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甾体为有效成分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治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37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甾体为有效成分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治疗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以特定的甾体即倍他米松和氢化可的松为有效成分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治疗剂以及以甾体为有效成分的用于治疗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的结膜下注射剂。
背景技术
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是一种导致失明的难治性疾病,其中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症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为主要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
增龄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以下称为[AMD])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黄斑部发生的一种疾病。它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龄者中,近年来由于它作为高龄者的视力低下以及失明的主要原因而备受关注。AMD中包括以下类型在黄斑长出由脉络膜由来的新生血管,发生出血或渗出等的渗出型;和与脉络膜血管新生无关的,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脉络膜毛细血管板的萎缩的萎缩型。渗出型是由于在高龄者的黄斑部,从脉络膜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或者是在视网膜下伸展新生血管而导致出血或渗出型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症(diabetic retinopathy;以下称为[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近年来占到了成年人失明疾病的第一位。随着人口的高龄化,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也在延长,DR的发病频率也在上升。DR是视网膜血管病,从毛细血管水平的细小血管病变开始发病。血管病症的初期病变是单纯视网膜症。随着病变的进行,毛细血管的逐渐闭塞状态被称为前增生视网膜症。随着血管闭塞的扩大,发生视网膜的缺血,视网膜玻璃体中形成新血管的发病状态被称为增生性视网膜症。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以下称为[PVR])是裂孔原性视网膜脱落后继发的重度合并症。虽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的发病频度为视网膜脱落的5~10%,但近年来随着玻璃体手术的普及有增加的倾向。这种疾病的本质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非血管由来细胞的增生,在脱落的视网膜前面、后面以及玻璃体中形成膜样增生物,对视网膜产生强的牵引而导致视网膜的整个脱落。
视网膜疾病的治疗主要是进行外科手术。外眼部疾病的治疗虽然是通过滴眼等手段进行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很难到达视网膜,因此视网膜疾病的药物疗法变的困难重重。虽然尝试了通过静脉注射、口服给药来治疗视网膜疾病,但是药物的全身作用也表现的十分强烈,因此展开了把药物直接注入到玻璃体内等方法的研究。
甾体作为用于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药物的有效性是已知的,特别是有关去炎松的报道相当的多。比如,美国专利第5770589号中公开了把去炎松注射到玻璃体内治疗黄斑变性的方法。Am.J.Ophthal.89131-136,1980中报告了通过把曲安奈德注射到玻璃体内,抑制了玻璃体移植后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对PVR的治疗有效。J.Ocul.Pharmacol,Ther.15(5),425-428,1999中报道了眼球囊下注射去炎松能够有效抑制脉络膜的血管新生。
然而,将甾体中的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和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还属未知。玻璃体内注射、眼球囊内注射作为甾体的给药方法虽然是已知的,但是对于在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给药方法中结膜下注射给药的有效性并没有被报道。
如上所述,虽然已知去炎松在治疗视网膜疾病中是有效的,但其在治疗效果方面并不是十分的令人满意。因此,找到一个更有效的甾体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虽然已经知道甾体在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中有效,但如何使甾体能够更有效的进入到视网膜脉络膜是一个大问题。玻璃体内注射、眼球囊内注射这些方法虽然被提倡过,但是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医生们的技术,而且,由于眼部组织的障碍较大,对于患者来说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痛苦。因此,迫切期待开发一种能够在以下几方面取得平衡的给药制剂,即向视网膜的迁移性、给药的简便性、眼部组织的障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倍他米松以及氢化可的松具有良好的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作用、血管透过性亢进抑制作用以及视网膜脱落抑制作用,发现这些化合物作为视网膜疾病,特别是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的治疗剂有效。同时也发现了,如果结膜下注射甾体,给药将更简便、甾体也能够更高效的送达视网膜。以前就知道的玻璃体内注射是把药物直接注入到与视网膜组织接触的玻璃体内的一种方法,而眼球囊下注射则是把药物注入本身就是微细组织的眼球囊内的方法。不论是那一种方法,都是对眼睛不能够直接看见的部位给药,因此需要很高的技术,并且加大了患者的负担,其给药次数自然而然也就受到了限制。另外,由于注射针头到达内眼部,因此还有诱发眼内感染症的可能性。而结膜下注射则是对眼睛能够直接看见的部位注射,相对来说手法更简便,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负担,并且在给药次数方面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制约。
本发明中的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药物,即甾体的种类。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可以成为酯或盐的形态的倍他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以下这些甾体化合物称为本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治疗剂。作为本化合物的酯,只要是作为医药允许使用的酯即可,无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磷酸酯、马来酸酯、醋酸酯、甲酸酯等。
作为本化合物的盐,只要是作为医药允许使用的盐即可,无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举出钠盐、钾盐等。本化合物中特别优选的例子有磷酸倍他米松钠和氢化可的松。
为了考察本化合物对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治疗是否有效,在以下三方面做了研究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作用、血管透过性亢进抑制作用以及视网膜脱落抑制作用。具体情况在下述的实施例中给出。
本化合物的给药形态虽然优选结膜下注射,但是相应于医生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的症状等,也可以采用通常的甾体给药形态。即,在第一发明中,可以口服或非口服给以倍他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作为非口服给药的剂型有注射剂、滴眼剂等,而口服给药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等,可以采用常用的制剂技术对本化合物进行制剂。例如注射剂的情况下,在本化合物中添加氯化钠等渗透压调节剂、磷酸钠等PH调节剂、吐温80等表面活性剂、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等常用添加剂,然后把它们溶解于注射用蒸馏水中即可。该注射剂不论是结膜下注射还是玻璃体内注射,以及眼球囊下注射都可以应用。
本化合物的给药量可根据症状、年龄来进行适宜的选择,但如果是注射剂的话,通常一次给药量为1μg~10mg,优选10μg~1mg。
本发明中的第二发明涉及通过结膜下注射像前述的本化合物那样的甾体来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剂。该发明的特征在于给药部位,对使用的甾体种类没有限制。即第二发明,除本化合物以外,对去炎松等对视网膜疾病有效的甾体全部都适用。第二发明的效果在于,如后面叙述的药理试验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知道,对于医生和患者双方来说,通过有效的结膜下注射使甾体能够到达视网膜脉络膜患病部位而发挥药效。关于第二发明中使用的注射剂的制造方法和投药量等和第一发明中的说明是一样的。
以下给出制剂例和药理试验的结果。
本发明还包括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由向患者给以可以形成酯或盐的形态的倍他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的有效量而构成。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由向患者的结膜下给以有效量的甾体而构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化合物注射剂的一般制剂例如下所示。
1)注射剂处方100mL中磷酸倍他米松 20mg氯化钠 900mg注射用蒸馏水 适量[药理试验]为了考察本化合物对AMD以及DR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脉络膜膜新生血管阻碍试验以及视网膜血管透过性抑制试验。另外还进行了视网膜脱落抑制试验来考察其对PVR的治疗效果。
1.磷酸倍他米松钠的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试验(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血管新生模型的制作)给小鼠按1mL/kg肌肉注射5%的盐酸氯胺酮和2%的盐酸赛拉嗪注射液的混合溶液(7∶1),使其全身麻醉,然后用0.5%托吡卡胺-0.5%盐酸新福林滴眼液滴眼使其散瞳后,用氪激光光凝固装置进行光凝固。光凝固应在眼底后局部进行,且要避开大的视网膜血管,聚焦于视网膜深层,对每只眼以分散状实施8处(光凝固的条件点大小为100μm、输出功率100mW、聚集时间0.1秒)。光凝固后进行眼底照相,确认激光的照射部位。
(药物的给药方法)把磷酸倍他米松钠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成为浓度为0.2和2g/mL的溶液,从激光照射日开始,在7日内结膜下给药50μL。对照组使用去炎松的0.2和2g/mL磷酸缓冲液,同样给药。空白给药组则用磷酸缓冲液同样给药。
(评价方法)光凝固后的第7天从颈静脉注入0.1mL的10%荧光素,然后进行荧光眼底照影。通过荧光眼底照影,未见荧光漏出的点判定为阴性,确认有荧光漏出的点则判定为阳性。从对应于激光照射过的8个点的阳性点的数目来计算新生血管发现率,按照下式算出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率。
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率(%)=(A0-Ax)/A0×100A0空白给药组的新生血管发现率Ax药物给药组的新生血管发现率(结果)上述试验的结果在表1中表示。给药量为10μg/eye(1眼)/day(1日)以及100μg/eye/day时,磷酸倍他米松钠均表现出了比去炎松更高的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率,给药量为10μg/eye/day时具有大约是去炎松3倍的强阻碍效果。
表1

2.氢化可的松的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试验(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血管新生模型的制作)和上述的磷酸倍他米松钠试验同样制作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血管新生模型。
(药物的给药方法)把氢化可的松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制成2和20mg/mL的溶液,激光照射后立即结膜下给药50μL一次。空白给药组则用磷酸缓冲液同样给药。
(评价方法)与上述磷酸倍他米松钠试验同样进行评价。
(结果)上述试验的结果在表2中给出。结果表明给药量为100和1000μg/eye/day时,氢化可的松都有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作用。
表2

3.磷酸倍他米松的视网膜血管透过性抑制试验(凝血酶诱发大鼠视网膜血管透过性亢进模型的制作)给大鼠按1mL/kg肌肉注射5%盐酸氯胺酮和2%盐酸赛拉嗪注射液的混合溶液(7∶1),使其全身麻醉后,用0.5%托吡卡胺-0.5%盐酸新福林滴眼液滴眼使其左眼散瞳。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在手术用显微镜的观察下,利用33G的针头往左眼的玻璃体内注射2.5μL的凝血酶(500U/mL),同时应注意不要使晶状体和视网膜受到损伤。正常组的大鼠以基剂(Dulbecco改进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代替凝血酶给药。
(药物的给药方法)使磷酸倍他米松钠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制成2mg/mL和20mg/mL的溶液,在凝血酶或者基剂(Dulbecco改进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给药前1小时和给药后23小时,对大鼠的左眼滴0.4%丁氧普鲁卡因滴眼液后,给药组的大鼠结膜下注射2mg/mL和20mg/mL的磷酸倍他米松钠。对正常组和对照组的大鼠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
(评价方法)玻璃体内凝血酶给药48小时后,给大鼠滴0.5%托吡卡胺-0.5%盐酸新福林滴眼液使其散瞳,然后按1mL/kg肌肉注射5%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和2%盐酸赛拉嗪注射液的混合溶液(7∶1)使其全身麻醉,然后在阴茎静脉内给以荧光素溶液(1mL/kg)。荧光素给药大约40分钟后,从心脏采血,并立即在荧光分析仪下测定眼内荧光色素的浓度。采得的血液在15,000rpm×5min条件下离心分离后,其上清液(血浆)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稀释51倍,然后用荧光分析仪测定血浆中的荧光色素浓度。由荧光分析仪测得的荧光素给药45分钟后的眼内荧光色素浓度除以血浆中的荧光色素浓度就算出了视网膜血管的透过性。
(结果)结果如表3表示。通过正常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得出,对照组由于凝血酶的作用而产生了视网膜的血管透过性亢进。但是如果在凝血酶的同时给予磷酸倍他米松钠的话,则由凝血酶造成的视网膜血管透过性亢进将受到抑制。
表3

4.倍他米松的视网膜脱落抑制试验(中性蛋白酶诱发兔子PVR模型的制作)给兔子点眼0.5%托吡卡胺-0.5盐酸新福林滴眼液使其散瞳,再按1mL/kg肌肉注射5%盐酸氯胺酮和2%盐酸赛拉嗪注射液的混合溶液(7∶1)进行全身麻醉。用0.4%丁氧普鲁卡因滴眼使其前眼部麻醉后,往玻璃体内注入用生理盐水配制的0.05U/100μL的中性蛋白酶溶液100μL。中性蛋白酶溶液注入后第六周以及第十周通过眼底观察确认由中性蛋白酶诱发的PVR。
(药物的给药)使倍他米松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制成0.1g/mL溶液,中性蛋白酶注入后立即结膜下给药100μL。空白给药组则用磷酸缓冲溶液同样给药。
(评价方法)中性蛋白酶诱发后第56天进行眼底观察,通过记分来判定PVR。判定标准如下所示。记分3以上的就定义为发现PVR,各组的PVR发病率(视网膜脱落的发病率)按照式2计算。
0正常视网膜1确认有玻璃体膜2确认有视网膜的牵拉·血管异常·充血3确认有局部脱落4确认有大范围脱落5确认全部脱落PVR的发病率(%)=发现有PVR的眼睛数/试验眼睛数×100(结果)结果见表4。如表中所示,空白给药组和倍他米松给药组的PVR发病率分别为66.7%和37.5%,由此可知倍他米松对PVR有抑制作用。
表4

由于本发明中的倍他米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良好的脉络膜血管新生阻碍作用、血管透过性亢进抑制作用以及PVR抑制作用,因此作为增龄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剂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的治疗剂等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剂有效。另外,本发明中含有甾体的注射剂如果注射到结膜下使用,则可以简便地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
权利要求
1.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治疗剂,以可以形成酯或盐的形态的倍他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作为有效成分。
2.以甾体为有效成分的用于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结膜下注射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治疗剂,其中所述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为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症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
4.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方法,由向患者给以有效量的可以形成酯或盐的形态的倍他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构成。
5.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方法,由对患者结膜下注射有效量的甾体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方法,其中所述视网膜脉络膜疾病为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症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
7.可以形成酯或盐的形态的倍他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在制备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剂中的用途。
8.甾体在制备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结膜下注射剂中的用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视网膜脉络膜疾病为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症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视网膜疾病为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症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较以前效果优良的以甾体为有效成分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治疗剂,以及可以简便给以甾体制剂的用于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剂型。本发明还提供以倍他米松和氢化可的松为有效成分的视网膜脉络膜治疗剂和以甾体为有效成分的结膜下注射剂。
文档编号A61K31/57GK1551775SQ0280748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8日
发明者田野保雄, 黑濑达治, 治 申请人: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