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73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针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将针头组收纳在针筒本体内的安全针筒。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的针筒10主要包含有一针筒本体11、一可于针筒本体11内做有限推送行程I的推送杆12,及可刺穿人体的针头组13。该针筒本体11具有一凸出的颈部111。该针头组13具有一可供与颈部111固接的针头131、一中空的针体132,及可套盖针体132的针套133。借此,可以在针筒10完成注射后,重新以针套133套盖针体132,再将针头组13与针筒本体11分离后,各别收集、处理,避免针体132有刺伤人体,造成伤痛甚或是爱滋病、B型肝炎、C型肝炎……等疾病的感染。
但,针套133常有丢失、掉落的情形,且由于针套133可供针体132穿置的孔径相当有限,所以,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必须小心翼翼地作套设的动作,若稍有不慎或受外力作用,就会有刺伤医疗人员之虞。且,由于推送杆12只能行进至针筒本体11推送行程I的终点I1就无法再推移,因此,会有药剂或血液残留在针筒本体11的颈部111及针体132内,所以,只要针体132有刺伤人员的情形发生,将使感染的机率更为提升,而在使用安全上有严重的缺失。
因此,一种可将针头组收纳在针筒本体内的安全针筒结构设计,将可免除医护人员日常使用注射针筒的伤害与恐惧。诸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57752号“安全注射针筒构造”、公告第463639号“安全注射针筒改良结构”、公告第447310号“扭转回缩式安全注射针筒”、公告第445860号“安全针筒”、公告第420008号“安全注射针筒”……等专利案,都可以借由隐藏针头组的设计方式,避免刺伤人员。但,上述安全针筒虽然可以达到收纳针头组的目的,其却于实际制造使用时,仍存有以下缺失而亟待解决1.上述案件为了达到可以收拉针头组的目的,普遍采用了多个的组件连结针头组与推送杆,但,这种多组件的组合方式,除了会增加组装上的困扰外,且会增加材料、制造、检测成本,及提升产品的不良率,更会因为繁琐的组装程序,使组件被污染的机会大幅提升。
2.由于上述案件连结的组件相当多,因此,实际临床使用时,药剂或血液在各组件间的死腔内的残留量也会增加,也因而产生更多的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组件及避免药剂或血液残留的污染,而可保证使用安全的安全针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针筒,其包含有一针筒本体、一针座、一针头组、一与针筒本体内的孔道滑动配合的推送杆及一活塞;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孔道的管壁,及一由管壁一端径向凸出的挡止缘,该孔道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一邻近该入口端的大孔径段、一邻近出口端的小孔径段,及一界定于大孔径段与小孔径段间的肩部,该管壁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且该内表面相对小孔径段处形成一凹槽;该针座,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穿孔的周壁,及一由周壁一端径向凸出且抵靠在针筒本体肩部上的抵接缘,该周壁具有一反向于抵接缘的端面、一穿置在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一穿出针筒本体的外端部、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该内表面邻近抵接缘处设一卡槽,而该外表面邻近抵接缘处径向凸出有一与针筒本体凹槽卡固的凸肋;该针头组,具有一与针座穿孔连通且中空的针体;该推送杆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数沿轴线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与第二端面且与针筒本体管壁内表面接触的翼板,及一由第一端面沿轴线方向凸出的轴接段,该轴接段具有一凸出的第一卡榫,该第一卡榫与针座的卡槽卡抵;该活塞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插孔的内周面、一反向于内周面且可供与针筒本体内表面气密接触的外周面、一与针座抵接缘贴合的第一端面,及一反向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该推送杆的轴接段穿插于该插孔,该活塞的内周面与推送杆第一卡榫嵌合。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可设有一开放的出口端,该针座周壁更具有一穿置在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及一穿出针筒本体的外端部,该针头组更包含有一与针座外端部套接且与针体固接的针头,及一与针头套合且包覆针体的针套。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头可具有数沿轴线方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肋条,该针套具有一界定出一盲孔的围绕壁,及数由围绕壁内周面突出且与针头互相卡合的肋条,该围绕壁与针头的肋条抵触。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可设有一开放的出口端,该针座周壁更具有一穿置在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及其延伸段,该针头组更包含有一针套,该针体是部份穿置在针座的穿孔内,该针套是与针筒本体管壁相对于小孔径段的位置套合。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也可设有一封闭的出口端,及具有一贯穿出口端的针孔,该针座周壁更具有一穿置在部份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该针头组更包含有一针套,该针体是部份穿置在针座的穿孔内及穿经针孔,该针套是与针筒本体管壁相对于小孔径段的位置套合。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更可具有数沿管壁相对于小孔径段外表面轴线方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肋条,该针套具有一界定出一盲孔的围绕壁,及数由围绕壁内周面突出且与针筒本体管壁相互卡合的肋条,该围绕壁与针筒本体的肋条抵触。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活塞外周面可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缘、一第二端缘及由第一、二端缘内凹的弧度。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轴接段更可具有一邻近推送杆第一端面的第二卡榫,该活塞位于与推送杆第二卡榫及部份第一卡榫同时嵌合的第一位置或位于与第二卡榫嵌合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活塞与推送杆第一端面间可具有一缓冲间距。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表面邻近出口端处可设有环周轴向延伸的卡沟。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卡固段与针座穿孔具有一径宽渐缩且相互配合的锥度。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座的抵接缘具有一与针筒本体肩部贴靠的第一端侧、一反向于第一端侧且与活塞贴触的第二端侧,及一与针筒本体大孔径段抵触的端缘。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座内端部的外表面远离抵接缘处设有环周轴向延伸的卡沟。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的大孔径段邻近入口端处可设有一凸环。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翼板分别具有一靠近第一端面且沿径向内凹的切口。
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更可具有一接续轴接段延伸的卡固段,该卡固段反向于轴接段的一端设一开口形成一上、下颚,该上、下颚并具有一穿出针座且径向凸出的端缘,该卡固段插入该针座穿孔,该上、下颚以端缘卡抵在针座周壁的端面。借此,使推送杆能于推送行程终点时,以推送杆的卡固段与针座穿孔插合,及以推送杆的第一卡榫与针座卡槽卡抵,使推送杆与针座固结为一体,并于反向抽离推送杆的过程中,将针座与针头组收纳在针筒本体的孔道内。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针筒实已具有如下所列的优点及功效1.本实用新型除了针筒本体20、针头组40、推送杆50(70)及活塞60外,只利用了一个新设计的针座30,就可以达到连结针头组40与推送杆50(70)的目的。使本实用新型利用特殊的结构设计、精简的组件,提升安全针筒的实用性及组装的效率,降低组件被污染的机会,并能降低材料、组装、检测成本。
2.由于卡固段55具有一可供与穿孔31孔径配合的锥度,所以,卡固段55几乎会填塞整个穿孔31,使药剂能被活塞60及卡固段55几乎完全推挤出针筒本体20及针座30,因此,可以使药剂或血液残留的污染问题降至最低。

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针筒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一般针筒。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安全针筒一较隹实施例。
图3是该较隹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隹实施例一推送杆在一针筒本体的一孔道内推移。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隹实施例该推送杆以一卡固段与一针座的穿孔插合的情形。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隹实施例一活塞由第一位置被推移至第二位置,且该推送杆以轴接段一第一卡榫与针座的一卡槽卡合、及以一卡固段上、下颚的端缘卡抵在针座一端面的情形。
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隹实施例一针头组被推送杆抽离并收纳在针筒本体内。
图8是一剖视图,说明另一较隹实施例一推送杆在一针筒本体的一孔道内推移。
图9是一剖视图,说明另一较隹实施例一活塞由第一位置被推移至第二位置,且该推送杆以轴接段一第一卡榫与针座的一卡槽卡合的情形。
图10是一剖视图,说明另一较隹实施例一针头组被推送杆抽离并收纳在针筒本体内。
图11是一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隹实施例。
图1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隹实施例一针头组被推送杆抽离并收纳在针筒本体内。
图13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隹实施例。
图14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隹实施例。
图1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隹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全针筒的较隹实施例是包含一针筒本体20、一针座30、一针头组40、一推送杆50及一活塞60。
该针筒本体20具有一围绕一轴线X并界定出一孔道21的管壁22,及一由管壁22一端径向凸出的挡止缘23。该孔道21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211与一出口端212、一邻近该入口端211的大孔径段213、一邻近出口端212的小孔径段214,及一界定于大孔径段213与小孔径段214间的肩部215。该管壁22具有一内表面221及一外表面222,该内表面221相对小孔径段214处邻近肩部215形成有一凹槽223,且邻近出口端212处形成环周轴向延伸(齿轮状)的卡沟216,另于相对大孔径段213邻近入口端211处形成有一凸环217。
该针座30具有一围绕轴线X并界定出一穿孔31的周壁32,及一由周壁32一端径向凸出且抵靠在肩部215上的抵接缘33。该周壁32具有反向于抵接缘33的端面321、一可供穿置在小孔径段214内的内端部322、一穿出针筒本体20的外端部323、一内表面324与一外表面325,该内端部322的内表面324邻近抵接缘33处形成一卡槽326(参阅图4),该内端部322的外表面325径向凸出有一凸肋327,且外表面325远离抵接缘33处形成环周轴向延伸(齿轮状)的卡沟328。该穿孔31的孔径是沿内端部322朝外端部323的方向渐缩。该抵接缘33具有一可供与肩部215贴靠的第一端侧331、一反向于第一端侧331的第二端侧332及一可供与大孔径段213抵触的端缘333。
该针头组40具有一中空的针体41、一可供与针座30外端部323套接的针头42,及一与针头42套合且包覆针体41的针套43。该针头42具有数沿轴线方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肋条421。该针套43具有一界定出一盲孔431的围绕壁432,及数由围绕壁432内周面突出且与针头42互相卡合的肋条433,该围绕壁432可与针头42的肋条421抵触。
该推送杆50可滑动于孔道21内作有限推送行程I,并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面51与一第二端面52、数沿轴线方向延伸且连接第一端面51与第二端面52且与针筒本体20管壁22内表面221接触的翼板53、一由第一端面51沿轴线方向凸出的轴接段54,及一接续轴接段54延伸且可供与针座30穿孔31插合的卡固段55。该翼板53分别具有一靠近第一端面51且内凹的缺口531,且翼板53的径宽是由第一端面51朝第二端面52的方向渐缩,可减少推送杆50移动时与针筒本体20内表面221的摩擦阻力。该轴接段54具有一远离第一端面51的第一卡榫541,及一邻近第一端面51的第二卡榫542,及一形成在第一卡榫541中间供弹性压缩的孔洞543。该卡固段55则配合穿孔31孔径具有一径宽渐缩的锥度,且该卡固段55反向于轴接段54的方向并具有形成一开口551的一下颚552、一上颚553,使下颚552、上颚553分别具有弹张力,且各别形成有一可穿出针座30且径向凸出的端缘554、555。
该活塞60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插孔61的内周面62、一反向于内周面62且可供与针筒本体30内表面221气密接触的外周面63、一可在推送行程I接近终点I1时与针座30抵接缘33的第二端侧332贴合的第一端面64,及一反向于第一端面64的第二端面65。该插孔61可供与推送杆50轴接段54穿插,及以内周面62与推送杆50轴接段54的第一卡榫541部份嵌合,且与第二卡榫542完全嵌合,使活塞60可于推送行程I的行进中,位于可供与第二卡榫542及部份第一卡榫541同时嵌合的第一位置I11(如图4、图5),而于推送行程I终点I1时位于与第二卡榫542嵌合的第二位置I12(如图6)。该第二端面65与推送杆50第一端面51间具有一可供活塞60退缩容纳的缓冲间距。该外周面63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缘631、一第二端缘632,及由第一、第二端缘631、632间内凹的弧度,使第一、第二端缘631、632径宽稍大于针筒本体20孔道21,而能与针筒本体20内表面221气密接触。
参阅图4,组装时,只须由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入口端211置入针座30,使针座30外端部323由出口端212穿出针筒本体20,及以内端部322穿置在孔道21的小孔径段214内,并以抵接缘33第一端侧331抵靠在肩部215上、以抵接缘33的端缘333与针筒本体20大孔径段213抵触,且针座30内端部322的外表面325与针筒本体20小孔径段214邻近出口端212的位置各具有相互配合的环周轴向延伸且呈齿轮状的卡沟328、216,可防止针座20与针筒本体20相互作圆周方向滑动。就可以将针座30定位在针筒本体20内。最后,将推送杆50穿置入针筒本体20孔道21内,就可以简易地完成组装的动作。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市面上的抛弃式针头组,因此,使用时,只须将针头组40的针头42迫固在针座30外端部323上,并推压推送杆50,使推送杆50及活塞60在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内作有限的推送行程I,并于推移过程中注射药剂。参阅图5,当推送杆50及活塞60推移至邻近大孔径段213终点时,卡固段55会逐渐穿置入针座30的穿孔31内,会受限于穿孔31的锥度,而压缩卡固段55的下颚552、上颚553,使下颚552、上颚553及端缘554、555利用开口551形成的间距收缩在穿孔31内。当推送杆50及活塞60推移至第一端面64抵靠在抵接缘33上时,会形成一阻力告知注射程序已完成,此时,因为活塞60是以第一端面64迫压在抵接缘33上,且由于卡固段55具有一可供与穿孔31孔径配合的锥度,所以,该活塞60的第一端面64与抵接缘33的第二端侧332气密接触,且卡固段55填塞整个穿孔31的孔径,使药剂被活塞60及卡固段55几??完全推挤出针筒本体20及针座30。
参阅图6,当药剂注射完成后,只要对推送杆50稍加施力,迫压推送杆50移动至推送行程I的终点I1,就可以在推送杆50进移迫挤活塞60的过程中,使活塞60第一端面64受阻于针座30的抵接缘33,而由图4、图5所示位于与第二卡榫542及部份第一卡榫541同时嵌合的第一位置I11,退移至只与第二卡榫542嵌合的第二位置I12,并利用与推送杆50第一端面51间的缓冲间距,提供活塞60被挤压时产生退缩所需的空间裕度,避免有妨碍推送杆50推移,或有反向推移推送杆50的情形。
此时,该推送杆50的卡固段55会完全穿置入针座30的穿孔31内,并与穿孔31孔径配合,除了可以利用卡固段55与穿孔31的紧配合,形成第一个卡制点外,该推送杆50的第一卡榫541恰能与针座30的卡槽326卡固,形成第二个卡制点,同时,该下颚552、上颚553的端缘554、555也会穿出针座30,借由下颚552、上颚553的弹张力,使端缘554、555卡抵在针座30周壁32的端面321上,形成第三个卡制点,使推送杆50利用三个卡制点与针座30稳固的结合为一体。
参阅图7,借此,只要反向抽离推送杆50,就可以带动针座30的凸肋327滑脱出卡槽223,使针座30在不受卡制的情形下,脱离针筒本体20的小孔径段214,并随推送杆50继续退移,而带动针头组40滑行于孔道21内,使针座30与针头组40能收纳在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内,当推送杆50退移至邻近推送行程I的起点I2,推送杆50第一端面51卡止于大孔径段213内表面221的凸环217,使针头组40尤其是尖锐的针体41完全隐藏在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此时,只须以针筒本体20的管壁22为抵靠点,施力折压推送杆50,就可以顺沿翼板53缺口531的结构位置,折断推送杆50,将针头组40留置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内,使丢弃的针筒能以针筒本体20的管壁22隔离针头组40,免除医护人员使用传统针筒后,因为收拾针头组而与针体接触,导致受伤、感染的危险。
另外,参阅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隹实施例,其与第一较隹实施例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不同处只在于该推送杆70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面71与一第二端面72、数沿轴线方向延伸且连接第一端面71与第二端面72且与针筒本体20管壁22内表面221接触的翼板73,及一由第一端面71沿轴线方向凸出的轴接段74。该翼板73分别具有一靠近第一端面71且沿径向内凹的切口731。该轴接段74具有一远离第一端面7 1的第一卡榫741,及一邻近第一端面71的第二卡榫742,及一形成在第一卡榫741中间供弹性压缩的孔洞743。
参阅第图9、图10,借此,同样只须迫压推送杆70移动至推送行程I的终点I1,就可以在推送杆70进移迫挤活塞60的过程中,使活塞60第一端面64受阻于针座30的抵接缘33,并由图9所示位于与第二卡榫742及部份第一卡榫741同时嵌合的第一位置I11,退移至第图10只与第二卡榫742嵌合的第二位置I12,并以第一卡笋741与针座30的卡槽326卡固,使推送杆70利用此一卡固作用与针座30稳固的结合为一体。此时,只要反向抽离推送杆70,就可以带动针座30脱离针筒本体20的小孔径段214,并带动针头组40滑行于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内,当推送杆70退移至邻近推送行程I的起点I2,推送杆50第一端面51卡止于大孔径段213内表面221的凸环217,使针头组40尤其是尖锐的针体41完全隐藏在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且只须以针筒本体20的管壁22为抵靠点,施力折压推送杆70,就可以顺沿翼板73切口731的结构位置,折断推送杆70,将针头组40留置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内,使丢弃的针筒能以针筒本体20的管壁22隔离针头组40。
参阅图11、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中,该针筒本体20形成有一具适当长度小孔径段218且端缘219全开的出口端212,及数沿管壁22相对于小孔径段218外表面轴线方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肋条224。该针座30周壁32更具有一穿置在小孔径段218内的内端部320及其延伸段329。该针头组40省略了针头42的设置,使部份针体41直接穿置在针座30内端部320及其延伸段329的穿孔31内。该针套43是与针筒本体20相对于小孔径段218的管壁22套合,及以肋条433与针筒本体20的肋条224相互卡合,使围绕壁432可与针筒本体20的肋条224抵触。借此,除了可以简化组件外,且当推送杆50于推送行程终点时,同样能与针座30卡固为一体,并于推送杆50反向移动的过程中抽离针座30及针体41,使针体41收纳在针筒本体20的孔道21内。
参阅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该第四较佳实施例是应用在极小容量的注射器(如容量1CC的注射器),其分别与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不同处只在于该针筒本体20、针座30、针体41、推送件70、活塞60的尺寸较小,且在造型上因尺寸较小而有些微差距。
参阅图14、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六较佳实施例,该第五、六较佳实施例是分别应用在一般容量及极小容量的注射器,其主要是使针筒本体20形成有一具适当长度小孔径段218端缘219封闭的出口端212,该封闭端缘219具有一供针体41穿通的针孔210。该针座30周壁32具有一穿置在部份针筒本体20小孔径段218内的内端部320,该针头组40的针体41直接穿置在针座30内端部320的穿孔31内及穿经针孔210而穿出针筒本体20,借此,使针体41获得稳固的定位。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针筒,其包含有一针筒本体、一针座、一针头组、一与针筒本体内的孔道滑动配合的推送杆及一活塞;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孔道的管壁,及一由管壁一端径向凸出的挡止缘,该孔道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一邻近该入口端的大孔径段、一邻近出口端的小孔径段,及一界定于大孔径段与小孔径段间的肩部,该管壁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且该内表面相对小孔径段处形成一凹槽;该针座,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穿孔的周壁,及一由周壁一端径向凸出且抵靠在针筒本体肩部上的抵接缘,该周壁具有一反向于抵接缘的端面、一穿置在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一穿出针筒本体的外端部、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该内表面邻近抵接缘处设一卡槽,而该外表面邻近抵接缘处径向凸出设有一与针筒本体凹槽卡固的凸肋;该针头组,具有一与针座穿孔连通且中空的针体;该推送杆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数沿轴线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与第二端面且与针筒本体管壁内表面接触的翼板,及一由第一端面沿轴线方向凸出的轴接段,该轴接段具有一凸出的第一卡榫,该第一卡榫与针座的卡槽卡抵;该活塞具有一围绕一轴线并界定出一插孔的内周面、一反向于内周面且可供与针筒本体内表面气密接触的外周面、一与针座抵接缘贴合的第一端面,及一反向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该推送杆的轴接段穿插于该插孔,该活塞的内周面与推送杆第一卡榫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设有一开放的出口端,该针座周壁更具有一穿置在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及一穿出针筒本体的外端部,该针头组更包含有一与针座外端部套接且与针体固接的针头,及一与针头套合且包覆针体的针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头具有数沿轴线方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肋条,该针套具有一界定出一盲孔的围绕壁,及数由围绕壁内周面突出且与针头互相卡合的肋条,该围绕壁与针头的肋条抵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设有一开放的出口端,该针座周壁更具有一穿置在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及其延伸段,该针头组更包含有一针套,该针体是部份穿置在针座的穿孔内,该针套是与针筒本体管壁相对于小孔径段的位置套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设有一封闭的出口端,及具有一贯穿出口端的针孔,该针座周壁更具有一穿置在部份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的内端部,该针头组更包含有一针套,该针体是部份穿置在针座的穿孔内及穿经针孔,该针套是与针筒本体管壁相对于小孔径段的位置套合。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更具有数沿管壁相对于小孔径段外表面轴线方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肋条,该针套具有一界定出一盲孔的围绕壁,及数由围绕壁内周面突出且与针筒本体管壁相互卡合的肋条,该围绕壁与针筒本体的肋条抵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活塞外周面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缘、一第二端缘及由第一、二端缘内凹的弧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轴接段更具有一邻近推送杆第一端面的第二卡榫,该活塞位于与推送杆第二卡榫及部份第一卡榫同时嵌合的第一位置或位于与第二卡榫嵌合的第二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活塞与推送杆第一端面间具有一缓冲间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小孔径段内表面邻近出口端处设有环周轴向延伸的卡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卡固段与针座穿孔具有一径宽渐缩且相互配合的锥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座的抵接缘具有一与针筒本体肩部贴靠的第一端侧、一反向于第一端侧且与活塞贴触的第二端侧,及一与针筒本体大孔径段抵触的端缘。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座内端部的外表面远离抵接缘处设有环周轴向延伸的卡沟。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本体的大孔径段邻近入口端处设有一凸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翼板分别具有一靠近第一端面且沿径向内凹的切口。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更具有一接续轴接段延伸的卡固段,该卡固段反向于轴接段的一端设一开口形成一上、下颚,该上、下颚并具有一穿出针座且径向凸出的端缘,该卡固段插入该针座穿孔,该上、下颚以端缘卡抵在针座周壁的端面。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针筒,包括有一针筒本体、一穿出针筒本体的针座、一与针座固接的针头组、一可于针筒本体内作有限推送行程的推送杆及一与推送杆固接的活塞。该针座内表面设一卡槽,而该外表面径向凸出设有与针筒本体的凹槽卡固的凸肋;该推送杆具有与针筒本体管壁内表面接触的翼板,及一凸出的轴接段,该轴接段具有一凸出的第一卡榫,该第一卡榫与针座的卡槽卡抵;该活塞可供与针筒本体内表面气密接触,该活塞的内周面与推送杆第一卡榫嵌合。当推送杆于推送行程终点时,可与针座卡固为一体,并于推送杆反向移动的过程中抽离针座及针头组,使针头组收纳在针筒本体的孔道内。本实用新型可简化组件及避免药剂或血液残留的污染,从而保证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61M5/31GK2576250SQ0225239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3日
发明者许明正, 许沛扬 申请人:许明正, 许沛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