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39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是用于牵引、复位、固定骨折上肢的装置。
目前国内对上肢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及小夹板外固定,因无牵引作用骨折复位后容易发生再移位。有时还使用上肢外展架,它只能固定而无牵引作用,如果牵引也只是进行悬吊牵引,它需要设有牵引绳、滑轮、砝码的专门牵引床,或牵引架,操作较复杂,患者只能卧床治疗,活动受影响,常因患者日常活动引起骨折肢体再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的、可随身对骨折上肢进行牵引、复位,固定的机械外力牵引器。
一种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其特征在于由可调长度的一对上臂支杆和一对可调长度的前臂支杆相连接,组成等于或略小于直角的支架,在上臂支杆的上端有一环形的反牵引托,支架还具有一对用以调节上臂支杆和前臂支杆的角度,并用以安设顶压复位环的牵引杆,该牵引杆可以是一端连于反牵引托,另一端连于前臂支杆,也可以是一端连于前臂牵引柱另一端连于上臂支杆的下部。前臂支杆套接在上臂支杆上,顶压复位环可套在上臂支杆或前壁支杆上。
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主要是由支架,牵引杆和顶压复位环组成的。
支架是由一对前臂支杆和一对上臂支杆相连接组成的,最好是前臂支杆的一端设有通孔,套在上臂支杆带螺杆的一端,並用螺母固定。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夹角的牵引支架,每根支杆都是由两根连杆套接,均可调节长度,上面也可设有螺钉,将调好的长度加以固定。上臂一对支杆非与前臂支杆相连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半圆形套管上。两半圆形套管套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圆环,即为肩部反牵引托,上面也可用螺钉将圆环加以固定,在使用时其套在患者上臂,並卡在腋下,作为牵引上臂时的一个力的支点,牵引杆为调距螺杆。一对上臂牵引杆其一端与肩部反牵引托相连,最好是套于环上,可移动位置;其另一端则与前臂支架相连,使前臂支架作为上臂牵引杆的另一支点,最好是通过连接件活动套接,使牵引杆既可移动位置又不许前臂支杆水平微转,一对前臂支杆非与上臂支杆相连端即前端是连为一体的,最好呈半环状,环面与该一对支杆组成的平面相垂直。在前臂支杆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前臂牵引柱,作为前臂牵引时力的支点,牵引柱的位置最好是靠近前臂支杆的前端,一对前臂牵引杆一端套在前臂牵引柱上,另一端则与上臂支杆相连,使上臂支架作为前臂牵引杆的另一支点,最好是套接,可移动位置。
顶压复位环包括顶压螺杆及作为其支承件的环状体,它是由弹性材料,最好是塑料板条相接而成两端有对应的通孔,用螺钉固定,在环体上有2-3个条形通孔,供支承顶压螺杆用。顶压螺杆可沿条形通孔移动调整横向位置,每个条形通孔内有一个顶压螺杆,用直径大于条孔宽度的两个螺母分别在环体内,外两侧将顶压螺杆固定,顶压螺杆的一端装有顶压板最好是弧形,顶压螺杆可采用塑料、木板、玻璃钢等材质,其上面也可附有软质垫片,它的另一端装有调节柄,用以调整顶压板的纵向深度。根据需要,顶压复位环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套于前臂或上臂支杆的外面,以协助患处的复位、固定。
另外还附有将上肢与牵引器固定的附件如皮带、绷带,最好是带尼龙按扣的带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随身轻便,不仅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更主要的是便于在X光机下复位並随即加以固定,以保证复位的准确。其牵引力的大小稳定,且牵引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尤其适用于各类复杂的上肢骨折的牵引复位。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臂固定牵引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前臂固定牵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压复位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压复位环A向局部侧视图。
在附图中所示的牵引器中,一根U形连杆,其呈半环状的一端与两连杆所在的平面垂直,而U形连杆的两自由端分别与另一端有通孔的两根连杆套接,並用螺钉加以固定,构成前臂支杆〔2〕。两根分别固定在两个半环形套管上的连杆分别与另一端有螺杆的连杆套接,並用螺钉固定,组成上臂支杆〔1〕。两半环套管套在一起也用螺钉加以固定组成肩部反牵引托〔8〕。上臂支杆的螺杆插入前臂支杆端部的通孔,並用螺母固定,组成牵引支架〔9〕,其上臂支杆与前臂支杆所在的平面相交,其交角等于或略小于90°,牵引杆为调距螺杆。在图1所示的上臂骨折固定牵引示意图中,将上臂牵引杆〔3〕带固定套环的一端套在肩部反牵引托上,另一端顶固定有一螺钉〔10〕该螺钉穿过套在前臂支杆上的套环〔11〕的柱面上的通孔〔12〕如图2所示。在图3所示的前臂骨折固定牵引示意图中,将带固定环的前臂牵引杆〔4〕的一端套在上臂支杆上,另一端套在前臂牵引柱〔6〕上,牵引柱的位置靠近前臂支杆U形半环端。在图4及图5所示的顶压复位环〔7〕中,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环状板条〔13〕上,接口两端有对应的通孔〔14〕,用螺钉固定,在环体面上有两个条形通孔〔15〕,每个条形通孔内有一个顶压螺杆〔16〕,用直径大于条孔宽度,分别在环体内外两侧的两个螺母〔17〕将其固定。顶压螺杆的一端装有弧形塑料顶压板〔18〕,另一端装有调节柄〔19〕。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其特征在于由可调长度的一对上臂支杆(1)和一对可调长度的前臂支杆(2)相连接,组成等于或略小于直角的支架(9),在上臂支杆的上端有一环形的反牵引托(8),支架(9)还具有一对用以调节上臂支杆和前臂支杆的角度,并用以安设顶压复位环(7)的牵引杆(3),该牵引杆(3)可以上一端连于反牵引托(8),另一端连于前臂支杆也可以是一端连于前臂牵引柱(6)另一端连于上臂支杆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前臂支杆套接在上臂支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顶压复位环〔7〕可套在上臂支杆或前臂支杆上。
专利摘要
用于牵引、复位、固定骨折肢体的上肢多功能固定牵引器,是一种医疗器械。它是由支架、牵引杆及顶压螺杆等组成。其支架采用连杆套接,均可调节。牵引杆为调距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支架上的连杆或牵引柱相连,顶压复位环上的顶压螺杆可将患处固定。该牵引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牵引位置保持稳定,适于各类复杂的上肢骨折。
文档编号A61F5/04GK87203436SQ87203436
公开日1988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5日
发明者王凌汉 申请人:王凌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