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3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病房设区用于臭氧空气清新、消毒、网络化微电脑控制装置。
由于空气清新机的单独使用的局限,针对医院设区众多病房,众多不同患者的区域性使用,以及医护管理的常规使用,存在很多的不便与烦琐。时间策划、人力、物力都有很大付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整体结构主要由主控室主机、A1--A99单元从机、RS485数据传输总线、配套器件臭氧消毒器软管手柄(20)、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罩(36)组合而成,所述主机是主控室使用的“一种病房通讯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A1-A99单元从机是指分散在各病房、各病床、各病员使用的传呼器与臭氧发生器系统。(请参阅

图1结合图2所示)下面结合整体结构详细说明A1-A99单元长方形从机壳体(1)的表面,设有上盖(2)、包括臭氧通气窗(3),左侧凹下部分是传呼器壳体,通过隔板(15)与从机壳体(1)相连,壳体(1)左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9),包括表面设置的传呼按键(4)、臭氧消毒手动开关(5)、电源指示灯(6)、对讲麦克风(7)与讯响器(8),通过控制面板(9)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传呼控制电路板(35)连接;从机壳体(1)的右侧底部还设有安装座板(12)1--2,安装螺孔(14)1--4,与圆形臭氧通气口(13),包括配套器件臭氧消毒器软管手柄(20),可通过拔插方式与臭氧通气口(13)相连;另设有配套器件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罩(36),可通过与套件(20)软管的相互更换使用,经进气软管插接头(41)连接,设有放气阀(42),引用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面罩(36)设置的松紧带(37),拉伸橡胶密封带(38)及粘接带正(39)与粘接带负(40)的相互作用,实现针对不同直径年龄段肌体各部,医施臭氧杀菌密封消毒效果,如躯体、胸腹、四肢等部位;壳体(1)的前侧还设有从机电源连线插头(10)220V、备用高压静电脉冲输出插接孔(R0),与RS-485数据线缆1-4针插头(A1),A1从机插头另一端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微型风扇(11)、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板(18),包括高浓度臭氧管W1(16),低浓度臭氧管W2(17)相互相连;为实现密封效果,设置一块底盖(34)安装在壳体底部;依据RS-485总线(26)结构,一部主机最多可挂接128位从机的特性,可利用A1--A99单元从机1--4针插头,分别与主机(21)壳体左侧输出的RS-485总线(26)设置的B1--B99单元数据线缆1--4孔插座相连,实现主机、从机之间的整体电连接结构;从机工作原理,通过主机微控制器系统指令,或采用臭氧消毒手动开关(5)的控制,引用微型风扇(11)正、反转排风作用,使相应的高浓度臭氧管W1(16),或低浓度臭氧管W2(17)经过电路板臭氧释放孔(19)实现正反向双向运行,依据微型风扇(11)正向、反向旋转,排风特性,来满足病房空气清新,杀毒灭菌的不同使用效果;方形主机壳体(21)的上部表面,设有显示板(22),均按房间分配标有病房号位卡(23)、均按病员分配标有病员床位指示灯(24),组成可视可分辨的A1--A99单元从机同步显示网络;显示板(22)的下右侧,设有数字编码键盘(25),其中包括数字键0--9、功能键、确认键;显示板(22)的下左侧表面设有总电源开关(28)与工作指示灯,病区整体臭氧系统控制键(29)、复位键(30)、传呼主机麦克风(31)、传呼主机讯响器(32)、通话截止键(33),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主机控制电路板相连;主机总电源连线插头(27)220V50HZ,由内向外伸出壳体底部表面。
电路结构原理(请参阅图3所示)方形主控主机壳体(21)中,微处理器89C51作为主控室主机系统,采用片内采集通信应用系统;可提供简单的串行接口驱动器MAX487,可使用两根普通绞线,形成简单的RS-485总线(26)通信网络;依据RS-485总线结构固有的多位挂接特性,(最多可挂接128位收发器)满足主机(21)与从机A1--A99单元之间的多单元电连接结构;本方案设定了A1--A99单元从机系统,使其远距离串行数据传输得以应用;主机微处理器(21)只需选用一片89C51,通过串行数据通信接口的连接,及编程、读写数据等操作规程,实现网络化逻辑控制;上电后,首先完成初始化,如自检、参数设定、然后采用循环定时方法,控制RS-485总线(26)与A1--A99单元从机的链接,实现数据收发,数据交换;其作用是①顺序处理数据编码键盘(25),传呼主机(31)及各病房、各病床A1--A99单元从机发送的数据与信息。②驱动主机显示板(22)局部显示功能。③指令A1--A99单元从机臭氧发生器系统,全方位或单独工作。运行时间由设置的延时继电器自行控制。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本课题得以实现。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技术,形成以通信传呼、臭氧空气清新、臭氧灭菌消毒一体化控制网络,实现病房设区全方位改善空气环境,控制避免了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同时对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及防护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对于改善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与计算机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新方案,使用方便。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A1-A99单元长方形从机壳体(1)的表面,设有上盖(2)、包括臭氧通气窗(3),左侧凹下部分是传呼器壳体,通过隔板(15)与从机壳体(1)相连,壳体(1)左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9),包括表面设置的传呼按键(4)、臭氧消毒手动开关(5)、电源指示灯(6)、对讲麦克风(7)与讯响器(8),通过控制面板(9)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传呼控制电路板(35)连接;从机壳体(1)的右侧底部还设有安装座板(12)1--2,安装螺孔(14)1--4,与圆形臭氧通气口(13),包括配套器件臭氧消毒器软管手柄(20),可通过拔插方式与臭氧通气口(13)相连;另设有配套器件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罩(36),可通过与套件(20)软管的相互更换使用,经进气软管插接头(41)连接,设有放气阀(42),引用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面罩(36)设置的松紧带(37),拉伸橡胶密封带(38)及粘接带正(39)与粘接带负(40)的相互作用,实现针对不同直径年龄段肌体各部,医施臭氧杀菌密封消毒效果,如躯体、胸腹、四肢等部位;壳体(1)的前侧还设有从机电源连线插头(10)220V、备用高压静电脉冲输出插接孔(R0),与RS-485数据线缆1-4针插头(A1),A1从机插头另一端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微型风扇(11)、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板(18),包括高浓度臭氧管W1(16),低浓度臭氧管W2(17)相互相连;为实现密封效果,设置一块底盖(34)安装在壳体底部;依据RS-485总线(26)结构,一部主机最多可挂接128位从机的特性,可利用A1--A99单元从机1--4针插头,分别与主机(21)壳体左侧输出的RS-485总线(26)设置的B1--B99单元数据线缆1--4孔插座相连,实现主机、从机之间的整体电连接结构;从机工作原理,通过主机微控制器系统指令,或采用臭氧消毒手动开关(5)的控制,引用微型风扇(11)正、反转排风作用,使相应的高浓度臭氧管W1(16),或低浓度臭氧管W2(17)经过电路板臭氧释放孔(19)实现正反向双向运行,依据微型风扇(11)正向、反向旋转,排风特性,来满足病房空气清新,杀毒灭菌的不同使用效果;方形主机壳体(21)的上部表面,设有显示板(22),均按房间分配标有病房号位卡(23)、均按病员分配标有病员床位指示灯(24),组成可视可分辨的A1--A99单元从机同步显示网络;显示板(22)的下右侧,设有数字编码键盘(25),其中包括数字键0--9、功能键、确认键;显示板(22)的下左侧表面设有总电源开关(28)与工作指示灯,病区整体臭氧系统控制键(29)、复位键(30)、传呼主机麦克风(31)、传呼主机讯响器(32)、通话截止键(33),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主机控制电路板相连;主机总电源连线插头(27)220V50HZ,由内向外伸出壳体底部表面。
电路结构原理(请参阅图3所示)方形主控主机壳体(21)中,微处理器89C51作为主控室主机系统,采用片内采集通信应用系统;可提供简单的串行接口驱动器MAX487,可使用两根普通绞线,形成简单的RS-485总线(26)通信网络;依据RS-485总线结构固有的多位挂接特性,(最多可挂接128位收发器)满足主机(21)与从机A1--A99单元之间的多单元电连接结构;本方案设定了A1--A99单元从机系统,使其远距离串行数据传输得以应用;主机微处理器(21)只需选用一片89C51,通过串行数据通信接口的连接,及编程、读写数据等操作规程,实现网络化逻辑控制;上电后,首先完成初始化,如自检、参数设定、然后采用循环定时方法,控制RS-485总线(26)与A1--A99单元从机的链接,实现数据收发,数据交换;其作用是①顺序处理数据编码键盘(25),传呼主机(31)及各病房、各病床A1--A99单元从机发送的数据与信息。②驱动主机显示板(22)局部显示功能。③指令A1--A99单元从机臭氧发生器系统,全方位或单独工作。运行时间由设置的延时继电器自行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整体结构主要由密封外壳、臭氧发生器电路、臭氧管、微型风扇组成,其特征在于A1-A99单元长方形从机壳体(1)的表面,设有上盖(2)、包括臭氧通气窗(3),左侧凹下部分是传呼器壳体,通过隔板(15)与从机壳体(1)相连,壳体(1)左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9),包括表面设置的传呼按键(4)、臭氧消毒手动开关(5)、电源指示灯(6)、对讲麦克风(7)与讯响器(8),通过控制面板(9)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传呼控制电路板(35)连接;从机壳体(1)的右侧底部还设有安装座板(12)1--2,安装螺孔(14)1--4,与圆形臭氧通气口(13),包括配套器件臭氧消毒器软管手柄(20),另一端与臭氧通气口(13)相连;另设有配套器件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罩(36),可通过与套件(20)软管与进气软管插接头(41)连接,包括设有放气阀(42),松紧带(37),拉伸橡胶密封带(38)及粘接带正(39)与粘接带负(40),壳体(1)的前侧还设有从机电源连线插头(10)220V、备用高压静电脉冲输出插接孔(R0),与RS-485数据线缆1-4针插头(A1),A1从机插头另一端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微型风扇(11)、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板(18),包括高浓度臭氧管W1(16),低浓度臭氧管W2(17)相互相连;另设一块底盖(34)安装在壳体底部;A1--A99单元从机1--4针插头,分别与主机(21)壳体左侧输出的RS-485总线(26)设置的B1--B99单元数据线缆1--4孔插座相连;方形主机壳体(21)的上部表面,设有显示板(22),包括表面设置的病房号位卡(23)、病员床位指示灯(24);显示板(22)的下右侧,设有数字编码键盘(25),其中包括数字键0--9、功能键、确认键;显示板(22)的下左侧表面设有总电源开关(28)与工作指示灯,病区整体臭氧系统控制键(29)、复位键(30)、传呼主机麦克风(31)、传呼主机讯响器(32)、通话截止键(33),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主机控制电路板相连;主机总电源连线插头(27)220V50HZ,由内向外伸出壳体底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其特征是A1-A99单元长方形从机壳体(1)的表面,设有上盖(2)、包括臭氧通气窗(3),左侧凹下部分是传呼器壳体,通过隔板(15)与从机壳体(1)相连,壳体(1)左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9),包括表面设置的传呼按键(4)、臭氧消毒手动开关(5)、电源指示灯(6)、对讲麦克风(7)与讯响器(8),通过控制面板(9)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传呼控制电路板(35)连接;从机壳体(1)的右侧底部还设有安装座板(12)1--2,安装螺孔(14)1--4,与圆形臭氧通气口(13),包括配套器件臭氧消毒器软管手柄(20),另一端与臭氧通气口(13)相连;壳体(1)的前侧还设有从机电源连线插头(10)220V、备用高压静电脉冲输出插接孔(R0),与RS-485数据线缆1-4针插头(A1),A1从机插头另一端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微型风扇(11)、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板(18),包括高浓度臭氧管W1(16),低浓度臭氧管W2(17)相互相连;另设一块底盖(34)安装在壳体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其特征是配套器件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罩(36),可通过与套件(20)软管与进气软管插接头(41)连接,包括设有放气阀(42),松紧带(37),拉伸橡胶密封带(38)及粘接带正(39)与粘接带负(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其特征是方形主机壳体(21)的上部表面,设有显示板(22),包括表面设置的病房号位卡(23)、病员床位指示灯(24);显示板(22)的下右侧,设有数字编码键盘(25),其中包括数字键0--9、功能键、确认键;显示板(22)的下左侧表面设有总电源开关(28)与工作指示灯,病区整体臭氧系统控制键(29)、复位键(30)、传呼主机麦克风(31)、传呼主机讯响器(32)、通话截止键(33),分别与壳体内部设置的主机控制电路板相连;主机总电源连线插头(27)220V50HZ,由内向外伸出壳体底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其特征是A1--A99单元从机1--4针插头,分别与主机(21)壳体左侧输出的RS-485总线(26)设置的B1--B99单元数据线缆1--4孔插座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病房通信网络微电脑空气清新消毒控制器,整体结构主要由主控主机(21)、传呼臭氧发生器从机(A1-A99)单元,RS-485总线(26),数据线缆1-4孔插座(B1-B99)、配套器件臭氧消毒器软管手柄(20)、臭氧消毒防水布封闭罩(36)组成;通过串行数据收发、数据交换、及编程、读写数据等操作规程,实现网络化逻辑控制。技术特征医务人员不仅能够很方便的自动控制整个病房设区,传呼对讲、空气清新、灭菌消毒全方位操作;随意定期、定时、定量针对各病房、各病床单独管理;而且能够根据病员特护需要,针对不同患者肌体表面、术后创面防护保养、以及病员常用器具的臭氧灭菌消毒,实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L2/20GK1454669SQ03109950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2日
发明者赵恒 , 赵增友 申请人:赵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