加强,使支架扩开均匀,减少DOG-BONE现象。在原设计中,直杆缺乏柔顺性,其他设计“S”杆柔顺性虽提高,但保持形状的能力却比较差,支架在撑开过程中各单元容易挤压到一块,加宽连杆后可避免挤压但柔顺性却降下来;而“n”形杆有较好的柔顺性,在抗拉、抗压时,“n”形杆会产生相应形变,使内外力平衡,从而使支架整体保持良好结构。由于“n”连杆较长,支架在撑开时连杆有足够的伸展余地,避免了波形间通过连杆之间的相互扯拉变形,使支架轴向短缩减小支架两端短波与长波连接采用小“n”形连接杆,使支架在扩开过程中增加了抗挤压变形能力,各组连杆不是成直线排列,而是按螺旋线排列,这样提高了支架整体的柔顺性且使支架在受力时形态变化比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将不锈钢管激光熔刻为长短波形交替的网管状结构,将短波形支撑件设计为7-11个,长波形支撑件设计为5-7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具有穿越能力强、径向支撑力大,轴向柔顺性好,撑开后分布均匀等特点,可大大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手术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有代表性的网管状结构的展开视图图4为图2和图3中短波支撑件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图3和图7中长波支撑件放大示意图如
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是由不锈钢管经激光熔刻成网状结构,所述的网管结构是由多个非单一波形结构交替排列组成,这些非单一波形环状结构依序上下排列。其中,长波突出X光下的显影效果,短波在保证足够的支撑力的同时提高其柔顺性。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有短波1、2、17及长波3、4,上下排短波1、2、17与长波3、4环状结构之间由“n”形连接杆12、13、14或15连接于支撑件5与7、6与8或8与9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n”形连接杆可以是小“n”形、变形“n”形或双“n”形结构;“n”形杆有较好的柔顺性,在抗拉、抗压时,“n”形杆会产生相应形变,使内外力平衡,从而使支架整体保持良好结构;由于“n”连杆较长,支架在撑开时连杆有足够的伸展余地,避免了波形间通过连杆之间的相互扯拉变形,使支架轴向短缩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短波1、2或17放在支架两端外侧,其不仅提高了支架穿过病变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支架回撤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支架两端通过将支架两端的短波加宽10%-30%的方式,采取力学加强,使支架扩开均匀,减少DOG-BONE现象。
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短波环状结构1、2或17是由若干个单波形的支撑件5、6或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6或9为7-11个左右,以9个为较好。各支撑件顶部可采用弹簧压圈结构10,如图4所示;长波环状结构3或4是由若干个单波形支撑件7或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为5-7个左右,以6个为较好。各支撑件顶部也可采用弹簧压圈结构11,如图5所示。两端的长短波连接可采用小“n”形连接杆16连接,如图2-7所示;其使支架在扩开过程中增加了抗挤压变形能力。长短波之间由3-5个连接杆12、13、14、15均布连接,每组连接杆在圆周位置上均布,各组连接杆成螺旋状排列,提高了支架整体的柔顺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较低的金属覆盖率,轴向短缩小,穿越迂曲血管的能力强,撑开后可提供足够径向支撑力,长短波扩开后对血管的支撑力相同及适用于分支病变和弯曲病变等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由不锈钢管经激光熔刻成网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结构是由多个非单一波形结构交替排列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结构主要由短波(1、2、17)、长波(3、4),及短波(1、2、17)与长波(3、4)环状结构之间的“n”形连接杆(12、13、14、15)连接于短波(1、2、17)及长波(3、4)的支撑件(5)与(7)、(6)与(8)或(8)与(9)之间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结构中短波结构(1、2、17)放在支架两端外侧,并且上述支架两端外侧短波结构加宽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结构中短波环状结构(1、2、17)是由若干个单波形的支撑件(5、6、9)组成,所述支撑件(5、6、9)为7-11个左右,以9个为较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结构中长波环状结构(3、4)是由若干个单波形支撑件(7、8)组成,所述的支撑件为5-7个左右,以6个为较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波形的支撑件(5、6、9)采用弹簧压圈结构(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波形的支撑件(7、8)采用弹簧压圈结构(1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短波之间由3-5个“n”形连接杆(12、13、14、15)在圆周位置上均布,各组连接杆成螺旋状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形连接杆(12、13、14、15)可以是小“n”形、变形“n”形或双“n”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现有的冠状动脉支架形式有多种,但其性能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冠状动脉支架采用多个非单一波形结构交替排列组成,这些非单一波形环状结构依序上下排列,其主要由短波(1、2、17)、长波(3、4),及短波(1、2、17)与长波(3、4)环状结构之间的“n”形连接杆(12、13、14或15)连接于短波(1、2、17)及长波(3、4)的支撑件(5)与(7)、(6)与(8)或(8)与(9)之间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均一波形结构的冠状动脉支架具有穿越能力强、径向支撑力大,轴向柔顺性好,撑开后分布均匀等特点,可大大改善冠状动脉手术的手术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F2/06GK2517403SQ0124677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7日
发明者訾振军, 谢志勇, 李虎, 常慧, 曾敏, 常兆华 申请人: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