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电弧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87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电弧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电弧杀菌装置,该液体指可被生物直接利用的液体,如食用液体和医用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冷电弧杀菌装置,包括气源装置、气液混合器、针对气体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一种管道分别依序连接上述三种装置,气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与气源装置连接,而其第二入口则与一种液源装置连通。
当气液混合体经过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的激发区域时,气液混合体中的气体被激发成为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具有极强的活性,可以有效的杀灭其周围的细菌或者病毒,而无数的气体被激发后形成群体作用,从而杀灭整个气液混合体中的细菌或病毒。在整个杀灭细菌和病毒的过程中仅仅通过激发液体中的气体来进行,无需加热条件,也几乎不产生热量,只是让气液混合体经过某一通道,除此以外,没有添加任何物质。
放电、辉光放电、场致电离、激光、燃烧、冲击波、真空紫外光、放射线等对气体的作用,均可激发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因此,针对气体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气源装置中的气体类型的选择也是多种的,例如空气、氧气和氮气等。空气取之不尽且取得容易,但上佳的选择应该是氧气,因为氧气易被激发,且会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很好的杀菌和消毒效果,它的出现,无疑有助于液体所进行的处理。
气液混合器可以是一种气体分布器,也可以是一种液体分布器。
气体分布器和液体分布器均为一种常规技术。气体分布器是控制气体在液体中的分散形态的装置,同样,液体分布器则是控制液体在气体中的分散形态的装置,这种分散形态与气体速度、液体速度以及分布器具体结构设计和分散原理都有直接关系。这些关于气体与液体混合和分布的技术,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报道,也有很多的具体结构可供选择,本实用新型强调的是应当选择气体和液体混合后,气泡细小,气泡分布密度大,气泡均匀分布,且混合效率高的那种气液混合器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
气源装置和气液混合器第一入口之间插接有一种气体喷射装置。
气体喷射装置的介入无疑可以获得气泡细小并均匀分布的气液混合体。
小气泡易被激发,气泡越小,同时气泡密度越大,则气液混合体中气体的比表面积越大,传质面积越大,气液混合体中的杀菌面积就越大,杀菌效果越好。
对于气体喷射装置的选择是多种的,可以直接采用分体的气体喷射器并将其与气液混合器连接,也可以将气液混合器增加一些可以产生喷射效果的结构设计,还可以直接采用具有喷射效果的气液混合器,例如气液混合器是一种文丘里管混合器,它由主管和副管组成,主管从左至右依序连接有至少四个段落,分别是柱形等容段A、正锥形收缩段、倒锥形扩张段和柱形等容段B,副管叉接在正锥形收缩段和倒锥形扩张段的结合部,气液混合器第一入口位于该叉接处,而第二入口以及出口则分别为柱形等容段A的前端口和柱形等容段B的后端口。
这种文丘里管混合器在获得气泡细化且均匀分布的气液混合体时,结构又极其简单,也便于工业化实施。
一种液体喷雾插接在液源装置和气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之间。
液体喷雾器本身就是一种气液混合器,它可以独立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液混合器。而在这里,我们却将液体喷雾器与气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连接,这样,实际上组成一种双级串联的气液混合器组。液体喷雾器所喷出的气液混合的喷雾在进入气液混合器时再次与气体混合,从而使气体在液体中混合的密度更大,粒度更细,分布得更均匀。此时,可以是气泡包裹着液滴,而众多液滴又包含着气泡。
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的具体选择可以是以下两种等离子体激发装置是一种具有通道的电磁波发生器。
激发装置是一种具有绝缘通道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它由绝缘通道、分置于该通道两侧的电极以及与该电极电连接的电源组成。
这是一种电场致作用的等离子体反应器。电极通电后产生电场,该电场穿过被绝缘材料隔离的管道而激发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泡。绝缘板从物理结构性和导电性上将电极与气液混合体加以隔离。
实际上,现有技术中常用这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对纯气体进行杀菌和消毒。
电极的结构形式以及材料选择是多种的,常规技术中的电极都可以选用,例如,导线、导电金属网、导电板、管状电极等。
而正负电极间的组合形式也可以是不同类形,既可以是同类组合,例如,电极板对电极板,电极网对电极网等;也可以是不同类(并类)组合,例如,电极板对电极网等。
而常规技术中的绝缘材料也大多可以采用,但要注意不会与气液混合体产生化学作用。常用的有玻璃、环氧树脂等。
电极板之间的放电间隙的选定是重要的。必须设计有效的放电间隙,而有效的放电间隙显然与电源的电压极为相关,电压越高,电场作用越大,有效的放电间隙就越大,同时,气泡也越易被激发,但是,伴随的是较高的电耗,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加以合理的平衡。
一种背压装置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组合在一起,背压装置的压力作用方向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通道中气液混合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背压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供选择,以下是其中三种背压装置或者是一种压力泵,此时压力泵出口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通道连通,或者是由激发装置进口端面积大于其出口端面积而组成,或者是由具有挡板的迷宫式通道组成。
当进口端面积大于其出口端面积时,此时激发装置的内腔呈现为一种锥形构造。
激发装置的通道可以是一种蛇形管道。
蛇形管道既有助于湍流,同时也可以延长被激发的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杀菌装置可有效杀灭液体中细菌和病毒,使被处理液体可以被直接利用,液体保存期较长,整个处理过程又极其简单,几乎不产生热量,被处理液体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乃至于感官性能都得以原封不动的保留。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气源装置 2气液混合器 21正锥形收缩段 22倒锥形扩张段 23副管 24第一入口 25第二入口 26出口 3或31等离子体激发装置 4液源装置实施例1,参照


图11.冷电弧杀菌装置,包括气源装置1、气液混合器2、针对气体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一种管道分别依序连接上述三种装置,气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24与气源装置1连接,而其第二入口25则与一种液源装置4连通。
上述气源装置1中的气体是空气。
上述液源装置4中的液体是一种果汁。
2.将气源装置1中的空气从气液混合器2第一入口24送入气液混合器2中,具体步骤为利用插接在气源装置1和气液混合器2之间的气体喷射装置将气源装置1中的空气加速后喷射入气液混合器2中。
同时将待处理的果汁从第二入口25送入气液混合器2中,具体步骤为利用与气液混合器2的第二入口25连接的液体喷雾器将待处理果汁先送入液体喷雾器中形成喷雾后送入气液混合器2中。
上述气液混合器2和气体喷射装置是一种文丘里管混合器,①该文丘里管混合器由主管和副管组成,主管从左至右依序连接有至少四个段落,分别是柱形等容段A、正锥形收缩段21、倒锥形扩张段22和柱形等容段B,副管23叉接在正锥形收缩段21和倒锥形扩张段22的结合部,气液混合器第一入口24位于该叉接处,而第二入口25以及出口26则分别为柱形等容段A的前端口和柱形等容段B的后端口。
②果汁从第二入口25进入并沿主管通道往前到达叉接处与因主道内的压力差而从副管23喷射到第一入口24的空气混合,并形成第一气液混合体继续经由主管道从出口26流入已经通电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内腔中。
3.第一气液混合体送入已经通电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内腔中后,从其出口获得第二气液混合体,上述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是一种具有绝缘材料隔离通道的电磁波发生器,它具有分置于通道两外侧的两个电极和电源,将该通道与气液混合器2出口连通,将气液混合体送入该通道中,并开通电磁波发生器以电磁波照射通道中流动的气液混合体。
同时还有一背压装置与激发装置3组合在一起,对从激发装置3内腔入口往出口方向正向流动的第一气液混合体施加一个与该流向相反的背压,背压压力小于与流向同向的正向压力。
背压装置是由激发装置3内腔进口端面积大于其出口端面积而组成。
4.将第二气液混合体脱气后,收集果汁并包装成品。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最佳实施例1.如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将图2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 1代替
图1中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
气源装置1中的气体是氧气。
液源装置4中的液体是牛奶。
2.将气源装置1中的氧气从气液混合器2第一入口24送入气液混合器2中,从其出口获得第一气液混合体。
3.第一气液混合体送入已经通电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1内腔中后,从其出口获得第二气液混合体,
上述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1是一种具有绝缘材料隔离通道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它具有分置于通道两外侧的两个电极和电源,将该通道与气液混合器出口连通,将第一气液混合体送入该通道中,同时对电极通电,使所形成的电场穿过气液混合体,从通道另一端的出口收集第二气液混合体。
背压装置是由具有挡板32的迷宫式通道组成。
4.将第二气液混合体脱气后,收集牛奶并包装成品。
本实施例未述部份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装置(1)、气液混合器(2)、针对气体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一种管道分别依序连接上述三种装置,气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与气源装置(1)连接,而其第二入口则与一种液源装置(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源装置(1)中的气体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氧气,还可以是氮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液混合器(2)可以是一种气体分布器,也可以是一种液体分布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液混合器(2)是一种文丘里管混合器,它由主管和副管组成,主管从左至右依序连接有至少四个段落,分别是柱形等容段A、正锥形收缩段21、倒锥形扩张段22和柱形等容段B,副管23叉接在正锥形收缩段21和倒锥形扩张段22的结合部,气液混合器(2)第一入口(24)位于该叉接处,而第二入口(25)以及出口(26)则分别为柱形等容段A的前端口和柱形等容段B的后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源装置(1)和气液混合器(2)第一入口(24)之间插接有一种气体喷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液体喷雾器插接在液源装置(5)和气液混合器(2)的第二入口(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是一种具有通道的电磁波发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是一种具有绝缘通道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它由绝缘通道、分置于该通道两侧的电极以及与该电极电连接的电源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背压装置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组合在一起,背压装置的压力作用方向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通道中气液混合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背压装置或者是一种压力泵,其出口端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通道连通,或者是由激发装置通道进口端面积大于其出口端面积而组成,或者是由具有挡板的迷宫式通道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通道是一种蛇形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电弧杀菌装置,该液体指可被生物直接利用的液体,如食用液体和医用液体,它具体包括气源装置、气液混合器、针对气体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一种管道分别依序连接上述三种装置,气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与气源装置连接,而其第二入口则与一种液源装置连通,该杀菌装置可有效杀灭液体中细菌和病毒,使被处理液体可以被直接利用,液体保存期较长,整个处理过程又极其简单,几乎不产生热量,被处理液体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乃至于感官性能都得以原封不动的保留。
文档编号A61L2/02GK2520864SQ02218930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8日
发明者朱榕璧, 饶平凡, 林向阳, 王卫平, 王中来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