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栓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156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牙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地说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血竭又名麒麟竭,提取血竭的原植物有龙舌兰科的龙血树属,棕榈科的黄藤属、大戟科的巴豆属、豆科的青龙木属中的10余种植物。在我国作为名贵中药已有1500年历史,始载于《雷公炮灸论》。味甘、咸、平,归心,肝经,具行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之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淤滞作痛等症。
目前,临床拔牙后主要让患者咬棉球30分钟,用以止血,但除去棉球后的深窝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并可能引发干槽症。为此进行了本发明的研制。
技术方案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供临床拔牙后使用的更有利于伤口止血,加快伤口愈合的牙栓,以替代现用的棉球。
处方血竭2~8g,甘油明胶20~50g,土温-80 5~15ml,硼酸1~10g。
制法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
临床试用拔牙患者;年18~~65岁;无其他严重疾患及并发症者共96例病人,100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组47例50颗牙;对照组49例50颗牙。,实验组在拔牙后,在牙槽窝中塞入本发明,观察止血情况,余按常规医嘱处理,全身不用药;对照组拔牙后将棉球放入牙槽窝嘱其咬紧,余同实验组。观察止血情况。
结果实验组止血需0.5~2分钟;平均1分钟。对照组止血需5~25分钟;平均15分钟。术后出血实验组无;对照组4例(8%)。术后干槽症(拔牙后数日内拔牙创明显疼痛,向牙颞或下前牙方向放散,拔牙创空虚,牙槽骨暴露或为一层腐败物覆盖,有特殊恶臭。)实验组无;对照组1例(2%)。
本发明所用云南血竭诶剑叶龙血树树脂,从中可分离出5个芳香族化合物,对一些细菌具抗菌活性。在使用中发现,血竭具有改善病区微循环的功能,使局部组织恢复正常的机制,增加局部血运与抗病能力,加速上皮组织生长,促使创口迅速愈合,降低了术后出血干槽症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处方血竭4g,甘油明胶36g,土温-80 8ml,硼酸3g。
制法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
实施例2处方血竭2g,甘油明胶20g,土温-80 5ml,硼酸1g。
制法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
实施例3处方血竭8g,甘油明胶50g,土温-8015ml,硼酸10g。
制法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
实施例4处方血竭6g,甘油明胶40g,土温-80 12ml,硼酸5g。
制法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牙栓及其制备方法;其处方为血竭2~8g,甘油明胶20~50g,土温-80 5~15ml,硼酸1~10g;其制法为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血竭3~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血竭为4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甘油明胶30~4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甘油明胶36g。
全文摘要
一种牙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地说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供临床拔牙后使用的更有利于伤口止血,加快伤口愈合的牙栓,以替代现用的棉球。其处方为血竭2~8g,甘油明胶20~50g,土温-80 5~15ml,硼酸1~10g;其制法为将土温-80、硼酸加入甘油明胶中,加热到60℃;再将血竭加入中,搅拌混匀;到入栓模;待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临床研究表明,血竭具有改善病区微循环的功能,使局部组织恢复正常的机制,增加局部血运与抗病能力,加速上皮组织生长,促使创口迅速愈合,降低了术后出血干槽症的发生率。
文档编号A61P1/00GK1589843SQ0314424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4日
发明者张贵山 申请人:张贵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