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消痤丸生产工艺及剂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12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美容消痤丸生产工艺及剂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中药丸剂“美容消痤丸”生产工艺及剂型。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表现是颜面、胸背部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物,包括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若得不到及时很好地治疗可留下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后遗症。据统计约有70%年轻人在某一时期都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本病最常见是14-28的青年人,所以人们习惯称“青春痘”。男性略多于女性。据有关调查表明痤疮女性的发病率是90.6%。男性可达100%,只是程度差异;随着生活环境、工作学习、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中年女性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众多的痤疮患者中,病情重的占15%,轻微占85%,在重症患者中病变部位不单局限于面部,尚可波及胸部背部等处。但无论病情轻重,都会影响患者的容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更有甚者还会出现自卑、焦虑、等精神症状。正因为痤疮的发病率之高,危害之大,给人们造成心理和生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患者朋友非常希望有一种能彻底治疗“青春痘”的好药品。
在治疗痤疮方面,市场上也出现许多类似产品。但是,它们大多数是副作用大,疗效不佳,只治标难治本。
本发明人针对这一具体情况,经反复验证,在传统中药的剂型上,针对痤疮的发病机理综合全面地用药,具有组方全面选药精华,服用方便、疗效奇特、标本兼治、愈后不复发的特点,与市场许多同类产品相比针对性强,治愈率高,既能断其源,又能祛其症,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美容消痤丸的研制,着重从确保疗效,使用方便,保存有效期又长,无任何毒副作用入手。
本发明针对痤疮的发病机理,全面用药由下列独特配方组成乌梢蛇;黄芩;知母;黄柏;虎杖;生首乌;桃仁;石斛;山栀子;鹿衔草;金银花;生薏米;枇杷叶;生大黄;炒枳实;生白术;女贞子;醋柴胡;橘叶;牡丹皮;京三棱;玄参;白茯芩;皂角刺;穿甲珠;生地黄;蒺藜子;浙贝母等。
进行精选药材、加工、粉碎、炼蜜为丸烘干、消毒、包装。
本发明可采用两种剂型I型为中药丸剂,每10克30粒左右,保存期超过3年。
II型为中药冲剂,每包10克,保存期2年以上。
权利要求
1.本品是由三十余味动物、植物类中药材组方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乌梢蛇50-150克 黄芩50-150克知母50-150克 黄柏50-150克虎杖40-130克 生首乌50-150克桃仁30-90克石斛30-90克山栀子30-90克 鹿衔草50-150克金银花60-180克 生薏米50-150克枇杷叶50-150克 生大黄30-90克炒枳实30-90克 生白术50-150克女贞子60-180克 醋柴胡30-90克橘叶50-150克 牡丹皮50-150克京三棱30-90克 玄参30-90克白茯芩50-150克 皂角刺30-90克穿甲珠20-80克 生地黄50-150克蒺藜子30-90克 浙贝母20-8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组方,用中药制丸机进行加工生产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美容消痤丸”是一种纯中药剂型,涉及植物、动物两大类,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疏肝健脾,利湿降脂,滋阴凉血,调理阴阳等多种功效。对治疗临床各型痤疮(粉刺、青春痘、暗疮)疗效肯定。真正为广大痤疮患者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方便、疗效显著、标本兼治的好产品。解决了治疗痤疮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我们采用方便的I型剂型和II型剂型,使其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治愈率。
文档编号A61P17/00GK1522750SQ03156859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1日
发明者方锋, 方 锋 申请人:方锋, 方 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重庆市联通] 2017年11月23日 18:38
    本美容消痤丸生产工艺及型剂型是我本人方锋的发明专利,现发现有人在侵犯我的专利权利!冒用我的发明名称,特此声明,我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