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867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等。其中以腰背部的疼痛最为常见,而骨折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性疾病中的一种多见病、常见病,属中医的“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目前这种疾病在全世界约有两亿患者,预计2020年将翻倍,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01年有1亿1千万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随着骨质疏松的不断加重,由此诱发的骨质疏松姓骨折的发病串亦逐年增高,由于它的致残率高,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除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以外,给家庭社会也带来极大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症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其防治也成为医药界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国外已有一些合成药物,但因长期应用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大量使用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或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或疗效不确切剂量难以掌握等问题,医药界仍在研究攻克本病的理想药物,近年来将研究的热点又转向中医药,我国对骨病患者治疗的历史悠久,有完整的治疗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广阔的前景,研制开发出治疗骨质疏松安全有效的中药,必将为解决广大骨质疏松患者疾苦做出贡献,并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强筋壮骨,治疗用于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筋骨失养所致筋骨痿软、腰膝疼痛的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其特点是该中药是由玄驹15-25%,骨碎补10-20%,淫羊藿10-20%,续断5-15%,人参5-15%,川芎5-15%,生牡蛎1-5%,怀牛膝5-15%配制而成。
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制成a、称取续断、人参、川芎、怀牛膝;b、将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浓度为6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获得提取液;c、将提取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温度不超过70度,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得到清膏;d、称取玄驹、骨碎补、淫羊藿;e、将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药材重量10-20倍的水中,文火上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获得水提液;f、将水提液采用温度不超过70度的低温方法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得到浓缩液;g、将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在温度5度下冷藏24小时后,过滤,得到醇沉液;h、将醇沉液采用加热方法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得到清膏;i、将生牡蛎研磨粉碎成80目以上微粉,得到牡蛎微粉;j、将前述步骤得到的两种清膏粉碎成50目以上细粉,与牡蛎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骨枯”、“骨痹”等病证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与肾、肝、脾胃有关,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若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或房劳太过,耗伤精血,或年高体弱,肾精衰退,均可导致肾气亏损,不能生精化髓充骨,则髓减骨枯,肝藏血而主筋束骨,若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筋骨懈怠,痿弱无力,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本病的形成还与肠胃虚弱有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精肝血也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来充盈;如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冷热不适等损伤脾胃,或因病致虚,久则脾胃受损,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阴精生长受碍,内不能温煦五脏六腑,外不能洒布营卫经脉,充养乏源;又肾藏元阴元阳,化生营卫气血,推动脏腑经脉运行,故肾虚必然从多方面导致血瘀,瘀血阻络;气虚血瘀,则筋骨失精血之濡润滋养而导致骨体枯槁痿软,无以作强,导致本病的发生;由此可见,本病病本为虚,即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虚中夹实,实为瘀血阻滞;病位虽在骨,病源则在肝肾、脾胃,骨枯痿软是由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虚血瘀所致的整体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结果;肝肾不足,脾胃乏健,精血亏虚,筋骨失养,腰为肾之府,故腰脊疼痛,胫酸膝软,疲乏无力,疲乏无力,步履困难精亏髓减,骨枯失养,则不能持重,易致骨折,甚则背驼腿弯,骨骼变形;肾虚精亏,不能化生营血,因虚成滞,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见腰脊或足根疼痛;舌质红,苔白或见瘀斑、脉沉细均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瘀血阻滞的征象。
本发明中中药组方为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筋骨失养导致骨质疏松所设。
玄驹,咸,平。具有补肾益精,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能。《药性考》言“食之长力。”《中国药物志》记载“清热解毒。治疗毒肿痛,蛇咬伤等。”本品于方中即能补肾益精以治本,又能活血通络以治标,针对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标本兼顾,为君药;给小鼠灌胃蚁膏12g/kg,连续5d,对小鼠耳部二甲苯所致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蚁膏4g/kg灌胃给药,有明显抗大鼠甲醛性关节炎的作用,通过脾脏和肾上腺称重,其抗炎机制与机体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无关、可能是直接作用,本品还具有提高耐力,延缓衰老的作用。实验明用80%蚂蚁水提取液25ml/kg小鼠灌胃,连续7d,结果表明,有显著的抗疲劳、耐低温、耐高温、耐缺氧的作用。分别给大鼠灌胃大黑蚂蚁(PolerhachzsdzwsSmith)匀浆液(即全蚁)和提取液(弃蚁渣)0.7ml/只,连续4星期,具有明显的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心肌自由基水平的作用,蚁粉可明显地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和飞翔能力;实验中未发现毒性反应。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本草拾遗》谓其“主伤折,补骨碎”,《药性论》日“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手足不收,上热下冷”,《开宝本革》云“主破血……补折伤”。实为滋补肝肾、续筋接骨、活血止痛之良药;具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红细胞的功能,推迟细胞的退行性变,降低骨关节病的病变率,发病时间推迟,发病程度减轻的作用,对骨关节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骨碎补还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作用,提高血钙与血磷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骨盐形成;骨碎补水煎液对实验性大鼠骨损伤愈合有促进作用,并且剂量增加,作用增强;骨碎补粗提物对小鸡骨发育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骨碎补提取液对组织培养中的鸡胚骨原基的钙、磷沉积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组织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蛋白多糖合成,抑制胶元反应;此外,骨碎补尚能显著抑制醋酸可的松引起的骨丢失,防治激素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骨碎补提取液还有降低兔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衰老、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轻卡那霉素对耳蜗的毒性、抑菌等作用;上述动物实验中未发现毒性反应。
淫羊藿,辛、甘、温,入肝、肾经。《神农本草经》将本品列为中品,能治“阴萎伤,绝伤,益气力。”《名医别录》记载有“坚筋骨”之功,李时珍亦持此说,言其能“益精气,及手足阳明、三焦、命门药也,真阳不足者宜之。”《本草备要》中说其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日华子本草》“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本品味甘气香而温,善能益精气,强筋骨,为治肝肾不足,腰膝痿软的要药;淫羊藿为小蘖科直立草本植物淫羊藿的地上部分,主要有效成分为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甙及多糖,还含有生物碱、舀醇及维生素E等;淫羊藿是常用的补肾壮阳药,其提取液能防治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肾上腺萎缩及骨质疏松症的产生,可能与其本身具有的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关;该药有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的作用,对去势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也有预防作用;对试管内鸡胚股骨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淫羊藿可能通过促进骨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及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等作用,从而对抗肾上腺皮质激素使骨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骨基质合成减少的作用,防止了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淫羊藿能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提高性机能,增加附性器官重量,提高血浆睾酮含量而具有激素样作用;还可明显提高小鼠肝脏总SOD的活性,减少肝组织过氧化质的形成,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本品还能改善血流动力和血液流变,并提高白细胞生成;动物毒性试验没发现中毒现象。
骨碎补、淫羊藿二药配伍,辅助君药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活血止痛,故为臣药。
续断,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本经》谓其“补不足……续筋骨”,《本草经疏》称其为“理腰肾之要药”,《本草汇言》云“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有补伤生血之效,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为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通利血脉之佳品;具有促进骨损伤愈合的作用;本品水煎液对实验性大鼠骨损伤愈合有促进作用,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加强,总皂甙是其促进骨损伤愈合作用的活性成分;白鼠喂服本品水煮液,未发现白鼠异常。
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药性论》云“治腰脚软弱……”《本草汇言》“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具有活血止痛的功能;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用金黄地鼠做实验,先滴注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然后再滴注川芎嗪,1分钟后即能增加微动脉口径、流速及流量,3分钟时恢复到实验前水平;给家兔静注川芎嗪,能明显加速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微血管开放数目;动物实验中未发现异常现象。
续断与川芎配伍,既能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以治骨枯髓减、筋骨懈怠,又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以疗瘀血阻滞、腰脊疼痛或足跟作痛。
人参,味苦微苦,性微温,归脾、肺经。《神农本草经》言“补五脏,安精神。”《药性论》言“主补五脏不足,五劳七伤,虚损虚弱。”《本草蒙筌》日“通畅气血,泻阴火,滋补元阳。”“大抵人参补虚,虚寒可补,虚热亦可补;气虚宜用,血虚亦宜用。”本品于方中大补元气,培补脾胃后天之本,壮气血生化之源,养五脏六腑之气,精血互生,气血旺盛,益后天而养先天,而使肾精充足;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提示人参为五加科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种人参皂甙,另含有少量挥发油、多种糖类及维生素等;人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确定的刺激作用,能增强其分泌活性;可明显增加老化大鼠血浆中雌二醇的含量,有明显的促性腺样作用;人参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延缓衰老等;动物实验没有异常。
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肾经。《神农本草经》言“久服强骨节。”《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能补养安神。”《现代实用中药》“对怀孕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本品既可滋阴补肾,强筋壮骨,经醋制后,又能提供大量的钙源;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提示牡蛎含大量碳酸钙、磷酸钙,少量有机质和多种氨基酸,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动物实验未发现异常。
以上四药合用,共为臣药,辅助君药,既能补血滋阴,益精充骨填髓,养血荣筋止痛,又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标本兼顾,尽显辅君之效。
怀牛膝为佐使药。怀牛膝甘、酸性平,入肝、肾经。《神农本草经》将本品列为上品,谓其“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名医别录》称其可“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白,除脑中痛及腹背痛。”《本草正》日“补髓填精,益阴活血”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本品于方中既能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填精益髓,又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标本兼顾,同时又引药入肝肾经,故为佐使药;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提示牛膝为苋科草本植物牛膝的根,含昆虫变态甾体激素如促脱皮甾酮、牛膝甾酮、三萜皂甙等,所含昆虫变态甾体激素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能兴奋子宫,延缓衰老。动物实验安全。
诸药合用,滋补肝肾,强筋壮骨,调补脾胃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共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脾胃,和畅气血之功,以治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筋骨失养所致的骨痿诸证。
将本发明药方喂食小白鼠,按照每千克体重0.7克本发明的比例,连续喂食20天,每天三次,小白鼠生理机能没有异常变化,没有毒性反应。
四、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是称取玄驹15g,骨碎补20g,淫羊藿20g,续断15g,人参15g,川芎15g,生牡蛎5g,怀牛膝15g配制而成,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浓度为6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浓缩时温度不能超过70度,本实施例浓缩时温度在50度左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得到清膏;将称取好的玄驹、骨碎补、淫羊藿放入10倍药材重量的水中,文火上煎煮2小时,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反复煎煮提取2次,获得水提液;将水提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浓缩时温度不能超过70度,本实施例浓缩时温度在50度左右,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在5度温度下冷藏24小时后,过滤,得到醇沉液;将醇沉液采用加热方法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得到清膏;将生牡蛎研磨粉碎成80目微粉,得到牡蛎微粉;将前述步骤得到的两种清膏粉碎成50目细粉,与牡蛎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是称取玄驹25g,骨碎补10g,淫羊藿10g,续断5g,人参5g,川芎5g,生牡蛎1g,怀牛膝5g配制而成,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浓度为6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浓缩时温度不能超过70度,本实施例浓缩时温度在60度左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得到清膏;将称取好的玄驹、骨碎补、淫羊藿放入20倍药材重量的水中,文火上煎煮2小时,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反复煎煮提取2次,获得水提液;将水提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浓缩时温度不能超过70度,本实施例浓缩时温度在40度左右,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在5度温度下冷藏24小时后,过滤,得到醇沉液;将醇沉液采用加热方法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得到清膏;将生牡蛎研磨粉碎成100目微粉,得到牡蛎微粉;将前述步骤得到的两种清膏粉碎成80目细粉,与牡蛎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是称取玄驹10g,骨碎补8g,淫羊藿8g,续断6g,人参6g,川芎6g,生牡蛎1.1g,怀牛膝6g配制而成,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浓度为6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浓缩时温度不能超过70度,本实施例浓缩时温度在50度左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得到清膏;将称取好的玄驹、骨碎补、淫羊藿放入15倍药材重量的水中,文火上煎煮2小时,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反复煎煮提取2次,获得水提液;将水提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浓缩时温度不能超过70度,本实施例浓缩时温度在50度左右,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在5度温度下冷藏24小时后,过滤,得到醇沉液;将醇沉液采用加热方法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得到清膏;将生牡蛎研磨粉碎成120目微粉,得到牡蛎微粉;将前述步骤得到的两种清膏粉碎成90目细粉,与牡蛎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1、全身无力,多以腰脊部疼痛为明显,逐渐加重,轻微外伤可致骨折;2、脊椎常有后突畸形,X光表现骨质普遍稀疏,以脊椎、骨盆、骨股上端明显,脊柱改变最为特殊,椎体可出现鱼尾样双凹形,椎间隙增宽,有Schmorl结,胸椎呈楔形变,受累椎体多发、散在。
3、密度检测出阳性征象,采用双能X线(DEXA),检测L2-L4,髋关节(大粗隆、骨股颈、Ward’s三角)。
二、中医辩证标准肝肾不足,证见腰脊疼痛,酸软无力,不能持重,易致骨折,舌质红,苔白或有瘀斑,脉沉细者。
骨质疏松X线诊断标准X线表现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内膜骨质吸收,髓腔增大,小梁数目减少,变细,于骺端处纵形骨小梁细且稀,小梁间隔变宽,骨关节面变薄,在脊柱或股骨颈按以下三级诊断。
1、轻度A、椎体横向骨小梁减少,纵向骨小梁清楚可见,但纵向小梁走向较密集。
B、股骨1、2、3区骨小梁消失,Ward’s三角增大。
2、中度A、椎体横向骨小粱几乎不见,纵向骨小梁也变疏,但不完全消失,体呈现骨阴影浓度变淡。
B、股骨1、2、3区骨小梁消失,4区骨小梁断裂,Ward’s三角增大。
3、重度A、椎体横向骨小梁几乎消失,纵向骨小梁也不清晰,骨密度也变疏,整个椎体模糊不清,呈毛玻璃状。
B、股骨1、2、3区骨小梁消失,4区几乎消失;Ward’s三角增大,三角形不整,紊乱。
临床实验分为II期临床实验和III期临床实验,共观察病例600例,其中II期临床实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III期临床实验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本发明药品,每次一袋,每袋20克,每日三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临床实验疗效显效达73.6%,有效95.9%,无效4.1%,其中典型病例如下王某某,莱阳柏林庄人,男,52.岁,全身无力,腰脊部疼痛明显,X光线表现为骨质普遍疏松,以脊椎、股骨上端明显,椎体出现鱼尾样双凹形,有Schmorl节,经服用本发明,每日三次,连续服用三个月,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张某某,栖霞桃村人,女,45岁,腰背痛疼,腰膝酸软,步履艰难,X光表现椎体横向骨小梁几乎不见,纵向骨小梁也变疏,但没完全消失,体呈现骨阴影浓度变淡,股骨1、2、3区小梁消失,4区小梁断裂,Ward’s三角增大,经服用本发明,每日三次,连续服用半年,上述症状基本消失,X光照射表现基本消失。
临床及药理研究表明,本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明显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其作用是通过中药对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影响,对骨代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的调节而实现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其特征该中药是由玄驹15-25%,骨碎补10-20%,淫羊藿10-20%,续断5-15%,人参5-15%,川芎5-15%,生牡蛎1-5%,怀牛膝5-15%配制而成。
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续断、人参、川芎、怀牛膝;b、将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浓度为6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获得提取液;c、将提取液采用低温方法浓缩,温度不超过70度,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得到清膏;d、称取玄驹、骨碎补、淫羊藿;e、将称取好的上述中药放入药材重量10-20倍的水中,文火上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保持温度在80-90度之间,获得水提液;f、将水提液采用温度不超过70度的低温方法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得到浓缩液;g、将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在温度5度下冷藏24小时后,过滤,得到醇沉液;h、将醇沉液采用加热方法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得到清膏;i、将生牡蛎研磨粉碎成80目以上微粉,得到牡蛎微粉;j、将前述步骤得到的两种清膏粉碎成50目以上细粉,与牡蛎微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玄驹、骨碎补、淫羊藿、续断、人参、川芎、生牡蛎、怀牛膝配制而成,本发明用于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强筋壮骨,治疗用于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筋骨失养所致筋骨痿软、腰膝疼痛的骨质疏松症,具有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19/10GK1498629SQ02135700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香斌 申请人:刘香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