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4092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抗菌镇痛药物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林蛙抗菌肽药物和制成林蛙抗菌肽喷雾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体内部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包被病毒、原生生物和耐药菌的能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和医药领域。
两栖类动物生存环境复杂多样,它们的皮肤在维持它们生存、开拓和适应广阔栖息地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两栖类动物的皮肤中分布了种类繁多、功能复杂的活性物质,是一个巨大的活性生物分子资源库和药物资源库,1994年Jacob L.在文章中指出某些蛙类皮肤产生的抗菌组分能杀死各种肿瘤细胞,其ED50是LD50的十分之一,使用安全性非常高。
皮肤感染和烧伤烫伤感染多由铜绿色假单孢菌(绿脓杆菌)引起的,目前主要采用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来抑制铜绿假单孢菌。从林蛙皮中提取的抗菌肽对铜绿假单孢菌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而且对其他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以及临床多重耐药菌也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林蛙抗菌肽除杀菌抑菌作用外,还可以镇痛消炎。
跟本发明相近的背景技术是公开号为CN1216768A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林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尚未将林蛙抗菌肽制作成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林蛙抗菌肽制成喷雾剂药品,并给出该药品的制作方法,达到处方无配伍禁忌,给药方便,不需特殊体位给药,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同时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制作工艺简便,制剂质量稳定的目的。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其原料、辅料及按质量百分比的用量如下林蛙抗菌肽为5~40%;羟基酯类防腐剂为0.2~3%;聚乙二醇400(PEG400)或丙二醇为1~5%;氯化钠为0.45~0.75%;余量为水。
辅料中,所说的水可以是蒸馏水或注射用水;所说的羟基酯类防腐剂最好选用尼泊金乙酯;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可以促进药物在皮肤表面的渗透。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具有如下特征(1)外观性淡黄色液体;(2)pH值3.5~5;(3)稳定性在酸性条件、温度121℃、压强1.01×105Pa下20分钟仍不失活;(4)抑菌活性采用管碟法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对临床多重耐药的铜绿色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控制皮肤或伤口感染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非感染伤口可将本发明直接喷于患处,感染伤口或烧伤需处理后用药,对患处有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用量比例称取原料、辅料,再按如下步骤进行配制取羟基酯类防腐剂溶解于适量水中,加热至40~50℃使之全部溶解;加入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氯化钠,搅拌使全溶,高温灭菌,制成辅料溶液备用;将林蛙抗菌肽加入辅料溶液中,添加水至全量,混匀,分装于定量喷雾器。
定量喷雾器可以是5mL或10mL或20mL的。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主要用于由铜绿假单孢菌引起的各类皮肤疾病和烧伤烫伤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由其他病菌引起的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处方工艺简便,制剂质量稳定,处方无配伍禁忌,给药方便,不需特殊体位给药,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同时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与皮肤粘附效果极佳,在皮肤表面吸收和渗透性强,利于药效的发挥,不污染衣物。本发明与抗生素类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细菌的耐药性及使用方便等优点。本制剂采用有定量装置的喷雾瓶灌装药液,易于在临床推广使用。本发明可广泛用于临床烧伤烫伤、皮肤感染、以及日常家居消毒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以分子量5000~20000的林蛙抗菌肽为原料,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林蛙抗菌肽用量对抑菌活性的影响选用尼泊金乙酯2.0克、聚乙二醇400(PEG400)10克,氯化钠2.0克,先将尼泊金乙酯溶解于注射用水中,加热至45℃左右,加入PEG400、氯化钠,搅拌使全溶,高温灭菌后制成辅料溶液等分四份备用;分别将林蛙抗菌肽5克、15克、30克、40克加入到四份辅料溶液中,添加注射用水,配制成林蛙抗菌肽按质量占约5%、15%、30%、40%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
采用管碟法进行铜绿假单孢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林蛙抗菌肽用量的增加,抗菌活性也在增强;但是用量超过35%抗菌活性的增强已经缓慢。
林蛙抗菌肽喷雾剂的原料、辅料比较好的用量如下(1)林蛙抗菌肽为15~25%;(2)羟基酯类防腐剂为0.5~2%;(3)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为1.5~3.5%;(4)氯化钠为0.55~0.65%;(5)余量为注射用水。
实施例2最佳配比、抑菌圈试验、稳定性试验1、林蛙抗菌肽喷雾剂的原料、辅料最佳用量如下(1)林蛙抗菌肽为18%;(2)尼泊金乙酯为1%;(3)聚乙二醇400为2.5%;(4)氯化钠为0.6%。
(5)余量为注射用水。
2、抑菌圈试验下面实验是使用实施例2配制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1)菌种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27853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uus aureus ATCC25923临床多重耐药性的铜绿假单孢菌(主要耐药名称哌拉西林、氧氟沙星、头孢噻肟、新诺明、三代头孢、哌酮)临床多重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名称青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甲氧西林)(2)方法将上述各菌种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液体培养基稀释105~106CFU/ml,用无菌棉蘸取稀释菌液均匀涂于无菌平皿中的固体培养基上。将无菌牛津杯(10×7.8×6mm)置于平皿中,每个平皿中放四个牛津杯,中心牛津杯为阴性对照,周围三个放林蛙抗菌肽喷雾剂,每个牛津杯中放加入药品量为100μl,盖上陶瓦盖后,置37℃培养16~24小时,用游标卡尺量抑菌圈直径,每一实验重复3~5次。
(3)结果抑菌圈直径(mm)菌名林蛙抗菌肽喷雾剂(100μl)阴性对照(100μg)ATCC27853 15~17.2 -ATCC25923 14~15.8 -ATCC25922 14.6~15.8 -临床多重耐药性 14.2~16 -的铜绿假单孢菌临床多重耐药性 13~15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注抑菌圈标准——大于8mm有抑菌作用;
小于8mm无抑菌作用。
3、稳定性试验将本发明分别在室温、37℃、50℃下依次放置3个月、2个月、1个月,每周用上述方法做抑菌试验,菌种为临床多重耐药性的铜绿假单孢菌。
抑菌圈直径(mm)时间 室温 37℃ 50℃1~4周14.4~1614.5~15.8 14.2~15.15~8周14.8~15.6 14.2~15.9 ——9~12周 14.2~15.3 —— ——
权利要求
1.一种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其特征在于,由原料和辅料及按质量百分比的用量组成林蛙抗菌肽为5%~40%;羟基酯类防腐剂为0.2%~3%;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为1%~5%;氯化钠为0.45%~0.75%;余量为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原料和辅料及按质量百分比是林蛙抗菌肽为15~20%;羟基酯类防腐剂为1~4%;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为1.0~2.0%;氯化钠为0.2~0.8%;余量为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羟基酯类防腐剂是尼泊金乙酯;所说的水是注射用水。
4.一种权利要求1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用量比例称取原料、辅料,再按如下步骤进行配制取羟基酯类防腐剂溶解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加热至40~50℃使之全部溶解;加入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氯化钠,搅拌使全溶,高温灭菌,制成辅料溶液备用;将林蛙抗菌肽加入辅料溶液中,添加水至全量,混匀,分装于定量喷雾器。
5.一种权利要求1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由铜绿假单孢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和烧伤烫伤感染。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属抗菌镇痛药物及其制备领域。其原料和辅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用量为林蛙抗菌肽5-40%;尼泊金乙酯1-5%;PEG
文档编号A61P31/00GK1583166SQ20041001087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
发明者李青山, 滕利荣, 孟庆繁, 田晓乐, 周杰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