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痔疮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852阅读:1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痔疮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中药,具体地说是一种膏药。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治疗肛病的痔疮膏的的疗效较低,有效率一般在65-70%,治愈率在30-50%。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的中药痔疮药膏。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产品的原料组成为蒲公英50-51份、地丁50-51份、红花50-51份、五倍子20-21份、艾叶20-21份、白矾20-21份、雄黄30-31份、铜绿20-21份、冰片20-21份、透骨草50-51份、芝麻油100-105份。将冰片、白矾、雄黄、铜绿、蒲公英、地丁、红花、五倍子、艾叶、透骨草、分别粉碎成细粉末,粉碎粒度在能过200目筛;将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再加入芝麻油,混合均匀后制成产品。本发明产品中的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疔毒疮肿、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淋巴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胃炎、肝炎、支气管炎、胆囊炎等症;地丁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毒蛇咬伤等症;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经闭、难产、产后恶露不行、淤血作痛、痈肿、跌打损伤等症;雄黄具有燥湿、祛风、杀虫、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疥癣、秃疮、痈疽、痔瘘、破伤风、蛇虫螫伤、臁疮、缠腰蛇丹等症;铜绿具有退翳、去腐、敛疮、杀虫、吐风痰的功能。用于治疗目翳、烂弦风眼、疽、痔恶疮、喉痹、牙疳、臁疮、顽癣、风痰卒中等症;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口噤、热病神昏、痰迷、气闭耳聋、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等症;五倍子具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等症;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等症;白矾具有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用于治疗黄肿、口舌生疮、疮痔疥癣、火伤、水伤、虫伤等症;透骨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栾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等症;芝麻油具有益气力、长肌肉、健骨、清脑、久服延年的功效。用于治疗补五脏肺气、止心惊、利大小便。本发明的产品将这些原料混合,各原料之间相互协调,辩证施治,标本兼治。可以收到良好的止痛、止血、解毒消肿、祛腐、收敛、生肌的效果。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痿和肛门囊肿等各种肛病有效率可达100%,治愈率可达98.8%。并且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见效快、疗程短、治疗成本低。
(四)具体实施方案下面举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按蒲公英50g、地丁50g、红花50g、五倍子20g、艾叶20g、白矾20g、雄黄30g、铜绿20g、冰片20g、透骨草50g、芝麻油100g备好原料。将冰片、白矾、雄黄、铜绿、蒲公英、地丁、红花、五倍子、艾叶、透骨草、分别粉碎成细粉末,粉碎粒度在能过200目筛;将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再加入芝麻油,混合均匀后制成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痔疮药膏,其特征是产品的原料组成为蒲公英50-51份、地丁50-51份、红花50-51份、五倍子20-21份、艾叶20-21份、白矾20-21份、雄黄30-31份、铜绿20-21份、冰片20-21份、透骨草50-51份、芝麻油100-10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中药痔疮药膏。产品的原料组成为蒲公英50-51份、地丁50-51份、红花50-51份、五倍子20-21份、艾叶20-21份、白矾20-21份、雄黄30-31份、铜绿20-21份、冰片20-21份、透骨草50-51份、芝麻油100-105份。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痿和肛门囊肿等各种肛病有效率可达100%,治愈率可达98.8%。并且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见效快、疗程短、治疗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K33/34GK1471941SQ02132720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0日
发明者孙新刚, 姜洪涛 申请人:孙新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