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温输液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03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调温输液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医疗上的自调温输液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是医护人员给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无论内科、外科、小儿科等都广泛采用,可是当室内温度低于15℃时,特别是冬季,由于液体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较大,这时输液会给病人带来一些不适,如穿刺部位发红、发凉、疼痛、局部血管发硬等反应,要减少这些反应只有将液体加热,现在采用的手段是,有的人将输液管缠绕在装有热水的瓶体上,也有的人将输液管局部放在热水瓶口上或热水带上,以缩小液体与人体的温差,可是物体本身不能保持恒温,水凉了还需更换,这样不仅麻烦,而且液体温度也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的不足而研制的一种自调温输液加热器,包括电源变换器,它将220V交流电变换为12V-24V直流电,为整机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其结构特点是它还有温度控制器17、加热头8和电热毛巾9,温度控制器外壳正面有加热指示灯D1,电源指示灯D2、加热温度显示5、设定温度显示6及加热温度调整按钮S1、S2,侧面有输出插座14和电源插座16,外壳内装有电路板;加热头有保温外壳18,保温外壳内有传热器19,传热器内有瓷管21,瓷管内有加热电阻丝20,传热器上有温度传感器22,外壳上面有凹槽23,下面有控制输入线24和电热毛巾插座25;电热毛巾9采用电阻丝加热,电阻丝平布在两层毛巾之间,毛巾一侧有插头;电源变换器1、温度控制器17、加热头8和电热毛巾9四者之间均用控制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当液体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较大时,用该产品能提高液体温度,可避免患者由于输液带来的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发红、发凉、疼痛等症状均可得到缓解。
2、该产品温度可调,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需要进行调节,并保持恒温,这样不仅促进药物溶解,而且有利于患者吸收。
3、该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头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头A-A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器F向视图图8是另一种结构的温度控制器示意图图9是另一种结构的温度控制器K向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头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1电源变换器 2三端稳压器IC33振荡器IC14单片机IC25加热温度显示DSP1、DSP26设定温度显示DSP3、DSP47电子开关Q10、Q118加热头 9电热毛巾 10另一种结构的温度控制器 11加热指示灯D112电源指示灯D213加热温度调整按钮S1、S214输出插座 15保险管座 16电源插座(插头) 17温度控制器18加热头保温外壳 19传热器 20加热电阻丝RT121瓷管 22温度传感器TR123凹槽 24控制输入线 25电热毛巾插座 26输液管 27注射针头IC1型号为17555 IC2型号为89C2051 IC3型号为790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电源变换器1、温度控制器17、加热头8和电热毛巾9四部分组成的。电源变换器为公知技术,不再描述;如图4、5所示,加热头8有保温外壳18,外壳内有传热器19,传热器内有瓷管21,瓷管内有加热电阻丝20即RT1,传热器上有温度传感器22即TR1,保温外壳上面有凹槽23,下面有控制输入线24和电热毛巾插座25;电热毛巾9采用电阻丝加热,电阻丝平布在二层毛巾之间,毛巾一侧有插头,以便与加热头上的电热毛巾插座25插接;如图6、7所示,温度控制器17外壳的前面有加热指示灯11即D1、电源指示灯12即D2、加热温度显示5即DSP1、DSP2、设定温度显示6即DSP3、DSP4及加热温度调整按钮S1、S2,外壳的侧面有输出插座14和电源插座16,外壳内装有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如图8、9所示,它是另一种结构的温度控制器10,控制器10外壳前面与控制器17外壳前面相同,背面有输出插座14、保险管座15和电源插座16,外壳内装有降压变压器220V/12-24V、整流、滤波电路及控制电路、显示电路。使用时如果采用温度控制器10,电源变换器省略不用,因为降压、整流、滤波电路与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都集中装在一个壳体内了。
如图2所示,电路原理为市电220V经电源变换器1降压、整流、滤波后变换为12V-24V直流电源,直接为加热头8和电热毛巾9供电,12V-24V直流电源又经三端稳压器2即IC3稳压为负5V稳定电压,为振荡器3即IC1、单片机4即IC2及加热温度显示5即DSP1、DSP2和设定温度显示6即DSP3、DSP4供电;振荡器IC1输出频率信号送至单片机IC2的输入端,经IC2处理后,输出温度控制信号,控制电子开关7的通断,通过电子开关的通断控制加热头中的加热电阻丝RT1,加热头中的温度传感器TR1又输出加热温度信号,此信号反馈至IC1,去控制IC1的振荡频率,使之保持恒温,IC2还输出数字信号以显示加热温度和设定温度。
如图3所示,控制与显示电路的具体结构为电源指示灯D2一端通过电阻R10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源正负极之间接电容C7,IC3的1脚接电源正极,2脚接电源负极,3脚接至稳压输出负5V,IC1的4、8脚接电源正极,1脚接稳压输出负5V,2、6脚相连,并与电容C5、电阻R5相接,R5另一端接7脚,C5的另一端接稳压输出负5V,7脚通过温度传感器TR1接电源正极,5脚通过电容C4接稳压输出负5V,IC1的3脚通过电阻R12接IC2的9脚,IC2的20脚接电源正极,10脚接稳压输出负5V,1脚接电容C1负极,C1负极通过电阻R11接至稳压输出负5V,电容C1正极接电源正极,电容C6正极接电源正极,C6负极接至稳压输出负5V,2、3、6、7脚分别通过电阻R6、R7、R8、R9接Q1、Q2、Q3、Q4的基极,Q1、Q2、Q3、Q4的集电极分别接至数码管DSP1、DSP2、DSP3、DSP4的3、8脚,Q1、Q2、Q3、Q4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1、R2、R3、R4接电源正极,4、5脚分别接晶振J1,并通过电容C2、C3接稳压输出负5V,6、7脚通过按钮S1、S2、接至8脚,13-19脚分别接至数码管A、B、C、D、E、F、G笔划输入端,12脚与稳压输出负5V之间接加热指示灯D1,12脚又通过电阻R13接至电源正极,11脚通过电阻R14接Q10的基极,Q10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5接至电源正极,Q10的集电极接Q11的基极,又通过电阻R16接电源负极,Q11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Q11的集电极通过加热头内的电阻丝RT1接电源正极,电热毛巾JK1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电源负极,温度传感器TR1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至IC1的7脚。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控制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温度设定和显示,另一部分是温度检测和显示。为了方便控制加热温度,控制器上设有温度设定按钮S1和S2,用来调整设定温度,温度设定可在20℃-99℃之间任意设定,如设定温度为50℃-70℃时,输出的药液温度只有29℃-33℃。设定温度由数码管DSP3、DSP4以摄氏温度直接显示出来;温度检测电路由加热电阻丝RT1和振荡器IC1组成,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装在加热头内的加热电阻丝的阻值即随着变化,振荡器IC1的振荡频率也随着变化,这个随温度变化的频率由IC1的3脚输出,经R12输入到单片机IC2的9脚,经IC2运算处理后,加热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由数码管DSP1、DSP2显示出来,同时IC2的11脚输出控制电平,去控制电子开关Q10、Q11导通或截止,Q10、Q11控制加热电阻丝RT1,加热头内的温度传感器TR1又输出温度信号反馈至IC1,去控制IC1的振荡频率,使之保持恒温。
使用时,先将电源变换器1、温度控制器17、加热头8及电热毛巾9插接好,参见图10,再将输液管26靠近注射针头27处卡放在加热头上的凹槽23内,然后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D2亮,开始工作,当检测到加热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IC2的12脚输出低电平,加热指示灯D1灭,同时IC2的11脚输出高电平,Q10截止,Q11也截止,自动停止加热。加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当加热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IC2的12脚输出高电平,加热指示灯D1亮,同时IC2的11脚输出低电平,Q10导通,Q11也导通,自动开始加热。输液时,如室内温度较低,即可将电热毛巾插接上,毛巾的加热温度为30℃,把毛巾盖在输液处。如室内温度较高,电热毛巾可以不用。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药液始终保持恒温。
权利要求1.一种自调温输液加热器,包括电源变换器,它将220V交流电变换为12V-24V直流电,为整机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它还有温度控制器17、加热头8和电热毛巾9,温度控制器外壳正面有加热指示灯D1,电源指示灯D2、加热温度显示5、设定温度显示6及加热温度调整按钮S1、S2,侧面有输出插座14和电源插座16,外壳内装有电路板;加热头有保温外壳18,保温外壳内有传热器19,传热器内有瓷管21,瓷管内有加热电阻丝20,传热器上有温度传感器22,外壳上面有凹槽23,下面有控制输入线24和电热毛巾插座25;电热毛巾9采用电阻丝加热,电阻丝平布在两层毛巾之间,毛巾一侧有插头;电源变换器1、温度控制器17、加热头8和电热毛巾9四者之间均用控制线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温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控制与显示电路的具体结构为电源指示灯D2一端通过电阻R10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源正负极之间接电容C7,IC3的1脚接电源正极,2脚接电源负极,3脚接至稳压输出负5V,IC1的4、8脚接电源正极,1脚接稳压输出负5V,2、6脚相连,并与电容C5、电阻R5相接,R5另一端接7脚,C5的另一端接稳压输出负5V,7脚通过温度传感器TR1接电源正极,5脚通过电容C4接稳压输出负5V,IC1的3脚通过电阻R12接IC2的9脚,IC2的20脚接电源正极,10脚接稳压输出负5V,1脚接电容C1负极,C1负极通过电阻R11接至稳压输出负5V,电容C1正极接电源正极,电容C6正极接电源正极,C6负极接至稳压输出负5V,2、3、6、7脚分别通过电阻R6、R7、R8、R9接Q1、Q2、Q3、Q4的基极,Q1、Q2、Q3、Q4的集电极分别接至数码管DSP1、DSP2、DSP3、DSP4的3、8脚,Q1、Q2、Q3、Q4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1、R2、R3、R4接电源正极,4、5脚分别接晶振J1,并通过电容C2、C3接稳压输出负5V,6、7脚通过按钮S1、S2、接至8脚,13-19脚分别接至数码管A、B、C、D、E、F、G笔划输入端,12脚与稳压输出负5V之间接加热指示灯D1,12脚又通过电阻R13接至电源正极,11脚通过电阻R14接Q10的基极,Q10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5接至电源正极,Q10的集电极接Q11的基极,又通过电阻R16接电源负极,Q11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Q11的集电极通过加热头内的电阻丝RT1接电源正极,电热毛巾JK1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电源负极,温度传感器TR1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至IC1的7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调温输液加热器,其特征为它由电源变换器、温度控制器、加热头和电热毛巾组成。电源变换器将220V交流电变换为12V-24V直流电,为整机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温度控制器的外壳上有操作、显示、插接器件,外壳内装有由集成块和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电路板;加热头的保温外壳内有传热器、传热器内有瓷管,瓷管内有加热电阻丝,传热器上有温度传感器,保温外壳上有凹槽和插接器件;电热毛巾内有加热电阻丝,毛巾一侧有插头;电源变换器、温度控制器、加热头和电热毛巾四者之间均用控制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5/44GK2577869SQ0228421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永刚, 王焕然 申请人:王永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