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萱益肝散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236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萱益肝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黄萱益肝散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众多,迄今还无疗效确切的根治药物,而且乙型肝炎极易慢性化,由于病程迁延,使许多脏器受到损害,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常有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失健运等症,进一步可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至今仍无稳定有效的抗乙肝的药物,尽管有一些西药,如a-干扰素、阿糖腺苷、无环鸟苷、聚肌胞等,可暂时抑制HBV复制,但均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或停止使用后病情容易复发,且价格昂贵,这些因素使得其在临床上使用受到限制,本发明人曾于199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名称为“乙肝散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961020776该乙肝散药物治疗乙肝的治愈率达到88.75%,HBsAg的转阴率是14.2%,HBeAg的转阴率为64.38%,但因药味较苦,患者不能坚持服药,为了更好的提高该药的治愈率和转阴率,使该药的疗效达到国家标准,同时改善药的苦味,因此对原方进行了修整,增补了“红土茯苓、獐芽菜、南五味子、丹参、甘草”五味中草药,这五味药对疏肝利胆、保肝及调整药味都有一定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健脾化湿和活血化瘀等功效,有保肝、降酶、退黄作用,抑制肝炎病毒复制的黄萱益肝散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土大黄、萱草、千里光、猕猴桃、红土茯苓、野蔷薇、獐芽菜、杏叶防风、南五味子、丹参、甘草等11味中草药配制而成,其重量(份)配比为土大黄145.5-582、萱草51.5-206、千里光46-184、猕猴桃46-184、红土茯苓46-184、野蔷薇31-124、獐芽菜31-124、杏叶防风31-124、南五味子31-124、丹参31-124、甘草10-40。它的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为土大黄291、萱草103、千里光92、猕猴桃92、红土茯苓92、野蔷薇62、獐芽菜62、杏叶防风62、南五味子62、丹参62、甘草20。
一种黄萱益肝散的制备方法,净药材,按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用粗碎机交替下料粉碎混合制粗粉,将粗粉用分粒式粉碎机组进行细粉碎制得细粉,将细粉加入V型混合机中混合,将混合好的药粉在115℃-118℃条件下湿热灭菌30分钟,减压干燥90分钟,将减压干燥的药粉用万能粉碎机100目粉碎和过筛,即得黄萱益肝散。
本发明黄萱益肝散是在治肝病苗族药的验方基础上,通过现代医药科研手段、经药理、药效、病毒、临床验证等研制成功的苗族药,现已获得国药准字号,经3700例临床观察,证明其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等功效,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率达到94.8%,肝功能生化指标恢复率为100%,HBsAg的转阴率提高到19.58%,HBeAg的转阴率提高到76.1%,黄萱益肝散能迅速有效的减轻肝炎症状,恢复肝脏功能,尤其是退黄和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方面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黄萱益肝散亦具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黄萱益肝散配方中加入中药甘草,改善了药的苦味,使患者乐于接受此药的治疗。
黄萱益肝散治疗肝炎的临床验证报告1、一般情况入选病人3700例,其中男性2100例,女性160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2岁。确诊为慢性HBV感染者,筛选前血清HBsAg和HBeAg、HBcAb、HBVDNA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
2、治疗药物贵州德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黄萱益肝散,成人一次9g,一日3次,小儿酌减,3个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3、观察项目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包括乏力、肝躯不适,腹胀、肝脾肿大。
生化指标应用Beckrmamc×5cE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白蛋白的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HBV标志物,酶链免疫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
4、症状与体征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乏力,腹胀,肝区不适,肝、脾肿大,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肝脾回缩复原。详见表表1黄萱益肝散对乙肝症状、体征的疗效

5、生化指标黄萱益肝散有较好的恢复肝功能作用,经3个月治疗后ALT的正常恢复率在95.4%,血清胆红素的正常率在85%,肝功能恢复率达95%。
表2黄萱益肝散治疗乙肝生化指标的改变

6、乙肝标志物变化治疗前所有患者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3540名患者HBVDNA阳性,治疗后,有1421例为阴性,转阴率达40.1%、而HBeAg的转阴率达45.5%、HBeAb阳转率达65.2%、HBsAg阴转率达9.8%。
表3黄萱益肝散治疗乙肝标志物变化

典型病例患者高××,男、53岁,贵州籍,工作单位贵州木材加工厂,病历10600号。患者于1995年突发低热,乏力,尿黄,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经住院保肝治疗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仍呈阳性,1998年发病,肝功检查ALT340U/L,血清总胆红素68umol/L,TTT12血清总蛋白74g/L,血清白蛋白4.3g/L、球蛋白3.1g/L。HBsAg、HBeAg、抗-HBC、HBVDNA阳性。自觉症状腹胀,小便赤黄、全身无力,用黄萱益肝散治疗三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HBeAg、HBVDNA转阴。自觉症状消失。因经济困难中断服药。2000年10月旧病再次复发,仍使用黄萱益肝散治疗3个月,其症状改善,肝肿大回缩复原,肝功能恢复正常,HBeAg、HBVDNA转阴,坚持继续服6个月黄萱益肝散,停药至今稳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称取净药材土大黄145.5kg、萱草51.5kg、千里光46kg、猕猴桃46kg、红土茯苓46kg、野蔷薇31kg、獐芽菜31kg、杏叶防风31kg、南五味子31kg、丹参31kg、甘草10kg。用粗碎机交替下料粉碎混合制粗粉,将粗粉用分粒式粉碎机组进行细粉碎制得细粉,将细粉加入V型混合机中混合,将混合好的药粉在115℃条件下湿热灭菌30分钟,减压干燥90分钟,将减压干燥的药粉用万能粉碎机100目粉碎和过筛,即得黄萱益肝散。将黄萱益肝散药粉用自动粉剂包装机进行分剂量包装,每包9g。
本发明实施例2称取净药材土大黄291kg、萱草103kg、千里光92kg、猕猴桃92kg、红土茯苓92kg、野蔷薇62kg、獐芽菜62kg、杏叶防风62kg、南五味子62kg、丹参62kg、甘草20kg。用粗碎机交替下料粉碎混合制粗粉,将粗粉用分粒式粉碎机组进行细粉碎制得细粉,将细粉加入V型混合机中混合,将混合好的药粉在116℃条件下湿热灭菌30分钟,减压干燥90分钟,将减压干燥的药粉用万能粉碎机100目粉碎和过筛,即得黄萱益肝散。
实施例3称取净药材土大黄582kg、萱草206kg、千里光184kg、猕猴桃184kg、红土茯苓184kg、野蔷薇124kg、獐芽菜124kg、杏叶防风124kg、南五味子124kg、丹参124kg、甘草40kg。用粗碎机交替下料粉碎混合制粗粉,将粗粉用分粒式粉碎机组进行细粉碎制得细粉,将细粉加入V型混合机中混合,将混合好的药粉在118℃条件下湿热灭菌30分钟,减压干燥90分钟,将减压干燥的药粉用万能粉碎机100目粉碎和过筛,即得黄萱益肝散。
权利要求
1.一种黄萱益肝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土大黄、萱草、千里光、猕猴桃、红土茯苓、野蔷薇、獐芽菜、杏叶防风、南五味子、丹参、甘草等11味中草药配制而成,其重量(份)配比为土大黄145.5-582、萱草51.5-206、千里光46-184、猕猴桃46-184、红土茯苓46-184、野蔷薇31-124、獐芽菜31-124、杏叶防风31-124、南五味子31-124、丹参31-124、甘草1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萱益肝散,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土大黄291、萱草103、千里光92、猕猴桃92、红土茯苓92、野蔷薇62、獐芽菜62、杏叶防风62、南五味子62、丹参62、甘草20。
3.一种黄萱益肝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净药材,按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用粗碎机交替下料粉碎混合制粗粉,将粗粉用分粒式粉碎机组进行细粉碎制得细粉,将细粉加入V型混合机中混合,将混合好的药粉在115℃-118℃条件下湿热灭菌30分钟,减压干燥90分钟,将减压干燥的药粉用万能粉碎机100目粉碎和过筛,即得黄萱益肝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萱益肝散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土大黄、萱草、千里光、猕猴桃、红土茯苓、野蔷薇、獐芽菜、杏叶防风、南五味子、丹参、甘草等11味中草药配制而成,它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等功效,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率达到94.8%,黄萱益肝散能迅速有效的减轻肝炎症状,恢复肝脏功能,尤其是退黄和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方面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黄萱益肝散亦具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文档编号A61K9/14GK1546103SQ20031011113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日
发明者曾德祥 申请人:贵州德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