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74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尤指一种人体用真空吸引机中,增设有安全阀装置与消音过滤器的结构。
习知人体用真空吸引机存有下述缺陷一、当泵气装置持续排气吸引,往往因吸力过大或时间过久,造成乳房、皮肤与肌肉疼痛或受伤,严重者可能造成皮肤或肌肉组织受伤或坏死;习知真空吸引机使用时,当使用者感觉吸力过当时,即便马上把主机电源切断,仍需数秒到数十秒后该压力才能逐渐退去,使用上仍不尽理想安全。
二、习知人体用真空吸引机,因罩杯内的空气被泵气装置持续外吸,导致罩杯内可能存在的杂物、毛屑等会一并被吸入泵气装置,往往容易造成泵气装置的损坏。
三、习知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空气在抽送时,往往因空气的快速移动产生相当大的共呜噪音,造成使用时听觉的不舒适感。
发明人有鉴于前述诸多缺陷,特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以本实用新型的提出,能有效解决前述缺陷,以提升该项产品的功能更理想完美。
本实用新型目的另一为于该真空吸引机的罩杯与泵气装置间,增设有安全阀装置,该安全阀装置具有手动启闭功能,如此,当泵气装置持续吸引乳房或肌肉,因吸力过大造成乳房或肌肉有疼痛感时,使用者可由手动压按该安全阀装置以达快速泄压的作用,防止乳房或肌肉组织受伤,以达使用安全与舒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再一为于真空吸引机的管路间,增设有消音过滤器,由消音过滤器内部的棉体结构,可有效阻绝过滤杂物与毛屑,以避免被抽吸至泵气装置造成损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另再一为于真空吸引机的管路间,增设有消音过滤器,由消音过滤器内部的棉体结构,可有效降低空气流通的共呜现像,以达降低气流噪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该人体用真空吸引机,主要包括有泵气装置、管路与两罩杯,该泵气装置具有吸气抽气的作用,管路连接于泵气装置与两罩杯间,以便泵气装置可就两罩杯达成泵气的作用于泵气装置与两罩杯间的管路处,设置有安全阀装置,该安全阀装置,主要是于四叉管体中的一支管中,形成有一中空管,该中空管顶端略具缩口,其内部组设有压按元件、弹簧与底座,其中,该压按元件顶端设有压部,中段设有直立的凸肋,各凸肋间设有直立的凹槽,另环设有一油封,至于弹簧则是叠设于压按元件与底座之间,该底座上设有挡环,中空管内环壁设有直立凹槽。
该管路间,增设有消音过滤器,利用将两个对应的中空壳体接合,其内存的空间则装设有棉体,而壳体外侧端分别设有接管,以与管路连接。
该泵气装置由管路适当连接有电磁阀与真空吸力调节装置,该电磁阀可具有间断启闭泵气的作用,而真空吸力调节装置则是可提供使用者自行设定吸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其确实可获致安全使用、快速泄压、阻隔杂物、延长泵气装置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噪音等诸多目的。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阀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阀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为本创作安全阀装置的立体局部剖面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阀装置的另一立体局部剖面图。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阀装置的顶视图。
图7是为第六图A-A剖面图。
图8是为第六图B-B剖面动作状态图。
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消音过滤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消音过滤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为本实用新型消音过滤器的剖面结构图。
图12是为本实用新型消音过滤器的剖面动作图。
1 泵气装置 11 电磁阀12 真空吸力调节装置 2 管路3 安全阀装置 31 支管32 支管 33 支管34 支管 341中空管342缩 343凹槽349直立凹槽 35 压按元件351压部 352凸肋353凹槽 354油封36 弹簧 37 底座371挡环 4 罩杯41 管路 5 消音过滤器51 中空壳体 511接管52 壳体 521接管53 棉体本案特征在于
于泵气装置1与两罩杯4间的管路2处,设置有一安全阀装置3,请配合图2及图3所示,该安全阀装置3,主要是于一四叉管体中,设有四支管31、32、33、34,该支管31由管路2连接至泵气装置1,而支管32与支管33是分别相对连接至罩杯4的管路41处,另支管34则是上下对应贯穿且两对应末端都形成中空管341,该中空管341顶端略具缩口342,顶端设有凹槽343;中空管341的内部组设有压按元件35、弹簧36与底座37,其中,该压按元件35顶端设有压部351,中段设有直立的凸肋352,各凸助352间设有直立的凹槽353,另环设有一油封354,至于弹簧36则是叠设于压按元件35与底座37之间,该底座37上设有挡环371,可用于定位弹簧36。
如图4、图5所示,是在说明该支管34内部的结构,该支管34内的内环壁面设有直立凹槽349,该直立凹槽349未连通至支管34顶部,当安全阀装置3处于常态结构,即弹簧36的张力令压按元件35形成上顶的状态时,该直立凹槽349的顶端需不超过油封354的高度,如此方能确保油封354下方的密闭;反之,当将压按元件35压下时,油封354的位置将下移并超过直立凹槽349,形成支管34内部的油封354失去效用,支管34内可形成通路。
如图6及图7所示,是为安全阀装置3的常态结构,弹簧36因被安装于压按元件35与底座37间,由弹簧36的张力可令压按元件35持续上顶,配合压按元件35,形成中空管341顶面被封闭且内部被油封354密封的状态,此时安全阀装置3未发挥作用。
为避免发生伤害,可适当设定弹簧36的弹力系数,当泵气装置1吸引空气过多,特别是超过弹簧36的弹力系数时,如图8所示,安全阀装置3将自动产生作用,该压按元件35将被朝内部吸引下沉,导致弹簧36压缩下移,由于油封354下移超过直立凹槽349的高度,形成支管34内部的油封354失去效用,且因压按元件35上设有直立的凸肋352与凹槽353,终而导致压按元件35内、外形成通路,压力与空气可由此流通,以达快速泄压的自动目的。另该泄压功能,也可采手动方式为之,只需简单的压下压按元件35,同样可达到前述目的与功效。
另于管路2间,增设有消音过滤器5,其结构如图9、
图10、
图11所示,利用将两个对应的中空壳体51、52接合,其内存的空间装设有棉体53,而壳体51、52外侧端分别设有接管511、521,与管路2连接。该消音过滤器5的连接位置,可参考如
图1的连接位置。
当空气流经消音过滤器5时,如
图12所示,空气可穿经棉体53,由于棉体53的设置,不但杂物毛屑可被阻绝,更因棉体53具吸音与消除共呜的作用,故可有效降低噪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其确实可获致安全使用、快速泄压、阻隔杂物、延长泵气装置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噪音等诸多目的,具有突破性的优点,确具首创的功效,极为实用,已突显其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有泵气装置、管路与两罩杯,管路连接于泵气装置与两罩杯间,其特征在于于泵气装置与两罩杯间的管路处,设置有安全阀装置,该安全阀装置,主要是于四叉管体中的一支管中,形成有一中空管,该中空管顶端略具缩口,其内部组设有压按元件、弹簧与底座,其中,该压按元件顶端设有压部,中段设有直立的凸肋,各凸肋间设有直立的凹槽,另环设有一油封,至于弹簧则是叠设于压按元件与底座之间,该底座上设有挡环,中空管内环壁设有直立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路间,增设有消音过滤器,该消音过滤器由两个对应的中空壳体接合,其内存的空间则装设有棉体,而壳体外侧端分别设有接管,与管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泵气装置由管路适当连接有具有间断启闭泵气的电磁阀与提供使用者自行设定吸力大小的真空吸力调节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人体用真空吸引机的结构,该种具有丰胸、拔罐、提臀等多重功效的人体用真空吸引机,主要包括有两罩杯、管路与泵气装置等,本实用新型特别是在两罩杯连结处增设有安全阀装置,以及,于各管路间设有消音过滤器;如是,当泵气装置抽吸过多气体,导致罩杯内吸力过大超过人体可承受的范围时,能以自动或手动的方式令安全阀装置强制形成通路,以达快速泄压的安全防护效能;至于消音过滤器的特殊结构则具有可降低气体通过噪音与过滤杂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改进习知缺点,有助于提升该产品的实用性与进步性。
文档编号A61H7/00GK2590580SQ0229346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尹维振 申请人:尹维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