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0500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软组织损伤胸胁挫伤、胸壁挫伤、腹壁挫伤、创伤性胸膜炎、外伤失音、手足扭伤、腰扭伤、外伤血肿、外伤性溃疡;骨折四肢骨折,肋骨骨折合并气胸、血胸、气血胸,盆骨骨折合并盆腔血肿;内伤脑震荡、硬脑膜下血肿、肝损伤、脾损伤、肾损伤。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熟大黄360-400重量份当 归280-320重量份柴 胡280-320重量份天花粉280-320重量份桃 仁200-250重量份红 花200-250重量份延胡索200-250重量份甘 草130-170重量份。
所述桃仁优选去皮桃仁,延胡索优选醋延胡。
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上八味,加13-17倍量水浸泡煎煮1-3次,每次35-5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5-25℃相对密度1.00~1.0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25-35%,静置10-1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状,干燥,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等。
本组合物制成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和/或含量测定。
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几种a.取本组合物制剂2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b.取本组合物制剂4g,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15-2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稀盐酸调PH值至2左右,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乙醚提取液,用2%碳酸钠溶液提取3次,分取水层,用醋酸乙酯15ml洗涤,弃去醋酸乙酯洗液,用盐调PH值至2~3,用苯15ml洗涤,弃去苯液,继用乙醚提取3次,乙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溶液(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荧光斑点;c.取本组合物制剂4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浓氨数滴调PH值至9以上,用乙醚提取1-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8.5∶3-5∶1-2正己烷-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汽中薰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取本组合物制剂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50ml,用稀HCl调PH值至2~3.5,置85-95℃水浴中水解1-3小时,水解液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提取7-9次,每次50ml,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定量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420nm,λR=550nm,测定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组合物制剂每单位量含大黄按大黄素(C15H10O5)计,不得少于0.030-0.038mg。
上述单位量是指含相当2.12g原药材的成品药剂量。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具有镇痛、抗炎、抗凝、抗血栓、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肿吸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修复损伤等作用,口服安全。在制剂上,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验例1 药效学试验1.受试药物本组合物制剂(伤痛胶囊),由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研究室提供,批号930917。实验前取胶囊内容物,加蒸馏水适量,电炉上加热至微沸,使胶囊内容物溶解,冷却至室温,配制浓度为100%(每ml含药材1g),供灌胃用(下称伤痛液)。
阳性对照药(1)三七伤药片水提液(下称三七液)。三七伤药片为国家批准的中药复方制剂(鲁卫药准字<87>334-11号),主治挫伤、扭伤等,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实验前取三七伤药片(烟台康平制药厂,批号930430)研粉,加蒸馏水电热煮沸,配制成15%浓度(每ml含药片标示量0.15g),供灌胃用。本项研究在镇痛、抗炎、抗凝、血肿模型、挫伤模型等试验中以三七液为阳性对照。②通塞脉片水提液(下称通塞脉液)。通塞脉片为国家批准的中药复方制剂(苏卫药准字<82>1638-1号),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管病,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实验前取通塞脉片(南京中医学院制药厂,940316)研粉,加蒸馏水电热煮沸,配制成100%浓度(每ml含药片标示量1g),供灌胃用。本项研究在血液粘度、血栓形成、血管灌流、微循环等试验中以通塞脉液为阳性对照。
其他药品试剂酒石酸锑钾,成都化学试剂厂,批号890526。氯化钙,上海金山兴塔化工厂,901124。角叉菜胶、巴豆油,沈阳药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肝素钠,中国医药公司北京采购供应站经销,900702。凝血酶,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9408101。青霉素,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930913。甲醛溶液,南京化学试剂厂,890806。
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SD大白鼠,由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苏动(质)字第93012号。动物数量、体重、性别及病理造型等在各项试验中具体说明。
3.试验方法与结果3.1镇痛试验3.1.1酒石酸锑钾扭体反应试验小鼠50只,雄性,18~22g,随机分为5组。3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5g/kg、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生理盐水(NS),阳性对照组ig三七液3g/kg,均以等容积灌胃。各组小鼠给药后1h,每鼠ip0.05%酒石酸锑钾溶液0.4ml/只,观察并记录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潜伏期)和10min内扭体次数[1]。结果见表1。
表1 对酒石酸锑钾致痛的影响组别n 剂量(g/kg) 潜伏期(S,X±SD)扭体次数(X±SD)NS 10 127.9±59.916.1±6.1三七液 103236.5±24.3***9.6±2.3***伤痛液 1020 262.7±45.6***7.7±4.7***1010 219.3±21.2***10.2±2.3***105152.3±26.9*12.7±2.7*t检验(下同),与NS组比,***P<0.01,*P>0.05由表1可见,小鼠服用伤痛液,扭体反应潜伏期显著延长,扭体次数显著减少。
3.1.2电刺激致痛试验雄性小鼠,18~22g,实验前先进行敏感性筛选[2]以药理生理多用仪(YSD-5型,蚌埠无线电二厂)产生的8V、1HZ、0.05S方波刺激,在30S内出现嘶叫反应者为筛选合格。取敏感性合格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3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5g/kg、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g三七液3g/kg。各鼠给药后1h,同上法电刺激致痛,记录每鼠电刺激嘶叫反应的潜伏期。结果见表2。
表2 对电刺激致痛的影响潜伏期(S,X±SD)组别 n 剂量(g/kg)给药前 给药后NS 10 8.5±1.6 6.8±2.5△三七液 10 3 9.6±2.3*56.4±12.7△△△***伤痛液 10 208.8±2.3*72.3±23.6△△△***10 109.2±3.0*46.8±11.4△△△***10 5 8.4±2.3*47.5±11.1△△△***与NS组比,*P>0.05,***P<0.01与给药前比,△P>0.05,△△△P<0.01由表2可见,小鼠服用伤痛液,电刺激致痛的潜伏期显著延长。上述2个实验结果表明,伤痛液对化学致痛和电刺激致痛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
3.2抗炎试验3.2.1大鼠足跖肿胀试验雄性大鼠40只,体重240~280g,随机分为5组。3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5g/kg、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水,阳性对照组ig三七液3g/kg。给药后1h,以螺旋千分尺测量右后足跖厚度作为致炎前厚度,并在右后足跖掌部SC1%角叉菜胶液0.1ml以致炎,致炎后1h、3h、6h分别测量右后足跖厚度,与致炎前厚度比较,计算足跖肿胀率。结果见表3。
表3 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致炎前足跖厚度 足跖肿胀率(%,X±SD)组别n 剂量(g/kg)(mm,x±SD) 致炎后1h 3h 6hNS 8 2.898±0.226 36.4±9.4 49.7±12.8 36.7±10.7三七液8 3 2.690±0.153 26.2±8.4**42.8±11.4*31.6±9.1*伤痛液8 20 2.737±0.164 23.3±8.1***35.1±7.8***23.9±6.8***8 10 2.946±0.307 27.7±7.4***37.3±9.2***27.2±8.5***8 5 2.769±0.240 28.0±6.7***39.8±7.7*29.5±6.3**
与NS组比,*P>0.05,**P<0.05,***P<0.01由表3可见,伤痛液口服,使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的肿胀率显著降低。3.2.2小鼠耳廓肿胀试验雄性小鼠50只,体重25~30g,随机分为5组。给药剂量同镇痛试验。各组于灌胃1h后,用2%复合巴豆油致炎液0.1ml涂于每鼠左耳廓致炎[4]。致炎RGK 4h脱颈椎处死小鼠,剪下两耳,以9mm打孔器于同部位打下园耳片,电子天平(TMP-1型,湘仪天平仪器厂)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与右耳片重量之比(%)作为炎耳肿胀率。结果见表4。
表4 对鼠耳炎性肿胀的影响组别n剂量(g/kg) 左耳片重(mg,x±SD) 右耳片重 炎耳肿胀率 NS 10 16.9±1.46.2±0.8173.0±42.0三七液 10 3 14.2±2.46.0±0.7135.2±23.6**伤痛液 10 20 12.8±1.76.8±1.089.9±21.7***10 10 13.2±1.65.9±0.7124.7±20.9***10 5 14.0±2.46.1±0.9132.1±21.0**与NS组比,**P<0.05,***P<0.01由表4可见,伤痛液口服,使小鼠巴豆油性耳廓肿胀显著降低。上述2个实验表明,伤痛液具有抗炎消肿作用。
3.3活血化瘀试验3.3.1凝血时间测定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4组。2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g三七液3g/kg。灌胃后1h,每鼠眼后静脉丛取血,以毛细玻管法测定凝血时间(CT)。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组别n 剂量(g/kg) CT(S,X±SD)NS 1075.6±18.8三七液10 3 283.5±42.3***伤痛液10 20316.2±36.3***10 10199.7±22.2***
与NS组比,***P<0.01由表5可见,伤痛液口服,小鼠凝血时间显著延长。
3.3.2凝血酶时间测定小鼠来源、分组、给药同上,连续给药3日,末次给药后1h,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浆(草酸钠抗凝)0.1ml,置37℃水浴中,加配制好的凝血酶溶液0.1ml,记录凝血酶时间(TT)。结果见表6。
表6 对小鼠凝血酶时间的影响组别(g/kg×d) n 剂量(S,X±SD) TTNS 10 18.3.±5.8三七液 103×3 27.8±8.3***伤痛液 1020×3 29.3±7.5***1010×3 25.7±6.2**与NS组比,**P<0.05,***P<0.01由表6可见,小鼠服用伤痛液,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3.3.3血浆复钙时间测定上项试验(3.3.2)之小鼠抗凝血浆0.1ml,加入配置好的CaCl2溶液0.1ml,记录白色颗粒析出时间即血浆复钙时间(RT)。结果见表7。
表7 对小鼠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组别n剂量(g/kg×d) RT(S,X±SD)NS 10 32.7.±6.5三七液10 3×3 55.8±13.2***伤痛液10 20×3 57.5±12.8***10 10×3 49.3±9.3***与NS组比,***P<0.01由表7可见,小鼠服用伤痛液,血浆复钙时间显著延长。以上3项试验结果表明,伤痛液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
3.3.4血液粘度测定大鼠32只,180~220g,雌雄各半。给药前每鼠取血测全血及血浆粘度,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使给药前各组大鼠血液粘度均值相近。2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10g/kg、20g/kg,阳性对照组ig通塞脉液1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日。末次给药后1h,同前法测定给药后全血及血浆粘度。结果见表8。血液粘度测定采用毛细管法[8]大鼠眼眶取血约4ml,放入预先以肝素处理的硅化试管,使成抗凝血,静置10min,用血液粘度计(L-100型,上海医科大学)测全血比粘度。剩余抗凝血离心,取上清,测血浆比粘度。
表8 对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剂量 全血比粘度(切变率1/s,X±SD) 血浆比粘度组别 n(g/kg×d) 80 60 40 3020 (X±SD)NS 8 药前 7.40±0.68 8.18±1.21 8.50±0.79 9.60±1.2610.50±1.201.75±0.21药后 7.65±10.36△8.51±0.41△9.09±0.43△9.93±10.55△10.67±0.71△1.74±0.12△通塞脉液 8 10×7药前 7.37±0.88 8.10±0.92 9.03±1.06 9.97±1.1410.73±1.101.65±0.056.44±0.94△△△* 6.93±1.05△△△1.60±0.06△药后 5.98±0.88△△△*** 7.57±1.14△△△***8.18±1.28△△△***** *** *伤痛液 8 20×7 药前 7.58±0.94 8.18±1.12 8.66±1.25 9.28±1.5510.19±1.321.67±0.076.84±0.65△△△*7.43±0.78△△*药后 6.16±0.58△△△*** 8.45±0.76△△*** 8.83±0.94△△*** 1.61±0.08△*** **8 10×7 药前 7.33±0.23 8.14±0.25 8.78±0.36 9.45±0.4410.31±1.001.75±0.087.49±0.70△△△*药后 6.64±0.68△△△** 8.16±0.89△** 8.83±1.08△** 9.83±1.28△* 1.70±0.09△**给药前后自身比较,△P>0.05,△△P<0.05,△△△P<0.01给药后与NS组比,*P>0.05,**P<0.05,***P<0.01由表8可见,大鼠服用伤痛液,全血粘度显著降低,与生理盐水组比有显著差异。
3.3.5血栓形成试验大鼠40只,180~220g,雌雄各半。用动静脉旁路法形成血栓以乌拉坦腹腔麻醉,分离右颈总动脉和左颈外静脉,以置入5cm丝线的聚乙烯管连通,形成动静脉旁路。灌胃给药后30min,开放血流15min,取丝线电子天平称重。总重量减去丝线重即为血栓重量。结果见表9。
表9 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组别 n 剂量(g/kg) 血栓重(mg,X±SD)抑制率(%)NS8 31.8±6.6三七液8 10 19.2±5.9***39.6伤痛液8 20 17.6±5.3***44.78 10 18.4±6.3***42.18 5 20.2±5.8***36.5
与NS组比,***P<0.01由表9可见,伤痛液对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
3.3.6大鼠后肢血管灌流试验大鼠24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参照文献方法[10]制备离体后肢血管灌流标本,腹主动脉插管,洛氏液灌流,流出液以计滴器记录流量。伤痛液及通塞脉液以布氏漏斗抽滤以精制,从动脉插管上方注入灌流液内,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第5、10、15、20min的流量,以滴/分/(g/min)表示,结果见表10。
表10 对大鼠后肢血管灌流量的影响剂量 给药前 药后净增值(g/min,X±SD)组别 n(浓度,体积) (g/min,X±SD) 5min 10min 15min20minNS 6 0.2ml40.2±8.1 3.0±1.502.5±1.4 2.0±1.3 1.3±0.57.5±2.5*9.0±2.2*7.2±1.8*5.8±2.2*通塞脉液 6100%-0.2ml 39.2±7.1*** **** **10.6±2.813.0±3.2 11.5±2.87.6±1.5*伤痛液6100%-0.2ml 38.7±9.9**** *** *** **5.3±1.8*4.3±1.2*6100%-0.1ml41.0±12.2*** 3.2±1.3*1.0±1.3*与NS组比,*P>0.05,**P<0.05,***P<0.01由表10可见,伤痛液使大鼠后肢血管灌流量显著增加,表明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
3.3.7小鼠耳廓微循环试验小鼠40只,雌雄各半,18~22g,随机分为4组。2个给药组ig伤痛液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水,阳性对照组ig通塞脉液10g/kg。以OLYMPUS-BH型微循环显微镜进行观察小鼠ip乌拉坦25%-0.1ml/10g麻醉,侧卧于有机玻璃实验板上,一侧耳廓置有机玻璃耳托上,滴涂液体石蜡,置显微镜下,放大100X,透光光源,选择适宜视野(微动脉、微静脉伴行)观察。指标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管径,于药前及药后10、20、40min共测4次;②血色和流态。
实验观察到,小鼠耳廓微动脉血流为淡红色线流,微静脉血流为暗红色粒线流,给药后,NS组血流、血管径无明显变化,伤痛液组与通塞脉组微动脉血流为鲜红色线流,微静脉血流为暗红色线粒流,微动脉与微静脉管径均有显著增大,其药后净增减值与NS组进行同期比较,结果见表11、表12和照片(附件1)。
表11 伤痛液对微动脉管径的影响组别 n 剂量 药前 药后净增值(um,X±SD)(g/kg) (um,X±SD) 10min 20min 40minNS10 17.20±5.97 0.98±1.99 0.87±2.07 0.41±2.90通塞脉液 1010 18.74±7.04*6.04±6.02**8.16±3.37***9.01±8.56***伤痛液1020 15.92±3.74*8.47±3.88***9.44±5.51***10.58±6.00***1010 15.92±1.99*7.05±5.91**7.73±3.96***6.06±5.11**与NS组比,*P>0.05,**P<0.05,***P<0.01表12 伤痛液对微静脉管径的影响组别 n剂量 药前 药后净增值(um,X±SD)(g/kg) (um,X±SD) 10min 20min 40minNS10 39.72±12.054.09±4.54 2.40±2.10 0.98±2.56通塞脉液 101035.32±11.24*10.18±4.93**11.02±5.97***10.12±5.90***伤痛液102040.16±13.88*11.80±9.66**11.96±8.53***11.84±9.51***101040.16±8.80*8.29±4.22**13.08±10.44**9.13±6.51***与NS组比,*P>0.05,**P<0.05,***P<0.01由表11、表12可见,伤痛液口服,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管径显著增大,证明本品能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
3.3.8血肿模型试验雄性小鼠75只,24-28g,随机分成5组。3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5g/kg、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g三七液3g/kg,连续7日。给药前仿文献方法作皮下血肿造型[11]每鼠一侧眼后静脉丛取血0.5ml,加入含青霉素10万单位的0.1MCaCl2溶液0.1ml混匀,立即注入自身颈背部皮下,造成皮下血肿。造型后按上法给药7日,第8日处死,分离皮下血肿包块,电子天平称重。结果见表13。
表13 对小鼠皮下血肿的影响组 别 n剂量(g/kg×d) 血块重量(mg,X±SD)NS 15 33.7±20.3三七液 15 3×717.3±12.5**伤痛液 15 20×7 18.8±13.8**15 10×7 19.9±16.1**15 5×722.1±14.0*与NS组比,*P>0.05,**P<0.05由表13可见,伤痛液口服,小鼠自身皮下血肿的血块重量显著减轻,说明本品能促进血肿吸收,有化除瘀血的作用。上述3.3.1-3.3.8共8项试验,表明伤痛液能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血肿吸收,从不同角度证明本品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3.4挫伤模型治疗试验雄性大鼠60只,250-300g,随机分为4组。参照文献[12]方法制作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型前以1%Na2S溶液脱除后大腿外侧毛,饲养3日,用自制打击器以0.2kg×0.5m的势能连续打击脱毛部位3次,造成局部软组织急性挫伤。损伤当日开始给药,2个给药组分别ig伤痛液10g/kg、20g/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g三七液3g/kg。每日给药1次,并作下述观察。
观察指标与结果(1)损伤症候指数。按肉眼所见肿胀、瘀斑、运动障碍的程度轻重分级评分,于给药后1日、3日、6日分别记录。拟定评分标准为损伤症候指数评分标准症候 程度轻重分级不明显 明显 严重伤肢肿胀 0 1 2局部瘀斑 0 1 2运动障碍 0 1 2结果见表14。
表14 对大鼠后肢挫伤的治疗效果组别 剂量(g/kg) 损伤症候指数(X±SD)d1(n) d3(n) d6(n)NS5.5±0.5(12)3.2±0.4(9) 2.0±0.1(6)三七液3 5.5±0.7*(12) 1.8±0.4***(9) 0.7±0.8**m2(6)伤痛液20 5.8±0.4*(12) 1.7±0.5***(9) 0.3±0.5***(6)10 5.2±0.4*(12) 2.2±0.4***(9) 0.6±0.9**(6)与NS组比,*P>0.05,**P<0.05,***P<0.01由表14可见,大鼠服用伤痛液,挫伤迅速修复,症候指数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表明本品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有治疗效果。
(2)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后12h、24h、3d、6d,切取损伤部标本,每组3只,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组织检查。镜检见到,损伤部位有水肿、出血、炎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等改变。各组基本病理过程相似,但程度不同损伤早期(给药后12h、24h)皮下及肌间出血,空白对照组严重,各给药给较轻;损伤后期(给药后3d、6d)结缔组织增生,空白对照组明显,各给药组不明显(参见附件2、3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照片)。
由此可见,减轻损伤部位出血,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与伤痛液治疗挫伤的机理有关。
4、试验结论本文实验获得以下结果(1)伤痛液使小鼠酒石酸锑钾扭体反应潜伏期显著延长,扭体次数显著减少。(2)使小鼠电刺激致痛潜伏期显著延长。(3)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4)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5)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6)降低大鼠全血粘度。(7)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8)扩张大鼠后肢血管,使灌流量增加。(9)扩张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改善微循环。(10)促进小鼠皮下血肿吸收,减轻血块重量。(11)对大鼠后肢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有治疗效果,使损伤症候指数降低,减轻出血,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上述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活血化瘀和修复损伤的作用,适用于软组织损伤、脉管炎等以瘀血阻滞为主的病证。实验例2 本组合物制剂毒理研究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以伤痛胶囊水提液灌服,不能测出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ig80g(相当于药材量)/kg(为临床用量240倍)未出现死亡,体重正常增长。
大鼠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ig40g/kg(为临床用量125倍),用药90天(为临床疗程的9倍),均未死亡,体重正常增长,经血液学检验、血清生化检验、主要脏器系数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验,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实验例3 临床试验结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选择急性胸胁扭挫伤为临床病症,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并与三七伤药胶囊(批准文号96卫药准字Z-101号)作对比观察,做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评价。临床试验分II、III期二个阶段完成。
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基地临床试验。试验按基地分层分段进行随机。药品按随机表要求将A、B药装入药袋中,每中心按1-60药物编号分发药物。研究完成后,对照中心设计的盲底,揭示A、B,交统计分析,在全部统计完成后,揭示试验药各对照药。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伤痛胶囊总有效率95%,愈显率86%;而三七伤药胶囊总有效率82%,愈显率67%。
III期临床试验采用多基地随机开放试验的方法。完成试验组3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临床试验评价,按随机表设置药物编号1-100,各试验中心按编号发放药物。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伤痛胶囊的总有效率96%,愈显率90.3%;对照药三七伤药胶囊总有效率84%,愈显率为70%。伤痛胶囊在急性胸胁扭挫伤方面,总疗效明显优于三七伤药胶囊,其试验过程中,600例患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实验例4 制剂工艺优选研究1、温度以水为溶媒,提取温度为100℃,不必考察。
2、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的考察对以上三项,按三因素,三水平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以大黄素在干浸膏中的含量为指标,找出各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因素及水平安排见表15。
表15 试验因素及水平因素水加水倍数 煎煮时间(h) 煎煮次数平A BC1 8 0.5 12 2 0.75 23 15 1.0 3具体实验方法按处方中各药材的比例称取,称取总量为100g共9份,分别浸泡半小时,煎煮,过滤,浓缩,真空干燥,干膏研细过65目筛,得浸膏干粉共9份。每份分别以甲醇索氏提取8小时至提取液无色,回收甲醇至干,加蒸馏水适量,用HCl调PH2~3,水解2小时,乙醚萃取8次,合并醚液,回收乙醚至干,无水乙醇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
在200×100×0.4mm硅胶板上分别点上述制备的各样品液5μl,以大黄素对照品作对照,用苯-乙酸乙酯-甲酸(3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CS-9000型薄层扫描仪上在λs=420nm,λR=550nm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峰面积值。
由以上检测和计算求得正交表中9组实验中大黄素含量,同时进行正交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6、表17。
表16L9(3)4正交试验结果样品峰点样量 大黄素组别 水平与因素的正交分析面积(Yi) (μl)含量(mg)1 9555.173*5 2.1328k111.5593 14.7504 12.72802 19584.870 5 4.4635k214.5375 15.8214 16.62613 21734.367 5 4.9630k321.1368 16.6618 17.87954 21466.702 5 4.9008 A3 B3 C35 22752.958 5 5.1997k13.8531 4.9168 4.24276 19470.832 5 4.4370k24.8458 5.2738 5.54207 33584.789 5 7.7168k37.0456 5.5539 5.95988 26877.669 5 6.1582R 3.1925 0.6371 1.71719 31626.788 5 7.2618 A>B>C
表17 L9(3)4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均方 F PA因素 16.02 2 8.01022.25 <0.05B因素 0.61 2 0.3050.847 >0.05C因素 4.81 2 2.4056.681 >0.05误差0.72 2 0.360总计22.16 8结论三个因素对本实验的影响顺序为A>B>C(即加水倍数>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各水平的最佳条件为A3、B3、C3(即加水15倍量、煎煮时间1hr、煎煮3次)。方差分析认为A因素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而B、C两因素的水平对实验结果影响不明显。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省时、能耗及实际工作习惯,我们选取用了B2和C2。综合上述,此正交实验各水平确定为A3B2C2。
验证由于正交表中没有本组实验,因此按优选出的条件A3B2C2重复上述实验,具体方法同上,取同上实验的药材量2份,实验过程略,检测结果如下大黄素含量分别为7.4609(mg)、7.6371(mg)、平均7.5490(mg),与正交实验中第7组大黄素含量最高组基本一致,统计学上无差异。
3、药材粒度考察取原方100g药材6份,1份打成细颗粒(绿豆大,n=2),1份打成粗颗粒(桃仁大,n=2),另一份不加工,用购进的药材饮片(n=2),分别加15倍量水,浸泡0.5小时,煎煮二次,每次0.75小时,滤液浓缩,醇沉(含醇量30%),回收醇、浓缩、干燥。得浸膏干粉,称重。计算提取浸膏的百分率。
薄层测定,计算大黄素的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8表18 药材粒度考察结果项目 药材细颗粒 药材粗颗粒 药材饮片大黄素含量(mg) 2.03 1.93 1.72浸膏干粉得率%(g/g) 15.01(n=2) 14.7(n=2) 13.47(n=2)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药材细颗粒浸出物和大黄素含量最多为15.01和2.03,但在实验煎煮时操作不方便,且易焦,粘结,故如条件允许可粉成粗颗粒。
4、药材浸泡考察取原方100g药材6份,1份不浸泡(n=2),1份浸泡0.5小时(n=2),另1份浸泡1小时(n=2),同上制备得浸膏干粉,称重,求百分率。精密称取浸膏干粉5.0g,按2实验方法项自120ml甲醇索氏提取操作,制备供试样品液,点样、展开、晾干,薄层测定,计算大黄素的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9表19 药材浸泡考察结果项目药材不浸泡药材浸泡0.5小时药材浸泡1小时大黄素含量(mg) 1.54 1.76 1.82浸膏得率%(g/g)12.1 13.4 13.7以上结果看药材浸泡1小时大黄素含量高,其次为浸泡0.5小时和不浸泡。考虑浸泡1小时与0.5小时相差不大,为节省工时,因此药材选择浸泡0.5小时。
5、醇沉浓度的选择本制剂工艺在保证原方药效和有效成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杂质的提出,减少给药剂量,因此设计用乙醇沉淀除杂质的工艺。药效实验方法本品以凝血时间和致痛潜伏期为指标。抗凝试验采用毛细管法作小鼠凝血时间测定,空白对照组(ig NS)凝血时间为82.6±14.1S。镇痛试验采用小鼠热试验,空白对照组的致痛潜伏期为18.6±6.1S。由上结果看出,加入一定量乙醇沉淀杂质,可使药理作用相对增强,浸膏得率显著减少,而有效成分含量,随醇沉浓度提高有所增加,而醇沉后30%浓度组和40%浓度组大黄素含量比不进行醇沉要高些,可能因为醇沉实验是用同一煎煮液,分成四份,做10%、20%、30%、40%醇沉比较,检测大黄素含量,而不加醇沉的样品不是同一批,也许略有差异。综合醇沉实验各项结果。选用含30%醇沉淀综合指标较好,药理作用强。
6、赋形剂选择由于中药浸膏易吸潮,久置结块,需选用合适的吸湿剂,根据文献和初步试验,对下列吸湿剂进行考察,将用不同赋形剂制作的胶囊于湿度60%,温度25±0.1℃的恒温箱中放置1个月,观察胶囊内容物有无潮解现象,结果见表20。
表20 赋形剂选择结果糊精 淀粉硫酸钙 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淀粉用量% 5 2 5 24 24 2 (6+2)(4+2)(g/g)潮解程度 - + - +- +- + - - -注+胶囊内容物中帽端有轻微结块-胶囊内容物有轻微吸潮,流动性尚好--胶囊内容物无变化,手感好由以上结果看磷酸氢钙+淀粉(6+2)一组效果好,本制剂选用此组赋形剂。
7、制粒用乙醇浓度选择本次制粒选择乙醇为溶媒,称取一定量浸膏干粉,用不同浓度乙醇制粒,结果见表21表21 不同浓度乙醇制粒结果75%乙醇 80%乙醇85%乙醇90%乙醇 95%乙醇结 成团状 成团状 成块状粘结 粘结 比较松散果 无法制粒 无法制粒无法制粒无法制粒 顺利通过筛网呈颗粒状由以上结果,选用95%乙醇制粒。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实施例1胶囊剂熟大黄380g 当 归304g 柴 胡304g 天花粉304g桃仁(去皮)227g 红 花227g 醋延胡227g 甘 草150g,以上八味,加15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4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相对密度1.017~1.038,加乙醇使含醇量达30%,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状,干燥,加入磷酸氢钙18g,淀粉6g,混匀,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跌打损伤,胸胁疼痛,属血瘀气滞者。用法每日3次,每次服3粒。连服10天为1疗程。实施例2口服液熟大黄370g 当归294g 柴 胡294g天花粉314g桃仁(去皮)240g 红花240g 醋延胡210g 甘 草160g,以上八味,加16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相对密度1.017~1.038,加乙醇使含醇量达35%,静置13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水液加蔗糖150g,加水至1000ml,即得。用法每日3次,每次服10ml。连服10天为1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的中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熟大黄360-400重量份当 归280-320重量份柴 胡280-320重量份天花粉280-320重量份桃 仁200-250重量份红 花200-250重量份延胡索200-250重量份甘 草130-17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熟大黄380重量份 当 归304重量份 柴 胡304重量份天花粉304重量份 桃 仁227重量份 红 花227重量份延胡索227重量份 甘 草15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中所述桃仁优选去皮桃仁,延胡索优选醋延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上八味,加13-17倍量水浸泡煎煮1-3次,每次35-5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5-25℃相对密度1.00~1.0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25-35%,静置10-1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状,干燥,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上八味,加15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4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相对密度1.017~1.038,加乙醇使含醇量达30%,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状,干燥,加入磷酸氢钙18g,淀粉6g,混匀,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6.如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或几种a.取本组合物制剂2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b.取本组合物制剂4g,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15-2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稀盐酸调PH值至2左右,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乙醚提取液,用2%碳酸钠溶液提取3次,分取水层,用醋酸乙酯15ml洗涤,弃去醋酸乙酯洗液,用盐调PH值至2~3,用苯15ml洗涤,弃去苯液,继用乙醚提取3次,乙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溶液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荧光斑点;c.取本组合物制剂4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浓氨数滴调PH值至9以上,用乙醚提取1-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8.5∶3-5∶1-2正己烷-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汽中薰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如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鉴别中的一种或几种a.取本品内容物2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10∶1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b.取本品内容物4g,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稀盐酸调PH值至2左右,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15ml,15ml,合并乙醚提取液,用2%碳酸钠溶液提取3次,每次20ml,10ml,10ml,分取水层,用醋酸乙酯15ml洗涤,弃去醋酸乙酯洗液,用盐调PH值至2~3,用苯15ml洗涤,弃去苯液,继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15ml,15ml,乙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溶液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10∶1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荧光斑点;c.取本品内容物4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浓氨数滴调PH值至9以上,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7.5∶4∶1正己烷-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汽中薰后,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8.如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组合物制剂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50ml,用稀HCl调PH值至2~3.5,置85-95℃水浴中水解1-3小时,水解液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提取7-9次,每次50ml,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定量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420nm,λR=550nm,测定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组合物制剂每单位量含大黄按大黄素计,不得少于0.030-0.038mg。
9.如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50ml,用稀HCl调PH值至2~3,置90-95℃水浴中水解2小时,水解液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提取8次,每次50ml,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定量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10∶1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420nm,λR=550nm,测定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每粒含大黄按大黄素计,不得少于0.034mg。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鉴别a.取本组合物制剂2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b.取本组合物制剂4g,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15-2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稀盐酸调PH值至2左右,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乙醚提取液,用2%碳酸钠溶液提取3次,分取水层,用醋酸乙酯15ml洗涤,弃去醋酸乙酯洗液,用盐调PH值至2~3,用苯15ml洗涤,弃去苯液,继用乙醚提取3次,乙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溶液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荧光斑点;c.取本组合物制剂4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浓氨数滴调PH值至9以上,用乙醚提取1-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8.5∶3-5∶1-2正己烷-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汽中薰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取本组合物制剂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50ml,用稀HCl调PH值至2~3.5,置85-95℃水浴中水解1-3小时,水解液定量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提取7-9次,每次50ml,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定量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25-35∶8-12∶1-2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420nm,λR=550nm,测定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组合物制剂每单位量含大黄按大黄素计,不得少于0.030-0.038mg。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组合物由熟大黄、当归、柴胡、天花粉、桃仁、红花、延胡索、甘草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时采用煎煮、乙醇提取方法,达到使有效药物的充分发挥,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对该组合物进行成分鉴别、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组合物对治疗跌打损伤及胸胁疼痛有很好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19/04GK1457852SQ0313114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
发明者居小平 申请人:居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