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99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药丸式的可吞入微型释放装置,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释放物质,如药物、或者食物、或者标记物。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US 4425117中提出了一种在消化道指定位置释放物质的装置,该装置分为两个小室,第一室中有一个可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运动的可移动机构,在可移动机构端部有一个针;第二个小室为周围有小孔的储药仓,药物封装于小气球中放入储药仓中;在该装置的中间位置有一固定挡板将两小室隔开。该装置到达消化道指定位置时,外界发出电磁波信号,位于该装置壳体中的线圈及振荡电路感应外界信号并产生感应电流,释放动作被所感应电流触发,可移动机构在弹簧压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在一定位置,针刺破挡板并刺破装有药物的气球,在气球的收缩作用下,药物释放。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药物的释放依赖于气球被针刺破的小孔,如果气球内部压力不够大,则药物释放速度较慢;其次,药物从装置内释放出来的通道为外壳圆周壁上的小孔,药物从储药仓释放出依赖于小孔的泄漏,而这些小孔可能被消化道中的物质封堵住,没有适当的外加压力,药物有可能无法通过小孔泄漏出,特别是储药仓的外壁与消化道紧密接触时,药液可能只能释放道储存仓中,释放不彻底;另外,由于所述装置的释放通道为外壳圆周壁上的小孔,由于外壳壁上开有小孔,壳体中的线圈只能在外壳的一端缠绕,线圈的缠绕长度短,感应效果差、信号耦合效率低,导致控制机构的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释放快速彻底、结构简单的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的外壳,在外壳构成的空腔内装有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控制的可移动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储存容器,在与储存容器相对的外壳端上有与空腔连通的孔,释放物质前,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控制机构与活塞之间的空腔内有限位机构,动力机构与控制机构端接触,动力机构上装有可移动机构,活塞装在限位机构与储存容器之间,与活塞面所对的可移动机构上固定有尖锐物,在释放储存容器内的物质时,断掉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向储存容器运动,尖锐物刺破活塞和储存容器,可移动机构与活塞密封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控制机构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以后,控制机构断开与可移动机构之间的固定连接,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开始工作,可移动机构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向储存容器端运动,尖锐物刺破活塞后继续刺破储存容器,封装在储存容器中的物质在储存容器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快速释放出来,可移动机构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推动活塞继续向前运动,被释放的物质通过位于外壳底部端的通孔释放出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释放快速彻底。本实用新型中,尖锐物刺破储存容器后,被释放的物质在储存容器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快速释放出来,可移动机构推动活塞继续向前运动,在活塞的推动下,被释放的物质通过位于外壳底部的通孔释放,释放彻底。
2、结构简单。由于储存容器与尖锐物之间的隔离物为一活塞而不是固定隔离挡板,活塞装配更为简单,而且活塞还具有推动物质排出的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图;在上述图1与图2中1-外壳,2-控制机构,3-弹簧,4-可移动机构,5-活塞,6-导电线圈7-储存容器,8-药液,9-塞子,10-位置指示信号源,11-发热电阻12-可熔断线,13-阻挡筒,14-尖锐物,15-通孔,16-孔阻挡圈,1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由三段螺纹密封连接而成,控制机构包括发热电阻[11]、缠绕在壳体上的线圈[6]及LC振荡电路。
所需要释放的物质,如药物等封装于储存容器[7]中,所述储存容器[7]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且具有良好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
位于外壳[1]通孔[15]端的储存容器[7]上有与储存容器[7]连为一体且和储存容器[7]连通的伸出端,伸出端与外壳[1]通孔端上的通孔配合,伸出端内装有密封塞子[9]。储存容器[7]为柔软高弹性材料制造的小气球,该气球的开口端与位于其中的密封塞子[9]通过绕线或者其他方式密封。药液可以通过注射器从密封塞子[9]处注入到储存容器[7]中,在注入药液后,该小气球处于弹性膨胀状态。
动力机构为弹簧、或者为形状记忆合金等。动力机构也可以为为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的弹簧[3]和在活塞[5]和控制机构[2]之间再装一个用于驱动活塞运动的弹簧[17]。
限位机构为位于活塞[5]与控制机构[2]之间的外壳[1]空腔内的阻挡筒[13],弹簧[3]与可移动机构[4]及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14]位于阻挡筒[13]内。限位机构也可以为与控制机构[2]连为一体的筒体,弹簧与可移动机构[4]及其尖锐物位于筒体内。
活塞[5]与储存容器[7]接触的一面为边缘厚,中部薄的圆弧形凹坑结构,与储存容器活动配合。与尖锐物[14]所对的活塞上有可让尖锐物[14]自由通过的通孔、或者该通孔上覆盖薄膜。
外壳[1]沿轴向方向的壳体中缠绕有可导电线圈[6],导电线圈[6]作为LC振荡电路中的电感L,其绕线的两端与控制机构中的LC振荡电路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的外壳,在外壳构成的空腔内装有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控制的可移动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储存容器,在与储存容器相对的外壳端上有与空腔连通的孔,释放物质前,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与活塞之间的空腔内有限位机构,动力机构与控制机构端接触,动力机构上装有可移动机构,活塞装在限位机构与储存容器之间,与活塞面所对的可移动机构上固定有尖锐物,在释放储存容器内的物质时,断掉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向储存容器运动,尖锐物刺破活塞和储存容器,可移动机构与活塞密封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外壳通孔端的储存容器上有与储存容器连为一体且和储存容器连通的伸出端,伸出端与外壳通孔端上的通孔配合,伸出端内装有密封塞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吞入微型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为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的弹簧和在活塞和控制机构之间再装一个用于驱动活塞运动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为位于活塞与控制机构之间的外壳空腔内的阻挡筒,弹簧与可移动机构及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位于阻挡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吞入微型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为与控制机构连为一体的筒体,弹簧与可移动机构及可移动机构上的尖锐物位于筒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尖锐物所对的活塞上有可让尖锐物自由通过的通孔、或者该通孔上覆盖薄膜,活塞与储存容器接触的一面为边缘厚,中部薄的圆弧形凹坑结构,与储存容器活动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可吞入的微型释放装置涉及一种药丸式的可吞入装置,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释放物质。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的外壳,在外壳构成的空腔内装有控制机构、可移动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储存容器,释放物质前,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控制机构与活塞之间的空腔内有限位机构,活塞装在限位机构与储存容器之间,与活塞面所对的可移动机构上固定有尖锐物,在释放储存容器内的物质时,断掉可移动机构与控制机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可移动机构向储存容器运动,尖锐物刺破活塞和储存容器,可移动机构与活塞密封压紧,被释放的液体通过外壳端上的通孔释放出来。本实用新型具有释放快速彻底、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31/00GK2628077SQ0323307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皮喜田, 郑小林, 彭承琳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