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型肌电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126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节型肌电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特别涉及一种上肢伤残者使用的调节型肌电手。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老式肌电手和仿真电子假手,其设计理念陈旧,存在如下设计缺点1.其中设置的扇形齿轮形状偏大,重量较重,外形隆起后凸,容易磨损所套装的硅橡胶手套。
2.手指零件的每节指端面采用角度R9尺寸,手指拿物时容易发生因受力手指向后翻的现象。
3.手腕部的万向节向上装设,装置不牢固、不稳定,在长期使用中会发生松动脱节现象。
4.整个电路系统在运作中因工作电压不匹配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例如微型直流电机电压为12V,电路系统电压为8.4V,锂电池电压为7.2V,三者电压不匹配。由于电池电压为7.2V而无法满足电机电压12V的工作需要,因此影响了转速,使得手指张合速度较慢,拿物握力不够,影响了使用效果。
老式肌电手和仿真电子假手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下列缺点手指节因用板条制造而无法弯曲伸直;手指节会轧住橡胶手套;由于其外形不仿真,需要另配美容手;另外,电池系统使用可充镍氢、镍铬电池,其重量重,使用时间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调节型肌电手,它解决了手指节无法弯曲伸直、拿物握力不够、容易轧住橡胶手套、外形不仿真及产品重量较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节型肌电手,它包括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手指节,与手指节连接的机械传动装置,支撑架,以及直流电机和电池,所述手指节由上指节、中指节和下指节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与手指节连接的联指板和联指轴,与食指下指节连接的扇形齿轮和传动板,以及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电机齿轮;所述支撑架包括球体座,在球体座内安置的万向球体和球体压板,以及在万向球体上安置的主体板;所述直流电机安置在主体板上,联指轴的一端安置在主体板上并安装于扇形齿轮中,电机齿轮安置在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板的另一端与拇指下指节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康复高科技产品,上肢伤残者使用后基本上可达到生活自理,可从事一般性工作。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型肌电手的每节手指在拿物受力时,不会向后翻,每节手指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在肌电自控操作下,可以拿取大物品及小物件。肌电自控操作灵活可靠,通过各档手指调节,可以打字、操作电脑,拨听电话,拿笔写字,绞毛巾洗脸,吃饭用餐,拿杯喝水,提物,炒菜,骑自行车等。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仍可进行单机械定位操作,照料生活。
本实用新型配置特制的硅橡胶手套,外形仿真美观,使用效果好,能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170℃,耐低温-28℃。将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型肌电手戴上手套后,即是一只新型仿真手,消除了以往伤残人安装肌电手后再要安装美容手的麻烦,减少了由此所增加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选用轻型铝合金材料制造,表面镀镍,其重量轻,耐用性好。本调节型肌电手的微型直流电机、电路系统、锂电池三者工作电压匹配,能充分发挥正常的特殊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型肌电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型肌电手的手指节由拇指1、食指2、中指3、无名指4和小指5组成,机械传动装置与手指节连接。本调节型肌电手装设支撑架、直流电机6和电池。
手指节由上指节21、中指节22和下指节23通过螺钉24相连接。手指节的上指节21、中指节22和下指节23之间的连接螺钉24是内置式的小螺钉,使得上、中、下各指节的连接处表面光滑。调整连接螺钉24,使各指节所产生的阻尼恰当,弯曲、伸直自如,在拿取物品时各指节不会向后翻动。手指节的指头呈圆弧形,例如每节指头都采用R4角度的圆头,以使手指头与橡胶手套内层更贴合,拿取物品更牢靠。
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与手指节连接的联指板7和联指轴8,与食指2下指节23连接的扇形齿轮9和传动板10,以及与扇形齿轮9相啮合的电机齿轮11。
支撑架包括球体座12、万向球体13、球体压板14和主体板16。在球体座12内安置球环15和万向球体13,万向球体13上装有支架131,在球体座12上安置球体压板14。主体板16与万向球体支架131连接,主体板16上装有斜置的支架161。
直流电机6安置在主体板16上。联指轴8与联指板7固定连接,联指轴8的一端安置在主体板16上并安装于扇形齿轮9中。电机齿轮11安置在直流电机6的输出轴上。传动板10的另一端与拇指1下指节23连接。扇形齿轮9外形呈流线型,经电机齿轮11带动,使整个肌电手产生张合动作,拿取物品。位于手腕部的万向球体13向下安置在球体座12内,可作360°的灵活转动和30°的倾斜,其装配容易,不会松动脱节,在使用过程中更显示其稳定牢固的优点,其使用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手指节的拇指1向手掌内侧偏置角度10°,拇指1偏置角度可使拇指1在弯曲过程中,拇指1上指节21同食指2和中指3的上指节21相碰合,使得姆指、食指、中指的上指节共同拿取物品,三个指节夹持物品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池为锂离子高容量电池,同时配置锂电池充电器,电池寿命长,经久耐用,能确保本肌电手的供电,充足电后一般可使用7天左右,在当今动力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权利要求1.一种调节型肌电手,它包括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手指节,与手指节连接的机械传动装置,支撑架,以及直流电机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节由上指节、中指节和下指节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与手指节连接的联指板和联指轴,与食指下指节连接的扇形齿轮和传动板,以及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电机齿轮;所述支撑架包括球体座,在球体座内安置的万向球体和球体压板,以及在万向球体上安置的主体板;所述直流电机安置在主体板上,联指轴的一端安置在主体板上并安装于扇形齿轮中,电机齿轮安置在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板的另一端与拇指下指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型肌电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上装有斜置的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型肌电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节的上指节、中指节和下指节之间的连接螺钉是内置式的小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型肌电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节的指头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型肌电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节的拇指向手掌内侧偏置角度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型肌电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离子高容量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型肌电手,它包括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手指节,与手指节连接的机械传动装置,支撑架,以及直流电机和电池。手指节由上指节、中指节和下指节通过螺钉相连接。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与手指节连接的联指板和联指轴,与食指下指节连接的扇形齿轮和传动板,以及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电机齿轮。支撑架包括球体座,在球体座内安置的万向球体和球体压板,以及在万向球体上安置的主体板。直流电机安置在主体板上。本实用新型在肌电自控操作下可以拿取物品、操作电脑、拨听电话、写字、用餐喝水等,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重量轻,配置橡胶手套后,其外形仿真美观。
文档编号A61F2/54GK2533822SQ0221675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2日
发明者吴焕林 申请人:吴焕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