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药物、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409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药物、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药物、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刀伤、烧伤等的创伤面都采用干燥的治疗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湿式疗法。使创口润湿可以减轻疼痛,加速创口痊愈。例如,在治疗烧伤时,如果水疱不破,伤口愈合的就快,这说明保持从伤口渗出的液体也是促进伤口治愈的一个因素。传统医学对干烧伤、创伤、烫伤和褥疮等各种皮肤损伤,为了保护创面,减少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一般应用无菌纱布或浸有抗菌溶液的纱布处理伤口,然而,纱布易与伤口粘连,形成结痂,换药时常常破坏新生的上皮和肉芽组织,病人疼痛难忍,最重要的是无菌纱布或浸有抗菌溶液的纱布无法在吸收创口分泌物的同时防止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此外,对于较大面积的皮肤伤口,尚需应用自体、同种或异种皮肤移植。自体和同种皮肤移植来源有限,异体皮肤如猪皮等移植可引起强烈的排斥反应,必须去除异体皮肤中的致敏物质,只留下胶原纤维,或应用自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膜,需要十分复杂的工艺技术,代价昂贵。
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部分中和聚丙烯酸、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酰胺等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的优点。在各国的文献中,已有这类材料被广泛用作组织填充材料、软骨材料、药物包膜和药物载体的报道和实例,证明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惰性和生物相容性。将不同的水溶性高分子溶于水中,制成水溶液,利用其在60Co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射线辐照下可以交联成凝胶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辐照剂量,把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辐照交联成水凝胶。作为创口敷料使用,这类水凝胶有以下优点主要成分是水,热容量大,使人感觉凉爽;吸收伤口分泌物而不发生粘连;透光性好,易于医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对水和氧有良好的通透性而不允许细菌通过,可以防止外部环境导致的感染;具有空间网络结构,可将所需要的药物包埋在其中,药物缓慢持续的释放到病变区,达到治愈伤口和其他皮肤病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由上述材料制成的水凝胶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造成排异反应或导致伤口的感染。
在已有关于水凝胶敷料的专利文献中,中国专利CN 1225370介绍了一种医用高分子水凝胶膜的辐射接枝方法。该种水凝胶膜以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水为原料,经铸膜、冷热循环处理,辐射加工等工艺步骤制成水凝胶膜。此种水凝胶膜虽具备了吸收并保持创口渗出物的能力,但水凝胶中不含有功能明确的保湿成分,导致其保水能力有限,水凝胶中也没有可以局部使用的抗菌药物,不具备药物的缓释功能,增加了创口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增大了医护人员频繁换药的工作量。
中国专利CN 1121876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复合型创伤敷料及其辐射合成方法,这种敷料由辐射交联合成的高吸水性水凝胶与透气透湿的聚合物膜复合而成。该种水凝胶膜具有透湿、透气性能,但同CN 1225370一样,凝胶中没有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药物成分,不具备主动的抗菌能力,很容易造成创口感染。
CN 2383500提供了一种水凝胶复合型创伤敷料,该实用新型专利只是为CN 1121876中公开的水凝胶膜的使用提供了便利,并没有在功能上有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药物和壳聚糖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以良好的抗菌性,适当的生物活性,优越的吸水性、保水性、透气性、柔韧性,和低成本,使之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现代医学对敷料的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药物和壳聚糖的医用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水凝胶敷料可以提高水凝胶力学强度,达到敷料临床使用的要求;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药物和壳聚糖的医用水凝胶敷料的应用;用该方法制备的水凝胶敷料用于治疗浅度烧伤、刀伤、褥疮、皮肤癌创伤,也可用作治疗大面积严重烧伤进行皮肤移植前创口封闭的暂时性敷料。
聚乙烯醇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以其为原料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缺点是缺乏韧性。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具有优良的水溶性,成膜性,生物相容性,成膜后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柔韧性,但所成凝胶强度不理想。
聚环氧乙烷辐射交联制得的水凝胶吸水性,保水能力适中,且具有柔软性好耐药品性好,毒性特别低,适合作生物材料。但聚环氧乙烷凝胶易吸水溶胀,溶胀后造成凝胶强度的大幅下降,不利于临床使用和操作。
聚丙烯酸在辐射条件下易于交联,所成凝胶有良好的粘附性和力学强度,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凝胶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后又有很强的保持能力。
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如琼脂、k-型卡拉胶、甲壳素、壳聚糖、明胶等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作为水凝胶敷料的有效成分。辐射法制备医用水凝胶敷料时,在水溶性天然高分子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天然聚合物,可以提高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天然高分子在射线作用下降解后可以填充在凝胶网络空隙中,起到提高凝胶强度的作用。
甲壳素是由N-乙酰基-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基的产物。甲壳素或壳聚糖尤其是小分子量壳聚糖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于一般人体表皮存在的皮肤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造成烧伤病人感染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酿脓链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壳聚糖可以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加快创口愈合的速度,提高创口愈合质量。大分子量壳聚糖可以生物降解,产生低聚糖,寡糖,甚至单糖,进而发挥其加速细胞增殖和加强组织重塑的功能。有意义的是大分子量壳聚糖具有成膜强度好,小分子量壳聚糖具有生物活性高,保水性好的特点,把大分子量壳聚糖和小分子量壳聚糖合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制备性能优良的医用敷料。
在制备水凝胶时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和保湿剂,可以很好的改善或提高医用水凝胶敷料的柔韧性,保水性。
在医用水凝胶敷料中添加针对不同皮肤创伤类型的药物,如抗菌药、消毒药、消炎药、镇痛药、止血、凝血药、水溶性抗癌药等,可使水凝胶敷料具有治疗作用。水凝胶中的含药量可以很大,凝胶表面的药物消耗后,凝胶内部的药物可以通过迁移和扩散不断的进行补充,从而实现药物的持续、缓慢释放,减轻了医护人员频繁换药的负担,也降低了因换药不及时导致创口细菌感染的危险性。
本发明选择将聚乙烯醇分别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酸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复合制成聚合物互穿网络水凝胶,可以结合聚乙烯醇水凝胶成膜的高强度,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环氧乙烷水凝胶成膜的柔韧性,粘附性;聚丙烯酸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凝胶的强吸水性和保水性,从而制备出具有不同特点,符合不同要求的医用创口包敷用水凝胶。
本发明提供的水凝胶敷料由质量分数为10-30%的固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10%的增塑剂、质量分数为1-10%保湿剂、药物和剩余量的溶剂组成。
固体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聚环氧乙烷、壳聚糖、明胶、卡拉胶或琼脂。
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500-3000,醇解度为98-100%。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为3.0×105-1.5×106g mol-1。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中丙烯酸与丙烯酰胺单体质量比为3∶7。
聚环氧乙烷粘均分子量为1.5×105-2.0×106g mol-1。
壳聚糖分子量1000-1.5×106g mol-1,壳聚糖脱乙酰度80-98%。
本发明所述的增塑剂选自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或/和聚乙二醇,增塑剂质量百分含量可为1-10%,其中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1000g mol-1。
本发明所用的保湿剂为甘油、乙二醇或丙二醇或/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1000g mol-1,山梨醇、小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或透明质酸。
在凝胶中添加的药物均为可以局部使用的水溶性药物,抗细菌药物可以是多粘菌素B,制真霉素或氨苄青霉素B,环丙沙星;除抗菌药物外,还可以根据要治疗的不同的创伤类型,选择性加入不同的药物消毒防腐药洗必泰或洁而灭;凝血药酚磺乙胺或氨甲环酸;麻醉药三氯叔丁醇;水溶性抗癌药阿霉素。
在凝胶的固体组成中,用聚乙烯醇和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酸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等几种聚合物中之任意一种组合,再结合壳聚糖、明胶、卡拉胶或琼脂中的一种或数种构成医用水凝胶敷料的固体成分。具体的组合如下,各组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1)聚乙烯醇5-2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15%/壳聚糖0.5~5%;(2)聚乙烯醇5-2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15%/琼脂0.1-3%/壳聚糖0.5-5%;(3)聚乙烯醇5-2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15%/卡拉胶0.1-5%/壳聚糖0.5-5%;(4)聚乙烯醇5-20%/聚环氧乙烷2-15%/壳聚糖0.5-10%;(5)聚乙烯醇5-20%/聚环氧乙烷2-15%/卡拉胶0.1-10%/壳聚糖0.5-10%;
(6)聚乙烯醇5-20%/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2-15%/壳聚糖0.5-10%;(7)聚乙烯醇5-20%/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2-1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10%/壳聚糖0.5-10%;(8)聚乙烯醇5-20%/聚丙烯酸2-15%/壳聚糖0.5-10%;(9)聚乙烯醇5-20%/聚环氧乙烷2-15%/明胶1-10%/壳聚糖0.5-10%;(10)聚乙烯醇5-2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15%/明胶1-10%/壳聚糖0.5-10%。
本发明所述含药物和壳聚糖的医用水凝胶敷料通过以下方法制成(1)将聚乙烯醇溶解在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中,制成溶液A;将其余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聚环氧乙烷中一种或多种溶解在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中,制成溶液B;合并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并添加1-10%的增塑剂、1-10%的保湿剂,加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成均一溶液;(2)将上述溶液室温静置8-14小时或抽真空;(3)将溶液倒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压成厚约1-5mm的膜片;(4)对膜片进行冷冻-熔融循环处理,冷冻温度为-30--20℃,冷冻时间8-30小时,熔融温度为20-30℃,冷冻、熔融时间为8-30小时,冷冻-熔融循环次数为1-7次;(5)将冷冻-熔融循环处理的水凝胶膜片利用60Co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室温下辐照交联,辐照剂量为10-80kGy;(6)自然通风干燥,室温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将辐照过的水凝胶膜片部分脱水,辐射消毒,消毒后的部分干燥水凝胶膜在无菌条件下浸入到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的水溶性药物和质量百分含量为10.0%的分子量小于6000g mol-1的水溶性壳聚糖的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中,待水凝胶溶胀达平衡后取出,无菌条件下封装,0-4℃低温保存。
步骤(4)和(5)可以调换顺序进行,即厚约1-5mm的水凝胶膜片利用60Co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室温下辐照交联,辐照剂量为10-80kGy;对辐照过的膜片进行冷冻-熔融循环处理,冷冻温度为-30--20℃,冷冻时间8-30小时,熔融温度为20-30℃,冷冻、熔融时间为8-30小时,冷冻-熔融循环次数为1-7次;由以上材料和方法制得的含药物和壳聚糖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可用于浅度烧伤,刀伤,褥疮、皮肤癌等各种皮肤创伤的治疗,也可用作大面积严重烧伤在进行皮肤移植前的创口封闭的暂时性敷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以下各实施例中水凝胶的性能测试方法,简述如下(1)力学性能由instron 1121万能拉力机测得,拉伸速度10mm/min,样条长20.0mm,宽4.0mm;(2)平衡吸水率水凝胶冷冻干燥后20℃下吸收二次蒸馏水能力平衡吸水率%=(吸水平衡后凝胶重-吸水前凝胶干重)/吸水前凝胶干重×100%;(3)凝胶分数水凝胶冷冻干燥后,以二次蒸馏水为溶剂,索氏提取器抽提30h;凝胶分数=(抽提前凝胶干重-抽提后凝胶干重)/抽提前凝胶干重×100%。
(4)所列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浓度,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用Mη,脱乙酰度用DD表示。
实施例11).取二次蒸馏水90.0g,聚乙烯醇20.0g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500,醇解度为98%;2).取二次蒸馏水50.0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0g,使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完全溶解成均一溶液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8.0×105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卡拉胶4.0g和甘油10.0g、聚乙二醇400 10.0g、壳聚糖、二次蒸馏水乙酸混合溶液,恒温搅拌2h,得到溶液3,其中壳聚糖分子量为1.0×106g mol-1,DD=80.0%,乙酸浓度为3.5%,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18%;4).把溶液3室温下静置8小时后将溶液倒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密封,压膜厚至1毫米,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7次,60Coγ-射线室温下辐照交联,剂量10kGy;5).辐照交联的水凝胶膜冷冻脱水90%后,辐射消毒,无菌条件下浸入到30℃的壳聚糖和乳酸环丙沙星浓度分别为10.0%和0.2%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水凝胶溶胀达平衡后取出,无菌条件下封装,0℃低温保存,壳聚糖分子量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21).取生理盐水90.0g,聚乙烯醇20.0g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3000,醇解度98%;2).取生理盐水50.0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0g制成溶液B,其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1.3×106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40.0g甘油、壳聚糖、生理盐水,乙酸混合溶液得到溶液3,其中壳聚糖10.0g,壳聚糖分子量5.0×105gmol-1,DD=98.0%,甘油20.0g,溶液3固体聚合物含量20%;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压膜厚至5毫米,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1次,60Coγ-射线室温辐照交联,剂量80kGy;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自然通风条件下干燥度为30%的凝胶3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洗必泰浓度分别为10.0%和0.5%的生理盐水溶液中,4℃低温保存,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31).称取聚乙烯醇20.0g,溶于90.0g二次蒸馏水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500,醇解度100%;2).取聚环氧乙烷10.0g溶于50.0g二次蒸馏水中,制成溶液B,其中聚环氧乙烷Mη=6.3×105g mol-1;
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卡拉胶4.0g和40.0g甘油、聚乙二醇200、二次水混合溶液,搅拌2h,得到溶液3,其中有甘油4.0g,聚乙二醇100 10.0g,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17%;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压膜厚至3毫米,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3次,60Coγ-射线辐照交联,剂量为30kGy;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室温真空干燥的凝胶2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多粘菌素B浓度分别为10.0%和0.1%的生理盐水溶液中,2℃低温保存,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41).称取聚乙烯醇20.0g溶于90.0g二次蒸馏水中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醇解度98.5%;2).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0g,加入二次水50.0克制成溶液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为1.2×106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10.0%(w)壳聚糖乙酸水溶液35.0g,加入30.0%(w)的明胶水溶液15.0g,另加甘油5.0g,山梨醇4.0g后,80℃搅拌2h,得到溶液3,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20%,壳聚糖Mη=5.0*105g mol-1,DD=95%,;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压膜厚至3毫米,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3次,60Coγ-射线辐照交联,剂量为30kGy;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冷冻干燥的凝胶2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三氯叔丁醇浓度分别为10.0%和0.5%的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壳聚糖Mη=1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51).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80.0g,聚乙烯醇20.0g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醇解度98.5%;2).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0g,加入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50.0g制成溶液B,其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1.2×106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10.0%壳聚糖分子量乙酸水溶液35.0g,甘油6.0g,聚乙二醇800 4.0g,密封后,80℃搅拌2h,制成溶液3,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为17%,其中壳聚糖分子量5.6×104g mol-1,DD≥95%;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一,压膜厚至3毫米,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3次,60Coγ-射线辐照交联,剂量30kGy;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冷冻干燥的凝胶2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阿霉素浓度分别为10.0%和0.1%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61).取聚乙烯醇10.0g溶于90.0g二次蒸馏水中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醇解度98.5%;2).取丙烯酸-丙烯酰胺(质量比=3∶7)共聚物水溶液50.0g(含聚合物固体10.0g,加入二次蒸馏水30.0g,使聚合物完全溶解,制成溶液B。
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10.0g甘油,固体聚合物总含量10%;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压膜厚至3毫米,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3次,60Coγ-射线室温辐照交联,剂量30kGy;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冷冻干燥的凝胶4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氨甲环酸浓度分别为10.0%和2.0%的二次蒸馏水溶液中,其中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71).取聚乙烯醇12.0g溶于60.0g二次蒸馏水中,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为2000,醇解度为98.5%;2).取丙烯酸-丙烯酰胺质量比=3∶7共聚物水溶液50.0g,含聚合物固体9.0g,加入二次蒸馏水30.0g,使聚合物完全溶解;3).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0g,加入二次蒸馏水30.0克使聚合物完全溶解,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为1.2×106g mol-1;4).第1、2、3步制得的溶液混合后,加入10.0%壳聚糖乙酸水溶液35.0g,丙二醇4.0g、聚乙二醇200 3.0g,密封,80℃搅拌2h,得到溶液4,固体聚合物含量为18%,其中壳聚糖分子量为5.0×105g mol-1,DD≥95%;5).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冷冻-熔融一次后,60Coγ-射线室温辐照交联,剂量40kGy;6).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冷冻干燥凝胶4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酚磺乙胺浓度分别为10.0%和0.5%的二次蒸馏水溶液中,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81).取二次蒸馏水90.0g,聚乙烯醇20.0g,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醇解度98.5%;2).取二次蒸馏水50.0g,搅拌下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0g,使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完全溶解成均一溶液,制成溶液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1.2×106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加入甘油6.0g、聚乙二醇200 4.0g、壳聚糖乙酸水溶液混合溶液,恒温搅拌2h,得到溶液3,其中壳聚糖Mη=5.0×105g mol-1,DD≥95%,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为16%;4).溶液3室温下静置12小时,将溶液倒如聚乙烯塑料袋中,密封,压膜厚至3mm。循环冷冻机进行冷冻-熔融循环处理3次,高能电子束射线室温下辐照交联,剂量30kGy;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水凝胶膜浸入到35℃壳聚糖和洁而灭浓度分别为10.0%和0.5%的生理盐水溶液中,4℃低温保存,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实施例91).取二次蒸馏水90.0g,聚乙烯醇20.0g,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醇解度98.5%;2).取二次蒸馏水50.0g,搅拌下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0g,使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完全溶解成均一溶液,制成溶液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1.2×106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加入甘油6.0g、聚乙二醇200 4.0g、壳聚糖乙酸水溶液混合溶液,恒温搅拌2h,得到溶液3,固体聚合物总含量为16%,其中壳聚糖Mη=5.0×105g mol-1,DD≥95%;4).溶液3室温下静置12小时,将溶液倒如聚乙烯塑料袋中,密封,压膜厚至3mm;高能电子束射线室温下辐照交联,剂量80kGy,循环冷冻机进行冷冻-熔融循环处理1次;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水凝胶膜4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洁而灭浓度分别为10.0%和0.5%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实施例101).称取聚乙烯醇20.0g,溶于90.0g二次蒸馏水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500,醇解度100%;2).取聚环氧乙烷10.0g溶于50.0g二次蒸馏水中,制成溶液B,其中聚环氧乙烷Mη=6.3×105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卡拉胶4.0g和40.0g甘油、聚乙二醇200、二次水混合溶液,搅拌2h,得到溶液3,其中有甘油4.0g,聚乙二醇100 10.0g,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17%;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压膜厚至3毫米,60Coγ-射线辐照交联,剂量为10kGy,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7次;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室温真空干燥的凝胶2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多粘菌素B浓度分别为10.0%和0.1%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壳聚糖Mη=3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111).称取聚乙烯醇20.0g溶于90.0g二次蒸馏水中制成溶液A,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醇解度98.5%;2).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0g,加入二次水50.0克制成溶液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均分子量为1.2×106g mol-1;3).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入10.0%(w)壳聚糖乙酸水溶液35.0g,加入30.0%(w)的明胶水溶液15.0g,另加甘油5.0g,山梨醇4.0g后,80℃搅拌2h,制得溶液3,壳聚糖Mη=5.0*105g mol-1,DD=95%,溶液3中固体聚合物含量20%;4).压膜过程同实施例1,压膜厚至3毫米,60Coγ-射线辐照交联,剂量为30kGy,循环冷冻机冷冻-熔融循环处理3次,5).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但是将冷冻干燥的凝胶20℃下浸入到壳聚糖和三氯叔丁醇浓度分别为10.0%和0.5%的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壳聚糖Mη=1000g mol-1,DD≥95%。
水凝胶性能见附表1。
附表1为各实施例中制备的含药物和壳聚糖的医用水凝胶敷料的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含药物和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由质量分数为10-20%的固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10%的增塑剂、质量分数为1-10%的保湿剂、质量分数为0.1-2%的药物和剩余量的溶剂组成;所述固体聚合物为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以及下列的一种或数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聚环氧乙烷、明胶、卡拉胶或琼脂;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500-3000,醇解度为98-100%;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中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3∶7;壳聚糖分子量为1000-1.0×106g mol-1,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0-98%;所述增塑剂为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或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1000g mol-1;所述保湿剂为以下试剂的一种或数种壳聚糖、甘油、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或山梨醇;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1000g mol-1;所述药物为可以局部使用的水溶性药物,有以下的一种或数种抗菌药物多粘菌素B或环丙沙星;消毒防腐药洗必泰或洁而灭;凝血药酚磺乙胺或氨甲环酸;麻醉药三氯叔丁醇;水溶性抗癌药阿霉素;所述溶剂为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含药物和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的方法,其制备步骤为a)将聚乙烯醇溶解在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中,制成溶液A;b)将其余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聚环氧乙烷中一种或多种溶解在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中,制成溶液B;c)合并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加入壳聚糖、明胶、卡拉胶,琼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加入增塑剂,保湿剂制成水凝胶溶液;d)水凝胶溶液室温静置后,加热至流动状态,制成厚度为1-5mm的水凝胶膜,循环冷冻-熔融处理1~7次;室温下60Co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射线辐照交联,剂量10-80kGy;e)辐照交联的水凝胶膜自然通风干燥,室温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脱水的程度为30-100%,脱水的水凝胶膜辐射消毒,消毒的部分干燥水凝胶膜在无菌条件下浸入到含壳聚糖和药物的二次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中,水凝胶溶胀达平衡后取出,密封,0-4℃低温保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含药物和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的方法中的步骤d)所述循环冷冻-熔融处理后室温下辐照交联,也可以是室温下60Co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射线辐照交联,剂量10-80kGy;循环冷冻-熔融处理1~7次。
全文摘要
采用
文档编号A61L15/44GK1579559SQ200410010849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4日
发明者景遐斌, 于海军, 陈学思, 杨立新, 徐效义, 张培标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