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99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吞入采样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药丸式的可吞入采样装置,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内采集液体。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 5395366公开了一种药丸式采样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储存采样液体的采样仓、一个用于产生局部真空的活塞、一个用于驱动活塞运动的弹簧、一个用于控制活塞运动的控制机构,该装置用于在动物消化道采集液体。该装置利用压缩弹簧的能量驱动活塞,活塞从采样仓具有单通阀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在运动时产生的局部真空将装置外的液体吸入采样仓。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所述装置最大的缺点是结构复杂。由于该装置利用活塞的运动产生局部真空来采样,活塞在向一端运动时,必须排出气体,因此在所述装置中特别设计了一个排气孔,该排气孔用一可脱离的塞子堵住,在采样时,活塞利用空气压力将塞子挤出,在动作进行时,如果塞子不能脱离,则无法进行采样,可靠性降低。另外,利用弹簧的推力使活塞运动,为了克服摩擦力及空气排出等,需要较大的动力才能驱动,控制能量大的驱动机构相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机构需要较大的电流来控制,增加能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控制机构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样可靠性高、能量消耗低、结构简单的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密封连接后构成封闭空腔的外壳、在外壳端部上各有与该空腔连通的孔、控制机构、动力机构、可移动机构及固定在与外壳端部上的通孔相对的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在可移动机构运动前,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的空腔内装有气囊,在气囊的进气端有与气囊连通且伸出气囊的开口孔,孔内有密封塞,气囊内装有控制机构后,与外壳的内壁过渡配合,在控制机构的孔内装有动力机构和可移动机构,在控制机构上有通孔与控制机构两边的气囊连通,在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上有开或者密闭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对气囊完全充气后,该装置被吞入消化道,控制机构在接收到开始采样的控制信号以后,断掉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固定在与外壳端部上的通孔相对的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刺破气囊,气囊中的空气迅速从一端的通孔中排出,气囊迅速收缩,位于采样仓一端的气囊的迅速收缩产生局部真空,位于装置外的液体被吸入到采样仓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采样可靠性高。由于气囊从被刺破处排出气体,该气体直接从通孔排出,不存在通气孔不能被打开的问题,可靠性得到提高。
2、能量消耗低。刺破气囊所需要的动力远远小于驱动活塞所需要的动力,相对应的控制机构所需要的能量也相应减少。
3、结构简单。由于利用气囊的收缩来代替活塞的运动,可以避免复杂的活塞机构设计,省略了弹簧、活塞、密封环等元件,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采样过程中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完成后的结构图;在图1至图3中
1-外壳,2-气囊,3-控制机构,4-密封塞,5-排气通孔,6-采样仓7-弹簧,8-可熔断线,9-发热电阻,10-圆通孔,11-柔性连接线12-密封盖,13-弹簧,14-采样通孔,15-尖锐物,16-排气仓,17-可移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由两段密封连接而成,控制机构包括发热电阻[9]、电源及遥控机构,其中电源可以为钮扣电池或者为体外无线电源传输,遥控机构可以采用遥控开关或者采用体外无线传输的电流直接触发的方式,关于体外无线电源传输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美国专利US 2002055734。
在控制机构[3]的孔内装有弹簧[7]和可移动机构[17],在可移动机构[17]运动前,可移动机构[17]与控制机构[3]通过可熔断线[8]固定连接在发热电阻[9]上。活塞式的控制机构[3]中圆通孔[10]与控制机构[3]两边的气囊连通。气囊[2]中装入控制机构[3]后与外壳[1]的内壁过渡配合,将外壳[1]的内壁所构成的封闭空腔隔离为两个小室,一端为采样仓[6],另一端为排气仓[16]。
在气囊的进气端有与气囊连通且伸出气囊的圆形开口孔,孔内有密封塞[4],该气囊[2]的圆形开口孔与位于其中的密封塞[4]通过绕线或者其他方式密封。气囊[2]为柔软高弹性材料制造,在装配时,可以通过注射器从密封塞[4]处注入气体到气囊[2]中,在注入气体后,该气囊处于弹性膨胀状态,位于采样仓[6]端的气囊[2]完全膨胀直到将整个采样仓[6]充满并堵住采样通孔[14]。
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端的开或密闭机构包括密封盖[12],弹簧的一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位于采样端的通孔内,密封盖[12]与气囊通过柔性连接线[11]固定连接。
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端的开或者密闭机构包括弹簧、与弹簧固定连接且与采样端通孔配合的密封塞,该密封塞通过柔性连接线与气囊固定连接。
在未受外力作用时,弹簧[13]支撑所述盖子[12]或者塞子使得采样通孔[14]处于打开状态,当气囊[2]被刺破后,该柔性连接线[11]在气囊[2]的收缩力的作用下被拉紧,密封盖或者密封塞将采样通孔[14]封闭。
权利要求1.一种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包括密封连接后构成封闭空腔的外壳、在外壳端部上各有与该空腔连通的孔、控制机构、动力机构、可移动机构及固定在与外壳端部上的通孔相对的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在可移动机构运动前,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空腔内装有气囊,在气囊的进气端有与气囊连通且伸出气囊的开口孔,孔内有密封塞,气囊内装有控制机构后,与外壳的内壁过渡配合,在控制机构的孔内装有动力机构和可移动机构,在控制机构上有通孔与控制机构两边的气囊连通,在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上有开或者密闭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端的开或者密闭机构包括弹簧、与弹簧固定连接且与采样端通孔配合的密封塞,该密封塞通过柔性连接线与气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端的开或密闭机构包括密封盖,该密封盖与气囊通过柔性连接线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位于采样端的通孔内。
专利摘要一种消化道吸入式微型采样装置,涉及一种药丸式的可吞入采样装置,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采集液体。该装置包括密封连接后构成封闭空腔的外壳、在外壳端部上各有与该空腔连通的孔、控制机构、动力机构、可移动机构及固定在与外壳端部上的通孔相对的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在可移动机构运动前,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的空腔内装有气囊,在气囊的进气端有与气囊连通的且伸出气囊的开口孔,孔内有密封塞,气囊内装有控制机构后,与外壳的内壁过渡配合,在控制机构的孔内装有动力机构和可移动机构,在控制机构上有通孔与控制机构两边的气囊连通,在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上有开或者密闭的机构。该装置采样可靠性高、能量消耗低、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A61B10/00GK2613237SQ03233078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皮喜田, 郑小林, 彭承琳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