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药瓶划孔、振荡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素药瓶划孔、振荡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是一种能同时或分别对抗菌素药瓶铝箔封口划孔和对药水进行振荡搅匀的划孔、振荡两用机,适用于医务人员对抗菌素药瓶的划孔和振荡。
据目前国内外医疗单位调查,注射抗菌素药时(青、链、红霉素粉剂),都采用锥子先把瓶盖铝箔封口扎孔,而后注入蒸馏水进行手工摇晃,使其药物溶匀。这种方法效率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广大医务人员迫切需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手工操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药瓶封口划孔、振荡两用机。它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携带方便,性能可靠。可代替目前医务人员频繁进行的药瓶盖扎孔和摇 的手工操作,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是由一台微型电机作为动力。当接通电源后,通过电机主轴带动装有一定角度铣刀的皮带轮,使铣刀与电机同步转动。在装铣刀处有一个锥孔导向芯和导向套及弹簧组成的工作构件,导向芯可作轴向移动,以便对φ20~φ30的瓶盖划孔,只要把药瓶沿着轴线方向往里一插,就完成了瓶盖铝箔封口的划孔。另一方面,电机动力通过皮带轮(电机皮带轮和偏心轴皮带轮)传递给偏心轴,装在偏心轴上的轴承和用两根拉簧拉紧的振荡滑板接触,并使振荡滑板作往复振荡。安放抗菌素药瓶的振荡盘用螺钉与振荡滑板固装在一起,因而由夹紧棍夹紧在振荡盘中的药瓶也就同时振荡起来,达到摇晃药瓶的目的,收到同时进行瓶盖划孔和药瓶振荡的两用效果。当只需进行瓶盖划孔时,旋钮向左拧动至“离”的位置,使装在脱落杆上的凸轮顶住振荡滑板,使偏心轴上的轴承与振荡滑板脱开,从而使振荡盘停止振荡。此时只作划孔,切断电源后,电机停转,器械停止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3,采用一台220V,15W,转速为1400转/分的JX4524微型电机16,由螺钉固定在底板12上,电机皮带轮17一端用顶丝固定在电机轴上,另一端装有直径为φ7~φ15带有一定角度的,材料为高速合金钢的铣刀18,并用顶丝固定。在刀口处,装有由锥孔的导向芯19、导向套20和压缩弹簧21组成的工作构件,用螺钉固定在外壳3上。其中导向芯19可作轴向伸缩,用来对φ20~φ30的瓶封口划孔。电机皮带轮17和偏心轴皮带轮35由皮带32相连接。偏心轴36安装在轴承支座31上,由两个球轴承支承作旋转运动。轴承支座31由螺钉固定在底板12上。偏心轴36一端装有偏心轴皮带轮35,另一端装有球轴承,并由短轴28将其固定在偏心轴36上,该轴承还与振荡滑板10的弯板紧紧相靠,弯板由两根拉簧30拉住,两拉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2和柱销4上,使弯板和轴承始终保持接触,以便在偏心轴36转动时,使振荡滑板10作往复振荡。振荡板10安放在两个导向轮8上,两个导向轮8装在两根导向轴29上,导向轮轴29安装在托架11上,两端用螺母拧紧。托架11用螺钉固定在底板12上,振荡滑板10与振荡盘9之间装有塑料制成的垫6,用螺钉把振荡滑板10和振荡盘9联成一体。在外壳3的顶部开两个长圆孔,以便在振荡时,连接螺钉和垫6在孔中往复运动。振荡盘9上装有两根夹紧棍13,棍上套有橡胶套管7,以增加摩擦,卡紧药瓶。在两端装有箍套5作固定用。振荡盘9的两侧面上开有四个长圆孔,并由两根拉簧27分别拉紧夹紧棍13,使之有效地夹住药瓶。
为了使划孔和振荡既能同时进行,又能单独完成划孔,依靠脱落杆机构就能达到此目的。脱落杆14两端支承在外壳3的前后两侧面上,后面装有塑料套盘25,并用开口销定位,防止脱落杆14窜动。前面一端装有橡胶垫34和旋钮33,由螺钉固定在脱落杆14上。当脱落杆14上的凸轮如图1中所示位置时,即旋钮在“合”的位置上。划孔和振荡,同时进行,当旋钮33向左转到“离”的位置,则脱落杆14上的凸轮顶住振荡滑板10,使振荡滑板10上的弯板与偏心轴36上的轴承脱开,偏心轴36空转,振荡停止,只进行瓶盖铝箔封口划孔。
电源接通部分由插销24及电线穿过装于外壳3后面的橡皮套23的孔,连接开关15和由垫37和夹子38固定在底板12上的电容器26及定线体22再与微型电机16相接通。在底板12下面用螺钉固定了四件橡胶底脚1,使整机平稳放置。在外壳3的左、右两侧面用螺钉固定了两件把手2,利于搬动。外壳3和底板12用螺钉联接在一起,组装成一台抗菌素药瓶划孔振荡两用机。
使用时,先接通电源,旋钮33放在“离”的位置上,为使振荡盘9不振。打开开关15,电机16带动铣刀18高速旋转。此时,用手拿住药瓶轻轻插入导向芯19的锥孔中,轻轻一推,药瓶铝箔封口即划出φ7~φ15的孔,适用于φ20~φ30的瓶封划孔,然后装注入蒸馏水的药瓶放在振荡盘9中,一次可放数十瓶。由夹紧棍13和弹簧27把药瓶夹住。这时把旋钮33拧到“合”的位置上,振荡盘9立即振荡,然后将旋钮33转到“离”的位置或关闭开关15,振荡停止,药水溶匀可用。这样既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同一器械上完成药瓶铝箔封口划孔和药水振荡,给医疗单位提供了一种小型先进器械。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素药瓶划孔振荡两用机,由外壳3、组装在底板12上的微型电机16、通过皮带32带动皮带轮17、35组成,其特征是电机主轴上装有带铣刀18的皮带轮17,在装铣刀处设置一个由带锥孔的导向芯19、导向套20及弹簧21组成的工作构件,偏心轴36上装有球轴承,该球轴承与弹簧30拉紧且与架在导向轮8上的振荡滑板10的弯板相接触,脱落杆14上装有凸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同时进行药瓶铝箔封口划孔和药水振荡的小型医疗器械,适用于各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对瓶封划孔和药水振荡。它是由微型电机作动力,带动铣刀和振荡盘,并配有脱落机构,使两种功能既可同时进行,也可单独完成。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带动铣刀旋转,即可划孔,旋转脱落杆机构可使振荡盘振荡或停止。代替医务人员频繁的药瓶封口扎孔和摇药瓶的手工操作。
文档编号B67B7/00GK87203392SQ87203392
公开日1988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4日
发明者曹明发 申请人:锦州市红星机械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