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036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膏,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包括湿疹等在内的各种皮炎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本软膏的发明用于治疗包括湿疹等在内的各种皮炎,其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改善异位性皮炎患者的体质从而达到治疗皮炎的目的。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皮炎患者尤其是异位性皮炎患者的数量开始呈急剧上升态势。异位性皮炎患者剧增的原因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大致可以考虑到3个原因。第一是饮食生活的变化,也就是从传统的以蔬菜为中心的饮食习惯演变为如今的以肉类、白脱、乳酪等乳制品摄取量的增加,体质也因此而发生变化。第二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即,从前用天然的木材、土、纸、草垫建造的房屋到今天的各种合成建材、化学合成糨糊、化学垫子等建筑材料的变化,在这些建材里包含的各种化学物质释放到生活环境中而影响体质发生变化。另外,从用以前的羊毛或棉等天然材料的纤维制成衣服到现在用各种化学纤维制成衣服的变化导致对肌肤的刺激加大,从用肥皂洗衣服到用合成洗涤用剂或干洗洗衣的洗衣方式变化,以及洗发水、护发素和定型发剂的使用等等。第三是工作方面,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从幼儿到成人都承受了过大的压力,而使免疫力低下。
异位性皮炎在抵抗力低的婴儿降生后2~3个月开始到10岁左右开始发病,产生湿气、糜烂症状,并伴随有剧烈瘙痒症状,瘙痒患者在遭受精神痛苦的同时,随着搔抓而使病情更趋恶化。尤其是婴幼儿患者,不仅对患者本人,而且对其父母亲及近亲们也会带来无限痛苦。
为了对这种异位性皮炎进行预防或治疗,研究了种种治疗方案,但几乎都是抑制症状的对症疗法的对策,特别是众所周知的作为西医的对症疗法如抗组胺剂,抗过敏药剂,抗炎症药剂,类固醇剂等等,但无论从药理效果还是副作用的角度看,都不是理想的药物。
例如,抗组胺剂、抗过敏剂虽然有止痒效果,但效果的持续性及消炎效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服用后会出现倦怠感并会导致睡眠,由此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针对慢性瘙痒症状的长期治疗处方研究方面,还存在问题。
而且,类固醇剂虽然一般药理性较好,但基本上是用于抑制症状的,所以长期服用类固醇制剂也可能会产生抗药性而难以治愈,并且该药剂特有的副作用很大,例如,致使单薄如纸的皮肤形成萎缩;皮肤的毛细血管突起变红、造成毛细血管扩张;由于皮肤免疫能力的减退而感染真菌,有可能会引起毛囊炎(面疱)、疱疹等各种感染症。而且,如果短期间大量使用强力类固醇剂,也会引起副肾机能不全,休克等症状。或者,长期使用类固醇剂后突然中止使用会导致暂时被压抑住的症状死灰复燃,甚至比之前更痒,更红,更浮肿等,以及由于该反弹现象而给日常生活带来的许多困难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且,从异位性皮炎患部检测出黄色葡萄球菌等情况,个别地实施了涂覆消毒药聚烯吡酮碘溶液(Isodine)。确实,如果皮肤上存在大量细菌,涂覆聚烯吡酮碘溶液(Isodine)确实有效,但聚烯吡酮碘溶液Isodine只对皮肤表面的浮游细菌有效,对生物膜细菌、侵入皮肤更深的细菌却无效。不只这些,使用聚烯吡酮碘溶液(Isodine)还易起斑疹,一旦产生了斑疹,会导致连锁反应而致使皮肤溃疡,受刺激,而且,也会引起甲状腺机能降低症。
消灭细菌还可以同样用强酸性水,但会产生与聚烯吡酮碘溶液(Isodine)同样的问题。
除了上述西方医学上的解决方案外,也可借助中药进行治疗。例如,作为异位性皮炎的治疗药物,黄连解毒汤、消风散等中成药成分分别由黄芩、黄连、山栀子、黄柏及当归、地黄、石膏、防风、牛蒡子、木通、知母、芝麻、蝉蜕、苦参构成,但对于止痒、改善血液循环及活血止痛等方面虽然各有各的疗效,因为不同成分是针对不同症状治疗的对症疗法,所以很难确定能根本性地治疗疾病。
因此,虽然也在制成含中药的软膏等涂擦剂,但都是所谓的针对疗法,离根本性治疗措施还相距甚远。
另外,虽然作用缓慢,但是能够如上述那样以抑制副作用为目的的中药治疗方案还是被提了出来。例如,在特开平6-166629号公报中,提出了混合大紫胡汤与当归芍药散的异位性皮炎改善制剂治疗方案。此种异位性皮炎改善制剂确实可抑制副作用,但其问题在于止痒效果却不怎么好。
此外,在特开平8-301779号公报中提出了从菩提树、柠檬草、胡芦巴、琉璃苣、蚤休、鹿蹄草、大青草、滴水珠及风轮菜等构成群中挑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的萃取液体作为异位性皮炎治疗用的外用药的有效成分方案。
但是,异位性皮炎用的软膏通过对意部的涂抹可以得到一定的止痒效果和病症改善效果,但对于因为涂抹药剂而妨碍皮肤呼吸,使皮肤容易出汗,而且由于药剂涂抹在皮肤上,出汗妨碍了蒸发发散,使患部变得又潮又湿,会导致皮肤瘙痒严重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可以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皮炎治疗用软膏为目的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皮炎治疗用软膏的特征在于含有从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群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萃取精华。
在此,就上述各植物萃取精华的原料植物的科、主成分以及主作用进行说明。
(1)苦参(Sophora fravescens Ait.)植物科豆科植物(Leguminosae plant fravescens)主成分苦参素(Matorine),苦参黄碱素(Kurarinore).
主作用抗菌、抗病毒、抗过敏。
(2)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植物科姜科植物(Zingiberacea Plant.)主成分莪术醇(Curcumol),莪术双酮(Curdion).
主作用抗菌、抗炎症、血行循环改善(3)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植物科木兰科植物(Magnoliaceae Plant.)主成分厚朴酚(Honoriol),β桉油醇(βeudesml).
主作用抗菌、抗炎症(4)牡丹皮(Pasonia suffruticosa Andr.)植物科牡丹科植物(Paeoniaceae Plant.)主成分;丹皮酚(Paeonol),安息香酸(Bennzoic 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
(5)大青叶(Isatis tinctoria L.)植物科十字花科植物(Acahtaceae Plant.)主成分靛蓝(Indigo),靛玉红(Indirubin),靛甙(Idican),微量元素.
主作用抗菌、抗病毒、抗过敏。
其他,也可以使用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Bremek),菘蓝(Isatisindigotica Fort),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大青(Clerodendroncyrtophyllum Turcz)等的大青叶。
(6)冰片(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植物科龙脑香科植物(Diptercarpaceae)。加工龙脑树的树脂而成的结晶品。
主成分精油(Volatile oil.),α-龙脑(α-borneol).
主作用抗菌、抗炎症、止痒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通过苦参、郁金、厚朴、大青叶以及冰片具有的抗菌作用,苦参及大青叶具有的抗病毒、抗过敏作用,郁金、厚朴、牡丹皮以及冰片具有的抗炎症作用,郁金以及牡丹皮具有的促进血液循环作用,以及冰片的止痒作用,这些作用相辅相成,通过对皮肤过敏源的抑制,治愈能力很高,可以治疗包括异位性皮炎在内的各种皮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述植物萃取精华中添加辅助剂。
在这里,辅助剂是帮助、强化前面所述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即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止痒作用,以及添加前述植物萃取精华中没有的药效,例如抗真菌、灭菌作用等。或者添加溶解前述植物萃取精华,使其如软膏状软膏更容易涂抹的成分,及为使其涂抹在患部的药效成分深入到皮肤内部深处添加的促进皮肤渗透成分,或是根据涂抹在患部的药效成分获得的治疗效果添加促进皮肤角质化的成分等,可以采用有各种辅助作用的药剂。
上述的治疗皮炎用软膏,通过辅助剂,强化对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的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的辅助,添加上述植物萃取精华中没有的药效,或是使其作为软膏易于涂抹,或增强皮肤渗透作用及促进角质化作用等,在增进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消除在治疗必需时间内使用所产生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述辅助剂含有辅助植物萃取精华剂、皮肤渗透促进剂、角质促进剂和羊毛脂、酒精、白色凡士林等成分,并以此作为特征的辅助剂。
上述皮炎治疗用软膏,能够通过辅助药草萃取精华剂,辅助、强化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的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及添加如前所述植物萃取精华中不包含的药效,并使软膏更易涂抹,及让皮肤渗透促进剂帮助药效成分渗透到患部的皮下深处,让角质促进剂促进患部的角质化,能够加快患部的新陈代谢,促进治疗效果。
而且,羊毛脂(Purified Lanolin)在调整治疗皮炎用软膏黏度的同时,在后面讲述的酒精和水蒸发后,能够保持患部的药效成分;酒精在使各种成分易于溶解的同时,能够在涂抹瞬间获得清凉的感受;白色凡士林还可以起到保持作为软膏的黏度使其更容易涂抹到患部的作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前面所述辅助植物萃取精华剂中含有从黄芩、黄柏、白芷、柠檬、虎杖、甘草群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在这里,就上述辅助剂的植物科、主成分以及主作用做说明。
(1)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植物科唇形科植物(Labiatae Plant.)
主成分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
主作用抗菌、抗病毒、抗过敏。
(2)黄柏(Phellodendron amruense Rupr.)植物科芸香科植物(Rutaceae Plant.)主成分小檗碱(Berbrine),黄柏碱(Phellodendorine).
主作用抗菌、抗炎症。
(3)白芷(Angerica dahurica Benth.Et Hook.)植物科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 Plant.)主成分白芷素(Byak-anngelic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
主作用抗菌、抗炎症、抗过敏。
(4)柠檬(Lemon.)植物科蜜柑科植物,食品添加剂(Food addtive.)。
主成分柠檬酸(Lemon acid).
主作用抗过敏。
(5)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Zicc.)科·味蓼科植物(Smartweed Plant.)主成分糖苷(Glycosids),类黄酮(Flabonoids).
主作用抗菌、抗病毒、抗过敏。
(6)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植物科豆科植物(Leguminesae Plant.)主成分甘草次酸(Glycyrrheti acid),类黄酮(Flabpnoids).
主作用抗过敏、抗炎症。
上述治疗皮炎用软膏,通过各种不同辅助剂特有的作用,把苦参、郁菌、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萃取的植物精华所含有的药效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止痒等,黄芩、黄柏、白芷以及虎杖具有的抗菌作用,黄芩及虎杖具有的抗病毒作用,黄芩、白芷、柠檬、虎杖及甘草具有的抗过敏作用,黄柏、白芷及甘草的抗炎症作用,予以增强,能够制成治疗效果更好的软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前面所述皮肤渗透促进剂含有从川芎、当归以及二甲基亚砜群中选取出的1种或2种以上成分。
在这里,就川芎以及当归的植物科,主成分及主作用和二甲基亚砜的性质以及主作用进行说明。
(1)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植物科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 Plant)主成分精油(Volatile Oil),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酽内酯(Senkyunolide),阿魏酸(Ferulic acid)主作用促进皮肤渗透、改善血液循环、镇静、抗痉挛(2)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e)Diels.)植物科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 plant.)主成分精油(Volatile Oil),阿魏酸(Ferulic acid),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2主作用促进皮肤渗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调节免疫力、抗过敏。
(3)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um)性质可溶于酒精和水主作用促进皮肤渗透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通过川芎、当归以及二甲基亚砜的皮肤渗透促进作用,提高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成分直达皮下组织的效率,渗透至皮肤深处,不仅是皮肤表面,也包含皮肤深处组织部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川芎具有的血液循环促进、镇静、抗痉挛作用以及当归具有的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调节免疫力、抗过敏作用,可以使治疗效果更为高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前面所述角质促进剂具有从水杨酸及间苯二酚群中选取出的一种或两种成分。
在这里,简单对水杨酸以及间苯二酚的性质和作用进行说明。
(1)水杨酸(Acidum Salicylicum)性质易溶于酒精,可溶于水主作用促进角质化,防腐(2)间苯二酚(Resorcinol)性质可溶于酒精、水主作用促进角质化,防腐,镇痒,防霉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把植物萃取精华和辅助剂具有的药效成分共同给予患部以治疗效果的同时,通过水杨酸以及/或者间苯二酚促进角质的作用,促进已经治疗完毕的旧有组织角质化,使其从患部脱落,在皮肤表面现出皮下新组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前面所述的辅助植物萃取精华剂皮肤渗透促进剂角质促进剂的比率是53~89%∶8~38%∶6~10%的特点。
在这里,如果植物萃取精华剂未满53%,会出现医疗效果显现迟缓或看不出改善效果,超过89%,有可能导致出现红肿、症状恶化等。另外,皮肤渗透促进剂未满8%时,会出现医疗效果迟缓或是看不出改善效果,超过10%,有可能导致出现红肿、症状恶化等。再者,如果角质促进剂未满7%时,会出现医疗效果显现迟缓或看不出改善效果,超过10%,有可能导致出现红肿、症状恶化等。
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各种辅助材料按照优良比例配合,具有很高的药效作用,通过皮肤渗透促进剂把药效成分渗透至皮下深处组织,不仅仅治疗患部表面的一层皮肤,治疗作用直达皮下深处组织,而且通过角质促进剂对已完成治疗的原有组织的促进角质化作用,能够取得很高的皮炎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抑制由于涂抹造成的过度刺激。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2.7~3.3%、郁金1.8~2.2%、厚朴1.8~2.2%、牡丹皮1.8~2.2%、大青叶0.9~1.1%、冰片0.9~1.1%、黄芩1.8~2.2%、黄柏1.8~2.2%、白芷0.9~1.1%、柠檬0~3%、虎杖0~1.1%、甘草0~0.55%、川芎0.45~1.1%、当归0~0.55%、水杨酸0.45~0.55%、间苯二酚0.45~0.55%、羊毛脂2.7~3.3%、酒精2.7~3.3%、白色凡士林63~78%。
在这里,上述各成分中,除去羊毛脂和酒精以及白色凡士林外,其他各成分如果未满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会出观医疗效果显现缓慢或看不出医疗效果。另外,如果超过上述范围的上限值,有可能导致出现红肿、症状恶化的副作用。
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通过主植物萃取精华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止痒作用,辅助黄芩、黄柏、白芷、柠檬、虎杖、甘草等辅助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强化作用,再加上川芎及/或当归的促进皮肤渗透作用和水杨酸及/或间苯二酚的角质化促进作用,取得良好的平衡,对于异位性皮炎可以取得很高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1%、甘草0.5%、川芎0.5%、当归0.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70.5%。
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主植物萃取精华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止痒作用,和黄芩、黄柏、白芷、柠檬、虎杖、甘草等辅助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辅助、强化作用,和川芎以及/或者当归的皮肤渗透效果,和水杨酸以及/或者间苯二酚的角质化促进效果构成极优良的平衡,可以取得最高的异位性皮炎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各成分重量比率为苦参2.7~3.3%、郁金1.8~2.2%、厚朴1.8~2.2%、牡丹皮1.8~2.2%、大青叶0.9~1.1%、冰片0.9~1.1%、黄芩1.8~2.2%、黄柏1.8~2.2%、白芷0.9~1.1%、柠檬0~3%、虎杖0~1.1%、甘草0~0.55%、二甲基亚砜4.5~5.5%、水杨酸0.45~0.55%、间苯二酚0.45~0.55%、羊毛脂2.7~3.3%、酒精2.7~3.3%、白色凡士林60~73%。
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主植物萃取精华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止痒作用,和黄柏、白芷、柠檬、虎杖、甘草等辅助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辅助、强化作用,和二甲基亚砜的皮肤渗透促进作用,和水杨酸以及/或者间苯二酚的角质化促进效果构成优良的平衡,可以取得很高的异位性皮炎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各成分重量比率为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1%、甘草0.5%、二甲基亚砜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66.5%。
上述治疗皮炎用的软膏,主植物萃取精华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的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止痒作用,和黄柏、白芷、柠檬、虎杖、甘草等辅助植物萃取精华的药效辅助、强化作用,和二甲基亚砜的皮肤渗透促进作用,和水杨酸以及/或者间苯二酚的角质化促进效果构成极优良的平衡,可以取得最很高的异位性皮炎治疗效果。


图1(A)是病例1使用本发明软膏的患者初诊时右手掌的照片。
图1(B)是治疗后右手掌的照片。
图2(A)是病例1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左足内侧的照片。
图2(B)是治疗后左足内侧的照片。
图3(A)是病例2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下腹部的照片。
图3(B)是治疗后下腹部的照片。
图4(A)是病例3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脸部的照片。
图4(B)是治疗后脸部的照片。
图5(A)是病例4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脸部的照片。
图5(B)是治疗后脸部的照片。
图6(A)是病例4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右手背的照片。
图6(B)是治疗后右手背的照片。
图7(A)是病例5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脸部的照片。
图7(B)是治疗后脸部的照片。
图8(A)是病例6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右手指的照片。
图8(B)是治疗后右手指的照片。
图9(A)是病例7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右足内侧的照片。
图9(B)是治疗后右足内侧的照片。
图10(A)是病例8使用本发明软膏患者初诊时的脸部照片。
图10(B)是治疗后的脸部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具体实施方式
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治疗皮炎用的软膏(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A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2%、甘草0.5%、川芎0.5%、当归0.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70.5%。
治疗皮炎用的软膏(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B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1%、甘草0.5%、二甲基亚砜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66.5%。
仅用本治疗皮炎软膏A、B涂于患部,就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同时饮用下述本申请人开发的治疗皮炎用的茶(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和使用治疗皮炎用化妆水(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B涂抹于患部,会得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按照早午晚一日三次在患部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A、B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B和1日3克饮用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
治疗皮炎用茶(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的各成分以及其重量比率。
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饮用茶1克中含有的各种药草萃取精华成分重量为苦参0.1克、大青叶0.1克、柯子0.02克、当归0.05克、白花蛇舌草0.1克、土茯苓0.12克、陈皮0.05克、野菊花0.1克、元胡0.02克、薄荷0.01克、黄芩0.05克、紫草0.1克、苦丁茶0.05克、虎杖0.1克以及甘草0.03克。
治疗皮炎用的化妆水(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的各种成分的重量比率是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2%、甘草0.5%、川芎0.5%、当归0.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酒精30%、水48.5%。
治疗皮炎用的化妆水(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B的各种成分重量比率是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2%、甘草0.5%、二甲基亚砜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酒精26%、水48.5%。
患者 性别 女性出生年月日 1994年(平成6年)4月23日初诊时年龄 7岁初诊 2001年(平成13年)6月14日病历 两年前开始手、足出现湿疹,然后呈现裂纹状态。虽然使用了类固醇剂,但未见症状有改善。
出现症状 手、足角质化、龟裂情况严重,很干燥。
处方 外用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A。
结果 三周以后,可见两手、两足湿疹的症状得到改善。
图1(A)显示了初诊时右手掌的情况,图1(B)显示了治疗三周后右手掌的情况。另外,图2(A)显示了初诊时左足内侧的情况,图2(B)显示了治疗三周后左足内侧的情况。
患者 性别 女性出生年月日 1996年(平成8年)7月9日初诊时年龄 3岁初诊 1999年(平成11年)3月29日病历 出生1年后发病出现症状 特别是尿布接触部位皮炎情况严重,红肿,干燥。
处方 外用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B。
结果 一个月以后逐渐显现效果,两个月时红、肿症状得到改善。两个月过后,饮用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
图3(A)显示的是初诊时下腹部的情况,图3(B)显示的是治疗两个月下腹部的情况。
患者 性别 女性出生年月日 1986年(昭和61年)10月30日初诊时年龄 12岁初诊 1998年(平成10年)8月31日病历 出生后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发病,伴随有喘息,到小学声生时情况逐渐恶化。使用了类固醇剂等,没有改善。
出现症状 脸部红肿,脱皮明显,全身皮肤干燥,湿疹、发红。局部可见苔藓化,伴有强烈瘙痒。
处方 外用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A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
结果 三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
以后,只饮用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过程顺利。
图4(A)显示了初诊时脸部的情况,图4(B)显示了治疗开始三个月后脸部的情况。
患者 性别 女性出生年月日 1975年(昭和50年)1月7日初诊时年龄 26岁初诊 2001年(平成13年)3月8日病历 从小学时起异位性皮炎发病。使用了类固醇剂没有改善。两年前产后恶化,脸部、四肢、身体躯干部都出现了发疹、发红。
出现症状 脸部严重发疹,发红,局部糜烂,强烈瘙痒,灼热感。
两手皮肤红肿龟裂。局部可见苔藓化。
处方 外用 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A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
内服 1日饮用3克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结果 三周后,湿疹、发红、糜烂、龟裂等已基本治愈。瘙痒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图5(A)显示了初诊时脸部的情况。图5(B)显示了治疗13日后脸部情况。图6(A)显示了初诊时右手背的情况。图6(B)显示了治疗20日后右手背的情况。
患者 性别 男性出生年月日 1999年(平成11年)3月15日初诊时年龄 0岁(出生后24日)初诊 1999年(平成11年)4月8日病历 出生后两周以脸部为中心,头、脑袋周围、耳朵、身体躯干部位等出现湿疹症状使用了普通药店里卖的药物,没有改善。
出现症状 脸部、头部、脑袋周围有湿疹、发疹和肿胀,局部化脓。
处方 外用 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B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B。
内服 1日饮用3克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结果 两周后,皮肤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个月后症状消除,终止治疗。
图7(A)显示的是初诊时脸部情况,图7(B)显示了两个月后脸部的情况。
患者 性别 男性出生年月日 1976年(昭和51年)1月21日初诊时年龄 22岁初诊 1998年(平成10年)12月11日病历 中学时异位性皮炎发病,升至大学时情况恶化。虽然使用了类固醇剂,但是没有得到改善。
出现症状 脸部、头部有发红和湿疹现象,干燥。两手湿疹情况非常严重,伴有强烈的糜烂、化脓、瘙痒、灼热感。
处方 外用 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B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B。
内服 1日饮用3克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结果 三周后,两手湿疹已基本治愈。脸部、头部等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图8(A)显示了初诊时右手指的情况,图8(B)显示了三周后右手指的情况。
患者 性别 女性出生年月日 1984年(昭和59年)6月12日初诊时年龄 14岁初诊 1998年(平成10年)12月20日病历 从幼儿时出现异位性皮炎发病,一年前开始恶化,脸部、身体躯干部、四肢都出现了发病、糜烂、化脓现象。特别是臀部、两下肢的发疹严重,伴有强烈瘙痒、灼热感。
在足部内侧可见龟裂情况。
处方 外用 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B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
内服 1日饮用3克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结果两周后,症状得到了改善。足部内侧的龟裂问题完全治愈。其后只饮用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过程也很顺利。
图9(A)显示了初诊时右足内侧的情况。图9(B)显示了两周后右足内侧的情况。
患者 性别 男性出生年月日 1980年(昭和55年)12月11日初诊时年龄 19岁初诊 1999年(平成11年)4月1日病历 出生后异位性皮炎发病,小学到中学阶段一直用类固醇剂进行治疗,后没有效果而中止。其后,只内服使用抗组胺剂。
出现症状 脸部有发疹,暗红,色素沉着。颈部、身体躯干部位以及四肢关节红肿,脱皮多,局部可见苔藓化,伴随有强烈瘙痒。
处方 外用在患部一日三次涂抹本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软膏A以及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B。
内服 1日饮用3克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结果 两个月后,脸部湿疹、暗红、色素沉着问题已基本完全治愈。身体躯干部位、四肢的湿疹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其后的过程也很顺利。
图10(A)中显示了初诊时脸部的情况,图10(B)显示了两个月后脸部的情况。
并且,本发明治疗皮炎用的软膏如病例1及病例2所示,即使是仅仅涂抹这种治疗皮炎用软膏,也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初期或整个治疗期间,如果饮用异位性皮炎治疗用茶和同时涂抹异位性皮炎治疗用化妆水(A、B),身体内部的体质改善效果和对患部的直接治疗效果双管齐下,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而且,在上述实施病例当中,作为治疗皮炎用软膏A,对皮肤渗透促进剂加入川芎和当归使用的情况,作为治疗皮炎用软膏B,对皮肤渗透促进剂加入二甲基亚砜成分使用的情况已经进行了说明,而作为皮肤渗透促进剂仅由川芎或者当归构成,或由川芎加二甲基亚砜构成,或由川芎和当归加二甲基亚砜构成使用都得到了同样显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从苦参、郁金、厚朴、牡丹皮、大青叶以及冰片群中选取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萃取精华。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植物萃取精华中添加了辅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辅助剂中包含辅助植物萃取精华剂和皮肤渗透促进剂和角质促进剂和羊毛脂和酒精和白色凡士林。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植物萃取精华剂中包含黄芩、黄柏、白芷、柠檬、虎杖、甘草群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皮肤渗透剂中包含川芎、当归以及二甲基亚砜群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角质促进剂中包含水杨酸、间苯二酚群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辅助植物萃取精华剂∶皮肤渗透促进剂∶角质促进剂的比率为53~89%∶8~38%∶6~1 0%。
8.一种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2.7~3.3%、郁金1.8~2.2%、厚朴1.8~2.2%、牡丹皮1.8~2.2%、大青叶0.9~1.1%、冰片0.9~1.1%、黄芩1.8~2.2%、黄柏1.8~2.2%、白芷0.9~1.1%、柠檬0~3%、虎杖0~1.1%、甘草0~0.55%、川芎0.45~1.1%、当归0~0.55%、水杨酸0.45~0.55%、间苯二酚0.45~0.55%、羊毛脂2.7~3.3%、酒精2.7~3.3%、白色凡士林6 3~78%。
9.一种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1%、甘草0.5%、川芎0.5%、当归0.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70.5%。
10.一种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2.7~3.3%、郁金1.8~2.2%、厚朴1.8~2.2%、牡丹皮1.8~2.2%、大青叶0.9~1.1%、冰片0.9~1.1%、黄芩1.8~2.2%、黄柏1.8~2.2%、白芷0.9~1.1%、柠檬0~3%、虎杖0~1.1%、甘草0~0.55%、二甲基亚砜4.5~5.5%、水杨酸0.45~0.55%、间苯二酚0.45~0.55%、羊毛脂2.7~3.3%、酒精2.7~3.3%、白色凡士林60~73%。
11.一种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为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1%、甘草0.5%、二甲基亚砜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66.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皮炎治疗的软膏,其可用于有效治疗异位性皮炎。该皮炎治疗的软膏由苦参3%、郁金2%、厚朴2%、牡丹皮2%、大青叶1%、冰片1%、黄芩2%、黄柏2%、白芷1%、柠檬3%、虎杖2%、甘草0.5%、川芎0.5%、当归0.5%、水杨酸0.5%、间苯二酚0.5%、羊毛脂3%、酒精3%、白色凡士林70.5%组成。根据上述各种成分,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抗真菌、灭菌、止瘁作用,和川芎、当归把药效成分带到皮肤深处的促进渗透作用,和水杨酸、间苯二酚对患部促进角质化作用,能够对异位性皮炎等各种皮炎进行革新性的治疗。本发明用于皮肤炎,特别是对异位性皮炎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17/00GK1622820SQ02828688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5日
发明者山东哲夫, 李颂华, 王如伟, 岩崎纯夫 申请人:山东哲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