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医用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械。
背景技术:
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使临床高危医护人员面临感染危险,特别是如非典型性肺炎病人的呼吸道气体飞沫使临床医护人员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目前医护人员采用戴口罩、穿隔离服等方式,与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进行隔离。有些病房在墙体上加设排风扇,使病房空气有所流动。由于没有对气体飞沫等采用抽吸和其它隔离措施,医护人员的出现感染的机率比较多。截止二○○三年四月在“非典”病人抢救中的医护人员受感染的人数很多,占患病人员的三分之一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抽吸和隔离的措施,以减少和避免传染性呼吸道大颗粒飞沫直接沾染医护人员和小颗粒呼吸道气体沾染室内空气,减少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对临床高危医护人员的传染机会。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排风扇与面板由透明材料构成的集气漏斗用管道相连接,连接处要确保其密封,开启排风扇,排风扇产生负压,患者呼出的气体和飞沫,从集气漏斗吸入管道,并排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排风扇的抽吸作用,通过集气漏斗,使患者呼出的大部分气体和飞吸入管道排出,大大的减少气体和飞沫的浓度,且室内空气流畅,病人也会出现舒适感,另外,集气漏斗的面板是透明的,使医护人员通过集气漏斗面板可观察到患者,并且集气漏斗的面板把医护人员和患者隔离,减少和避免传染性呼吸道大颗粒飞沫直接沾染医护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集气漏斗的轴测图。
图中1、集气漏斗 2、管道 3、排风扇 4、净化器 11、窗具体实施方式
在
图1中,集气漏斗1顶部孔与排风扇3吸气口用管道2相连接,排风扇3可由不同风速挡控制吸气强度,以适合不同抽吸程度,排风扇3一般远离集气漏斗1, 以减少病房内的噪音,使病人舒适,免受噪音之苦。
在图2中,在排风扇3排气口接到净化器4,净化器4主要是对排出的气体飞沫进行净化处理,使排入大气的气体净化后,避免大气污染。净化方式主要可用过滤、高温、消毒液、紫外线方式。另外,多个排风扇排出气体可集中后排入同一个净化器4后进行净化处理。
图1、图2和图3中的集气漏斗1是由刚性材料构成,下部大、上部小的结构,主要有宝塔形、四棱台、圆台结构。集气漏斗1的下部是病床,集气漏斗1距病人的床面有一定间距,不影响病人吸入空气,也不影响机械通气管道的连接。集气漏斗1的面板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图1、图2和图3中的集气漏斗1采用透明材料,使医护人员通过集气漏斗1面板可观察到患者。
图3中的集气漏斗1侧部至少有一个窗11,窗11可开启和关闭,窗11开启时,医护人员可通过窗口对病人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包括排风扇,其特征是上述排风扇的吸气口与集气漏斗顶部孔用管道相连接,上述集气漏斗侧部面板为透明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其特征是上述排风扇的排气口与净化器用管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其特征是上述集气漏斗至少有一个可打开和关闭的窗口。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医用传染性呼吸道气体飞沫抽吸隔离器。它包括排风扇、集气漏斗和管道,排风扇的吸入口与集气漏斗顶部也用管道连接。集气漏斗下部距病人的床面有一定间距,集气漏斗侧部使医护人员与病人有一定的隔离。集气漏斗面板采用透明材料,医务人员可通过面板观察到病人。启动排风扇,使患者呼出的大部分气体和飞沫吸入管道后排出,大大地减少病房内患者呼出的气体和飞沫浓度,且室内空气流畅,一方面,患者会出现舒适感,另一方面,减少医护人员受呼吸道气体和飞沫的传染机率。
文档编号A61G12/00GK2616197SQ0325091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日
发明者何洪强 申请人:何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