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381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称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脓耳,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尤其多发于小儿。该病若不正确及时治愈会致患者听力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并发症,危及生命。目前治疗中耳炎主要用双氧水清洗化脓性创口、杀菌,浓度过高对组织有刺激性,浓度低了杀菌能力弱,应用于深部腔道中,易引起栓塞和扩大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无副作用的治疗中耳炎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中耳炎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中耳炎的中药中含有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栀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其中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黄连3-6份黄芩 3-6份黄柏3-6份苍术 1-3份炉甘石 1-2份枯矾 1-2份栀子3-6份丹皮 3-6份白芨1-3份连翘 1-3份龙胆草 1-3份本发明所述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数配比为黄连3份黄芩3份黄柏 3份苍术3份炉甘石 2份枯矾 1份栀子3份丹皮3份白芨 3份连翘3份龙胆草3份本发明治疗中耳炎中药的制备方法是将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栀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研成粉末、过细筛,制成散剂。
本发明药物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生肌长肉的功效。用于急、慢性中耳炎患者,可以促使脓液消退吸收,穿孔的鼓膜修复,听力恢复。
使用方法使用之前,将患者耳内脓液清洗干净,擦干后,将本发明药物制成的散剂少许喷撒或吹拂至患者耳内,使其粘膜表面轻覆一层散剂,如此不会造成耳道堵塞,有利于患耳粘膜局部充分吸收药物,取得好的疗效。每天用药1次,1-3天为一个疗程。
为了证明本发明中药治疗中耳炎的功效,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1-53岁,平均27岁;病程3-6个月,平均4.5月。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49岁,平均26岁;病程3-5个月,平均4.3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药,治疗时间3-7天。
对照组选用西药常规抗炎,清洗中耳,每日一次,治疗时间3-7天。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耳镜检查、听力测试三项结合进行评判。治愈脓耳症状消失,鼓膜穿孔修复,中耳粘膜充血消失,听力恢复;有效脓耳症状减轻,鼓膜穿孔缩小,中耳粘膜充血减轻,听力好转;无效脓耳症状同前,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同前。
效果比较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治愈率达66.6%,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病案举例1、李某,女性,3岁,就诊日期2003年1月7日,患儿左侧耳内流脓液2天,3天前曾有发热,体温38.6℃。耳镜查,耳内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洁净后,见耳鼓膜有小穿孔,脓液自鼓膜内渗出,中耳粘膜有充血,听力测试检查欠合作。治疗洁净左测中耳道,将本发明中药散剂吹入左侧中耳道同内,嘱第2天门诊复查,2003年1月9目其母携女复诊,代述在家观察2天,患儿左耳流脓消失,听力恢复。
2、赵某,男性,48岁,新疆北屯镇人,就诊日期2003年2月19日,主述右耳流脓液,反复发作三月余,服用西药抗炎治疗3-5天愈,但常间歇复发。耳镜查,耳内有脓性分泌物渗出,鼓膜有陈旧性穿孔,中耳内粘膜充血,听力测试,听力下降,在清洗洁净右耳后,将本发明中药散剂吹入右侧中耳道同内,连续3天,每日一次,一周后复诊,右耳流脓液消失,听力恢复,耳镜检查右耳中,耳内干燥,鼓膜修复,中耳内粘膜充血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黄连4份黄芩 4份黄柏4份苍术 2份炉甘石 1份枯矾 1份栀子5份丹皮 5份白芨3份连翘 3份龙胆草 2份生产方法如下将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栀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研成粉末、过细筛,制成散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含有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枹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其中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黄连 3-6份 黄芩3-6份黄柏 3-6份 苍术1-3份炉甘石1-2份 枯矾1-2份栀子 3-6份 丹皮3-6份白芨 1-3份 连翘1-3份龙胆草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耳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黄连 3份 黄芩3份 黄柏 3份苍术 3份 炉甘石 2份 枯矾 1份栀子 3份 丹皮3份 白芨 3份连翘 3份 龙胆草 3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中耳炎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栀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研成粉末、过细筛,制成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中含有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枹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制备时将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炉甘石、枯矾、栀子、丹皮、白芨、连翘和龙胆草研成粉末、过细筛,制成散剂。本发明药物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生肌长肉的功效。用于急、慢性中耳炎患者,可以促使脓液消退吸收,穿孔的鼓膜修复,听力恢复。
文档编号A61P27/16GK1654044SQ2004100056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4日
发明者贾曦 申请人:贾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